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真核表达载体的抗肿瘤血管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枫 曹水 +4 位作者 任秀宝 刘虹 于津浦 付晓达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考察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Shiga-like toxin 1,Stx1)真核表达载体抗肿瘤血管的活性。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对CHO细胞的影响;分别建立稳定表达1/10毒性、1/100毒性的突变减毒Stx1的CHO细胞株,使用... 目的:考察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Shiga-like toxin 1,Stx1)真核表达载体抗肿瘤血管的活性。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对CHO细胞的影响;分别建立稳定表达1/10毒性、1/100毒性的突变减毒Stx1的CHO细胞株,使用这2个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的培养上清分别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观察其对HUVEC的增殖、迁移能力和形成管样结构能力的影响;使用人卵巢癌SKOV3荷瘤裸鼠模型,不同毒性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肿瘤局部注射给药,观察突变减毒Stx1对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结果: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CHO细胞未出现明显的凋亡或坏死改变;获得稳定表达1/10毒性、1/100毒性的突变减毒Stx1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些细胞株的培养上清与正常CHO细胞培养上清相比,能够在体外实验中抑制HUVEC的生长(P<0.05),且该作用可以被Stx1B亚基抗体阻断;突变减毒Stx1能够抑制HUVEC的迁移能力和管样结构形成能力;体内实验显示1/10毒性、1/100毒性的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治疗组与空载体对照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分泌性表达突变减毒Stx1的CHO细胞株。证实突变减毒Stx1能够有效地抑制HUVEC的生长及正常功能的发挥。体内实验显示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可以抑制裸鼠体内SKOV3移植瘤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样素Ⅰ 突变减毒 真核表达 内皮细胞 抗血管生成 卵巢肿瘤
下载PDF
携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乳腺癌的活性
2
作者 安秀梅 魏枫 +3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杨莉莉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1/100、1/1000减毒活性的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Shiga-like toxin1,Stx1)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并观察其抗人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活性。方法:重叠PCR法构建毒性为原毒素毒性1/100、1/1000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 目的:构建携带1/100、1/1000减毒活性的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Shiga-like toxin1,Stx1)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并观察其抗人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活性。方法:重叠PCR法构建毒性为原毒素毒性1/100、1/1000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T-A克隆并测序后构建携带该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Stx-1R170L。制备人乳腺癌T47D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Adv-Stx-1R170L肿瘤局部注射给药,评价其体内抑瘤能力。结果:经测序证实正确克隆了1/100、1/1000减毒活性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成功构建携带该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Stx-1R170L。体内实验显示,Adv-Stx-1R170L可以有效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序列的腺病毒对照组、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1/1000原毒素活性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该病毒载体可以有效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且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样素Ⅰ 突变减毒 乳腺癌 复制缺陷型腺病
下载PDF
PEDV G2突变株动力学特征比较研究
3
作者 赵勇 赵文昌 唐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9,I0003,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连续传代后的毒株(PEDV-BJ-150)进行全面研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致病能力和细胞适应性,以评估其作为潜在减毒疫苗株的潜力。[方法]通过对PEDV-BJ-150和原始PEDV-BJ-01毒株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连续传代后的毒株(PEDV-BJ-150)进行全面研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致病能力和细胞适应性,以评估其作为潜在减毒疫苗株的潜力。[方法]通过对PEDV-BJ-150和原始PEDV-BJ-01毒株进行细胞培养、动物感染试验和基因组测序,评估其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增殖能力、病毒滴度、致病性以及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并利用动物模型评估其感染特性和病理变化。[结果]PEDV-BJ-150经连续传代后在Vero-M细胞中表现出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滴度,尤其在悬浮适应株Vero-M和贴壁适应株Vero-M中表现出显著的滴度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其在体内感染后的致病性降低,尤其在肺部未检测到病毒存在,鼻翼和小肠部位显示更高的病毒滴度。