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落景观粒度空间转换响应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丽梅 王观湧 +2 位作者 杨伟 于泳 张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6-281,共6页
聚落景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场所,体现人类空间活动强度,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与演化的机制。借助Arc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设定空间粒度30,100,250,500,1 000m,以RMA(面积最大值法)和RCC(中心属性值法)为原则进行转换,研究聚... 聚落景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场所,体现人类空间活动强度,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与演化的机制。借助Arc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设定空间粒度30,100,250,500,1 000m,以RMA(面积最大值法)和RCC(中心属性值法)为原则进行转换,研究聚落景观分布格局空间粒度转换以及机理。结果显示:(1)RMA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当粒度为1 000m时交通用地消失,RCC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2)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的景观类型决定空间粒度转换中的聚落景观格局。(3)聚落景观方面,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聚集度指数下降,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上升,最大斑块指数先上升后下降,表现出随着粒度增加,小斑块逐渐被聚落景观较大斑块融入,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等特征,使得聚落景观的斑块连片程度以及优势度提升。(4)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RMA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RCC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妃甸新区 聚落景观 空间粒度转换 景观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