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病毒GX074株P蛋白48~78位区域氨基酸联合M蛋白突变株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桂全 陈俊蓉 +2 位作者 韦显凯 李晓宁 罗廷荣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3-7,共5页
为探究广西狂犬病病毒街毒GX074株P蛋白联合M蛋白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实验以构建的弱毒疫苗株rRC-HL感染性cDNA克隆质粒pRC-HL为基础,将GX074株P蛋白的48~78位区域氨基酸及M蛋白联合替换到pRC-HL相同位置,进行突变病毒的拯救,经间接免... 为探究广西狂犬病病毒街毒GX074株P蛋白联合M蛋白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实验以构建的弱毒疫苗株rRC-HL感染性cDNA克隆质粒pRC-HL为基础,将GX074株P蛋白的48~78位区域氨基酸及M蛋白联合替换到pRC-HL相同位置,进行突变病毒的拯救,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及序列测定获得突变体rRC-HL(GX074P 48~78 M)。结果表明,突变体病毒rRC-HL(GX074P 48~78 M)基因组稳定,拯救后的荧光灶小于亲本弱毒rRC-HL株,大于亲本强毒GX074株及CVS-11株;在细胞中的复制能力表现出与rRC-HL株相似的特点,多步生长曲线显示突变体病毒滴度略低于rRC-HL,而稍高于GX074株及CVS-11株。说明突变体毒株rRC-HL(GX074P 48~78 M)相较于亲本弱毒rRC-HL株复制能力有所降低,比亲本强毒GX074株复制能力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P蛋白 病毒拯救 突变病毒 生长特性
下载PDF
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登革病毒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武洋 秦鄂德 +2 位作者 于曼 秦成峰 于学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37,共5页
目的制备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方法在DEN2-43株病毒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之上,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衣壳蛋白基因缺失的全长cDNA,将其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经电穿孔法导入宿主细胞获得衣壳蛋... 目的制备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方法在DEN2-43株病毒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之上,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衣壳蛋白基因缺失的全长cDNA,将其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经电穿孔法导入宿主细胞获得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结果序列比对表明,所获得的恢复病毒带有与预期一致的缺失突变。结论成功制备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为进一步研究衣壳蛋白基因突变对登革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 缺失突变病毒
下载PDF
衣壳蛋白缺失突变对登革病毒致病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武洋 姜涛 +5 位作者 秦成峰 陈水平 于曼 邓永强 于学东 秦鄂德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81,共8页
在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之上,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衣壳蛋白基因缺失的全长cDNA.将其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经电穿孔法导入宿主细胞获得缺失突变病毒,对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 在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之上,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衣壳蛋白基因缺失的全长cDNA.将其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经电穿孔法导入宿主细胞获得缺失突变病毒,对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随着衣壳蛋白缺失氨基酸残基数目的增加,病毒在敏感细胞中的增殖能力逐渐减弱,而衣壳蛋白第3个α螺旋序列缺失的突变体则完全丧失感染性.突变病毒对乳鼠的致病性也随之减弱,缺失10个氨基酸残基使病毒几乎完全丧失乳鼠致病力.同时缺失突变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IgG抗体.表明登革病毒衣壳蛋白具有功能灵活性,可作为减毒突变的靶位点.该结果为深入探讨登革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研制新型登革减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衣壳蛋白 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 缺失突变病毒
下载PDF
番木瓜抗病突变体阻碍环斑病毒体内运转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国辉 LI Hua-ping +2 位作者 李华平 张曙光 范怀忠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应用RT PCR一步法检测了PRSVYs株系在感病番木瓜及其抗病突变体植株体内的运转动态 ,结果表明 :在感病植株中 ,接种后 48hr接种叶的未接种部位可检出病毒 ,第 4天部分接种叶柄可检出病毒 ,第 6天植株各部位均能检出病毒 ;而在抗病植株... 应用RT PCR一步法检测了PRSVYs株系在感病番木瓜及其抗病突变体植株体内的运转动态 ,结果表明 :在感病植株中 ,接种后 48hr接种叶的未接种部位可检出病毒 ,第 4天部分接种叶柄可检出病毒 ,第 6天植株各部位均能检出病毒 ;而在抗病植株中 ,接种后可以而且仅能在接种部位检出病毒 ;因而认为抗病突变体能够阻碍病毒从接种部位运出及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反转录PCR 病毒运转 病毒突变 热带果类
下载PDF
病毒的突变与进化 被引量:1
5
作者 亓民 张国强 李梦东 《医学综述》 2005年第10期944-946,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病毒进化 病毒突变 免疫耐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突变与阿德福韦酯临床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罗生强 徐东平 《肝脏》 2009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耐药突变 阿德福韦酯 病毒突变 临床 dipivoxil 核苷酸类似物 病毒复制
