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方法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寒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3-131,共9页
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就是要揭示财政行为、空间经济结构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是新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最新研究... 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就是要揭示财政行为、空间经济结构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是新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财政空间经济分析的研究方法与核心命题,界定政府财政行为的三大空间效应,提出未来构建财政空间经济分析框架的研究方向是进一步总结、吸收、消化空间经济分析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考察分析财政行为的区域经济增长局域拉动效应、空间外溢距离衰减效应和策略互动效应,探究财政空间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行为 财政空间效应 空间经济分析
下载PDF
省域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消费需求量大且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区域间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非能由常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所解释。采用电力消费模型,利用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空间变系数的地理... 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消费需求量大且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区域间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非能由常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所解释。采用电力消费模型,利用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空间变系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省域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陆30个省域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一种非均衡的联动关系和局域性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电力消费调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建伟 窦攀烽 +1 位作者 张永凯 苗长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29,共8页
以专利授权量来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2012年以后,江苏省县... 以专利授权量来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2012年以后,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下降趋势。(2)南京市区的创新产出,在九五时期之后呈弱化趋势,苏州市区、昆山市、无锡市区等苏南地区创新产出提升较快。(3)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的创新产出梯度递减,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4)苏北地区的大部分县域"低-低"集聚,并有向苏中地区扩散的趋势,"高-高"集聚的县域较少,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5)空间交互作用是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差异的重要原因。(6)区域创新环境对县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政策因素作用相对较小。(7)在具体因素方面,表征经济基础、研发投入、科技人才、传统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及FDI的回归系数相差不大,大多在0.090上下波动,其中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的系数最大,达到0.094,而科技政策的回归系数较小,仅为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出 县域 差异演变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下载PDF
R&D知识溢出对江苏城市创新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喜仓 徐朋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9-32,共4页
结合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城市创新生产函数,对城市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外部知识溢出在提高江苏城市创新绩效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城市创新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 结合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城市创新生产函数,对城市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外部知识溢出在提高江苏城市创新绩效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城市创新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城市创新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外部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具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空间邻近溢出效应对江苏城市创新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知识溢出 知识生产函数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城市创新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春 《新疆农垦经济》 2013年第9期10-15,共6页
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运用2010年全国2258个县域统计数据,从全国县域和东部、中部、西部县域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 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运用2010年全国2258个县域统计数据,从全国县域和东部、中部、西部县域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县域的角度来看,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每提高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0.7737%的贡献,相邻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空间上的互动效应;从东部、中部、西部县域来看,东部地区县域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空间互动效应作用明显高于东部、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制定区域性的相关政策,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部、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及城镇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吸纳;另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县域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图书出版业空间计量经济分析——以1998年—2013年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莉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图书出版业数量和变化模式对行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空间计量、Arc GIS制图等方法,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处理,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我国图书出版业... 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图书出版业数量和变化模式对行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空间计量、Arc GIS制图等方法,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处理,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结果发现:1.从时间演变看,近15年来各地区的图书出版业不大,其中人口大省位居前列;2.从出版的区域分布上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南方地区的图书出版量逐步地赶上甚至超过北方地区;3.从图书出版量的发展水平上看,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水平在缓慢地提升;4.空间交互作用是图书出版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化、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对图书出版业作用明显,而教育和工资水平对图书出版业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图书出版业 信息化
下载PDF
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趋同发展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梅文文 《科技和产业》 2014年第7期136-138,共3页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发展β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采用中部六省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自国家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以来,集聚性明显增强,...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发展β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采用中部六省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自国家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以来,集聚性明显增强,空间联系也不断密切。以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衡量的省域创新发展确实存在条件趋同趋势,且科研经费投入对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大于研发人员投入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趋同发展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下载PDF
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8
作者 龚辉 伍丽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19期95-96,共2页
采用湖南省1997—2006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县域的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结果表明,1997年湖南省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并且自1997至2006年期间,湖南省经济增长存在β趋同,趋同速度约... 采用湖南省1997—2006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县域的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结果表明,1997年湖南省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并且自1997至2006年期间,湖南省经济增长存在β趋同,趋同速度约为2%,这与目前对湖南省的研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趋同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下载PDF
