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6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感官视角下城市居民滨江空间景观感知偏好
1
作者 朱战强 李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4,共13页
中国城镇化迈入人口城镇化的“下半场”,多感官下的居民景观感知与规划设计是近年空间感知分析与规划设计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觉、听觉单一感官分析或双重感官分析,存在着对嗅觉、触觉等感官缺乏关注,以及对多感官结合分析... 中国城镇化迈入人口城镇化的“下半场”,多感官下的居民景观感知与规划设计是近年空间感知分析与规划设计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觉、听觉单一感官分析或双重感官分析,存在着对嗅觉、触觉等感官缺乏关注,以及对多感官结合分析关注很少的理论不足。本文以多感官感知为视角,以广州市滨江公共空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自然、人类/人类活动、人造/机械”3种景观要素及33个景观因素,通过构建感知增长率指数,对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4种感官下的不同类型滨江空间的居民景观感知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景观要素下4种感官的感知相对敏感度不同,自然景观中嗅觉敏感,人类活动景观中听觉敏感,人造景观中触觉敏感。相对视觉和触觉而言,听觉和嗅觉下居民景观感知需求更容易被忽视。居民对自然声音和自然气味的景观要素感知期待仍需加强,而人类活动声和机械气味则不受欢迎。多感官下的景观要素感知特征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下存在差异,广场和桥下/码头是重点改造空间,需特别关注避免电子设备声和交通噪声的干扰。最后形成了各滨江空间相应的感知设计指引。本文提出,集成多感官的居民景观感知分析可为城市滨江空间规划和设计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感知 滨江空间 景观要素 偏好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州市居民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晔 叶柏麟 吴景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限。手机信令数据具有大样本、覆盖范围广、信息被动提供和动态...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限。手机信令数据具有大样本、覆盖范围广、信息被动提供和动态实时性强等优点。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精准刻画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有助于开展城市公园的布局优化与品质提升工作。基于个体尺度的手机信令数据,本研究试图揭示广州市居民公园访问行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识别其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城区居民和郊区居民的差别。结果表明:(1)城区居民的公园访问频率、公园访问时长和公园访问强度均高于郊区居民,前者的公园平均访问距离低于后者;(2)公园访问频率、公园访问强度、公园平均逗留时间和公园平均访问距离呈现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在城区连片分布,在郊区零星分布的空间特征;(3)公园访问行为受性别、年龄、时空约束性、社会经济地位、公园可达性、社区出行便利性和出行适宜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精准开展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公园访问行为 空间分异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
下载PDF
滨水空间视觉特征的注意力和情绪效应——基于高校在校学生眼动追踪实验的证据
3
作者 罗玮菁 袁媛 +1 位作者 王琳婷 吴丽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7,共11页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倍增以及城市生活高速运转,高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研究证实蓝绿空间具有多重健康效益。作为一种日常疗愈景观,蓝绿空间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自然处方”和环境资产。本研究基于视觉景观感知理论,采...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倍增以及城市生活高速运转,高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研究证实蓝绿空间具有多重健康效益。作为一种日常疗愈景观,蓝绿空间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自然处方”和环境资产。本研究基于视觉景观感知理论,采用虚拟现实眼动追踪实验,收集51名高校在校学生的眼动行为和情绪数据,探究滨水空间视觉特征对高校在校学生注意力分配和情绪反应的作用。结果显示:公共活动型水岸引起的注视行为和愉悦情绪显著更多,不同观赏视角之间滨水空间感知的瞳孔反应和愉悦情绪存在差异。不同水平植被密度、植被结构层次和水面可视度对注意力和情绪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不同空间类型和观赏视角下显示出异质性特征,即滨水空间属性之间具有交互作用。研究有助于丰富蓝绿空间人地感知理论的实验性循证探索和差异化研究,结论可为人本尺度下滨水空间精细化场所营造提供参考,以期为我国青年友好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注意力 情绪 眼动实验 青年友好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性别和手机娱乐时间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齐兰兰 周素红 +1 位作者 张琳 刘明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本研究探讨了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尤其是公园广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性别差异以及手机娱乐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基于对广州市472名中学生问卷收集的数据,包括居住地、学校周边、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路径空间4种不同地理背... 本研究探讨了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尤其是公园广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性别差异以及手机娱乐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基于对广州市472名中学生问卷收集的数据,包括居住地、学校周边、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路径空间4种不同地理背景,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绿色空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住地周围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日活动路径、再次是休息日活动路径,学校周围影响最小。绿色空间对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效应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男生在居住地周围和工作日活动路径的心理健康效应高于女生,而对女生在休息日活动空间路径的效应高于男生。手机娱乐时间的增加会抑制绿色空间的心理健康效应,对女生在居住地周围的抑制效应高于男生,对男生在休息日活动路径的抑制效应高于女生。建议可以从增加绿色空间、限制手机娱乐时间以及考虑性别敏感的干预措施3个维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公园广场 心理健康 青少年 手机娱乐时间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研究