下载PDF
低硒与柯萨奇病毒B_(3/0)毒性突变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振武 夏弈明 +2 位作者 金奇 吴红英 吴亦伦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 体外观察低硒培养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 B3 / 0 ( CVB3 / 0 )的毒性突变。方法 : 筛选低硒胎牛血清 ,制备低硒细胞培养基 ,利用 CVB3 致病株和非致病株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后... 目的 : 体外观察低硒培养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 B3 / 0 ( CVB3 / 0 )的毒性突变。方法 : 筛选低硒胎牛血清 ,制备低硒细胞培养基 ,利用 CVB3 致病株和非致病株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后结局不同 ,先于体外连续传代观察的毒性突变情况 ,然后于敏感动物体内鉴定突变株的致病性。结果 : CVB3 / 0 在低硒细胞培养液中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 2 0次传代后 ,可出现细胞病变效应 ,该突变株接种 Balb/C小鼠后可使其心肌组织出现损伤。结论 :  CVB3 / 0 非致病株不仅在低硒小鼠内可突变为致病株 ,在体外相对低硒 + H2 O2 培养基中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也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毒性突变 低硒 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B3/0突变 突变机制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三突变体基因对兔缺血后肢血流灌注及血管渗透性的影响
8
作者 何文凯 李明琰 +4 位作者 崔永生 陈建威 王月刚 陈冬冬 吴平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2,25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三突变体基因(Ad-HIF-1α-trip)对兔缺血后肢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左侧后肢急性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Ad-HIF-1α-trip组,每组...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三突变体基因(Ad-HIF-1α-trip)对兔缺血后肢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左侧后肢急性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Ad-HIF-1α-trip组,每组6只,分别在术后即刻肌注生理盐水、Ad-Null及Ad-HIF-1α-trip。在术后即刻及基因转染后7、14和28 d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术后7 d、14 d和28 d通过血管超声计算缺血侧髂内动脉血流量标化值,评价兔缺血后肢血流灌注改善情况。基因转染后28 d采用伊文思蓝(EB)染色法测定各组缺血肌肉组织中EB含量,评价Ad-HIF-1α-trip对缺血组织新生血管渗透性的影响。结果 Ad-HIF-1α-trip组缺血侧髂内动脉血流量标化值增加大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IF-1α-trip组缺血肌肉组织的EB含量略高于Ad-Null组及生理盐水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IF-1α-trip能有效改善缺血肌肉组织的血流灌注,同时并未明显增加新生血管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三突变 血流灌注 渗透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腺病毒突变体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9
作者 田聆 魏于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08-212,共5页
研究观察了腺病毒突变体dl152 0诱导 p53缺陷的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抗瘤效应 .结果表明 ,腺病毒突变体dl152 0感染具有 p53基因突变或缺失的肿瘤细胞后 ,能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而对具野生型 p53的肿瘤细胞 ,则基本上不导... 研究观察了腺病毒突变体dl152 0诱导 p53缺陷的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抗瘤效应 .结果表明 ,腺病毒突变体dl152 0感染具有 p53基因突变或缺失的肿瘤细胞后 ,能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而对具野生型 p53的肿瘤细胞 ,则基本上不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 .同时细胞周期分析表明dl152 0使p53缺陷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改变并阻止于G1期 .荷瘤小鼠实验表明 ,荷瘤小鼠在注射腺病毒突变体dl152 0后 ,致使肉瘤绝大部分坏死 ,并持续萎缩 ,直至最终完全消退 .上述结果提示腺病毒突变体dl152 0在治疗人的 p53缺陷肿瘤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突变 P53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鼠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南利 向明钧 +1 位作者 杜维 肖泽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28-31,39,共5页
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尽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现KRAS基因突变,但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靶向治疗KRAS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直面临瓶颈。然而新型KRAS G12C抑制剂的面世打破了这一僵局,... 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尽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现KRAS基因突变,但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靶向治疗KRAS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直面临瓶颈。