我国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沈体雁 张晓欢 +1 位作者 赵作权 赵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8,F0002,共6页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我国内地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就业密度看,由北京、河南和浙江连线而形成的"京豫浙"三角区是我国的高密度就业区,我国整体...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我国内地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就业密度看,由北京、河南和浙江连线而形成的"京豫浙"三角区是我国的高密度就业区,我国整体上正处于以"京豫浙"为核心的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的过程;我国不同地区的局域就业中心正在快速成长,以集聚效应为主导,但扩散效应并存;未来,我国整体上以"京豫浙"和"中三角"为核心的就业集中趋势仍将进一步加强,中心-外围结构将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融合 就业密度 区域密度方程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军杰 卢锐 刘春彦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5,114,共8页
本文在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从生产理论的角度,综合考虑了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并利用知识生产函数构造了可考察动态变化的DEA-Malmquist专利产出绩效指数。然后运用2000-200... 本文在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从生产理论的角度,综合考虑了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并利用知识生产函数构造了可考察动态变化的DEA-Malmquist专利产出绩效指数。然后运用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对专利产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其区域差异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分布态势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其中"创新者"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于专利产出绩效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在短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和受大专以上教育(十万人)的人力资源产出指标对于绩效水平的提升缺乏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产出 绩效 MALMQUIST指数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基于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沈体雁 张晓欢 赵作权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0,共7页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东北地区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向右倾斜的倒"Y"字型就业密度格局,从北向南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次中心逐渐增多,沿海化...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东北地区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向右倾斜的倒"Y"字型就业密度格局,从北向南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次中心逐渐增多,沿海化趋势和局域融合趋势也比较明显,东北地区多中心就业格局已经形成。2004—2008年,东北地区整体就业密度的集中性还在继续加强,但不同局域就业中心表现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式,黑龙江处于中心增长型扩散的单中心阶段,吉林省和辽宁省处于向心集聚和中心增长型扩散并存的多中心阶段,大部分就业中心均处于中心增长型扩散阶段,尚无去中心化扩散的就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密度 区域密度方程 就业中心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东北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69
12
作者 吴玉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本文在巴罗与萨拉一伊一马丁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口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2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口趋同效应及其成因。中国省域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5年的发展,在地理上的集聚... 本文在巴罗与萨拉一伊一马丁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口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2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口趋同效应及其成因。中国省域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5年的发展,在地理上的集聚性明显增强的同时,空间联系也在不断密切,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误差趋同口模型是目前研究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截面趋同比较合适的模型,趋同速度约为2%,这与目前跨国截面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一起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趋同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制与效应--基于制度距离的空间发展解释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雨 张京祥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6,共9页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带来了研究焦点从"物与结构"向"制度"转变,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距离"概念引入区域空间经济研究中,认为由于地方之间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距离",为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测度方法。文章揭示了区域空间发展中制度距离的作用机制,初步构建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分析解释框架,基于制度距离与空间距离建立了二维分析象限,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空间效应表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制度空间 区域经济一体化 空间经济分析 区域空间效应 尺度重构
原文传递
中部地区创新产出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建伟 梁常安 +1 位作者 黄蕊琦 李萌萌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7,共9页
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6年中部地区创新产出的时空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6年前增加缓慢,其后开始明显拉大,2010年后急剧增... 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6年中部地区创新产出的时空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6年前增加缓慢,其后开始明显拉大,2010年后急剧增大,相对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下降、缓慢上升、波动上升三个阶段;2)1986—2016年中部地区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大致稳定,创新产出表现突出的区域主要是省会城市;3)在1990年、1998年和2006年中部地区的创新产出空间集聚性不显著,在2016年中部地区创新产出开始呈现出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基本形成以安徽省部分地市为中心的"高-高"集聚地带;4)空间关联、集聚效应、创新联系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中部地区地市创新产出差异较大;5)经济状况、传统基础设施及FDI对创新产出作用较大,通讯基础设施和集聚互动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一般,而教育水平对产业的需求因素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出 中部地区 经济地理学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原文传递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of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in China 被引量:6
15
作者 Li Fei Zhou Chengh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Popular regional inequality indexes such as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Gini coefficient can only reveal overall inequality, and have limited ability in revealing spatial dependence or spatial agglomeration. Recently so... Popular regional inequality indexes such as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Gini coefficient can only reveal overall inequality, and have limited ability in revealing spatial dependence or spatial agglomeration. Recently some methods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such a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have provided effective tools to analyz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 which can reveal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inequalit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t county level to get refined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ese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over 2000-2006 (2001 absen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basic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y is an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growth among counties in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and there are two geographical clusters of poorer counties including the counties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and adjacent counties in Inner Mongolia, poorer counties of Heihe, Qiqihar and Suihu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article also reveals that we can use the methods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s the supplementary analysis methods in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disparity spatial analysis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on of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GIS to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被引量:12
