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逻辑与实践——基于“规划—设计—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虞舟鲁 徐汉梁 +3 位作者 何佑勇 林霖 沈志勤 王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6-462,共7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厘清其规划体系的构建逻辑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从需求层次出发,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以浙江省为例,探索建立省域国土空间生...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厘清其规划体系的构建逻辑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从需求层次出发,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以浙江省为例,探索建立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表明:(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在需求层面上可体现为“功能修复—韧性提升—价值实现”3个层次。(2)围绕着“整体规划—深化设计—系统治理”的逻辑,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的体系构建逻辑。(3)基于构建逻辑,将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梳理形成“编制—实施—支撑”3个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要从需求层次变化的认识入手,以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空间价值为目标,在省域范围内通过纵向传导、横向深化及全流程支撑3个维度构建规划体系,为系统化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探索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需求层次 规划体系 构建逻辑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优化对比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2
作者 周燕 刘梦瑶 +2 位作者 王丽娜 禹佳宁 罗巧灵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9,共7页
生态网络构建有助于整合破碎绿地斑块,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区域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生态型国土空间整治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然而,目前基于自然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构建的单一时空情景生态网络,忽略了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动态... 生态网络构建有助于整合破碎绿地斑块,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区域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生态型国土空间整治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然而,目前基于自然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构建的单一时空情景生态网络,忽略了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其稳定性与连通性缺乏验证反馈,契合城市发展的合理网络优化方案尚不明晰,生态保护措施难以适应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在构建现有生态网络的基础上,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扩张情况进行预测,从生态源地、廊道、节点的动态修复视角设置增加生态踏脚石、清除生态障碍点和保护关键生态夹点3种网络优化情景,通过网络连通性分析对3种修复情景进行优化效应评估。结果显示,3种修复情景中,消除生态障碍点对生态网络的优化作用最明显,是未来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主要关注方向。以通城县为例,判定了生态网络的最佳优化方案,提出适应现状地域特征、面向未来发展方向的生态安全格局,从生态资源要素与城市发展动态演替的视角为生态格局优化提供新思路,为生态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提供科学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网络 MSPA 情景模拟 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与规划对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3
作者 萧敬豪 吴婕 +2 位作者 费凡 陈俊仲 陈惠斐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模型,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2010—2020年间佛山市南海区生态空间演变中,政府力是城市生态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2)生态用地租金普遍较低,市场力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尚不充分,仅通过土地租金推动生态空间实施难度较大。最后提出规划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成本的生态空间网络;二是建立以降低其他用途与生态用途的租差为导向的保护与修复配套政策,引导低效建设用地通过生态修复、拆旧复绿向生态空间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差 城市生态空间 演变动力 规划对策
下载PDF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再造分析
4
作者 郭洁 刘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出现“制度失灵”,无法适应当前建立覆盖“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地类划分、分区、区...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出现“制度失灵”,无法适应当前建立覆盖“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地类划分、分区、区域准入及实施保障方面,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的基本路径是,首先厘清其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适应性,然后从界定自然资源可管制的空间范围、选择多功能管制、改革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等方面实现其制度再造。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构建,有利于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同时也是形成国土空间治理合力的重要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用途管制 分区 区域准入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本底-格局-潜力框架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5
作者 张伟 龙闹 +1 位作者 李盛港 王龙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尝试将生态恢复潜力、修复效率纳入研究范畴,建构了生态本底-格局-潜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框架,通过生态优先修复区的识别实现修复效率的提升。结果表明:2010...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尝试将生态恢复潜力、修复效率纳入研究范畴,建构了生态本底-格局-潜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框架,通过生态优先修复区的识别实现修复效率的提升。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大湾区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显著下降,自然恢复力良好与保护政策支持强的地区存在空间错配。以乡镇为单元进行生态修复分区,发现:1)生态维持区占总面积的7.7%,应以综合改善为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2)生态保护区面积占44.5%,作为生态安全的底线区域,应以保护为主,加大政策管制力度。3)生态提升区面积占11.9%,应通过多样化、持续的维育措施为主,以强化区域生态网络的冗余度。4)生态修复区面积占35.9%,此中,优先修复区是拥有较高的自然恢复力与政策扶持的地区,应以实施长期、渐进式的修复工程为主;协同修复区拥有较高的自然恢复力,但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应当协同上级政府或区域联合治理,提升区域整体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的提出与规范建构
