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中针管脱落与穿刺渗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娴 宗晓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针管脱落与穿刺渗血监测仪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本院收入的72例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针管脱落与穿刺渗血监测仪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本院收入的72例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针管脱落与穿刺渗血监测仪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穿刺渗血率、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渗血率(2.67%)显著低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率(97.22%)稍高于对照组(94.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应用针管脱落与穿刺渗血监测仪进行干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穿刺渗血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针管脱落 穿刺渗血 监测仪
下载PDF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穿刺点渗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文婷 唐迎迎 +2 位作者 曹秀珠 王雪 赵林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通过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穿刺置入,可留置1~4周[1]。相关研究显示,穿刺点渗血是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24%~8.33%[2,3]。穿刺点渗血导致局部皮肤潮湿,影响敷贴固定效果,容易引发...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通过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穿刺置入,可留置1~4周[1]。相关研究显示,穿刺点渗血是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24%~8.33%[2,3]。穿刺点渗血导致局部皮肤潮湿,影响敷贴固定效果,容易引发导管滑脱,同时血液是细菌的最佳培养基,增加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皮肤潮湿 穿刺 头静脉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滑脱 贵要静脉 中等长度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张建 张慧敏 +5 位作者 段艳艳 杨苗苗 孙川茗 代伟英 徐丽 庄淑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49-452,471,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文献研究法,确定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划分,构建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文献研究法,确定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划分,构建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7,专家熟悉程度为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0。最终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较为全面,可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4
作者 文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9-61,共3页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探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50名血透病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名),一组为...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探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50名血透病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名),一组为观察组(25名),在上述基础上加做品管圈运动。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动静脉内瘘渗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为32%,较观察组的8%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占比100%,较对照组的80%更高(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具有十分积极的干预效果,能够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优化与升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治疗效率,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液透析 内瘘 穿刺渗血发生率 应用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童赟 林泽文 +2 位作者 李英文 刘艳华 黄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9期3621-3624,共4页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2012年1-6月规律血液透析患者3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7-12月,同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3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肾内科内部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2012年1-6月规律血液透析患者3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7-12月,同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3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肾内科内部6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穿刺渗血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结果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穿刺渗血发生率(3.76%)较活动前(7.66%)明显降低,超出了预期目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34,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了血液透析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品管圈活动 内瘘穿刺渗血
原文传递
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楠 刘晓丽 +5 位作者 王湛 刘路露 王强 唐棠 钱晋 任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107-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3年8月~2014年1月进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将120例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3年8月~2014年1月进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将120例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品管圈护理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10)岁,采用品管圈护理方法;对照组(传统护理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10)岁,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开展期为6个月。探讨实施对策对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影响。结果运用品管圈后传统护理组渗血发生率为23.3‰,品管圈护理组渗血发生率为12.4‰,两组渗血发生率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穿刺
下载PDF
两种止血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口渗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马伟平 刘少平 林小君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1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输液敷贴用于内瘘穿刺针口渗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发生内瘘穿刺针口渗血的血液透析病人112例次,按内瘘渗血发生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2例次和对照组60例次。比较两组病人泵控血流量、一次... [目的]探讨改良输液敷贴用于内瘘穿刺针口渗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发生内瘘穿刺针口渗血的血液透析病人112例次,按内瘘渗血发生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2例次和对照组60例次。比较两组病人泵控血流量、一次性止血、穿刺口疼痛感及止血操作耗时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泵控血流量的影响、穿刺口疼痛感、一次性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输液敷贴止血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护理成本低廉、止血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穿刺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韦锋 石晓峰 +1 位作者 梁灼源 罗明乾 《右江医学》 2006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观察透析前后BT、PLT、APTT、PT、TT及皮肤、穿刺口渗血情况,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结果3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观察透析前后BT、PLT、APTT、PT、TT及皮肤、穿刺口渗血情况,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结果312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病人,有28例(9.0%)出现穿刺口渗血,穿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的渗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渗血原因包括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素过量渗血、血小板低下)与机械性因素(皮肤松驰、导管扩张管直径过大、穿刺口切口过大、导管松动脱出、股动脉合并淋巴导管损伤)两大类。分别给予按压、补充凝血因子、护肝、硫酸鱼精蛋白中和、绕导管穿刺口荷包缝合、脱出导管消毒回纳再固定、损伤淋巴管者拔管穿刺口“8”字缝合而止血。结论中心静脉留置透析管建立血液透析临时通路安全有效,渗血原因多样,只有正确地分析其穿刺口渗血原因,才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术 液透析导管 穿刺
下载PDF
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白春花 徐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9期30-32,共3页
