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凑城市下营建城市空间民主性的策略研究
1
作者 廖雨翔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9期105-107,共3页
紧凑城市发展模式虽然以多种实践途径控制了城市边界无序扩张等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民主性城市空间的营建的探讨。本文回顾了紧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既有评价机制的应用;通过历史、概念、案例等多元视角解析民主性与设计实践... 紧凑城市发展模式虽然以多种实践途径控制了城市边界无序扩张等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民主性城市空间的营建的探讨。本文回顾了紧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既有评价机制的应用;通过历史、概念、案例等多元视角解析民主性与设计实践的相互关系,并由此结合紧凑城市发展问题与既有研究,分析城市空间民主性的理念;通过现实案例、城市结构、设计策略等层面,指出紧凑城市下营造城市空间民主性的意义及解决的问题;通过城市、绿地、社会、文化等层级,结合紧凑城市发展背景,提出了“一提、一推、一建、一优”营建城市空间民主性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城市 城市空间 民主空间
下载PDF
一党长期执政的民主空间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路曲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后发展国家尤其是东亚的一党政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多党政治中脱颖而出的。这种政党制度及威权主义体制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然而,各国政党制度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是导致它们或是一党长期... 后发展国家尤其是东亚的一党政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多党政治中脱颖而出的。这种政党制度及威权主义体制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然而,各国政党制度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是导致它们或是一党长期执政或是执政时间较短就发生政治转型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政治制度是否具有较强的现代性指向和较高的制度化水平,以及是否与本国的发展水平保持适应性等方面。在具有较强现代性、较高制度化水平的一党体制内,可以容纳很大的多元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党政治 长期执政 政治发展 政治转型 民主空间
下载PDF
新媒介民主空间视角下的政治体制改革探析
3
作者 张莉 《创新》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治建设仍相对滞后,总结三十多年来政治改革的经验教训,优先推进政治改革,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为社会全面改革提供政治动力和方向指引。尤其在新媒...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治建设仍相对滞后,总结三十多年来政治改革的经验教训,优先推进政治改革,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为社会全面改革提供政治动力和方向指引。尤其在新媒介时代,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同时,新媒介民主空间作为一种培育民主政治的手段,能有效地实现政治改革应然和实然状态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新媒介民主空间 政治改革
下载PDF
行政办公建筑中民主空间的表述——合肥高新科技中心服务楼方案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俊 李峻峰 《华中建筑》 2010年第11期40-42,共3页
从分析"行政"与一词的涵义演变出发,分析民主空间成为行政办公建筑设计的趋势,结合合肥高新科技中心服务楼的方案设计过程,探讨新时代下,行政办公建筑的形体表达方式以及建筑的空间组成。
关键词 行政办公建筑 民主空间 建筑形体 公共空间
下载PDF
论近代庐山牯岭避暑地:一个殖民主义空间的生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朝晖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近代西人通过将国内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移植到庐山牯岭,将原本荒凉的牯岭经营成著名的现代避暑胜地,给庐山带来了现代性。但这个避暑空间不仅土地是靠殖民强权获得因而具有强烈的殖民主义属性,而且避暑地从管理、规划、建筑、社会到日常... 近代西人通过将国内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移植到庐山牯岭,将原本荒凉的牯岭经营成著名的现代避暑胜地,给庐山带来了现代性。但这个避暑空间不仅土地是靠殖民强权获得因而具有强烈的殖民主义属性,而且避暑地从管理、规划、建筑、社会到日常生活方式等方面处处表现出殖民者文化霸权的优越意象,是个典型的殖民主义空间,是殖民权力空间化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牯岭避暑地 空间民主 殖民霸权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上海租界的空间权力与文学书写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21,175,共10页
上海租界与华界给人截然不同的空间感。两个上海的存在及其毗邻关系,生成了并置、对照的空间结构,空间权力争夺激烈。外侨采取"空间殖民主义"建构上海"异托邦",通过标示空间的等级性、设置空间门禁来显示种族身份... 上海租界与华界给人截然不同的空间感。两个上海的存在及其毗邻关系,生成了并置、对照的空间结构,空间权力争夺激烈。外侨采取"空间殖民主义"建构上海"异托邦",通过标示空间的等级性、设置空间门禁来显示种族身份的优越感,通过象征性空间表明主人翁地位。中国知识分子处于双重帝国的边缘,应对空间殖民主义的话语策略并不一致。通俗作家解构上海空间神话时,倾向于将上海与乡村勾连,叙事风格不无夸饰。新文学家往往是上海的寓居者、漂泊者或闯入者,穿越喧嚣的租界空间,以阶级性的民族主义来观照租界的弄堂、公园和马路。两个上海的存在和空间的对照关系,规约着上海叙事的基本思路,影响了现代文学的文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权力 对照 空间民主 上海模式 空间政治 租界
下载PDF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五个战略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东进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40-44,共5页
当代中国的基层民主发展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因时制宜地拓展基层民主空间;二是以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为发展基层民主的基础;三是以竞争性民主选举为发展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四是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发展基层民主的关键;五... 当代中国的基层民主发展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因时制宜地拓展基层民主空间;二是以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为发展基层民主的基础;三是以竞争性民主选举为发展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四是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发展基层民主的关键;五是在基层民主发展中要重视民主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民主 民主空间 公民意识 竞争性民主选举 民主细节
