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0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通经济学立论依据和定位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
1
作者 赵文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现象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流通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内外学者对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和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流通经济学的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现象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流通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内外学者对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和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和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空间经济学为立论依据,并将流通经济学定位于空间经济学范畴,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重大创新和理论突破,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经济 空间经济 空间分布特征 分布机理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关联研究
2
作者 杨韵 《中国商论》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根据近三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关系网络,并分析验证经济网络下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有高密度和明显的网络化结构,呈现出“核心—半边缘—边缘”的三... 根据近三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关系网络,并分析验证经济网络下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有高密度和明显的网络化结构,呈现出“核心—半边缘—边缘”的三级圈层结构特征。凝聚子集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空间组织上可以细分为4个城市子群。本文通过QAP分析发现,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因素包括城市之间的距离、要素扩散与聚集、从业人口的流动、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内需消费等,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空间经济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QAP分析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基于区域空间经济整体规划与综合运输超级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建模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利军 钟鸣 +1 位作者 崔革 任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研究以PECAS整体规划建模框架为基础,提出基于区域空间经济整体规划与综合运输超级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建模方法。首先,运用PECAS模型实现社会经济活动时空变迁及其影响下的大区域内货运生成与分布预测。其次,以综合运输超级网络为基础... 研究以PECAS整体规划建模框架为基础,提出基于区域空间经济整体规划与综合运输超级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建模方法。首先,运用PECAS模型实现社会经济活动时空变迁及其影响下的大区域内货运生成与分布预测。其次,以综合运输超级网络为基础,通过构建包括公、铁、水多方式的货运广义阻抗函数来模拟货物运输方式之间的竞合关系及承运人的运输路径选择行为。最后,基于随机用户均衡实现综合运输超级网络的一体化网络货流分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对区域铁路货运需求进行预测,将网络货流分配后主要断面流量的预测值与观测值进行对比,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大区域范围内可以较好地预测铁路货运流量的分配情况,为区域内铁路货运需求预测与铁路基础设施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经济整体规划 综合运输超级网络 铁路 货运需求预测 广义阻抗
下载PDF
面向空间的经济学与虚拟空间经济新范式
4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学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5,共11页
经济学学科必须适应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双空间”的融合与发展。虚拟空间是实体空间的孪生空间,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新空间,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承载空间。虚拟集聚是虚拟空间数字生产要素的生成渠道和组织形态。本文阐释了空间经济学的三大... 经济学学科必须适应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双空间”的融合与发展。虚拟空间是实体空间的孪生空间,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新空间,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承载空间。虚拟集聚是虚拟空间数字生产要素的生成渠道和组织形态。本文阐释了空间经济学的三大源泉与最新发展,说明了空间经济学和虚拟空间与生俱来的渊源;诠释了新一代跨国企业通过虚拟空间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新方略,分析了虚拟空间下的企业新形态和经济新范式,提出了虚拟空间的消费者集聚概念,指出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虚拟空间的局限性及建立经济学研究新范式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虚拟集聚 空间 空间经济 消费者集聚
下载PDF
聚焦绿色转型重塑中国空间经济格局:问题辨析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单菁菁 谢伟伟 杨开忠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5,共11页
中国正处于绿色转型攻坚阶段,如何重塑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并正反馈于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4D”理论框架下,结合绿色转型要求对“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重塑中国空间经济格局进行再发现和再认知。研... 中国正处于绿色转型攻坚阶段,如何重塑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并正反馈于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4D”理论框架下,结合绿色转型要求对“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重塑中国空间经济格局进行再发现和再认知。研究表明:中国空间格局不经济的主要诱因在于:人口疏密交互降低能源效率、增加能耗强度;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空间错配拉大经济距离、加剧能源消耗;自然、陆海、城乡与区域多重分割加大交易成本、抑制生态效率;独特多样的地区禀赋低效利用、形成“高碳锁定”。为此,聚焦绿色转型提出中国应从精明增长、建设紧凑对流型空间,促进人产城能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陆海空协同发展、压缩时空距离,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互补发展等方面重塑中国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格局 绿色转型 低碳化 4D
下载PDF
数字经济、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与中国空间经济政策调整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可云 庄宗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区域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深层次要求,能否抓住数字经济这个战略机遇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已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数字经济主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目前,数字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深层次要求,能否抓住数字经济这个战略机遇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已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数字经济主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目前,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呈现以下典型特征事实: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地区主导产业更新、深化各地区产业分工、提升各地区经济韧性和增强各地区经济结构包容性;另一方面,地区间数字经济差距会增加区域经济结构协同转型的难度。为缩小地区间数字经济差距,推进区域经济结构协同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应有针对地围绕数据要素区域互通、数字经济区域协作与数字红利区域共享等方面调整空间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经济结构转型 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差距 空间经济政策
下载PDF
成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廖乐焕 张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
