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抵当通窍活血汤治疗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临床观察
1
作者 王文 徐世克 +1 位作者 朱红恩 万丰娟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抵当通窍活血汤治疗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抵当通窍活血汤治... 目的:探讨抵当通窍活血汤治疗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抵当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活性指标(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黏附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低切全血黏度(L-WBV)、中切全血黏度(M-WBV)、高切全血黏度(H-WBV)]、神经相关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活化率、黏附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当通窍活血汤可改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小板活化率及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通窍活血汤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 血小板活性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2
作者 云静 邓春颖(综述) +2 位作者 左俊琴 郑娇 刘斌(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常见类型,是引起急性孤立性皮层下梗死的重要原因,BAD相关卒中急性期更易出现症状波动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导致短期预后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常见类型,是引起急性孤立性皮层下梗死的重要原因,BAD相关卒中急性期更易出现症状波动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导致短期预后不佳。本文主要从BA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常见危险因素、影像学及生物学标志物方面对BAD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不良临床转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强化临床医师对BAD的认识,并为BAD的早期诊断和改善患者不良临床转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动脉粥样硬化性脑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临床转归 影像学特征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天后mRS评分 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3
作者 李晓宁 王中魁 宇文谦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2期0040-0042,共3页
探索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后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8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轻症组以及严重组。通过常... 探索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后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8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轻症组以及严重组。通过常规治疗90天后,再次进行mRS评分以及评估NIHSS评分,以及明确两组患者的具体分数,进而了解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结果:患者的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发展趋势呈正相关。这也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程度与mRS评分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结论:对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初期以及90天后进行相关评估十分必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未来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而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动脉粥样硬化性脑 mRS评分 NIHSS评分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循环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秦勇 许文杰 +3 位作者 王枫 凌雪辉 蒋瑞冲 王琦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6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循环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后循环B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循环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后循环B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治疗。观察两组神经损伤相关因子、脑血管储备功能(CVRC)、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损伤相关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后循环B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神经损伤,改善CVRC,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穿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后循环 急性脑 脑血管储备功能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对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杨丽慧 郝永岗 +3 位作者 宋玲华 郭四平 王瑞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早期(发病7 d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脑梗死部位(前、后循环供血区)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单抗、双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MPV、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根据头部MRI影像,按照改良Fazekas分级,将两组患者的WMH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0~1级)和重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2~3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PV和WMH程度与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结果共1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127例,END发生率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糖尿病、MPV以及WMH负荷程度均高于非END组,而血小板计数低于非EN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460、2.549,95%CI值分别为1.066~2.000、1.161~5.595,P值分别为0.018、0.0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PV水平及重度负荷WMH程度对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95%CI:0.615~0.793,P=0.001)、0.616(95%CI:0.516~0.716,P=0.028)。结论MPV水平升高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PV的预测价值较重度负荷WMH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穿动脉疾病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宋玲华 楼晓莉 +4 位作者 姜雅斯 杨丽慧 郭四平 彭浩 郝永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供血动脉所起源颅内大动脉分为前循环(n=101)、后循环组(n=73),分析前循环、后循环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增长(OR=1.071,95%CI:1.012~1.133)、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764,95%CI:1.868~4.089)、患糖尿病(OR=3.301,95%CI:1.009~10.79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2.601,95%CI:1.150~4.482)是P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以及NLR升高相较于年龄增高以及患糖尿病病史预测PAD患者不良预后的AUC更大,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提示其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可能更高。