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亚洲印欧语族群牛图腾崇拜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树辉
-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新疆通史.辅助工程.突厥语文献研究>(XJTSB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厥语文献研究>(07TQB069)的子课题
-
文摘
牛图腾文化为古代印欧语族群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宽广的分布区域。由于中亚胡人的突厥化及其在人种和文化方面都与突厥语族群融为一体,牛图腾文化最终湮没不彰。从剖析这一文化现象入手,进而探讨古代印欧人种居民的地理分布以及牛图腾文化与狼图腾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对印欧语族群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对突厥语族群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
关键词
牛图腾文化
印欧语族群
突厥语族群
融合
-
Keywords
Cattle Totem Culture
Indo-Europe Language tribe
Turkish language tribe
mix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K124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甘州回鹘史考辨(一)——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十
- 2
-
-
作者
李树辉
-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8-44,共7页
-
基金
2003年度新疆社会科学院科研基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3BMZ010)子课题
-
文摘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乾符二年(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唐中和四年(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于光化三年(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
关键词
突厥语族群
回鹘南下
合罗川
河西走廊
-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甘州回鹘史考辨(三)——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十
- 3
-
-
作者
李树辉
-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0-46,共7页
-
基金
2003年度新疆社会科学院科研基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3BMZ010)子课题
-
文摘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
关键词
突厥语族群
回鹘南下
合罗川
河西走廊
-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甘州回鹘史考辨(二)——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十
- 4
-
-
作者
李树辉
-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0-46,共7页
-
基金
2003年度新疆社会科学院科研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3BMZ010)子课题
-
文摘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
关键词
突厥语族群
回鹘南下
合罗川
河西走廊
-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敕勒、《敕勒歌》、敕勒川考论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李树辉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9,215,共12页
-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乌古斯钱币发展史研究”(18XMZ01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敕勒"为tyrk(或tyrklεr)的汉语音译,指称锡尔河以东、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天山北麓及中天山山区所有的突厥语群落。其源头包括塞种和自战国末年由河西走廊西迁中天山南北地区的乌孙先民,即其后形成的乌古斯部族。北魏时,天山地区的诸多敕勒群落被徙至漠南。《敕勒歌》是敕勒民间歌颂其故乡自然景色的民歌,亦是其群落历史记忆的体现,寄托了敕勒民众怀念故土的乡愁情感。"敕勒川"指中天山北麓东起今吉木萨尔县,西至乌苏市的湖泊沼泽,亦即汉唐所称之"翰海"(瀚海)"北海"和王延德《西州使程记》所称"长广数千里"的"北廷川";"阴山下"指天山脚下;"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对这一区域景色的描述。
-
关键词
天山北麓
突厥语族群
历史记忆
乡愁
-
Keywords
the North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Turkic Language Speaking Tribes
Historical Memory
Nostalgic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