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卢文忠 钟文苑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空间教育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学校空间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空间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教育法是运用以学校空间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手段和程序的总和。空间教育法... 空间教育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学校空间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空间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教育法是运用以学校空间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手段和程序的总和。空间教育法的实现路径在于构建集多维具体教育空间于一体的"全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
下载PDF
世界大学城——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漫沈 王海妹 《科技风》 2013年第16期192-192,共1页
"世界大学城"作为国内外最大的开放课程平台,已经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大学城"带来了一场"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革命"。"世界大学城"正在成为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新模式。本文首先... "世界大学城"作为国内外最大的开放课程平台,已经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大学城"带来了一场"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革命"。"世界大学城"正在成为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新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大学城的特征,其次,就世界大学城在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大学城 信息化 空间教育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空间教育教学背景下学风建设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业权 《大学教育》 2014年第9期58-59,共2页
随着IT互联网的发展,学校教学模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利用电子空间进行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改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改变原有的教学规律和秩序,对学风建设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空间教育 学风 建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剧场空间教育:让儿童“出场”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0期12-14,共3页
剧场空间教育的提出,源于坚定的儿童立场,目的是想让儿童有更多"出场"机会,在表现中更好地生长。剧场空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学理寻绎,概括出剧场空间教育的理论内涵;对剧场空间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和卓有成效... 剧场空间教育的提出,源于坚定的儿童立场,目的是想让儿童有更多"出场"机会,在表现中更好地生长。剧场空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学理寻绎,概括出剧场空间教育的理论内涵;对剧场空间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为儿童创造日常生活的新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场空间教育 “出场” 儿童立场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空间教育力探析: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春 辛继湘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7,共8页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化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学空间所具有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不是单一的,而是汇聚且平衡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多元...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化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学空间所具有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不是单一的,而是汇聚且平衡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多元融合的教育合力,主要由教学空间教育作用力、教育影响力、教育场域力共同组成。其价值取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融通五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坐标;三是以重塑教学生态,实现教学公平正义为归宿点。而发挥教学空间教育力实现育人目的的基本路径在于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空间,激活教学空间教育力;加强对教学空间的领导,提升教师空间领导力;重建教学空间公共性,凝聚教学空间教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教学空间教育 教学空间领导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空间教育力的概念、意义及进路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春 丁莉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3期1-4,共4页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性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平衡且汇聚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一种复合性教育力量,主要由教学空间教育作用力、教育影响力和教育生产力三个方面组成。教学...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性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平衡且汇聚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一种复合性教育力量,主要由教学空间教育作用力、教育影响力和教育生产力三个方面组成。教学空间教育力能够为实现“五育融合”育人提供关键着力点,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育人”向“空间育人”发生根本性转变。优化教学空间教育力,实现育人目的的基本进路在于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空间,激活教学空间的教育力;加强对教学空间的领导,提升教学空间领导力;重建教学空间公共性,凝聚教学空间教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教学空间教育 教学空间领导力 教学空间公共性
下载PDF
在表现中生长——剧场空间教育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艳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6期16-19,F0002,共5页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传统教育往往忽视人的生命性和在场性。剧场空间既是客观化的存在,也建构人的活动样式。表现是一种在场状态,突出了剧场空间的核心观念。当下学校内涵发展要回归育人本质,在学科教学、班队生活、特色项目等多领域进行...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传统教育往往忽视人的生命性和在场性。剧场空间既是客观化的存在,也建构人的活动样式。表现是一种在场状态,突出了剧场空间的核心观念。当下学校内涵发展要回归育人本质,在学科教学、班队生活、特色项目等多领域进行融通式架构,让儿童在适切的剧场空间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场空间教育 在场性 生命表现
下载PDF
学校建筑与空间教育意蕴的挖掘与实践转化--以常州市荆川小学品格培育物型环境设计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蒋敏杰 许? 《中小学德育》 2018年第10期46-50,共5页