前循环组中LYM下降及NLR上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后循环组中NE上升、LYM下降以及NLR上升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线NLR及NIHSS评分升高,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PA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预测PAD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动脉供血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ISS分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穿支动脉疾病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颜谈 许静 +3 位作者 陈巨罗 王国防 刘璐 王幼萌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及其在预测该类型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对265例P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疾病史、实验室数据...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及其在预测该类型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对265例PAD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疾病史、实验室数据及观察目标发生情况;根据观察目标发生情况分为恶化组和非恶化组。结果纳入分析265例,其中恶化组76例,非恶化组189例,恶化率为28.68%;与非恶化组相比,恶化组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入院时SBP、DBP及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入院时NIHSS评分是PAD型急性脑梗死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AUC=0.662,当NLR的最佳截断值为3.415时,敏感度为30.3%,特异度为94.2%。结论NLR是PAD型急性脑梗死END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对PAD型急性脑梗死EN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限于敏感性较低,应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穿动脉疾病 急性脑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刘妍 贾龙斌 +1 位作者 许丽娜 刘伟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测模型并筛选优势模型,为临床管理急性穿支动脉梗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1例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临床信息不完整10例,多次脑梗死患者28例,共纳入403例...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测模型并筛选优势模型,为临床管理急性穿支动脉梗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1例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临床信息不完整10例,多次脑梗死患者28例,共纳入403例。将结果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LR)以逐步回归法分析筛选预测变量。使用LR、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功能预后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比较预测模型对患者发病90 d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03例患者中男性占68.73%,年龄(60.4±11.4)岁。从44个变量中选出7个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分别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就诊时血糖、胆固醇、既往糖尿病病史、既往服用降糖药物史、既往吸烟史(P均<0.05)。LR、RF、SVM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610、0.690、0.780。结论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有一定的预判能力。RF、SVM(非线性模型)在预测模型中的表现优于传统LR模型(线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穿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穿动脉 机器学习 预测模
下载PDF
DTI在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荆彦平 郭振安 +6 位作者 孙留严 吴连强 王熹 荆怡玟 陈丽微 吴肖峰 薛惠元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6,7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评估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以及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完整性和损害程度的价值,协助预判临床预后。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评估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以及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完整性和损害程度的价值,协助预判临床预后。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经临床诊断为BAD患者病例31例,根据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MMT)评分,将患者进行预测分组,分为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和瘫痪组;同时通过DTI获取关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CST与BAD梗死部位的相对位置(相邻、部分穿过、穿过)关系,将患者预测为恢复组(相对位置为相邻)、部分恢复组(相对位置为部分穿过)及瘫痪组(相对位置为穿过);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4周进行NIHSS评分、MMT评分,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实际值。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FA值、CST损害程度与NIHSS及MMT评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验证其线性数量关系。结果31例患者FA图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显示良好,结构清晰,梗死灶FA值较镜像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降低,ADC值降低,t值分别为2.836、2.107,P值分别为0.015、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重建显示良好,左右两侧显示率均为100%;纤维束重建后10例患者可见CST与梗死灶邻近但未穿过梗死灶,这部分患者预后良好,肌力恢复较快,恢复程度明显;11例患者CST部分穿过梗死灶,这部分患者预后稍差,肌力恢复稍差;10例患者CST全部穿过梗死灶,这部分患者预后差,病程长,肌力减退明显。经相关分析显示,BAD患者NIHSS评分、MMT预测评分及治疗后实际评分与患侧FA值呈正相关(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患侧CST与BAD梗死部位的相对位置(相邻、部分穿过、穿过)关系与评分的恢复组、部分恢复组、瘫痪组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DTI技术能对BAD以及CST完整性进行有效评估,其评估结果与临床预测及实际预后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动脉粥样硬化性脑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皮质脊髓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风险评估的价值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周子琼 吕玉贞 +2 位作者 赖宝瑶 徐耀祥 柯丽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ds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于阳江市中医医院完成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1例脑梗死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1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人群的s... 目的研究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ds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于阳江市中医医院完成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1例脑梗死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1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人群的sdLDL和血清Hcy水平,分析sdLDL和Hcy水平的诊断效能;分析脑梗死患者sdLDL和Hcy血清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dLDL和Hcy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和Hcy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为0.98,敏感度为96.5%,特异度为90.5%;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病变程度与sdLDL和Hcy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dLDL和Hcy在脑梗死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评估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11