5
作者 梁鹏涛 夏佳毅 纪冬华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科学性的关键指标之一,精准衡量城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养老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南京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格网...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科学性的关键指标之一,精准衡量城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养老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南京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格网化,结合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级测算,通过构建养老机构空间自相关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区域配置差异明显;主城区和副中心城区的可达性高,城乡结合部和边缘农村区域可达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供需比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分析中几种常见空间插值分析法的概述与浅析
6
作者 王慧欣 王晋 +4 位作者 陈飞勇 任广欣 刘丽明 杜玉凤 林姣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生态环境领域,流域通常指由分水岭为界,由汇水区为单元组成的一种独立区域,是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配、水安全保障的最优科学管控单位。通过运用各种空间插值方法,开展流域区域内水质、土壤质量、气候、水文水资源等生态... 在生态环境领域,流域通常指由分水岭为界,由汇水区为单元组成的一种独立区域,是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配、水安全保障的最优科学管控单位。通过运用各种空间插值方法,开展流域区域内水质、土壤质量、气候、水文水资源等生态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研究,具有巨大的应用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已有的文献,对空间插值中的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自然邻域法、克里金法和趋势面法等5种常见空间插值方法进行概述和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各空间插值法对流域中不同生态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种插值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流域状态的空间插值方法。但对于不同的应用对象、不同的数据分布情况、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不同时空尺度,各插值法的精度、稳定性等结果存在相对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法 流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以吉林省梅河口市为例
7
作者 李佳楠 郄瑞卿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明晰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有利于黑土区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本文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构建影响宅基地闲置率的指标体系,以梅河口市303个... 在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明晰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有利于黑土区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本文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构建影响宅基地闲置率的指标体系,以梅河口市303个行政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从村级小尺度微观研究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农村闲置宅基地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和空间集聚性。(2)各指标因子在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上对农村宅基地闲置率影响各不相同。(3)研究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7大主导驱动因素是平均坡度、平均高程、到镇政府距离、到县城距离、到干道距离、到河流距离、人均耕地面积。(4)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是各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空心化 空间分异 驱动因素 黑土区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贵溪市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
8
作者 甘晓辉 汤江龙 朱健计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本文基于贵溪市2010-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在“三生空间”视角下,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达了贵溪市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贡献值从正负两方面量化土地类型转变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结果表明,2010-2018... 本文基于贵溪市2010-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在“三生空间”视角下,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达了贵溪市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贡献值从正负两方面量化土地类型转变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结果表明,2010-2018年,贵溪市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生产和生活用地不断增加,其中林地生态用地减少最多,共计2 330.73 hm^(2),农业生产用地增加最多,面积为1 183.35 hm^(2)。贵溪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是“南北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2010-2018年,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层面,贵溪市呈下降趋势。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正在侵占大量生态用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负效应影响。对生态系统服务有正效应影响的主要土地利用转换类型是农业生产用地向各种生态用地的转换,“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是主要原因。贵溪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14年开始下降幅度得到缓解,但总体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负效应大于正效应。分析2010-2018年贵溪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对贵溪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三生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贵溪市