基于2011—2020年四川省15个地级市和重庆市中心城区及20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演化特征;建立动态空间嵌套和动态空间半参数模型,挖掘其驱动要素;使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法刻画经济结构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成渝... 基于2011—2020年四川省15个地级市和重庆市中心城区及20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演化特征;建立动态空间嵌套和动态空间半参数模型,挖掘其驱动要素;使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法刻画经济结构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成渝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中部“塌陷”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成渝地区总体上并没有形成第三产业“回流效应”,并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乏力,而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开始持续接力;成渝地区存在“城镇化水平”阈值效应,省际间及第三产业发达与落后地区间驱动因素存在异质性;成渝地区总体上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正向“M”型非线性关系,政府干预可以缩短边际递减效应持续性,市场配置可以延长边际递增效应时效性;四川省除成都市以外的地区经济开始后起发展,而重庆市则表现平平;成渝地区各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不仅存在横向“拔河效应”,其内部二、三产业也存在纵向动态“拔河效应”;成渝地区局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极化趋势,但这种差异在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结构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动态空间嵌套模型 高斯核密度估计 成渝地区
下载PDF
空间经济视角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嘉贤 刘修岩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100,共16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缓解大城市拥堵压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形态。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了中国35个城市的地铁开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通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缓解大城市拥堵压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形态。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了中国35个城市的地铁开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通过局部集聚效应影响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但地铁网络扩张总体上对城市人口分散化影响不显著;地铁局部集聚效应主要辐射范围在站点周边3公里内,地铁开通能带来辐射范围内至少3.6%的人口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局部效应辐射范围具有空间异质性,其效应强度在不同区位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未来地铁规划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而言,要谨慎评估地铁扩张的成本收益,合理利用地铁网络塑造城市形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经济 一阶差分模型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县域城乡空间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思维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永忠 《农机市场》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县域发展正从国家战略的末梢向国家战略关注的重点转变,这个层级背负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突出问题。立足中国情境,揭示县域城乡空间经济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格局,在有为政府主导下的有效市场的制度基础上,探索后发... 县域发展正从国家战略的末梢向国家战略关注的重点转变,这个层级背负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突出问题。立足中国情境,揭示县域城乡空间经济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格局,在有为政府主导下的有效市场的制度基础上,探索后发县域的两大类异质性影响因素,构建四个发展动力,打造四条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空间经济 耦合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思维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空间经济思想探论--基于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视角
10
作者 李福岩 李月男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空间经济思想与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内在逻辑相通,是对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的坚持运用与创新发展。它以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为指导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生产格局,以马克思空间规划思想为理论基础推进现代流...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空间经济思想与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内在逻辑相通,是对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的坚持运用与创新发展。它以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为指导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生产格局,以马克思空间规划思想为理论基础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畅通经济循环,以马克思空间治理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国化的空间治理,以马克思空间均衡发展思想为指导打造国际、区域、城乡的空间均衡。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深刻的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经济思想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下载PDF
经济吸引与空间经济结构——以公主岭市为例
11
作者 秦聪 曹颖琦 孙海军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5期256-263,共8页
将要素流动与集中的现象考虑至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基于引力模型,构建集聚力空间分异——优势区位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要素流动与集中在微观、宏观上的空间经济规律。得到微观上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为:第一阶段为粗放式发展阶段的星状、... 将要素流动与集中的现象考虑至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基于引力模型,构建集聚力空间分异——优势区位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要素流动与集中在微观、宏观上的空间经济规律。得到微观上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为:第一阶段为粗放式发展阶段的星状、带状结构,第二阶段为内涵式发展阶段的团块状结构。将公主岭市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主岭市某位置的经济吸引力越大,其区位越优,越能吸引要素的集中,会带来更多的城市空间扩展。将模型进一步应用于宏观上经济带的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发现要素将沿着大城市-交通干道-小城市-支线-小城镇的次序依次集聚,要素集聚的速度和城市规模增长的速度依次递减,最终经济带内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结构 集聚力 经济吸引力 经济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实证分析——亚洲区域经济的恢复与韧性
12
作者 张恬 张荣 《特区经济》 2023年第2期72-75,共4页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及研究框架,针对亚洲区域经济的中断、恢复以及韧性、前景与展望等多方面开展实证分析,提出亚洲区域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之所以能够经受冲击,并迅速反弹、复苏、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空间经济发展格局上已...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及研究框架,针对亚洲区域经济的中断、恢复以及韧性、前景与展望等多方面开展实证分析,提出亚洲区域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之所以能够经受冲击,并迅速反弹、复苏、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空间经济发展格局上已经形成层次性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即“一核”中国香港、“双强”新加坡及东京、“三新”上海、北京及深圳的新格局,实现了从“亚洲工厂”向“亚洲购物者”的转变,文章最后为国家宏观顶层设计及区域经济调控提供了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复苏 经济韧性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和POI数据的昆明市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分析
13
作者 彭康 《地理科学研究》 2023年第1期86-99,共14页
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城市科学规划和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将夜间灯光数据与兴趣点数据相结合,构建了多重城市经济发展指数(MUEDI),综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协调度”三个层面研究... 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城市科学规划和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将夜间灯光数据与兴趣点数据相结合,构建了多重城市经济发展指数(MUEDI),综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协调度”三个层面研究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实验以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昆明市为研究区域,结果表明:1) 主城区占有昆明市最多的社会经济要素资源,它们之间的社会经济活动最为剧烈。在主城区内部,五华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总量(TR)在昆明市是最高的。2) 未来,昆明市的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将以主城区和呈贡区为多中心进行发展,经济重心有可能向东南方向偏移。3) 通过分析主城区之外的社会经济联系和全市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模式,发现了以呈贡区为主的另一个城市集群“呈贡–安宁–晋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经济结构 夜间灯光 POI 经济综合实力