作者 步红静 马娜 +1 位作者 张盼盼 刘远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目的 探讨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penetratingarteryinfarction,PA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外... 目的 探讨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penetratingarteryinfarction,PA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外侧豆纹动脉及脑桥旁正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入院后5 d内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急性脑梗死后END组;入院后5 d内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非END组。按7∶3的比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测试集用来评估模型性能。在训练集中,用R(4.2.3)软件行单因素分析,对于P<0.10的变量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A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对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ROC曲线及其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curve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采用校准图评估模型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400例急性外侧豆纹动脉或脑桥旁正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61例(65.25%),年龄64(56~70)岁;END组135例(33.75%),非END组265例(66.25%)。训练集中急性PAI患者280例,94例(33.57%)发生END;测试集120例,41例(34.17%)发生END。训练集中11个变量(P<0.10)进入LASSO回归,筛选出5个变量:入院时舒张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梗死灶最大直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 40.85,95%CI 13.34~196.43,P<0.01)、糖尿病病史(OR 24.10,95%CI 6.92~106.30,P<0.01)、吸烟史(OR 6.16,95%CI 1.54~28.39,P=0.01)、梗死灶最大直径(OR 4.93,95%CI 1.35~19.82,P=0.02)是PA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分别绘制训练集及测试集的ROC曲线、校准曲线、DCA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ROC的AUC分别为0.88、0.87;校准图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性较好、DCA曲线显示预测模型临床实用性较高。结论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梗死灶最大直径是急性PA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动脉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福达 李超英 +1 位作者 温骏 陈世文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05-307,共3页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14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病因分型分为两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组6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PAD)组54例。将两组...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14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病因分型分为两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组6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PAD)组54例。将两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发病部位、转归情况进行比对。结果:LAA组的吸烟、饮酒比例高于P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及一氧化氮水平低于PAD组,冠心病、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以及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高于P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的侧脑室旁、皮层、小脑、分水岭发病率与PAD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穿动脉疾病 特点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脂蛋白a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13
作者 孙西锋 武强 +2 位作者 徐春欣 王荣荣 牟延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_(2))、脂蛋白a[Lp(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1例STEMI患者为病例组,根据颈动...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_(2))、脂蛋白a[Lp(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1例STEMI患者为病例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n=81)、中度狭窄(n=87)和重度狭窄(n=53)3个亚组,另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70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Lp-PLA_(2)、Lp(a)和HbA1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各指标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病例组的Lp-PLA_(2)、Lp(a)和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3个亚组患者的Lp-PLA_(2)、Lp(a)和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p-PLA_(2)、Lp(a)和HbA1c水平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22,0.349,0.30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内Lp-PLA_(2)(β=0.027,OR=1.027,95%CI:1.016~1.038)、Lp(a)(β=0.007,OR=1.007,95%CI:1.016~1.038)、HbA1c(β=0.462,OR=1.588,95%CI:1.156~2.180)水平是影响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体内Lp-PLA_(2)、Lp(a)和HbA1c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 脂蛋白A 糖化血红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阿加曲班对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NIHSS、BI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董夏青 李志朋 赵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普罗布考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Perfora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PACI)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8例PACI患者分为两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起始剂量60 mg&#... 目的:回顾性分析普罗布考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Perfora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PACI)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8例PACI患者分为两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起始剂量60 mg·d^(-1)持续24 h静脉滴注,第3 d调整剂量10 mg·次^(-1),持续3 h静脉滴注,2次·d^(-1)),联合组给予对照组加用普罗布考(250 mg·次^(-1),口服,2次·d^(-1))治疗。治疗7 d后,采用高速全自动凝血测试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T、APTT高于对照组,D-D、FIB及NLRP3、Caspase-1、IL-1β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普罗布考治疗PACI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阿加曲班 穿动脉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刘秀君 陈玉涛 +1 位作者 李利峰 杜远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01-0004,共4页
