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花营段汉长城早期玉门关城的空间考古初步研究——兼论斯坦因对于T.XLII.d烽燧作为关口位置的猜测
1
作者 王心源 姚娅 骆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6,共11页
通过采取无损探测的空间考古方法,综合航天、航空以及地面平台对地观测技术、地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并结合相关考古学科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河西西汉边境防御系统长城主体及其附属遗址... 通过采取无损探测的空间考古方法,综合航天、航空以及地面平台对地观测技术、地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并结合相关考古学科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河西西汉边境防御系统长城主体及其附属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关时间与事件、地点的互校,考得玉门市黄花营境内的十一墩(斯坦因编号为T.XLII.d烽燧,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编号为Y12烽燧)符合早期玉门关城的设置条件。初步推定十一墩关城为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1年前的玉门关,而敦煌西北小方盘处的玉门关(斯坦因编号T.XIV)存在于公元前101年之后从十一墩西迁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考古 汉长城 西汉早期 玉门关 黄花营 十一墩
下载PDF
汉代西域屯田景观空间考古研究-以米兰遗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骆磊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1期39-43,共5页
中国的屯田制度正式确定于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9年),是我国古代在边疆地区推行的军事农业制度。中国历史上历代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都把屯田制度作为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国策。基于高分辨率国产高分一号卫星(GF-1)遥感影像、... 中国的屯田制度正式确定于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9年),是我国古代在边疆地区推行的军事农业制度。中国历史上历代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都把屯田制度作为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国策。基于高分辨率国产高分一号卫星(GF-1)遥感影像、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S-1、LS-7)遥感影像和ASTER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GDEM)数据产品,利用“斑块–廊道–基质”景观模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楼兰古国附近的汉代米兰屯田景观进行空间考古研究。利用多源卫星遥感解译绘制了扇形的米兰屯田古灌区,并对7条干渠进行了空间分析与综合制图。综合利用遥感、GIS等技术估算得到米兰屯田最大的绿洲灌溉农业面积,超过8000 hm^(2)。运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对米兰屯田景观的总体空间结构进行景观考古探讨分析,并引入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MODES),讨论MODES三个子系统在米兰屯田景观中的作用与特征。米兰屯田景观空间考古研究为认知与理解汉代西域屯田景观提供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田景观 空间考古 卫星遥感 米兰 丝绸之路
下载PDF
空间考古学:对象、性质、方法及任务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心源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3期360-367,共8页
空间考古学是新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包含人类活动遗存与生活环境的人文-自然综合体,研究方法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对这个复杂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中,有关考古信息获取、解释与重构的一个创新性过程,并通过建立"数字... 空间考古学是新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包含人类活动遗存与生活环境的人文-自然综合体,研究方法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对这个复杂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中,有关考古信息获取、解释与重构的一个创新性过程,并通过建立"数字文化遗产圈"(Digital Cultural-heritage Sphere)实现三维动态的虚拟重建。在总结第487次香山科学会议"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研讨基础上,提出空间考古学6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1)遗址无损探测技术与方法研究;(2)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监测研究;(3)考古遗址环境的数字化重建研究;(4)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存储与挖掘研究;(5)虚拟考古、虚拟再现与公众展示系统;(6)"数字文化遗产圈"(Digital Cultural-heritage Sphere)科学平台建设。对中国建设空间考古学的5项建议:(1)充分融合考古文博领域和空间技术领域的优势,推进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发展;(2)从学科体系看,当前空间技术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需要总体性布局;(3)对大型文化遗产亟需从全局高度开展"理论-技术-应用"的一体化攻关研究,获得对遗产本质的、整体的科学认知;(4)包含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探测理论与方法、技术组合、技术适用性,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对遗产影响的评估与虚拟重建等重大科学问题需要抓紧规划落实;(5)加强空间考古学学科内涵与理论建设研究,利用我国文化遗产大国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创新"空间考古学"学科体系,抢占该领域的国际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遥感考古 空间考古 性质与方法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从遥感考古走向空间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时代的新任务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心源 骆磊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7-841,共5页
基于遥感考古发展历程与主要进展分析,提出从遥感考古走向空间考古的认识,构划空间考古内涵、主要研究内容与实验区选择。空间考古既是适应文化遗产保护需求的新任务、新发展与新使命,也是文化、科学与技术融合发展的一支新学科,将促进&... 基于遥感考古发展历程与主要进展分析,提出从遥感考古走向空间考古的认识,构划空间考古内涵、主要研究内容与实验区选择。空间考古既是适应文化遗产保护需求的新任务、新发展与新使命,也是文化、科学与技术融合发展的一支新学科,将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为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软实力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考古 空间考古 文化遗产 一带一路 空间信息 考古大数据
原文传递
培田宗族社会空间与村落形制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饶小军 《新建筑》 2007年第1期76-80,共5页
祠堂作为宗族社会控制的空间标本之一,一方面作为家族精神维系的焦点,另一方面又是宗族内部控制的法庭和机构,维系着宗法等级制度的尊严与地位;而纂修族谱,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叙述昭穆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培田村因其众多的宗庙祠堂... 祠堂作为宗族社会控制的空间标本之一,一方面作为家族精神维系的焦点,另一方面又是宗族内部控制的法庭和机构,维系着宗法等级制度的尊严与地位;而纂修族谱,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叙述昭穆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培田村因其众多的宗庙祠堂、学堂书院,纵横交错,蔚为大观。“千米古街”宛如一条宗族聚族而居的纽带,将吴氏宗族的社会与空间组合连接在一起;又像一根绵延不断的族群血脉,述说着祖先艰辛创业繁衍发展的历程。培田的宗祠分布和千米商业街的空间格局恰恰反映了宗族权利的相对弱化及正处在分异和瓦解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田 空间考古 宗法社会 空间仪式 祠堂 族谱 千米古街 空间象征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海底村庄遗址遥感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新 王心源 +1 位作者 刘传胜 骆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3-809,共7页
