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站网络中心性、客流与空间热力耦合分析
1
作者 吴娇蓉 陈彩婷 邓泳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城市空间热力反映了人口聚集与街道活力。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热力分布的互动关系,从微观层面的轨道站点切入,采用百度热力图和轨道站点客流数据,以上海为例,对轨道站点的网络中心性、客流与站域空间热力进行耦合分析。首先采用Pea... 城市空间热力反映了人口聚集与街道活力。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热力分布的互动关系,从微观层面的轨道站点切入,采用百度热力图和轨道站点客流数据,以上海为例,对轨道站点的网络中心性、客流与站域空间热力进行耦合分析。首先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研究两类轨道站点属性与空间热力的总体耦合关系,然后引入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挖掘网络中心性与站域热力、站域热力与站点客流的空间关联模式,并对比两类耦合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轨道站点的网络中心性与空间热力的耦合性明显优于轨道客流与空间热力的耦合性,交通区位优势通常能够形成较高的空间热力,客流水平的影响因素则更为复杂;空间热力更适合量化核心区以外区域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轨道交通网络化对空间热力提升具有乘数效应,而在开发密度低的区域提升空间热力更有助于刺激轨道客流;利用空间热力数据评估城市核心区以外区域的新建站点客流潜力具有可行性,但仅用热力预测客流具有局限性;轨道站点周边城市更新可参考不同空间区位站点的两类耦合性差异进行优化。该研究探索了结合城市空间热力分布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针对不耦合因素优化轨道站点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的分析框架,为微观层面衡量城市轨道交通“人-地”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客流 网络中心性 空间热力 耦合性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Bardeen-AdS黑洞的热力学混沌及暗能量效应
2
作者 王天志 王鑫洋 刘文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6-913,共8页
利用Melnikov方法研究了Bardeen-Anti de Sitter(AdS)黑洞对周期性微扰的热力学响应以及混沌的发生与演化,探讨了Quintessence暗能量对黑洞的影响.根据规范/引力对偶与扩展相空间的思想,将黑洞看作一个可压缩、具有微小黏性、各向同性... 利用Melnikov方法研究了Bardeen-Anti de Sitter(AdS)黑洞对周期性微扰的热力学响应以及混沌的发生与演化,探讨了Quintessence暗能量对黑洞的影响.根据规范/引力对偶与扩展相空间的思想,将黑洞看作一个可压缩、具有微小黏性、各向同性的液体系统.首先对Bardeen-AdS黑洞的相变旋节区施加时间周期性微扰,当微扰的临界振幅γ大于临界振幅γ_(c)时,黑洞会产生热力学混沌现象,该临界值由非线性电磁场(具体体现为磁单极荷β)和初始温度T_(0)共同决定.然后对黑洞施加空间周期性微扰时,任意大小的微扰振幅均会导致黑洞相空间中出现混沌现象.考虑Kiselev的各向同性唯象模型,我们发现Quintessence暗能量对其内包裹黑洞的影响类似于一种热力学意义下的增益/阻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的扩展相空间热力 MELNIKOV方法 时空周期性混沌 Quintessence暗能量 规范/引力对偶
下载PDF
济南市南部山区热力景观空间格局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其新 王召海 陈飞龙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431,共7页
将分形几何学基本理论引入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借鉴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使用包括济南市南部山区的2013-05-21的landsat-8数据和同时间段MODIS数据,利用劈窗法反演地表温度。在反演地表温度的基础上,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反演地表温度... 将分形几何学基本理论引入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借鉴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使用包括济南市南部山区的2013-05-21的landsat-8数据和同时间段MODIS数据,利用劈窗法反演地表温度。在反演地表温度的基础上,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反演地表温度分为高温、次高温、中温、次低温及低温5个等级,分别对应热力景观的5个景观类型。采用景观生态学中破碎度、分维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济南市南部山区高温区、次高温区、中温区、次低温区及低温区占南部山区面积分别为12.07%、14.64%、36.47%、15.12%、21.70%,各热力景观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南部山区在热力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MODIS 劈窗法 热力景观空间格局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异常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40
4
作者 赵勇 钱永甫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分析了1951-2000年间5月青藏高原主体、高原东部和高原西部(90°E分界)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研究高原热力异常对我国江淮地区夏季...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分析了1951-2000年间5月青藏高原主体、高原东部和高原西部(90°E分界)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研究高原热力异常对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时,要考虑到高原热力状况的空间差异对其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与高原主体和高原西部相比,高原东部地表温度变化对7月江淮地区的降水有更好的指示性。高原东部和其以北区域的大尺度热力差异比高原本身的热力异常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有更好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一个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空间热力差异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力异常与夏季东亚环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勇 钱永甫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个站降水资料,以及由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指数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温度季节转换(3—6月)的空间特征,结合均方差分析,确定高原主体(28°—38°N,7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个站降水资料,以及由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指数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温度季节转换(3—6月)的空间特征,结合均方差分析,确定高原主体(28°—38°N,75°—100°E)、高原东部以北区域(38°—48°N,90°—105°E)和高原西部以北区域(38°—45°N,75°—90°E)为关键区,分析了1951—2002年5月不同关键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化与夏季东亚季风环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这3个区域地表温度异常均对夏季东亚850hPa环流有显著的影响。