6
作者 徐丽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9,共9页
研究目的:证成“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并进行规范建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公平正义价值观下,“税费”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一定程度上... 研究目的:证成“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并进行规范建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公平正义价值观下,“税费”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一定程度上衡平了自然生态空间利益。因忽视自然生态空间安全价值,该制度在自然生态空间利益全面保护方面仍面临主体涵盖不全、利益混同、补偿滞后以及救济偏离诉求目标等困境。(2)受生态安全价值观影响,自然生态空间利益衡平的理念由“损害最小化”转向“零耗损”。研究结论:应推行“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与资源税费制度并行,与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制度协同,保障自然生态空间安全,全面衡平自然生态空间利益。具体制度建构中,应秉持权力制约与权益保障的理念,厘清生态券的法律属性,发掘生态券有偿使用方式下的权力与权利规范;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占用权,确认与合理配置自然生态空间利益;设定对价支付自然生态空间占用的具体义务,明晰权利的边界;加强“生态券”交易市场的培育与落实,健全制度运行的关键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制度 生态 自然生态空间安全价值 自然生态空间利益 利益衡平
下载PDF
苏南“森林乡镇”生态空间优化提升——以无锡洛社镇为例
7
作者 王昆 王秋杨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森林乡镇”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本文提出“森林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要由只重绿量增长向量质兼顾的生态模式转化,由推动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向全面提高乡镇宜居性转变。其次,以典型苏南乡镇—江... “森林乡镇”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本文提出“森林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要由只重绿量增长向量质兼顾的生态模式转化,由推动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向全面提高乡镇宜居性转变。其次,以典型苏南乡镇—江苏无锡洛社镇作为案例,分析其建设“森林乡镇”面临的生态空间格局破坏、空间组织方式混乱无序、生态要素质量快速下降的主要空间问题。最后,提出复合生态视角下洛社“森林乡镇”生态空间优化提升策略,提出重点关注3个空间层面的问题,即宏观层面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乡镇”生态网络格局,中观层面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产、居、野高度融合的空间模式,微观层面强化“森林乡镇”生态惠民、生态空间要素复合价值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乡镇 复合生态 生态空间 苏南乡镇 无锡洛社镇
下载PDF
长春市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研究
8
作者 方飞 吕国伟 《河南建材》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国土空间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对实现生态空间治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回顾了长春市多年以来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历程,并结合生态文明体系改革以及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对市域生态空间规... 国土空间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对实现生态空间治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回顾了长春市多年以来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历程,并结合生态文明体系改革以及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对市域生态空间规划进行了深入探究。为了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和创新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文章对长春市生态空间规划管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长春市的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长春市 规划管控
下载PDF
超大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路径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9
作者 赵颖 刘中毅 《低碳世界》 2024年第12期79-81,共3页
超大城市由于其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国土空间面积,生态要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生态保护修复的矛盾较中小城市更为突出。以广州市为例,评估其国土空间生态特征和生态问题,借助多元生态功能评估方法,有效识别重点修复区域,提出“一四三七”... 超大城市由于其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国土空间面积,生态要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生态保护修复的矛盾较中小城市更为突出。以广州市为例,评估其国土空间生态特征和生态问题,借助多元生态功能评估方法,有效识别重点修复区域,提出“一四三七”系统化生态修复策略,创新全尺度覆盖、多视角评估、多手段解析的修复方法,为超大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探索可行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系统化 多视角
下载PDF
新乡贤参与乡村生态治理的空间行动逻辑——基于安徽省H村生态治理实践分析
10
作者 李航 丁伯纯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2,96,共6页
乡村生态空间治理依靠传统的线性治理模式存在乡村生态治理空间失语和治理失灵等问题。以H村皖河生态治理为研究切入点,在空间视角下以空间正义—空间分化—空间治理为研究分析框架,剖析乡村生态治理存在的正式权力空间治理“独奏”、... 乡村生态空间治理依靠传统的线性治理模式存在乡村生态治理空间失语和治理失灵等问题。以H村皖河生态治理为研究切入点,在空间视角下以空间正义—空间分化—空间治理为研究分析框架,剖析乡村生态治理存在的正式权力空间治理“独奏”、空间正义离散、空间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乡村生态空间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新乡贤参与乡村生态治理的空间行动逻辑。通过调动和挖掘乡村内生力量——新乡贤的作用来重构乡村社会空间,利用乡村社会空间中存在的多重利益结构促使正式权力对非正式权力进行赋权,重塑乡村社会空间权力秩序,提高乡村内生力量参与乡村生态治理的积极性;利用新乡贤的乡土文化与公共身份特性修复乡村社会空间分化、空间正义离散、空间治理紊乱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空间治理 新乡贤 空间行动逻辑
下载PDF