利用高精度的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以及野外实地观测数据,以空间考古学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海南东寨港海底村庄遗址的空间分布、现存状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海底村庄遗址均匀分布在东寨... 利用高精度的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以及野外实地观测数据,以空间考古学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海南东寨港海底村庄遗址的空间分布、现存状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海底村庄遗址均匀分布在东寨河古河道两侧。2)海底村庄遗址处于陆海相互作用的前沿地带,地质构造条件不稳定,遗址受潮汐、波浪、地面下沉和人类影响较为严重,部分已经沉陷到海面以下,部分只有在退潮后才会露出。3)林市村附近的海底村庄遗址受地震断裂影响将继续下沉。遗址中间部分已被潮水涨落冲刷殆尽,被冲刷面积约为1 871.5 m^2,占遗址总面积的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村庄 空间考古 无人机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空间遥感考古与楼兰古城衰亡原因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宇华 孙永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81,共5页
Ancient Loulan City was situated at the northwestern corner of the Lop Nor in Xinjiang.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ause and course of its declina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 this problem from... Ancient Loulan City was situated at the northwestern corner of the Lop Nor in Xinjiang.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ause and course of its declina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 this problem from the angle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alyzing changes of ancient river courses in the Loulan area by using spati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reading satellite photos. They conclude that the fall of Loulan was due to landslide and collapse in the upper Konqi River valley where the city was located, which led to the blockage of rivers, the formation of barrier lakes and the cut-off of Loulan's water-supplying sources. As a result, the city was abandoned and finally van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考古 楼兰古城 环境地质学 古孔雀河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their response to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between 10.0–2.8 ka BP in the Poyang Lake Basin, China 被引量:4
8
作者 徐佳佳 贾玉连 +4 位作者 马春梅 朱诚 吴立 李育远 王鑫浩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03-618,共16页
The temporal-spati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its feature between 10.0-2.8 ka BP (ka BP= 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0 BP, where "0 BP" is defined as the year AD 1950) were determined, bas... The temporal-spati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its feature between 10.0-2.8 ka BP (ka BP= 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0 BP, where "0 BP" is defined as the year AD 1950)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GIS spatial analysis in the Poyang Lake Bas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ites of different periods under subsis- tence existenc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numerous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the Neolithic Age (10.0-3.6 ka BP). The site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oyang Lake Basin, a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 with many river terrace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number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rapidly increased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3.6-2.8 ka BP) and spread widely on the floodplain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Ganjiang River and onto the west, south, and southeast beach areas of the Poyang Lake. Holocene records of climate change suggested that it was possible that climate fluctuations had a great impact on human evo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Before 3.6 ka BP, westward and northward expansion of Neolithic cultures in the Poyang Lake watershed occurr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amelioration (becoming warmer and wetter). The ancient people lived in the hilly areas with high elevation. The simple mode of a fishing and gathering economy was mostly suited to this area in the early Neolithic Age. The scope of human activities was expanded and cultural diversity developed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 However, with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survival pressure in a dry-cold climatic stage after 3.6 ka BP, this sim-pie living mode had to be abandoned, and various forms of economy, the majority being ag- riculture, were developed on flood plains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numerous rivers around Poyang Lake. This promoted flourishing of the Bronze culture of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yang Lake Basin archaeological sites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chang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