下载PDF
媒介表达与民主实现的广泛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卢迎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共4页
媒体通过营造可以自由辩论的公共空间,把政府与民众、权力与社会两者对接起来。这一对接与互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实现和彰显民主的过程。经过媒体的扩散效应,越来越多的公众议程被转移为政策议程,越来越多的民意得以体现。互联网作为第... 媒体通过营造可以自由辩论的公共空间,把政府与民众、权力与社会两者对接起来。这一对接与互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实现和彰显民主的过程。经过媒体的扩散效应,越来越多的公众议程被转移为政策议程,越来越多的民意得以体现。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为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即舆论参与提供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舆论 议题转移 民主空间
下载PDF
用户生产新闻短视频中的话语空间 被引量:2
9
作者 魏雪怡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9期44-46,共3页
在数字媒体高度普及的今天,用户生产新闻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最新最热的一种时事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提升事件传播的速度,更进一步改变了当前的舆论环境,推翻了传统媒体时期网民对热点事件的讨论方式与形态。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 在数字媒体高度普及的今天,用户生产新闻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最新最热的一种时事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提升事件传播的速度,更进一步改变了当前的舆论环境,推翻了传统媒体时期网民对热点事件的讨论方式与形态。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从用户生产新闻短视频特点入手,用公共表达的相关理论浅析用户生产新闻短视频构建的民主话语空间,并分析其具有的话语权下放、突破传统新闻框架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表达 用户生产新闻短视频 民主话语空间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规则的时空维度 被引量:12
10
作者 顾海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3-37,共5页
所谓科学的学术评价 ,是与具有欺骗性、虚假性的学术评价相对立的 ,是能够代表大多数学者意见的评价 ,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评价。从空间上看 ,任何虚假的夸大的不真实的学术评价都不可能经得起百姓 (学术内外 )
关键词 学术评价 时间检验 空间民主 规则
下载PDF
西方另类广播的实践理念与运作模式——以温哥华合作广播电台为例
11
作者 罗慧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1,共3页
随着公民社会在西方的兴起,另类媒体成为当下引人关注的媒介视点。在众多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态存在的西方另类媒体中,以广播为代表的另类媒体尤为繁荣。本文结合笔者在加拿大进行参与式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以温哥华合作广... 随着公民社会在西方的兴起,另类媒体成为当下引人关注的媒介视点。在众多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态存在的西方另类媒体中,以广播为代表的另类媒体尤为繁荣。本文结合笔者在加拿大进行参与式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以温哥华合作广播电台为个案,从电台组织结构、公众参与方式、资金筹措渠道以及节目内容设置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另类广播的空间民主特性和传播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类广播 公共领域 传播公地 空间民主
下载PDF
现代行旅散文创作的“民国史视角”
12
作者 王炳中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8-53,共6页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引入"民国史视角",可在"具体的国家历史情态"中探寻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及其丰富内涵。现代行旅散文是现代作家在民国这一特定时空中的感知经验与游历体悟的文本呈现。从民国史的视角观照现代行旅...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引入"民国史视角",可在"具体的国家历史情态"中探寻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及其丰富内涵。现代行旅散文是现代作家在民国这一特定时空中的感知经验与游历体悟的文本呈现。从民国史的视角观照现代行旅散文的创作,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入口,还原现代行旅散文创作的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史视角” “民国机制” 社会关怀 空间民主义” 审美体验
下载PDF
浅谈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
13
作者 杨生玉 《新课程》 2019年第8期184-184,共1页
互动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学生和网络所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是教师创建的民主学习空间,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是平等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积极回答问题和对教师的讲解敢于提出质疑,各抒己见... 互动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学生和网络所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是教师创建的民主学习空间,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是平等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积极回答问题和对教师的讲解敢于提出质疑,各抒己见。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人讲解,唱独角戏的静态过程。新课标对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这种互动式教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互动式教学 民主教学空间
下载PDF