赋予学校建筑和教育空间以文化熏染与教育理解,是现代学校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教育元素构建校园建筑文化,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空间范畴中彰显文化魅力、内涵与育人价值;... 赋予学校建筑和教育空间以文化熏染与教育理解,是现代学校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教育元素构建校园建筑文化,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空间范畴中彰显文化魅力、内涵与育人价值;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契合不同年龄特点。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建设为例,探讨学校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从建筑文化和儿童体验的融通性出发,挖掘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蕴,开发和转化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建筑 教育空间 教育意蕴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行动:儿童游戏空间教育功能实现的关键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伏雪兰 王稳东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0-30,共11页
行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意向性活动,是儿童进入世界和显现自我存在的基本方式。基于实践与空间互动建构的社会空间理论,游戏空间以教育关系的再生产、游戏中物的改造、象征性游戏元素的建构等作用于游戏主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 行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意向性活动,是儿童进入世界和显现自我存在的基本方式。基于实践与空间互动建构的社会空间理论,游戏空间以教育关系的再生产、游戏中物的改造、象征性游戏元素的建构等作用于游戏主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建构性、关系性和文化性。游戏实践中主体间持续性的交互行动以及其生命成长诉求的不断变化,共同赋予了游戏空间建构的内生动力,使得游戏空间超越了纯粹物性的存在而成为对儿童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空间。游戏空间教育功能的实现要以促进儿童身心和谐成长为依据,通过激发儿童的探究,在深度参与游戏实践中实现其经验的持续积累与更新;深化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以不断丰富儿童的教育关系,增强其应对新问题情境的能力;创设有助于儿童行动的游戏活动,发展其生活感知力和认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空间 游戏空间 教育功能 教育关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教育空间的基本形态、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梁 刘海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空间有独特的内在逻辑,承载着社会文化意义,反映了时代特色。教育空间研究为理解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提供了独特视角。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空间呈现出教育实体空间、教育混合空间及教育虚拟空间互嵌互融的形态,表现了形态转换、实践转... 空间有独特的内在逻辑,承载着社会文化意义,反映了时代特色。教育空间研究为理解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提供了独特视角。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空间呈现出教育实体空间、教育混合空间及教育虚拟空间互嵌互融的形态,表现了形态转换、实践转移与关系转型的逻辑。不论未来的技术如何更新迭代,教育都要在多元空间中重视保护儿童的生活世界,追求人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秉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空间观念并充分发挥儿童的空间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教育空间 空间形态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论空间与教育空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大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3,共11页
教育科学,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科学,一直关注并践行着实践论:不仅要观察,还要塑造。其中,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是一种跨界教育。这一跨界特征表现为不仅跨越了企业与学校的分隔、工作与... 教育科学,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科学,一直关注并践行着实践论:不仅要观察,还要塑造。其中,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是一种跨界教育。这一跨界特征表现为不仅跨越了企业与学校的分隔、工作与学习的割裂,更是跨越了职业与教育这两大社会空间之间的沟壑,使得职业教育的运作在空间的横向发展方面呈现出共时性特点。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核心要素,是在正规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后实施的教育活动,包括与工作相关或无关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或非机构的教育和培训,以及非全日制的、与职业相伴随的和职业后的教育和培训等,这就使得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运作是在伴随人一生的动态发展中进行的,因而在空间的纵向发展方面具有历时性特点。由此,职业教育空间以及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空间在遵循空间和教育空间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各自教育空间的运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教育空间 职业教育 跨界 继续教育 动态
下载PDF
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基于网络空间双重属性的分析
12
作者 李丽 严从根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网络公共空间是一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起来的新型公共空间,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加充分沟通的媒介,扩大了传统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但是,网络空间也带来了公共空间新的潜在危机,具体表现在数字鸿沟加剧、泛娱乐化倾向、沉默的螺旋循环... 网络公共空间是一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起来的新型公共空间,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加充分沟通的媒介,扩大了传统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但是,网络空间也带来了公共空间新的潜在危机,具体表现在数字鸿沟加剧、泛娱乐化倾向、沉默的螺旋循环往复、群体极化的出现以及道德失序的隐忧等方面,影响网络空间公共性的发挥。因此,网络空间对传统公共空间既重构又解构的双重属性,呼唤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尤其是进行一种积极的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其内容重点包括网络权利主体意识教育、网络公共参与意识教育和网络公共理性意识教育。可以通过积极开展网络公约建设、适当增设网络公议平台和合理引导网络公共议题等具体策略,实施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网络公共空间 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的实践路向
13
作者 刘兴平 马思琪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旨在推进空间协同、转变空间形态、调整空间结构、调控空间生产等,以实现精神、观念、价值影响的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意味...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旨在推进空间协同、转变空间形态、调整空间结构、调控空间生产等,以实现精神、观念、价值影响的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意味着形成共生互构的物理存在空间,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交往空间,涵育立体丰满的精神观念空间,要通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维实现观念塑造,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共同体实现形态塑造,追求人的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实现旨向塑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与时间延展辩证统一,应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需要,关照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空间塑造 教育空间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心灵栖居和生成的教育空间
14
作者 肖绍明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现象学意义上的教育空间超越物质的、客观的空间,克服抽象空间、同质化空间的宰制,实现心灵的空间转向,以及精神空间、身体空间和社会空间之现实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在先验现象学看来,教育空间超越物质—心理空间,面对纯粹意识的主观... 现象学意义上的教育空间超越物质的、客观的空间,克服抽象空间、同质化空间的宰制,实现心灵的空间转向,以及精神空间、身体空间和社会空间之现实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在先验现象学看来,教育空间超越物质—心理空间,面对纯粹意识的主观世界本身,具有发现心灵“是其所是”、发现教育本真性的形而上学性质。在身体现象学中,教育空间是身体之完形、情感和表征,是在出身、入身和交往的具身化教育中显现心灵空间的广度、深度、方向、结构、语言和创新。在生存现象学中,教育空间是人在场所、位置和处所中栖居、探索和生成。综论之,需要走向实践现象学的多元教育空间的辩证法,实现身心融合、实践性生成、交互性流动、情感与意志绽放,展示人之丰沛的希望和多姿多彩的生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心灵 栖居 生成 教育空间
