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天勇 刘玲玲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6,25,共3页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的最新应用领域,指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论狭义与广义的空间经济学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秀山 李逸飞 左言庆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空间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产资料在地理空间的配置与生产过程。广义空间经济学是关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一个系统整合过程,其研究领域覆盖了狭义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贸易理论以及城市经... 空间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产资料在地理空间的配置与生产过程。广义空间经济学是关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一个系统整合过程,其研究领域覆盖了狭义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贸易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学等学科。广义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广泛、复杂,既包括微观个体行为也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与政策分析,关注的是更加一般抽象化的空间因素,既包括有形的又包括无形的,并且是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综合研究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在空间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应当以广义空间经济学为基本的研究背景,抓住研究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经济学 狭义空间经济学 经济集聚 区位理论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48
3
作者 马大来 陈仲常 王玲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产出角度出发,构建效率函数对中国各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2000—2011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在整...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产出角度出发,构建效率函数对中国各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2000—2011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在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性;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显示,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加入空间效应后,2000—2011年期间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不仅存在着绝对?收敛,而且存在条件?收敛,并且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等均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重要因素,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影响则表现为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效率 收敛性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集聚视角下中国的产业、城市和区域--国内空间经济学最新进展综述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建军 黄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2-21,共10页
空间经济学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研究了集聚的动力、形态与效应问题,解释了空间因素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国内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从集聚的形态,包括产业集聚、城市和城市群、一体化区域等方面入手,通过研究中国产业集聚... 空间经济学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研究了集聚的动力、形态与效应问题,解释了空间因素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国内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从集聚的形态,包括产业集聚、城市和城市群、一体化区域等方面入手,通过研究中国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进而探讨了集聚的成因,特别是对外开放和地方保护主义这两个在中国具有特别意义的因素对集聚形成的作用,分析了各种集聚形态所产生的效应。这些研究承认地区发展差异化在一定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促进要素流动和市场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举足轻重,从而为中国发展和改革的理论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经济学自身的发展空间。今后,国内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将会集中在理论创新研究、集聚微观机制的拓展研究、集聚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集聚 产业 城市 区域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梁琦 刘厚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6,共6页
空间经济学研究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空间经济学的传统与演进,廓清了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及地理经济学的区别,指出了空间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经济地理 区位 集聚
下载PDF
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 被引量:22
6
作者 安虎森 蒋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103,共12页
空间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要素重新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以及决定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与机制,并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来解释经济增长。本文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 空间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要素重新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以及决定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与机制,并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来解释经济增长。本文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模型的分类与建模技巧、核心观点,并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经济 空间经济学 聚集
下载PDF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占国 孙久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64,共5页
按照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及发展空间缩小,传统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已逐渐失去发展优势,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跨区域转移,并且中西部大多数地区也把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作为本区域发展的战略之一。但是这... 按照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及发展空间缩小,传统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已逐渐失去发展优势,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跨区域转移,并且中西部大多数地区也把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作为本区域发展的战略之一。但是这种大规模的产业区域转移现象并未出现。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原因,并从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必要的软硬件条件方面提出加速产业区域转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区域转移 空间经济学 中西部地区
下载PDF
FDI、集聚与东道国利益: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3
8
作者 钱学锋 梁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8,共7页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效应。而在东道国是大国的情形下,它可以运用较大的贸易政策空间对资本的流动实施宏观调控,并成为制造业的集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 东道国利益 空间经济学 集聚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相关进展与评述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雯 吕卫国 孙伟 《世界地理研究》 2007年第4期70-75,共6页
空间经济学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比较优势和贸易理论、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对空间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及观点。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对空间经济学提出新的理论要求,为此,空间... 空间经济学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比较优势和贸易理论、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对空间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及观点。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对空间经济学提出新的理论要求,为此,空间经济学研究应从传统经济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建立空间异质下的空间均衡的系统分析框架,生态空间分布及其与经济活动开发空间的合理配置理论,使理论模型更为逼近现实,提高理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比较优势和贸易理论 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城郊型开发区产城融合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建欣 林永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63,共10页
首先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分析了产城关系演变中的土地价值损失的形成及弥补过程,提出产城冲突下价值损失的构成、影响因素及扩大机制。随后,围绕价值损失的补偿方式指出了产城融合的三条路径,并对现实中各类路径的应用给出了宏观及微观解... 首先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分析了产城关系演变中的土地价值损失的形成及弥补过程,提出产城冲突下价值损失的构成、影响因素及扩大机制。随后,围绕价值损失的补偿方式指出了产城融合的三条路径,并对现实中各类路径的应用给出了宏观及微观解释——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不同类型产业的产出效率及其就业人群需求差异是路径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本文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即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减少产城融合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再分配所需的交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城郊型开发区 地租曲线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胜会 冯邦彦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9,共7页