下载PDF
空间经济视角下推进辽宁省参与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方案与路径研究
14
作者 周瑜 《商展经济》 2023年第17期26-29,共4页
辽宁省是中国的重要对外经贸口岸,本文从空间经济角度分析辽宁省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类型以及二者是否匹配;分析辽宁省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同时找到振兴辽宁省经济发... 辽宁省是中国的重要对外经贸口岸,本文从空间经济角度分析辽宁省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类型以及二者是否匹配;分析辽宁省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同时找到振兴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有效度量手段和理论框架,以期为辽宁省经济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数字化空间扇形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经济振兴 空间经济联系 地缘经济关系 数字化空间扇形模式
下载PDF
数字经济纳入空间经济模型的梳理与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涛 任昊翔 +4 位作者 黄印 陶思佳 陈书晴 卢思涵 洪涛 《开发研究》 2021年第6期10-17,共8页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影响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数字经济通过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协同效应等机制降低各类成本,也显著改变了生产与匹配结构和效率,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不断提升。当前空间经济学相关研究尝试从通信成本、信息摩擦、技...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影响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数字经济通过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协同效应等机制降低各类成本,也显著改变了生产与匹配结构和效率,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不断提升。当前空间经济学相关研究尝试从通信成本、信息摩擦、技术扩散、数据流以及数据要素等途径改变传统空间成本,以将数字经济纳入空间经济模型来研究其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优化空间成本框架、重构数字贸易理论、引入数字化中间投入品、空间成本及地区间技术关联内生化等方式来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空间经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数字技术 空间经济 空间经济模型
下载PDF
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天勇 刘玲玲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6,25,共3页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的最新应用领域,指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 空间经济 空间经济
下载PDF
论狭义与广义的空间经济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秀山 李逸飞 左言庆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空间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产资料在地理空间的配置与生产过程。广义空间经济学是关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一个系统整合过程,其研究领域覆盖了狭义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贸易理论以及城市经... 空间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产资料在地理空间的配置与生产过程。广义空间经济学是关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一个系统整合过程,其研究领域覆盖了狭义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贸易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学等学科。广义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广泛、复杂,既包括微观个体行为也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与政策分析,关注的是更加一般抽象化的空间因素,既包括有形的又包括无形的,并且是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综合研究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在空间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应当以广义空间经济学为基本的研究背景,抓住研究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经济 狭义空间经济 经济集聚 区位理论
下载PDF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空间经济学解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佳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6,共8页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土地政策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合理、有效调控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系统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区域非...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土地政策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合理、有效调控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系统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区域非均质"特征,同时构建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土地政策空间调控模型,揭示土地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为不同区域内差异性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 空间经济 空间经济运行模型 规模报酬递增 区域非均质性特征
下载PDF
重庆市区县空间经济联系及网络结构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智 《建筑设计管理》 2019年第9期21-27,共7页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能够影响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是判断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测算了2002-2017年间重庆市各区县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同时引入社会网络分...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能够影响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是判断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测算了2002-2017年间重庆市各区县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同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重庆市区县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对重庆市区县网络结构的演化进行讨论。结果显示虽然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但各区县存在严重不均衡发展问题,双核心经济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不足。主城区和渝西地区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趋于复杂,处于强联结状态,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缺乏经济辐射点,区县间经济联系薄弱。本文据此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重庆市空间经济联系、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经济联系 空间经济网络结构
下载PDF
工业化进程规律与中国空间经济战略的调整——“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战略模式的提出
20
作者 董藩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6-19,共4页
空间经济战略要求中央政府搞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从中国空间经济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演化可以看出,必须调整现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路,以确保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公平状况。应拓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实施“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战略,致... 空间经济战略要求中央政府搞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从中国空间经济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演化可以看出,必须调整现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路,以确保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公平状况。应拓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实施“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战略,致力于建立缘内陆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战略 工业化进程规律 增长率 空间经济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