下载PDF
在地化教育空间中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实然样态与突围路向
15
作者 崔英锦 徐亮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特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基于在地化教育空间建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对H省2,662份教师问卷与90余名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 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特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基于在地化教育空间建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对H省2,662份教师问卷与90余名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知识生成空间呈低阶化、育人实践空间存在不足、专业发展空间仍需提升、精神涵养空间较为欠缺、生活体验空间有待加强。对此,以知识生成空间的正义性为根,筑牢形成基础;以育人实践空间的情境性为本,打造应用场景;以专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道,拓宽培育途径;以精神涵养空间的构想性为核,增强内在支撑;以生活体验空间的亲历性为魂,赋能在地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化 教育空间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可能”与“可为”:智能时代教育空间生产的理论透视与应然路向
16
作者 刘海洋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9,共8页
智能时代,教育空间变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时代课题。关于教育空间“可能”与“可为”的理论探讨不仅是对教育的可能性及功能性进行分析,更是一种时代应答。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教育数字化... 智能时代,教育空间变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时代课题。关于教育空间“可能”与“可为”的理论探讨不仅是对教育的可能性及功能性进行分析,更是一种时代应答。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了数字空间生成与实体空间退化、传统秩序动摇与技术逻辑错位、依存关系嬗变与数字依赖形成等动态变化,其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空间表征和教育表征性空间构成了教育空间变革的多元“可能”。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在差异化空间形态中追求育人价值的完整性,在动态化空间秩序下探寻育人机制的协同性、在去中心化空间关系内关注育人方式的灵活性。基于多元教育空间建构与跨空间协同育人,教育变革将体现服务社会发展、回应国家战略之“可为”,帮助人类走向数字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空间 智能时代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 空间生产理论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教育空间再审视:维度构成、表征形式与重塑路向
17
作者 贾维强 马宇祥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数字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同时,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领域,其空间生态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发现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空间乃社会的、主观的、动态的产物,其既受到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 数字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同时,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领域,其空间生态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发现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空间乃社会的、主观的、动态的产物,其既受到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改造和创新,亦反向塑造着教育实践和教育主体,并表现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三维样态。教育空间的表征彰显出复杂性和动态性,包括资源、方式和地域的多维构建,同时关涉空间制造者的主体性和空间与时间的交互形式。并提出在教学模式的空间颠覆、教育公平的空间生产、教育生态的空间转向和教育主体的空间迁移等多个方面,数字化推动着教育空间不断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育空间 空间维度 空间表征 空间重塑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高校智慧教育空间研究进展与启示
18
作者 薛名辉 赵文睿 +1 位作者 张佳妮 纪朝阳 《当代建筑》 2024年第9期47-51,共5页
存量时代下,高校教育空间随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改变而逐步迭代升级,随之而来的校园教育空间智慧化建设也为教育设施的效能提升、情境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工具。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呈现近十年来国内外高校智慧教育空间的研究热... 存量时代下,高校教育空间随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改变而逐步迭代升级,随之而来的校园教育空间智慧化建设也为教育设施的效能提升、情境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工具。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呈现近十年来国内外高校智慧教育空间的研究热点,总结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归纳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四个阶段及智慧教育空间所呈现的低碳化、人本化、多元化、复合化的阶段特征,以期为后续校园教育空间的更新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智慧校园 智慧教育空间 聚类分析 关键词图谱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隐与显: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特征与开发利用
19
作者 刘晓倩 广少奎 侯学振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先决条件。教育空间具有丰富的美育课程开发资源,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各方应有的重视,甚至存在对资源的目标隐蔽性、主体隐匿性、内容隐藏性、意义隐遁性的定义偏狭和误读偏差,使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显性开发陷...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先决条件。教育空间具有丰富的美育课程开发资源,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各方应有的重视,甚至存在对资源的目标隐蔽性、主体隐匿性、内容隐藏性、意义隐遁性的定义偏狭和误读偏差,使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显性开发陷入囹圄之境。对此,有必要理性审视当前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隐性特征,纠正其中明显蛰伏的3种认知失范,立足核心素养引领目标、关注人文素养拓宽主体、聚焦学科素养创新内容、筑基美学素养延伸意义,为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显性开发觅求镜鉴,深化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课程 教育空间 课程资源
下载PDF
科技馆展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基于常设展览的主题教育空间建设
20
作者 聂婷华 吴晓雷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提出新要求,科技馆行业正在不断探索创新。我国很多科技馆进入新建和改造期,承载教育活动的教育空间成为科技馆探索展教融合的新形态。本文以上海科技馆常设展览中主题教育空间的升级改造为例,从功能规划...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提出新要求,科技馆行业正在不断探索创新。我国很多科技馆进入新建和改造期,承载教育活动的教育空间成为科技馆探索展教融合的新形态。本文以上海科技馆常设展览中主题教育空间的升级改造为例,从功能规划、空间设计、展教具创意及教育项目策划等方面,探讨通过建设展厅内的教育空间促进展教融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教融合 教育空间 教育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