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的社会性意涵与社会空间化理论探析
1
作者 林聚任 《探索》 2024年第6期90-99,共10页
“空间问题”或“社会空间化”理论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而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研究转向表明社会学家已锚定空间的社会性意涵,认识到了空间的社会学意义,超越了单纯把空间看作是社会行动或现象之外的“容器... “空间问题”或“社会空间化”理论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而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研究转向表明社会学家已锚定空间的社会性意涵,认识到了空间的社会学意义,超越了单纯把空间看作是社会行动或现象之外的“容器”或外部背景的局限。在梳理关于空间的社会性认知和社会空间化理论的基础上,侧重阐述社会空间的基本属性与特征,强调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空间问题时,不是关注“空间中的事物”,而是关注作为社会现象与过程的空间生产本身。当我们把空间要素纳入人们社会活动,从社会过程去加以界定认识,即可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社会现象、重新认识空间问题,从而获得“空间想象力”。因此,可从关系主义理论视角去分析社会空间问题,把社会空间看作一种关系性的社会存在物,具有其自身特征和规定性,即空间并不外在于社会过程,而是以关系的形式体现为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广延性,这是其社会性意涵之根本所在。关系主义理论视角有助于深入认识空间的关系属性,更好地对社会空间关系及其社会意义做出解释。当前,我国面对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新时代任务,应在系统探讨空间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构建基础上,加强空间化理论分析意识,立足中国社会研究需要促进这一新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社会性 社会空间 关系主义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