然而新型KRAS G12C抑制剂的面世打破了这一僵局,使KRAS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外靶向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机制主要是抑制膜定位、直接抑制KRAS基因、靶向抑制KRAS下游信号及抑制KRAS突变协同致死基因等。本综述概述KRAS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加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 鼠肉瘤病毒癌基因G12C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少梅 王留兴 +3 位作者 张翠翠 王帅 张哲 王启鸣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K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突变状况及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为NSCLC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并行二... 目的分析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K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突变状况及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为NSCLC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并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NGS)的551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排除其中随访丢失的患者数据,共计356例患者入组此研究,讨论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356例NSCLC患者中,42例患者KRAS基因突变,包括2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36例和3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6例其中2例为合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与KRAS基因野生型比较,KRAS基因突变多见于≥60岁、男性、吸烟的NSCLC患者(χ^2=13.199,P<0.001;χ^2=12.926,P<0.001;χ^2=22.423,P<0.001),而TNM分期、病理类型则对KRAS基因突变无明显影响(χ^2=0.521,P=0.914;χ^2=1.777,P=0.183)。KRAS基因突变NSCLC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5个月和10.7个月,均显著低于KRAS基因野生型NSCLC患者的10.2个月和1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亚组分析显示删除2例含EGFR、KRAS基因双突变的患者,KRAS基因2号外显子突变NSCLC患者与3号外显子突变NSCLC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5)。对于KRAS基因突变患者,化疗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4个月,长于未治疗组的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SCLC患者KRAS基因突变状态可能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有关,KRAS基因突变预示着NSCLC患者更差的预后,而化疗能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技术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甲胎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突变检测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蜜 胡蝶 +1 位作者 王晓玲 钟田雨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1227-1230,12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和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突变的关系及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HCC患者200例,分为乙肝肝癌组(100例...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和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突变的关系及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HCC患者200例,分为乙肝肝癌组(100例)和非乙肝肝癌组(10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甘胆酸、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AFP、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前C区/BCP区突变,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联合分析。结果:乙肝肝癌组的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非乙肝肝癌组的血清AFP(P<0.05);在乙肝肝癌组中,HBV基因突变组血清AFP高于HBV基因未突变组(P<0.05),其中BCP区突变组AFP水平高于BCP区未突变组(P<0.05)。结论:血清AFP水平与HCC类型和HBV突变类型有潜在相关性,对HCC的发病机制了解和诊断有重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甘胆酸 甲胎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突变
下载PDF
甲状腺穿刺液基细胞学诊断后的BRAF突变检测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孙绪 何燕 +1 位作者 陆亚平 王建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88-389,392,共3页
甲状腺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后,利用剩余液基细胞进行分子病理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BRAF)V600E突变检测以进行辅助诊断。该文分析了临床甲状腺穿刺进行细胞和分子病理诊断中遇到的... 甲状腺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后,利用剩余液基细胞进行分子病理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BRAF)V600E突变检测以进行辅助诊断。该文分析了临床甲状腺穿刺进行细胞和分子病理诊断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探讨发生的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参考答案,对临床病理、内分泌和普外科医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细针穿刺 细胞学诊断 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