16
作者 CHENFei DUDaoshe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4年第4期262-267,共6页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few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o measur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discusses the criteria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he use of glo...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few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o measur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discusses the criteria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he use of global Moran Coefficient, Local Moran and Local Geary. Furthermore, a user-friendly statistical module, combining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with GIS visual techniques, is developed in Arcview using Avenue. An example is also given to show the usefulness of this module in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the underlying spatial association patterns between economic un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patial association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
下载PDF
Vulnerability of Large City and Its Implication in Urban Planning: A Perspective of Intra-urban Structure 被引量:10
17
作者 XIU Chunliang CHENG Lin +1 位作者 SONG Wei WU W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204-210,共7页
Vulnerability is a new field and analytical tool in the study of urban safety.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vulnerability provide a new basis for urban planning.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for as... Vulnerability is a new field and analytical tool in the study of urban safety.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vulnerability provide a new basis for urban planning.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f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based on the city′s sensitivity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City size, density, and spatial form influence a city′s sensitivity to crises and risks, to which vulnerabi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Level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contribute to a city′s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with which vulnerability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Vulnerability of 19 large Chinese cities was assessed. Harbin and Shenzhen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vulnerability among 19 cities, while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ranked the 5th, the 9th and the 12th. Spatially, northern cities tended to be more vulnerable than southern c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vulnerability among cities were explored based on cities′ physical geography conditions, leve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s, regional status, history of disaster,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government policie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city VULNERABILITY urban safety urban planning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ynamic of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CHENG Yeqing WANG Ying +3 位作者 WANG Zheye DU Na SUN Yu ZHAO Zhizh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23-637,共15页
Quality of life(QOL) is a hotspot issue that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it is also a vital issue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during the cause of ′establishing overall we... Quality of life(QOL) is a hotspot issue that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it is also a vital issue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during the cause of ′establishing overall well-off society′. Nor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roduction first, living last′ have leaded to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which have also become a serious bottleneck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BP neural network,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and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pace-time dynamics of QOL of the residents in Northeast China. We first investigate the indexes of QOL of the residents and then use ESDA methods to visualize its space-time relationship. We have found a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QOL of the residents in middle-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central Jilin Province and Harbin-Qiqihar-Daqing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wo third of the counties are low-low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the correlative type of about 60% of the prefecture level areas keeps stable, indicating QOL of the residents in Northeast China shows a certain character of path dependence or spatial locked.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economic strength and development levels of service industry have positive and obvious effect on QOL of the residents, while the effect of such indexes as the social service level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are l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y of life (QOL) BP neural network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效应
19
作者 李天水 《商业文化》 2021年第32期27-28,共2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协调我国乡镇县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全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合理的转移。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效应研究中,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分析,以我国县城的经济...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协调我国乡镇县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全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合理的转移。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效应研究中,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分析,以我国县城的经济数据统计为基础,以实证的形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以此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喻就业体系,为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深化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全面小康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空间效应 就业体系 数据统计 经济快速发展
下载PDF
公共支出政策减贫研究新进展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俊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7,共8页
公共支出政策减贫研究领域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公共支出作用于贫困的机制机理、公共支出减贫干预、公共支出政策减贫效应、公共支出受益归宿等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该领域文献的研究梳理发现,近几年来对公共支出政策减贫进行空间经济分... 公共支出政策减贫研究领域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公共支出作用于贫困的机制机理、公共支出减贫干预、公共支出政策减贫效应、公共支出受益归宿等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该领域文献的研究梳理发现,近几年来对公共支出政策减贫进行空间经济分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具体宏观经济政策应和特定区域空间相联系,没有空间要素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存在的,公共支出政策减贫低效和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空间要素的分析。基于此,提出于公共支出政策减贫研究中导入空间概念,诠释公共支出政策减贫的空间作用机制,对公共支出政策减贫进行空间甄别与检验,通过要素的空间流动纠正要素空间上的错误配置,有利于实现经济空间优化,获得动态减贫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减贫 空间经济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