此外,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PEDV-BJ-150的S蛋白存在多个位置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影响其细胞嗜性和致病能力。[结论]本研究发现经连续传代的PEDV-BJ-150在体内表现出的毒力和致病能力明显降低,表明其有作为减毒疫苗株的潜力。特别是S蛋白中的连续性氨基酸缺失可能导致病毒致病性降低,这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研究发现不同组织对PEDV的感染特性不同,这对于深入了解病毒传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发现了PEDV经连续传代后的致病性变化和S蛋白突变对病毒特性的影响,为病毒进化和疫苗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这项研究为了解PEDV的病毒学特性和毒力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于病毒疫苗研发和应对疫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腹泻病 突变 动力学特征 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痢疾菌减毒突变体
4
作者 刘方蕾 《生物制品快讯》 2002年第5期4-4,共1页
关键词 痢疾菌突变 痢疾 保护性应答
下载PDF
艰难拟梭菌PaLoc致病决定区基因座敲除突变株转录组学分析及其减毒验证
5
作者 崔古贞 周青帅 +10 位作者 程钦全 饶凤琴 程玉梅 田艳 张婷 陈峥宏 廖健 官志忠 齐晓岚 吴棋 洪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1-608,共8页
目的对艰难拟梭菌630(Cd630)菌株和致病决定区基因座(PaLoc)敲除突变株(ΔPaLoc)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获得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谱,并测定野生型Cd630菌株和ΔPaLoc突变株的细胞毒力,为构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 目的对艰难拟梭菌630(Cd630)菌株和致病决定区基因座(PaLoc)敲除突变株(ΔPaLoc)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获得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谱,并测定野生型Cd630菌株和ΔPaLoc突变株的细胞毒力,为构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对Cd630菌株和ΔPaLoc敲除突变株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中进行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敲除突变菌株的细胞毒性验证实验。结果转录组数据表明ΔPaLoc突变株毒素基因tcdA、tcdB未转录。CD630_36010、CD630_020910、CD630_02080和cel等基因分别上调17.92、11.40、8.93和7.55倍;编码高丝氨酸脱氢酶的hom2基因、孢子形成蛋白基因CD630_15810、锌结合脱氢酶基因CD630_23230、1-磷酸半乳糖醇5-脱氢酶基因CD630_23240分别下调为野生型的0.06、0.075、0.133和0.183倍。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ΔPaLoc突变株差异转录基因主要富集于密度感应系统、ABC运输系统、双组分系统、磷酸转移酶(PTS)系统、糖代谢通路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的通路等。细胞毒力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Cd630菌株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具有毒力,ΔPaLoc突变株丧失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力。结论通过对Cd630和ΔPaLoc突变株进行转录测序,表明毒素基因未转录,其他差异性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ΔPaLoc突变株生理生化特征提供指引。细胞毒力实验表明,ΔPaLoc突变株丧失了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力,ΔPaLoc突变株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技术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 细菌 艰难拟梭菌 突变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Mutation Library in Haemophilus parasuis by Inserting Tn5 Transposon and the Screening of Attenuated Strain 被引量:1
6
作者 贺云霞 徐慧 +6 位作者 叶飞 孙慧玲 王宏俊 龚玉梅 张莉 黄秀芬 张培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2期295-300,共6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obtain attenuated strain of Haemophilus parasuis.[Method] Tn5 transpos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library of mutants.Positive mutants were screened by kanamycin resistance.Fals...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obtain attenuated strain of Haemophilus parasuis.[Method] Tn5 transpos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library of mutants.Positive mutants were screened by kanamycin resistance.False positive was identified by PCR and then removed.Mice were infected to detect the virulence of mutants.The bionomics of attenuated strains were detected,too.[Result] The attenuated mutants showed similar reproductive activity to that of wild strain.The virulence of mutants was still stable after 30 passages.[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foundation for exploring the virulence factors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H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emophilus parasuis TRANSPOSON Mutation library Attenuated strai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