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突现检测的中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福俊 李玉华 庄晓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18,共10页
在人工智能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探析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的异同,有利于研究人员快速把握全球发展态势,洞悉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突现检测算法分别实现对中美两国总体发文情况、高产机构以及高... 在人工智能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探析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的异同,有利于研究人员快速把握全球发展态势,洞悉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突现检测算法分别实现对中美两国总体发文情况、高产机构以及高产作者层面突变术语的检测,从突变起始时间、突变强度等方面识别中美两国近年来的研究前沿。从整体角度出发,揭示中美两国研究前沿随时间变化的演进趋势;从高产机构层面对比中美科研实力、各机构研究前沿的异同;从高产作者角度探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微观变化。目前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步调基本一致,呈现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同时侧重于应用领域的研究,机器学习、智能应用、控制调度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突现检测 研究前沿 高产机构 高产作者
下载PDF
全球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鹏飞 吴德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685-8695,共11页
为及时跟踪全球及中国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为该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决策者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2003-2020年间发表的全球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全球植物修复的... 为及时跟踪全球及中国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为该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决策者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2003-2020年间发表的全球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全球植物修复的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的总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位居世界前三位,中国的发文量已经超过全球总发文量的三分之一,但中国的篇均被引频次较低。中国与美国、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植物修复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比利时学者Vangronsveld在发文量等各项指标均占据世界首位,中国有5名学者发文量进入世界前10名,其中杨肖娥、骆永明、周启星等是学术影响力较大的国内作者。高质量论文主要发表在欧美国家主办的环境类期刊。我国植物修复研究虽然发展较快,但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成果,在研究创新性和发文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利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发文的高频关键词,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当前植物修复研究分为5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此外,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植物修复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突现关键词,最后总结了目前植物修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文献计量学 发文量 被引频次 聚类分析 突现检测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的经管学科研究趋势测度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娜 余光胜 毛荐其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共享、搜寻和收集信息发生在多样化的社会网络中,海量的网络数据正成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源。为了解以网络数据作为数据源的经管领域科学研究的动态景观,本文基于从SSCI及SCI-E数据库提取的相关文献数据,应用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共享、搜寻和收集信息发生在多样化的社会网络中,海量的网络数据正成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源。为了解以网络数据作为数据源的经管领域科学研究的动态景观,本文基于从SSCI及SCI-E数据库提取的相关文献数据,应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及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突现检测算法,开展该领域的测度研究。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科学产出增长显著;美国在该领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中国论文世界份额上升最为明显,具有较高的科学影响力及合作影响力;该领域跨国家/地区的科学合作网络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扩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有行为、信任、挖掘、内容、情绪、态度、预测等,前沿主题有内容、大数据、社会商务、情绪分析、行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数据 科学动态 合作网络 突现检测 热点 前沿
下载PDF
全球黄曲霉毒素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肖鹏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78-388,共11页
为及时了解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03—2020年间黄曲霉毒素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球... 为及时了解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03—2020年间黄曲霉毒素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球黄曲霉毒素研究的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高,也是开展国际合作最活跃的两个国家。发表黄曲霉毒素相关研究最多的期刊是Food Control,而食品科学技术是发文最多的学科方向。美国的Cotty P J在发文量和H指数方面均居世界首位。仅1篇中国学者的论文进入了该领域高被引论文的前100名,表明国内目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在研究创新性和发文质量上还有上升空间。此外,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黄曲霉毒素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黄曲霉毒素的新型检测技术、高效解毒方法、生物防治以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等将可能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食品污染 文献计量学 学术合作 关键词分析 聚类分析 突现检测
下载PDF
Gene mutations and clinical phenotypes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Blau syndrome 被引量:13
5
作者 Caifeng Li Junmei Zhang +5 位作者 Shipeng Li Tongxin Han Weiying Kuang Yifang Zhou Jianghong Deng Xiaohua Ta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58-762,共5页
The mutations of CARD15 gen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Blau syndrome were analyzed. We identified10 missense mutations, out of which five were new: R334 L, E383 D, R471 C, C495 R and D512 F. The r... The mutations of CARD15 gen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Blau syndrome were analyzed. We identified10 missense mutations, out of which five were new: R334 L, E383 D, R471 C, C495 R and D512 F. The rest of them, R334 W,R334Q, G481 D, M513 T and R587 C, have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Among all the mutations, R334 W, R334 Q and C495 R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Blau syndrome was found at early age after birth. It began with lepidic rash and symmetric polyarthritis and was pheno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typical rash, arthritis, iridocyclitis and arteritis. Cardiac involvement was also found in Blau syndrome. In addition to nerve deafness, renal involvement, osteochondroma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were also found in our patients. Therefore, Chinese children with Blau syndrome have unique gene mutations and complicated clinical phenotypes. Pathologic examination and CARD15 mutation test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diagnosis as early as possible for suspecte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u syndrome genetic mutation clinical phenotyp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