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君燕 马静 +2 位作者 郑学仿 唐乾 高大彬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用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Mb)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过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430nm是研究Mb(WT)和Mb(D44K)光照去氧的最佳激发波长。430nm激发时,Mb(D44K)在597.9nm和628.8nm处出现两个荧光发射峰,不同于Mb(WT)仅在597nm处出现一... 用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Mb)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过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430nm是研究Mb(WT)和Mb(D44K)光照去氧的最佳激发波长。430nm激发时,Mb(D44K)在597.9nm和628.8nm处出现两个荧光发射峰,不同于Mb(WT)仅在597nm处出现一个荧光发射峰。经研究证明,628.8nm处荧光峰是Mb3+-H2O型中的H2O峰。光照也使此峰的荧光强度下降,但比去氧的速率慢。研究发现,597nm处Mb(D44K)的荧光效率比Mb(WT)的荧光效率低。传能实验表明Mb表面4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后,不影响Mb(D44K)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传递给铁卟啉的荧光效率,但使Mb(D44K)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效率变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光诱导 肌红蛋白 突变体(d44k) 去氧
下载PDF
多种肌红蛋白突变体与Cu(Ⅱ)相互作用机制光谱法研究
2
作者 唐乾 张越 +3 位作者 曹洪玉 马静 郑学仿 王静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7,共8页
运用多种光谱法研究PCR定点突变获得的肌红蛋白突变体(D44K、D60K、K56D)与Cu(Ⅱ)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Ⅱ)对突变体的猝灭机理与野生型相同,均为静态猝灭,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常数、结合距离以及三维构象方面发生了一些变... 运用多种光谱法研究PCR定点突变获得的肌红蛋白突变体(D44K、D60K、K56D)与Cu(Ⅱ)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Ⅱ)对突变体的猝灭机理与野生型相同,均为静态猝灭,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常数、结合距离以及三维构象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相同温度下,蛋白与Cu(Ⅱ)的结合能力顺序为Mb(WT)<Mb(D60K)<Mb(K56D)<Mb(D44K),结合力主要以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结合距离顺序为Mb(WT)<Mb(K56D)<Mb(D60K)<Mb(D44K).同时,借由多种光谱测定了Cu(Ⅱ)引起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的构象变化情况,得出突变后蛋白更易与Cu(Ⅱ)发生相互作用,α-螺旋含量下降的幅度更大.总之,肌红蛋白表面44、60、56位带电氨基酸突变后对其构象和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突变体(d44k d60k k56d) Cu(Ⅱ) 相互作用 光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