下载PDF
基于医疗服务半径的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配置及优化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9
作者 李成程 周尚成 +4 位作者 贺凯玥 刘爱玲 梁珊珊 高婧 钟艾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1,共8页
背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 背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的了解我国乡镇中医药服务开展状况,科学评价基层中医药诊疗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可及性,为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空间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并据此提出优化策略。方法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点状地理空间数据,引入医疗服务半径概念来计算步行模式下不同层级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采用空间核密度指数、空间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中医类医疗服务供需能力的空间公平性。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中医类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类型及措施。结果截至2022年增城区共计医疗机构699家,其中带有床位的中医类医疗机构18家,不同乡镇、街道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滩镇千人口床位数为14.31张,在所有街道中排在第一位。永宁街道千人口床位数排在末位,仅为0.89张。增城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双中心格局,中新镇中部、派潭镇北部和石滩镇西南部居民的中医药服务可获得性较弱。不同乡镇的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差别较大,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同城镇居民的整体空间聚集程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吻合,不同乡镇间的中医药服务半径存在差异。结论中医药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应当采取更为科学的策略将中医药服务同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增加设施点、资源转移和下沉相结合、跨区域的中医药信息化联合诊疗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和中西医并重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半径 基层中医药服务 空间标准差椭圆 空间优化
下载PDF
区域空间正义何以找寻?——基于包容性府际关系的分析视角
10
作者 陈小涵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供给、城市权利等方面诸多的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资本-权力-价值逻辑下产生的区域发展模式单一化、区域间负和博弈、区域空间阻隔、资源剥夺以及区域价值偏离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在我国... 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供给、城市权利等方面诸多的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资本-权力-价值逻辑下产生的区域发展模式单一化、区域间负和博弈、区域空间阻隔、资源剥夺以及区域价值偏离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在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何以化解正义性风险?找寻区域空间正义?关键在于:构建多元空间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内各政府主体间达成“交叠共识”;健全区域空间协同制度体系,确保空间规划和空间资源再分配政策的有效执行;构筑多元协同空间载体,促进区域空间内的利益共享。这需要塑造一个目标趋同、行动协调、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府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府际关系 区域治理
下载PDF
景边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复合特征探讨
11
作者 赵凌 黎玉妃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受风景名胜区影响,大量的游客涌入景边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使用者变得多样化,但受土地资源约束,公共空间规模无法大幅增长,景边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土地之间矛盾突出,导致村落公共空间无法满足现在村落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复合... 受风景名胜区影响,大量的游客涌入景边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使用者变得多样化,但受土地资源约束,公共空间规模无法大幅增长,景边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土地之间矛盾突出,导致村落公共空间无法满足现在村落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复合为其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在同一公共空间提供多种功能,能有效地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梳理了点、线、面公共空间特征,以指明未来公共空间功能设计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学 功能复合 景边型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下载PDF
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历史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12
作者 廖保浈 李光霞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背景下,以空间规划体系中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四大基本体系为切入点,提出城乡历史遗产保护优化策略。在编制审批体系中,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方面融入遗产保...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背景下,以空间规划体系中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四大基本体系为切入点,提出城乡历史遗产保护优化策略。在编制审批体系中,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方面融入遗产保护理念;在实施监督体系中,构建网络化传导、多维协同治理格局;在法规政策体系中,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政策配套三层面提供遗产保护支持;在技术标准体系中,从技术设计标准、技术导则、上图及图库标准三个方向完善技术标准内容。探索体系中规划与保护相融策略,以期为现阶段城乡历史遗产保护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遗产 国土空间规划 历史遗产保护
下载PDF