下载PDF
湖南专家完成猪圆环病毒突变株疫苗研究工作
14
作者 刘志瑜 《湖南畜牧兽医》 2016年第1期3-3,共1页
病毒学类国际权威杂志《普通病毒学》(Journalof General Virology)近日报道称,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毅领衔的动物疫苗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市场上猪圆环病毒疫苗无法有效应对该病毒突变所引起的病症。目前,该团队已... 病毒学类国际权威杂志《普通病毒学》(Journalof General Virology)近日报道称,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毅领衔的动物疫苗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市场上猪圆环病毒疫苗无法有效应对该病毒突变所引起的病症。目前,该团队已完成新的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研究工作,正处于临床实验动物阶段。猪圆环病毒为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其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胸腺巨噬细胞相伴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胸腺巨噬细胞 疫苗研究 团队研究 病毒突变 动物疫苗 动物病毒 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 组织细胞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突变体HF10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
15
作者 Nakao A +5 位作者 Takeda S Shimoyama S 兰玲(摘译) 林万隆(审校) 《世界肿瘤杂志》 2007年第3期221-221,共1页
我们回顾了我们使用单纯疱疹病毒突变体HF10的临床试验。我们对2003年来使用HF10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从2005年起将HF10应用于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突变体HF10属于溶瘤细胞单纯疱疹病毒1型,已成功分离,其抗... 我们回顾了我们使用单纯疱疹病毒突变体HF10的临床试验。我们对2003年来使用HF10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从2005年起将HF10应用于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突变体HF10属于溶瘤细胞单纯疱疹病毒1型,已成功分离,其抗癌功效在同源免疫活性小鼠模型中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病毒突变 临床试验 治疗 癌症 复发性乳腺癌 小鼠模型 免疫活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的新认识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成军 董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073-1080,共8页
全世界有乙型肝炎病毒W(HBV)感染者3.5亿人。对于HBV多年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特性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事实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探索。通过对特定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不同的HBV病毒基因克隆序列的比较... 全世界有乙型肝炎病毒W(HBV)感染者3.5亿人。对于HBV多年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特性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事实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探索。通过对特定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不同的HBV病毒基因克隆序列的比较提出了HBV准种特点,使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野生型病毒之间、野生型病毒与突变型病毒之间、突变型病毒之间的反式调节机制是各种类型的缺陷型HBV存在的重要条件和机制,也是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外周血中存在羧基末端截短的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的编码基因,使我们对于HBV基因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的类型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克隆的HBVDNA全长基因序列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地域所流行的HBV DNA序列之间的比较,发现了新型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如前-X(pre-X)蛋白的编码基因和前-前-S(per-pre-S)蛋白的编码基因。长距离精确聚合酶链反应(LA-PCR)技术克隆的HBV DNA全长序列,是我国流行的adr亚型的HBV DNA全基因序列,代表了真正存在的HBV的基因全长序列,在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以及在抗HBV治疗疗效应答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野生型病毒 突变病毒 反式激活蛋白 HBV感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因棠 黄彤 +2 位作者 刘宝芳 宋红波 武俊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13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BCP区nt1762/nt1764发生双突变者75例(57.69%),Pre-C区nt1896发生突变者20例(15.38%),并且这两种突变在重型肝炎组(75.00%)及肝硬化组(72.22%)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2.56%);此外,在BCP区及Pre-C/C区还发现了一些突变频率较高的其他突变位点(如nt1753,nt1766,nt1846,nt1899,nt1915),其中nt1753突变仅发生于有nt1762/1764双突变的患者,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BCP区有4处核苷酸突变共存者10例,其中重型肝炎组(12.50%)及肝硬化组(13.88%)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12%)。结论HBV 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和Pre-C区nt1896突变与肝炎的活动、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有关;BCP区其他位点的突变共存对肝炎病情的进展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突变: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