The Shadow Lines as a Post Modem Novel
14
作者 P. Pradeep R. Poli Redd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1期1035-1041,共7页
Amitav Ghosh is one the most remarkable writers of the postmodernism era. He excelled in this era with his trend of magic realism. The Shadow Lines is a story told by a nameless narrator in recollection. It's a non l... Amitav Ghosh is one the most remarkable writers of the postmodernism era. He excelled in this era with his trend of magic realism. The Shadow Lines is a story told by a nameless narrator in recollection. It's a non linear tale told as if putting together the pieces of a jigsaw puzzle in the memory of the narrator. This style of writing is both unique and captivating; unfolding ideas together as time and space coalesce and helping the narrator understand his past better. Revolving around the theme of nationalism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Ghosh questions the real meaning of political freedom and the borders which virtually seem to both establish and separate. The novel traverses through almost seventy years through the memories of people, which the narrator recollects and narrates, giving their viewpoint along with his own. Though the novel is based largely in Kolkata, Dhaka, and London, it seems to echo the sentiments of whole Southeast Asia, with lucid overtones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pangs of Par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MODERNISM magic realism blend of themes unique style of narration
下载PDF
把“人民”二字贯穿人大监督司法工作全过程
15
作者 叶静 《江淮法治》 2022年第10期26-27,共2页
“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的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贯通,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空间,支持和保证了... “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的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贯通,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空间,支持和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可以说,“人民”二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鲜亮的底色。民主监督是人民民主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人大监督司法 二字 民主决策 民主空间
下载PDF
"They Are Married to kunqu" ——Cultural Studies Inspired by a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e
16
作者 CHEN Li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3期288-299,共12页
In recent decade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upsurge surrounding kunqu1 has arisen in Chinese language sphere, though respectively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in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hinese dia... In recent decade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upsurge surrounding kunqu1 has arisen in Chinese language sphere, though respectively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in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hinese diaspora. Against the global trend of culture heritage nationalization context, via the new media platform, the performative staging of individual emotions and reverie in the market society2, the longings to redeem various alienation in a vertical modernity3, as well as the yearnings for emotional balance in a burgeoning feministic modernity, all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ogether generate a restless transforming memory for kunqu. Just like a misty veil, this complex, contentious, contradictory and long-lasting collective memory-making process blurs kunqu's appearance, expands its layers, and ultimately generates a cultural myth. With detailed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aims to reflect upon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kunqu myth and to prob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s of a performative space in enabling remembrance and/or forg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qu performative space classical cultural upsurge multiple modernities cultural mem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