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拱脚局部应力分析
13
作者 邹颖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设计计算比较复杂,以锦言大桥为例,对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拱脚钢混结合段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板单元模拟钢结构,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采用线单元模拟预应力钢束。根据桥梁总体结构模型最不利作用组合计算... 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设计计算比较复杂,以锦言大桥为例,对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拱脚钢混结合段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板单元模拟钢结构,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采用线单元模拟预应力钢束。根据桥梁总体结构模型最不利作用组合计算结果获取钢拱肋在拱脚位置结构受力,通过对拱脚相关构件进行分析计算,提出拱脚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注意事项,为相关桥梁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 拱脚 有限元分析 预应力钢束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华宝村公共空间优化研究
14
作者 谭晓枫 刘破浪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80-82,85,共4页
随着乡村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乡村养老环境受到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整治愈显必要。选择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华宝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与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华宝村室外公共空间进行分析。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发现其适老... 随着乡村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乡村养老环境受到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整治愈显必要。选择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华宝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与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华宝村室外公共空间进行分析。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发现其适老化公共空间存在数量不足、布局和结构有待优化、质量需要提升等问题,并提出在核心区域增设适老化公共空间、调整空间结构与布局、发掘组团内部潜力、增加可识别性等优化空间环境的建议,为优化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积极老龄化 公共空间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空间特点的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重划分研究
15
作者 张芸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38-40,54,共4页
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变得陈旧和不安全,重划分研究有助于改善小区的绿化、照明、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感。为此,该研究分析了老旧居民小区空间特点,基于此,以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交通便利性、绿... 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变得陈旧和不安全,重划分研究有助于改善小区的绿化、照明、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感。为此,该研究分析了老旧居民小区空间特点,基于此,以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交通便利性、绿化覆盖率为目标函数,结合目标权重,构建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重划分模型。引入免疫机制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方法应用后同功能区域利用率明显升高。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的空间资源,通过合理布局和功能整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特点 老旧居民小区 同功能区域 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 重划分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未来乡村户外邻里空间使用评价及优化策略——以浙南第一批未来乡村为例
16
作者 李晨蕊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56-58,61,共4页
在老龄化背景下,以浙南地区的未来乡村为案例,探讨户外邻里空间使用的评价及其优化策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交通空间、活动场地、绿化景观、服务设施、人文景观和社会氛围六大要素的评价体系。通过回收问卷和专家咨询,分析出活... 在老龄化背景下,以浙南地区的未来乡村为案例,探讨户外邻里空间使用的评价及其优化策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交通空间、活动场地、绿化景观、服务设施、人文景观和社会氛围六大要素的评价体系。通过回收问卷和专家咨询,分析出活动场地、绿化景观和服务设施对乡村户外空间建设较为重要。实证研究表明,浙南地区的未来乡村在交通空间、绿化景观、人文景观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活动场地、服务设施和社会氛围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评价结果提出3个方面的优化策略:提升活动场地安全性和功能多样性,提升服务设施的种类数量及管理维护水平,提升活动频率和丰富精神生活。本研究旨在为浙南地区未来乡村的户外邻里空间使用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价框架体系,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未来乡村 户外邻里空间 使用评价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1 位作者 叶善椿 戴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观层面落实产教融汇、丰富专业群建设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下载PDF
营造新型阅读环境:图书馆空间再造反思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并思 束漫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包括图书馆作为空间理论、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再造理论。空间再造理论推动图书馆新型空间建设,但许多新型空间脱离了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目标,图书馆人需要运用新的阅读环境营造理论与约束空间再造理论。营造新型阅读环... 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包括图书馆作为空间理论、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再造理论。空间再造理论推动图书馆新型空间建设,但许多新型空间脱离了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目标,图书馆人需要运用新的阅读环境营造理论与约束空间再造理论。营造新型阅读环境的主要目标包括:营造保障与服务阅读的环境,营造引导与推广阅读的环境,营造促进与激励阅读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环境 阅读空间 空间再造 图书馆空间服务