综述了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的相关护理要点,总结了引起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认为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加强穿刺护士的技能训练,选择最佳置管时机,选择更为有效的加压止血方法,延长置管后首次换药时间,能有效... 综述了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的相关护理要点,总结了引起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认为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加强穿刺护士的技能训练,选择最佳置管时机,选择更为有效的加压止血方法,延长置管后首次换药时间,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穿刺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弹力粘贴绷带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华琼 刘爱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止血方法,避免拆除侧肢体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60例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观察组由置管护士采用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止血方法,避免拆除侧肢体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60例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观察组由置管护士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加压固定穿刺点止血2 h,而对照组则用传统方法将1袋500 ml液体置于穿刺点处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并发症中皮下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粘贴绷带可有效防止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粘贴绷带 PICC置管 穿刺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减少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路遥 李思怡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及相应责任护士2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对应责任...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及相应责任护士2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对应责任护士均为12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案优化护理内容。持续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护理品质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渗血发生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持续6个月后,护士专业知识的了解度、团队精神、护理控制意识、人际关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大幅提升护士的护理品质,这对降低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有可靠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穿刺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3M透明胶带预防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志芳 沈春玲 赵洪梅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液透析 穿刺 3M透明胶带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穿刺点渗血两种止血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存平 苏凤珍 +1 位作者 汤建明 彭红缨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穿刺点渗血两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4个月内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4个月后同上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穿刺处渗血46例采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实验组穿刺处渗血50例采用无菌细纱线结扎止血,对...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穿刺点渗血两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4个月内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4个月后同上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穿刺处渗血46例采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实验组穿刺处渗血50例采用无菌细纱线结扎止血,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止血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仍有18例渗血;实验组2例渗血,实验组止血效果显著(P<0.05)。结论无菌细纱线结扎止血明显优于无菌棉球覆盖压迫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穿刺 无菌细纱线 无菌棉球
下载PDF
冲管液肝素浓度与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延时渗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晓蓉 刘庆侠 +1 位作者 陈青 陈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凝血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液肝素浓度对穿刺点延时渗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340例患者,其中242例在PICC置管术前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 目的探讨在不同凝血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液肝素浓度对穿刺点延时渗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340例患者,其中242例在PICC置管术前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4项检测结果分为低凝血(A组)、正常凝血(B组)和高凝血(C组)3组,每组分别随机采用3种不同肝素浓度导管封管液(A组为生理盐水1、2.5 U/mL、25 U/mL,B组为12.5 U/mL、25 U/mL、50 U/mL,C组为25 U/mL、50 U/mL、75 U/mL)。98例为不分凝血状态采用同一肝素浓度封管液(50 U/mL)的对照组(D组)。结果所有患者总渗血发生率为30.9%(105/340)。A组、B组、C组渗血发生率分别为25.4%(16/63)、25.8%(23/89)、23.3%(21/90)(P>0.05),D组渗血发生率45.9%(45/98)显著高于A、B、C 3组(P<0.01)。在A、B、C组中,采用不同肝素浓度封管液患者的渗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组中,低凝血状态患者的渗血发生率88.2%(15/17)显著高于正常凝血的38.9%(28/72)和高凝血状态的22.2%(2/9)(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根据PICC置管术前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状态选择合适的封管液肝素浓度,对降低穿刺点延迟性渗血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状态 肝素浓度 封管液 穿刺点延时性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眼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莉金 潘捷 施惠娜 《微创医学》 2008年第4期411-412,共2页
关键词 液透析 穿刺针眼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被引量:5
16
作者 纪元春 黑生瑛 +1 位作者 李爱萍 张兴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选定QCC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观察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选定QCC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观察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 QCC能够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透析 内瘘穿刺
下载PDF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渗血与输注化疗药物的时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亚丽 任跃君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次数多少,论证PICC置管7 d后再行化疗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是否减少。方法:将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置管7 d后再行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置管当天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次数多少,论证PICC置管7 d后再行化疗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是否减少。方法:将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置管7 d后再行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置管当天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渗血发生率、换药次数等。结果:PICC置管7 d后再行化疗,穿刺点的渗血率和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7 d后再行化疗,穿刺点渗血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管时间 穿刺 换药次数
下载PDF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穿刺点渗血时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护理中穿刺点渗血时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患者3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6例采用了无菌纱布压迫,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试验组16例采用止血器...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护理中穿刺点渗血时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患者3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6例采用了无菌纱布压迫,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试验组16例采用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每天换药次数、意外拔管例数、平均置管日分别为1~2、0、4.9,低于对照组的4~5、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穿刺点渗血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迫止 桡动脉置管 穿刺 应用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晓丽 王湛 徐楠 《医药与保健》 2014年第2期113-113,117,共2页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的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传统护理组和品管圈护理组平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质量管理 液透析 内瘘穿刺
下载PDF
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苏姗娜 何达 《西南军医》 2019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护理中的价值。方法8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40例)采用品管圈予以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护理中的价值。方法8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40例)采用品管圈予以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了解度、团队精神、护理控制意识、人际关系等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4.05%)明显低于对照组(10.17%)(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专业知识了解度、团队精神、护理控制意识、人际关系等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专业知识了解度、团队精神、护理控制意识、人际关系等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可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并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穿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