5月高原和其以北区域地表温度异常存在较大尺度的热力对比,由此,将高原主体和其以北区域的温度异常之差定义为一个指数,反映这种热力差异。相关分析发现:当5月这一热力差异增大(减小)时,夏季东亚中高纬的中高层(500—200hPa平均)西风加强(减弱),且西风中心轴线位置南移(北抬);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偏北),致使夏季东亚季风环流偏弱(偏强),江淮流域降水增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温度梯度 空间热力差异 夏季东亚环流 江淮流域降水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喀斯特山体公园空间承载力及提升策略--以黔灵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瑾珲 王志泰 邢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云台摄像监控系统和出入计数系统等多种数据源,对游憩时空特征和空间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游人的游憩方式和时空选择存在差异;公园空间类型多样,空间承载力呈明显的时空差异,... 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云台摄像监控系统和出入计数系统等多种数据源,对游憩时空特征和空间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游人的游憩方式和时空选择存在差异;公园空间类型多样,空间承载力呈明显的时空差异,承载力高的区域比重较低,集中在各类广场和主要道路等活动空间,大面积山体空间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良好,但空间承载力极低,游憩方式单一。基于此,从优化和开发山体空间、丰富游憩项目和增加服务设施,以及提升公园管理能力3个方面提出山体空间承载力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人容量 空间热力 游憩偏好 黔灵山公园
下载PDF
市域心脑血管类急救病例空间分析与急救站压力评估
7
作者 袁金蓉 王飞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市心脑血管类急救病例的空间分布模式,对该市各急救站点的急救压力进行评估,以科学指导站点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址编码对急救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利用核密度插值绘制急救病例的空间热力图,利用泰... 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市心脑血管类急救病例的空间分布模式,对该市各急救站点的急救压力进行评估,以科学指导站点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址编码对急救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利用核密度插值绘制急救病例的空间热力图,利用泰森多边形评估站点的急救压力。结果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青山区、洪山区等5个区的急救站点与急救热点区域匹配较好。汉阳区东南部,以及武昌区的张之洞站和首义站,与急救热点区域匹配欠佳。洪山区的急救站点密度过低。急救站点压力最大的是汉阳站和常青花园站。结论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急救站点资源配置较科学合理,基本能满足心脑血管类患者急救的需要。此外,洪山区应增加急救站,汉阳区和武昌区的站点布局需要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地址编码 空间热力 泰森多边形 急救压力评估
下载PDF
中小城市非机动交通空间分析——河北省沧州市实证研究
8
作者 熊文 马瑞 +1 位作者 阎伟标 王中昌 《城市交通》 2019年第5期121-129,共9页
非机动交通是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却常常面临路权难以保障、规划难以落地、设计难以优先的困境。这与市域非机动交通OD量化预测缺乏、道路网非机动交通效益量化评价缺位、断面非机动交通构成及分布规律分析缺失不无关... 非机动交通是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却常常面临路权难以保障、规划难以落地、设计难以优先的困境。这与市域非机动交通OD量化预测缺乏、道路网非机动交通效益量化评价缺位、断面非机动交通构成及分布规律分析缺失不无关系。以河北省沧州市主城区为实证样本,从市域、网络、断面3个视角研究中小城市非机动交通空间,建立慢行热力空间,慢行岛、核、辐,慢行源、汇、集3类空间分析模型。提出交通廊道、健康休闲网络两类非机动交通网络及其文体活动策划,并对典型断面通勤与休闲非机动交通流量大数据检测及其与气候环境和交通政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小城市非机动交通优先发展、网络规划及文化传播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交通 空间分析 热力空间 大数据 沧州市
下载PDF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赵勇 李如琦 +2 位作者 杨霞 何冬燕 张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5-1223,共9页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北疆4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1961-2010年5月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感热异常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主体及其东、西部(以90°E为界)地表感热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有所不同,以青藏高...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北疆4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1961-2010年5月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感热异常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主体及其东、西部(以90°E为界)地表感热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有所不同,以青藏高原东部关系最优。当5月青藏高原感热偏弱、其西北侧沙漠感热偏强时,南亚高压呈双体型分布,500hPa中亚和贝加尔湖上空分别受异常气旋和反气旋控制,新疆上空盛行异常偏南风,有利于低纬度暖湿气流北上。同时,越赤道索马里急流加强,阿拉伯海上空为异常反气旋控制,低纬水汽向北输送加强,导致更多的北疆夏季降水;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 热力空间差异 北疆夏季降水
下载PDF
关于热力学空间概念的探讨
10
作者 张启南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6-228,共3页
在气体力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将引用热力学的基本定律,过去在不少工科著者所用的论述中常将传热量Q和气体所做的功W的微增量写为dQ和dW。但从严格的数学理论而言,这是不正确的表达式。笔者在参与《航空空气动力手册》的编审中曾经提出... 在气体力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将引用热力学的基本定律,过去在不少工科著者所用的论述中常将传热量Q和气体所做的功W的微增量写为dQ和dW。但从严格的数学理论而言,这是不正确的表达式。笔者在参与《航空空气动力手册》的编审中曾经提出过此问题,在手册的再版时已经改正为δQ和δW。但此后一些气体力学的著作未能引起注意,仍然习惯地写成dQ和dW。为此,在本文中作一个严格的证明,并提出了热力学空间的概念,以澄清以往的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空间 几何空间 状况参数 积分型全微分条件 微分型全微分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