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对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丽慧 郝永岗 +3 位作者 宋玲华 郭四平 王瑞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早期(发病7 d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脑梗死部位(前、后循环供血区)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单抗、双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MPV、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根据头部MRI影像,按照改良Fazekas分级,将两组患者的WMH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0~1级)和重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2~3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PV和WMH程度与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结果共1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127例,END发生率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糖尿病、MPV以及WMH负荷程度均高于非END组,而血小板计数低于非EN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460、2.549,95%CI值分别为1.066~2.000、1.161~5.595,P值分别为0.018、0.0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PV水平及重度负荷WMH程度对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95%CI:0.615~0.793,P=0.001)、0.616(95%CI:0.516~0.716,P=0.028)。结论MPV水平升高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PV的预测价值较重度负荷WMH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福达 李超英 +1 位作者 温骏 陈世文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05-307,共3页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14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病因分型分为两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组6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PAD)组54例。将两组...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14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病因分型分为两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组6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PAD)组54例。将两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发病部位、转归情况进行比对。结果:LAA组的吸烟、饮酒比例高于P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及一氧化氮水平低于PAD组,冠心病、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以及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高于P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的侧脑室旁、皮层、小脑、分水岭发病率与PAD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特点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电针治疗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瑞莲 王晓宝 +2 位作者 郭振丽 王海霞 王炎强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9期939-942,956,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电针治疗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电针及脑卒中常规临床路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电针治疗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电针及脑卒中常规临床路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中药治疗。分别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两组BI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血清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电针治疗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散 电针 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证候积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胱抑素C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文婷 吴倩 +3 位作者 王建 颜艳 夏明武 张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5-322,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AD型脑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部MR检查及血清Cys...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AD型脑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部MR检查及血清CysC测定。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CysC等生化指标的水平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根据头部MRI的表现,评估患者的CSVD总负荷评分(包括脑微出血、白质高信号、腔隙、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并依据该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CSVD 0分组、CSVD 1分组、CSVD 2分组、CSVD 3分组、CSVD 4分组和CSVD总负荷轻度组(总负荷评分0分和1分)、中度组(总负荷评分2分)、重度组(总负荷评分3分和4分),比较各组之间的相关资料。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ysC与CSVD总负荷的关系。结果(1)基本资料:103例PAD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66例(64.1%),平均年龄(66±12)岁;CSVD总负荷0分组11例(10.7%),1分组26例(25.2%),2分组22例(21.4%),3分组31例(30.1%),4分组13例(12.6%)。5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血清CysC水平:CSVD总负荷5组之间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475,P<0.01),CSVD总负荷4分组CysC水平为2.9(2.3,3.4)mg/L,明显高于1分组[1.0(0.9,1.5)mg/L]和2分组[1.9(1.8,2.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血清CysC水平与CSVD总负荷的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PAD型脑梗死患者CSVD总负荷呈正相关(r=0.763,P<0.01)。CSVD总负荷轻度组37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44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校正年龄、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CysC水平是PAD型脑梗死患者CSVD总负荷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2,95%CI:1.217~1.502,P<0.01),CysC水平越高,CSVD总负荷越严重。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PAD型脑梗死患者CSVD总负荷相关,血清CysC水平是PAD型脑梗死患者CSVD总负荷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脑小血管疾病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总负荷
下载PDF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艳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组5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组50例,观察对比2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转归及... 目的研究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组5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组50例,观察对比2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转归及发病部位、随访mRS评分结果。结果 PAD组吸烟及饮酒患者少于LAA组,但糖尿病患者多于L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D组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MD)及有TIA史的患者明显多于LA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组发病部位多位于侧脑室旁,与LA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3个月进行随访,经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A患者大多与吸烟及饮酒等因素有关,而PAD患者多患有糖尿病,且发病早期大多出现PMD,发病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疾病型 脑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对比 被引量:33
6
作者 周锦霞 李国珍 +1 位作者 程伟 潘春联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2013-2015年确诊为LAA型脑梗死患者70例和PAD型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PAD型和LAA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2013-2015年确诊为LAA型脑梗死患者70例和PAD型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PAD型和LAA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转归情况,统计发病早期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MD)的病发率。结果 PAD组的吸烟率为25.71%,明显低于LAA组的吸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P<0.01);PAD组的饮酒率为10.00%,显著低于LAA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0,P<0.01);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心脏病和糖尿病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D组的入院NIHSS评分为(5.29±4.01)分,略低于LAA组的(5.80±7.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4,P=0.621);PAD组的出院NIHSS评分为(3.23±3.54)分,略低于LAA组的(3.40±4.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7,P=0.805);PAD组出现PMD的比例为48.21%,显著高于LAA组的2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6,P=0.004);PAD组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的比例为0,显著低于LAA组的1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6,P<0.001);PAD组脑干发病率为22.47%,高于LAA组的15.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4,P=0.202);PAD组基底节区发病率为26.34%,高于LAA组的2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744);PAD组侧脑室旁发病率为52.27%,显著高于LAA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组的皮层、小脑和分水岭的发病率为0,显著低于L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型脑梗死的病发部位较LAA型脑梗死更为深层,PAD型脑梗死中PMD占很大比例,有TIA史患者所占比例较少,且神经功能预后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运动障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