下载PDF
献血者中低水平HBsAg乙肝病毒感染者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晓绚 叶贤林 +5 位作者 王霞 李彤 赵钰 李然 刘衡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17~2018年10036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收集HBsAg酶联免疫试验(ELISA)阳性核酸检测(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用...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17~2018年10036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收集HBsAg酶联免疫试验(ELISA)阳性核酸检测(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复检HBsAg,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再做NAT单人份复检,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病毒BCP/PC和S区,用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病毒载量。结果本中心2017~2018年HBV DNA(-)的低水平HBsAg献血者(标本)的检出率0.054%(60/100363),其中HBsAg ELISA试剂1检出比例90%(54/60),试剂2检出比例95%(57/60);60例中有33个可做HBV基因分型的标本,B型占87.9%(29/33),其中3.4%(1/29)为血清型ayw1、96.6%(28/29)血清型adw2;C型占12.1%(4/33),均为血清型adqr+。巢式PCR扩增:在B型S基因区发现影响HBsAg检测Q101R、Q129H、T131I、M133L/T、F134L、G145R、V168A、L175S和V177A变异株,在BCP/PC区发现减少HBV复制的高频突变C1799G(87.5%,21/24)。qPCR测得病毒载量中位数49.6(0~628)IU/ml。结论ELISA检测低水平HBsAg且NAT阴性献血者标本中存在少数未能被目前ELISA方法检出的HBV。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HBsAg和NAT检测方法可提高检出HBV突变株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血液筛查 献血者 酶联免疫试验 核酸检测 化学发光法 病毒突变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及肝癌组织中HBV前C区1896位突变株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宁 黄祖瑚 唐保元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878-880,共3页
为了解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采用错配引物PCR(m少PCR)扩增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了83例HBsAg阳性HCC患者血清样本中的HBV前C区突变株,并与66份HBsAg(+)的慢性乙型肝炎... 为了解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采用错配引物PCR(m少PCR)扩增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了83例HBsAg阳性HCC患者血清样本中的HBV前C区突变株,并与66份HBsA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对照。结果发现:HCC组有47例检出HBV前C区基因(56.6%),其中16例存在HBV前C区突变株(34.0%);慢性乙肝组有33例检出HBV前C区基因(50.0%),其中仅4例存在HBV前C区突变株(12.1%),两组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为进一步研究HBV前C区突变株在HCC患者中的状况,同步检测了8例HBsAg阳性HCC患者肝癌组织和血清中HBV前C区突变株,发现在HBV前C区基因阳性的肝癌组织、癌周组织和血清中HBV前C区突变株分别为3/8(37.5%)、3/7(42.9%)和1/5(20.0%),均比慢性肝炎组高,提示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珠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前C区突变
下载PDF
多种肝脏疾病中隐匿性HBV感染检出率及其S基因MHR免疫逃逸相关突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钧 廖昊 +6 位作者 刘璐洁 陈容娟 罗丹 思兰兰 黄碧霞 刘妍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多种肝脏疾病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检出率,并探讨OBI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免疫逃逸相关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 目的分析多种肝脏疾病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检出率,并探讨OBI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免疫逃逸相关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91037例HBV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出OBI患者并扩增其HBV S基因序列,分析其HBV S基因MHR免疫逃逸相关突变特点。结果91037例住院患者中OBI总检出率为0.53%(487/91037),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OBI检出率最高(9.26%,130/1404),肝硬化患者中OBI检出率最低(0.26%,78/29921)。62例OBI患者组与124例非OBI患者组相比,OBI患者组MHR免疫逃逸相关突变总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OBI患者组(59.68%vs.35.48%;P<0.05);OBI患者组MHR多个免疫逃逸相关突变的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非OBI患者组(43.55%vs.22.58%;P<0.05);其中,sT118K、sK122R和sV168A 3种单点突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OBI患者组。结论本研究显示临床HBV感染患者中有较高的OBI检出率,而且不同肝脏疾病中OBI检出率不同。此外,HBV S基因MHR的免疫逃逸相关突变与临床实践中OBI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HBV感染 病毒突变 主要亲水区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