郑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凡 田国行 +2 位作者 刘贺 王赫 李华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目的]对郑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为该市和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景观连通性评价与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最终构建生态网络... [目的]对郑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为该市和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景观连通性评价与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最终构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结果]郑州市生态源地共37个,面积共计983.29 km^(2),呈现西多东少,南北呈带状聚拢分布;提取郑州市85条生态廊道,廊道长度为0.11~47.92 km,共计689.50 km,其中关键生态廊道19条、重要生态廊道29条、一般生态廊道37条;识别生态夹点55处,总面积2.78 km^(2),多集于郑州市西南部,夹点所处位置阻力较小,土地类型主要以林地、草地、水体为主;将累计电流值划分3种等级障碍点,总面积为1054.31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4.16%,主要位置在登封市与新密市主要交通道路周围的城镇区域;综合考虑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现状,提出“一带,一环,两区,四团,多点”的生态网络安全格局。[结论]对识别的生态夹点与障碍点分别提出修复策略:生态夹点区域生态环境较好,因此以自然生态维护为主;生态障碍点区域主要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较大,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多,因此以人工和自然修复并重的方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理论 生态网络构建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关键区域识别 郑州市
下载PDF
加快优化郑州都市圈生态空间
12
作者 郭志远 《中国外资》 2024年第21期90-92,共3页
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要更加注重生态空间的公平性和品质感,推动生态空间建设从数量管控向布局优化和功能提升转变,打造青山绿水间的都市圈,以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态空间的需求和向往。生态空间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都市圈生... 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要更加注重生态空间的公平性和品质感,推动生态空间建设从数量管控向布局优化和功能提升转变,打造青山绿水间的都市圈,以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态空间的需求和向往。生态空间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都市圈生态环境和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载体,一定规模的生态空间是都市圈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10月,《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批复的都市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空间 都市圈 生态环境 布局优化 品质感 功能提升 重要载体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国土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13
作者 申佳可 《世界建筑》 2024年第11期44-45,共2页
1国土生态空间体系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能的研究脉络与总体框架以景观生态规划与修复和生态基础设施效能优化为研究方向,以国土生态空间体系及其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简称ES)效能为核心,本人自博士以来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成... 1国土生态空间体系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能的研究脉络与总体框架以景观生态规划与修复和生态基础设施效能优化为研究方向,以国土生态空间体系及其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简称ES)效能为核心,本人自博士以来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成了一个连贯的研究脉络框架(图1)。该框架分为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两方面,重点关注生态空间多功能性评估、ES供需动态关系,以及生态空间网络优化等与大都市区景观生态环境相关的热点问题。在理论与技术部分,结合ES前沿理论与计算机技术,提出并构建指标与模型,作为在国土生态空间专项规划需求和技术瓶颈方面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基础设施 空间体系 生态系统服务 大都市区 景观生态规划 计算机技术 景观生态环境
下载PDF
时空视角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城镇化发展效应的耦合联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中秋 张裕凤 胡宝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10-22,共13页
基于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城镇化发展效应的内涵剖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耦合协调、面板向量自回归和空间杜宾模型测度了2005—2020年31个省区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城镇化发展效应的交互影响和空间联动效应。结果表明:... 基于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城镇化发展效应的内涵剖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耦合协调、面板向量自回归和空间杜宾模型测度了2005—2020年31个省区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城镇化发展效应的交互影响和空间联动效应。结果表明: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指数由0.179增至0.740,表现为“中部>东部>东北>西部”;城镇化效应指数由0.134增至0.833,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②耦合协调度由0.394增至0.886,从轻度失调向良好耦合协调转变,表现为“中部>东部>东北>西部”;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自身和城镇化发展效应的解释力分别为60.9%和15.6%,城镇化效应对自身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解释力分别为84.4%和39.1%;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空间回归系数为0.148,城镇化发展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直接效应为0.221%,空间溢出效应为0.071%;城镇化发展效应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解释力更大,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时序耦合协调性;城镇化发展效应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二者之间具有不对等的空间联动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城镇化发展效应 耦合联动 PVAR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生态底线约束下的国土生态空间碳储量预测:以襄阳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依纹 万明暄 +1 位作者 方铁树 万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为探究生态底线约束下的国土生态空间碳储存功能的时空响应特点,运用ArcGIS平台集合PLUS模型和InVEST-Carbon模型模拟并预测2000—2030年襄阳市生态空间碳储量变化及其空间特征。