从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轨迹看,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环节。集聚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DCI分析框架;二是OTT分析框架。在其中的每个发展阶段,经济学家在许多方面都对其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拓... 从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轨迹看,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环节。集聚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DCI分析框架;二是OTT分析框架。在其中的每个发展阶段,经济学家在许多方面都对其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完善,这些拓展一方面更加丰富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另一方面也使它增强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与此同时,集聚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理论呈现融合趋势。空间经济学家在考察城市集聚不经济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研究框架 研究拓展 空间经济学 城市经济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提升路径——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仲崇高 黄仕靖 唐保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4-59,共6页
在Furman等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经济因素,运用2009-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规模、科技投入经费等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需求、制... 在Furman等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经济因素,运用2009-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规模、科技投入经费等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需求、制度环境等基础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创新要素区际互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要素区际互动主要表现为区域技术市场技术输入(出)的规模,以创新要素区际互动及空间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循环累积效应显著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经济 创新差异 空间经济学 循环累积效应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元 史可 王子健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区域的"路径依赖"原理、区域发展与空间元素的相互关系、基础设施对空间发展的不同功效、优惠贸易协定(PTA)作用原理和产业扩散的空间规律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阐释了战略的实现要遵循...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区域的"路径依赖"原理、区域发展与空间元素的相互关系、基础设施对空间发展的不同功效、优惠贸易协定(PTA)作用原理和产业扩散的空间规律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阐释了战略的实现要遵循空间经济学的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扩散规律,并提出了逐步构建基础设施网络、细化国内分区推动协调发展、加大国际贸易促进多向联系、建设经贸产业园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尝试多种投融资渠道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等具体的实现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空间经济学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区域公共支出政策失灵及矫正——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背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颖 王旭 苏洪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1,共5页
概要介绍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分析背景,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中的公共支出政策演变,并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分析现行区域公共支出政策在区域扶持、地方贸易壁垒、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基于区域空间的公共... 概要介绍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分析背景,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中的公共支出政策演变,并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分析现行区域公共支出政策在区域扶持、地方贸易壁垒、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基于区域空间的公共支出政策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 区域公共支出政策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分异与融合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5,共6页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的两门学科。前者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以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形成的自组织机制分析为主线,以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为分析框架,追求最优的经济活动空间配置...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的两门学科。前者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以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形成的自组织机制分析为主线,以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为分析框架,追求最优的经济活动空间配置。后者则以具体区域、具体问题为分析的主线,以完全竞争和收益不变为分析框架,探寻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两门学科既在研究对象、分析框架、方法和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又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各自所具的学科研究比较优势具有互补性,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以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分异 融合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辉宁 黄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3-176,共4页
本文基于2003-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区数据样本,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了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局部呈现空间集... 本文基于2003-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区数据样本,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了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局部呈现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水平与物流产业效率负相关,而政府支持、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科技水平的贡献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 技术效率 空间关联 影响因素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景海 陈雪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4,共9页
空间经济学探讨的是空间承载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空间分布与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均衡化经济过程和动态化演变发展。空间经济学包括多个理论分支:区位理论(或经济地理)、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 空间经济学探讨的是空间承载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空间分布与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均衡化经济过程和动态化演变发展。空间经济学包括多个理论分支:区位理论(或经济地理)、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融合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更好地处理实际的包含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的空间问题,并建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成功的将空间经济学融入主流经济学之列。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所涉及的概念界定、模型拓展、区分其他可能的解释以及更精细的计量模型的经验证实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区位 集聚 一般均衡模型
下载PDF
西三角经济圈的合理性分析——基于空间经济学基本原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7,共4页
通过运用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方理论,以及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地区为支撑点的空间区域经济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的合理性,并为西三角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出有利建议。
关键词 西三角经济 中心-外围模型 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模型 冰山型运输成本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机理与战略构想——基于空间经济学语境 被引量:22
19
作者 卫玲 戴江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50,共12页
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进程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指出这种特定经济空间的形成具有其内在规律,即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共同构成内聚力,旨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统一市场提供优化力,战略通道构成... 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进程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指出这种特定经济空间的形成具有其内在规律,即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共同构成内聚力,旨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统一市场提供优化力,战略通道构成引导力。在分析现实基础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的建设步骤和具体目标,最后提出"两端点、三通道、四纽带、六核心"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形成机理 战略构想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