本次研究的初衷,便是通过实践来明了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名同一疾病患者被随机抽取,分为用阿替普酶治疗的对照组(100名)和用替奈普酶治疗的研究组(100名)。后者再细分为低剂量、中... 本次研究的初衷,便是通过实践来明了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名同一疾病患者被随机抽取,分为用阿替普酶治疗的对照组(100名)和用替奈普酶治疗的研究组(100名)。后者再细分为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子组,分别为33名,33名和34名。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暗示,其患病原因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溶栓疗效上,两种药物的效果都在80%以上。其中,低剂量替奈普酶组的疗效率(87.88%)较对照组(81.00%)稍显优越。然而,中剂量和高剂量替奈普酶组的疗效却未能持平(分别为75.76%、84.85%)。NIHSS评分方面,替奈普酶中剂量组干预后评分(5.34±0.64)显著低于对照组(9.0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两者差异较小,但替奈普酶中剂量组病死率为0,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9.09%)。结论 总体来看,替奈普酶在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的治疗中,疗效与阿替普酶相似,尤其是低剂量组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并且在改善NIHSS评分方面,替奈普酶中剂量组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奈普酶 阿替普酶 急性穿动脉闭塞性 疗效比较 NIHSS评分
下载PDF
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患者选用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治疗的指导原则研究
16
作者 刘秀君 陈玉涛 +1 位作者 李利峰 杜远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54-0157,共4页
探讨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患者选用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替奈普酶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和14天... 探讨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患者选用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替奈普酶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和14天的NIHSS评分、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BI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24小时后和14天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达到10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效果优于替奈普酶,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动脉闭塞性 替奈普酶 阿替普酶 NIHSS评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型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白伟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型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LSA-BAD型梗死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筛选出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型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LSA-BAD型梗死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筛选出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及羟乙基淀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应用NIHSS评分和治疗14d后应用mRS评分对2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7d后对照组进展加重率为47.4%,治疗组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对照组治疗7d和14d后分别为14.9±4.6和10.6±2.8,治疗组分别为9.3±2.2和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d后mRS评分,对照组为2.4±0.4分,治疗组为1.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LSA-BAD型梗死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豆纹动脉 穿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LSA-BAD
下载PDF
头体针巨刺治疗豆纹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临床研究
18
作者 崔小灿 王小璐 丁军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62-167,共6页
目的:观察头体针巨刺治疗对豆纹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吞咽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豆纹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患者94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巨... 目的:观察头体针巨刺治疗对豆纹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吞咽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豆纹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患者94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巨刺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Metrohealth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 (EAT-10)评分]、运动功能[评价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低切全血黏度(L-WBV)、中切全血黏度(M-WBV)、高切全血黏度(H-WBV)]。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5.11%,对照组68.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肢体活动不利,关节硬结、瘀斑,关节僵硬,痰多,肌肉刺痛,肌肤肿胀评分、SSA评分、Metrohealth评分、EAT-1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WMFT量表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V、L-WBV、M-WBV、H-WB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巨刺治疗豆纹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纹动脉粥样硬化 头针 体针 巨刺 吞咽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洋 安文峰 于晓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2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为强代谢型组(EM组)、中间代谢型组(IM...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2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为强代谢型组(EM组)、中间代谢型组(IM组)和弱代谢型组(PM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6d、4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d、6d、4周,三组IPA明显升高,且EM组明显较IM组、PM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且EM组NIHSS评分较IM组、PM组更低,ADL评分较IM组、PM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疗效,临床医师应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机制选择个体化用药方案,以提升临床用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俊方 刘思 +2 位作者 刘翠娴 张宇 陆健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病例组,并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13例)、内膜增厚组(15例)、斑块形成组(22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的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CysC、UA、Hcy水平检测。比较对照组与病例组,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血清CysC、UA、Hcy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上述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病例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UA、Hcy水平均升高;与内膜正常组比,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血清CysC、UA、Hcy水平均升高,且斑块形成组高于内膜增厚组;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内膜增厚与斑块形成与血清CysC、UA、Hcy水平呈正相关(r=0.415、0.317、0.512、0.851、0.862、0.918,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与血清CysC、UA、Hcy水平呈正相关,血清CysC、UA、Hcy水平越高,则斑块形成风险就越大,临床可将血清CysC、UA、Hcy作为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判断标准,以尽早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 动脉粥样硬化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尿酸 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