下载PDF
基于数值试验的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超 石虹远 +5 位作者 李瑞栋 李玉龙 刘家宏 栾清华 王浩 王佳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解析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关系,构造了一个3 km×3 km的假想试验区域,面向试验区域构建了包含6个不透水率的36种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并建立相应的数值试验模型,模拟了重现期分别为2、5、10、20、50、100 a共6种不... 为解析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关系,构造了一个3 km×3 km的假想试验区域,面向试验区域构建了包含6个不透水率的36种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并建立相应的数值试验模型,模拟了重现期分别为2、5、10、20、50、100 a共6种不同重现期短历时设计降雨下的降雨径流过程,基于模拟结果对不同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情景下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不透水率下,不同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径流系数差异相对较小,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对径流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径流峰值和峰现时间上;在同一降雨条件下,不透水率变化是径流过程变化的主导因素,径流系数与不透水率呈线性相关关系,随着不透水率的增加,径流过程线逐渐由“矮胖”变得“尖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空间分布 不透水率 降雨径流 数值试验
下载PDF
海洋城市战略与空间规划前瞻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世福 王兴平 +9 位作者 马向明 陈天 王建军 文超祥 郑斌 赵渺希 程遥 邓昭华 郭海 刘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23年10月13日,王世福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首席专家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23年10月13日,王世福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首席专家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与制度创新”为主题组织第十二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并邀请来自规划、海洋、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海洋城市在海洋命运共同体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以及空间规划创新需要。在凝练与会嘉宾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笔谈形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海洋城市战略与空间规划”进行论述,期望为未来海洋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王世福认为对于我国海洋城市建设而言,立足港城关系的规划和注重海陆统筹的战略,有助于在全局视角上认识和响应从港口大国到海洋强国的战略跃升。王兴平等提出建设海洋城市组群是内陆城市经略海洋的重要方式,港口城市与腹地陆域中心城市可通过交通设施网络、多种“流要素”、区域涉海功能与跨界协同治理四个维度的一体化措施构建联系密切且分工合理的海洋功能圈。马向明认为海洋城市战略不应仅局限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从促进海陆文明交流融合的视角出发,积极应对海洋生态挑战,大力发展文化交流和综合创新功能。海洋城市空间规划应强调陆海功能协调性,从而保证海洋城市健康发展。陈天结合海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海岸生态系统保护的统筹与修复、沿海城市防灾韧性体系构建和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沿海城市品质提升三方面,提出沿海高密度城市防灾韧性建设与空间品质提升实施路径。王建军系统论述目前海洋城市战略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并从四个层次梳理当前海洋城市战略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即开展陆海资源全要素综合调查与评价、构建陆海统筹的海洋城市发展格局、做好向海而强的资源要素保障以及在更广阔的深远海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文超祥等以海洋中心城市作为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提出科学谋划境内外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并结合我国沿海各省市开展的海岸带空间规划实践总结出:处理好陆域与海域关系、协调好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谋划好陆海发展的战略空间。郑斌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新港城对推动大湾区海洋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并提出在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推动港口与产业融合发展三方面推进大湾区新港城建设,实现海洋城市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赵渺希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区域化趋势日渐发展,应把握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近岸化趋势,拓展新发展格局下沿海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规划原理,并进一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厘清大湾区的全球网络链接机制、解析大湾区区域网络协同机制、大湾区双循环网络发展的规划响应。程遥认为陆海统筹规划是一个全域全要素统筹的系统问题,且最终将落实到陆域的功能与设施规划建设上。陆海统筹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在陆海域、邻域、海岸带三个层面对应的规划层次、内容、深度应该是差异化的,并且海域应建立相较陆域更系统的跨界规划管控体系和更严格的传导体系。邓昭华提出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建设,可施行“以陆促港”策略,从“港产联动”以固港、“两丝枢纽”以稳港、集聚资源以强港三方面拓展港口腹地纵深,助力港口实现其陆域的现代化,并通过技术输出助力当地工业化与扩大港群布局稳固其腹地根基。郭海认为我国应提出符合自身国情的海洋理论,以海洋作为中国维护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手段,以海港作为中国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抓手,并提出需处理好贸易与军事、国家利益与系统利益、外交功能与经贸功能之间的三对矛盾。刘铮认为海洋城市相关规划具有明显的创新型规划特征,提出应进一步开展海洋城市规划创新并实现对创新目标的制度安排,且需从连通性、支撑性、撬动性三方面思考规划创新的突破点,激活海洋城市战略支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城市 发展战略 空间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