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襄阳市生态空间面积缩减,预测到2... 为探究生态底线约束下的国土生态空间碳储存功能的时空响应特点,运用ArcGIS平台集合PLUS模型和InVEST-Carbon模型模拟并预测2000—2030年襄阳市生态空间碳储量变化及其空间特征。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襄阳市生态空间面积缩减,预测到2030年在生态底线约束下的生态空间退化速度降低;到2030年,襄阳市碳储量由于生态空间变化相应转变,栅格单元碳储量最大值约为18.47 kg,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和东南的林地中;热点分析呈现“热点集中、冷点分散”的格局,生态底线约束有助于优化襄阳市生态空间碳热点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生态空间 土地利用预测 碳储量 生态保护红线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阿勒泰地区生态补偿区域空间选择与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靖雯 王承武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生态补偿可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基于2010—2020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计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引用修正后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对阿勒泰地区6县1市进行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可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基于2010—2020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计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引用修正后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对阿勒泰地区6县1市进行生态补偿区域空间选择,并计算生态补偿额度。结果表明:2010—2020年阿勒泰地区草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010—2020年总ESV呈现降增交替的波动变化,整体减少0.85%,林地ESV降幅最大,单项功能价值量占比最高的为调节服务。阿勒泰地区生态补偿理论总额度为60.05亿元,修正后生态补偿(补偿额占总额比例)优先顺序依次为青河县(21.60%)>布尔津县(18.33%)>吉木乃县(10.46%)>哈巴河县(11.43%)>阿勒泰市(10.99%)>富蕴县(14.12%)>福海县(13.07%)。基于研究结果,从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法律体系、拓宽资金渠道、创新补偿方式及规范补偿方与受偿方等方面提出完善阿勒泰地区生态补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 生态补偿额度 阿勒泰地区
下载PDF
从“冲突”到“共轭”——城市群生态与农业空间协同管控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端强 卓健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3,共8页
【目的】明确城市群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协同管控的逻辑关系与方法,实现城市群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对城镇空间的弹性约束作用。【方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完成长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适... 【目的】明确城市群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协同管控的逻辑关系与方法,实现城市群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对城镇空间的弹性约束作用。【方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完成长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获取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冲突特征。【结果】将3类评价分级成果空间叠加,一共得到27种空间组合方式,整理出3种优势区与3种冲突区:生态空间优势区、农业空间优势区、城镇空间优势区、低冲突区、中冲突区、高冲突区,并细化出4级管控分区及管控实施路径。【结论】提出城市群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协同管控思路和“平行共轭、融合共轭”的分区管控路径,满足城市群空间管控的整体性、系统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的管控要求,以精细化的管控与治理思维使国土空间规划更好地融入国家新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冲突 生态空间 农业空间 共轭效应 协同管控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子江 王虹影 +2 位作者 谭原潇 戴骊静 张雪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48-57,共10页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基于生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生态空间规划 生态空间治理 生态产品价值 迪庆藏族自治州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刘河镇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思洁 雷雅凯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以河南省荥阳市刘河镇为基址,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研究区域不同层次生态敏感性的生态空间,采用“生态模型—生态要素—生态格局”的评估方法... 以河南省荥阳市刘河镇为基址,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研究区域不同层次生态敏感性的生态空间,采用“生态模型—生态要素—生态格局”的评估方法构建“一轴、一心、两区、多廊道、多节点”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空间规划 刘河镇
下载PDF
陆海统筹视角下滨海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路径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涵蒙 唐豪 +1 位作者 许植桐 张典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由于滨海地区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陆海空间策略的差异性,其传统的生态修复无法完全适配《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文件的工作思路,应系统性总结滨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创新性探索陆海统筹视角... 由于滨海地区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陆海空间策略的差异性,其传统的生态修复无法完全适配《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文件的工作思路,应系统性总结滨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创新性探索陆海统筹视角下滨海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路径,并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例,探讨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滨海地区面向多目标、系统化的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同时将工程项目细化到绩效指标层面,加强规划的传导性和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旨在为滨海地区提供以陆海统筹为引领、以“格局—策略—单元—工程”为主线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规划 滨海地区 深圳市 大鹏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