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小鼠大脑皮层区与基底神经节隆起区神经元突触发育过程比较
1
作者 赵艳 卢广泉 +6 位作者 杜金乐 潘雨绮 董子意 康鑫 高弋婷 高方 杨加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11,共10页
目的:观察小鼠皮层区和基底神经节隆起(GE)区神经元突触发育过程,阐明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在不同脑区的体内外发育差异。方法:C57BL/6雌鼠于妊娠第13.5~15.5天断颈处死后,经无菌操作取胚胎小鼠,显微镜下逐步分离获取胚胎小鼠脑组织... 目的:观察小鼠皮层区和基底神经节隆起(GE)区神经元突触发育过程,阐明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在不同脑区的体内外发育差异。方法:C57BL/6雌鼠于妊娠第13.5~15.5天断颈处死后,经无菌操作取胚胎小鼠,显微镜下逐步分离获取胚胎小鼠脑组织皮层区和GE区。体外原代培养胚胎小鼠神经元,于培养3、7、14和21 d分别收集细胞样品,并将其作为培养3、7、14和21 d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皮层区和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突触后表达蛋白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及桥尾蛋白(Gephyrin)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皮层区和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vGLUT1)、 PSD95、囊泡γ-氨基丁酸(GABA)转运蛋白(vGAT)及Gephyr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胚胎小鼠脑组织皮层区和GE区神经元中vGLUT1及vGA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培养3 d组比较,培养14和21 d组小鼠皮层区和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PSD95及Gephy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皮层区比较,培养14 d组小鼠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Gephy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显微镜下观察,培养14 d组小鼠皮层区和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兴奋性突触及抑制性突触均初步发育,相关蛋白呈阳性表达;其中兴奋性突触相关蛋白阳性表达在皮层区神经元中更为明显,且突触前分子vGLUT1和突触后分子PSD95在皮层区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部位均呈现共定位的特征;抑制性突触前分子vGAT蛋白和突触后分子Gephyrin蛋白在GE区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中也呈现共定位的特征,且突触前分子较相应的突触后分子蛋白阳性表达更明显。与皮层区比较,培养14 d组小鼠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vGLUT1和PSD9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vGAT和Gephy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培养21 d组小鼠皮层区和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触相关蛋白阳性表达增加,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进一步成熟并完善。皮层区和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部位均形成了丰富的突触前后对应的表达模式,突触结构逐步发育良好,且突触前分子较相应的突触后分子蛋白阳性表达更明显。与皮层区比较,培养21 d组小鼠GE区原代培养神经元中vGLUT1和PSD9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vGAT和Gephy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皮层区比较,胚胎小鼠脑组织GE区神经元中vGLU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vGA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皮层区和GE区神经元的突触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皮层区兴奋性突触发育较早,GE区抑制性突触发育较早。突触的脑区特异性发育提示不同细胞类型的神经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发育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皮层区 基底神经节隆起区
下载PDF
基于薄膜晶体管的铁电/驻极体协同有机光电突触
2
作者 李志达 赖秉琳 +3 位作者 李博文 王弘禹 洪上超 张国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234,共8页
基于薄膜晶体管结构,在铁电突触晶体管的基础上,增加了驻极体这一功能层,制备出一种铁电/驻极体突触晶体管。与传统的铁电突触晶体管相比,其开关比增大了一个数量级,阈值电压减少了10 V。薄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从2.95 nm降到0.66 nm,... 基于薄膜晶体管结构,在铁电突触晶体管的基础上,增加了驻极体这一功能层,制备出一种铁电/驻极体突触晶体管。与传统的铁电突触晶体管相比,其开关比增大了一个数量级,阈值电压减少了10 V。薄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从2.95 nm降到0.66 nm,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同时,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该器件呈现出4种不同的突触状态,多级光电突触的功能使其有望降低神经网络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突触 薄膜晶体管 铁电突触晶体管 驻极体 光电突触
下载PDF
养阴宁神方对去势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雷华娟 田丰铭 +6 位作者 易健 邓涓 李梓欧 戴金城 郭芬乐 李乐 刘柏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观察养阴宁神方对雌性小鼠去势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和腹膜,不摘除小鼠的卵巢;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养阴宁神方对雌性小鼠去势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和腹膜,不摘除小鼠的卵巢;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0.1 mL/10 g),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0.09 mg/kg]组及低剂量组(9.459 g/kg)、中剂量组(18.459 g/kg)、高剂量组(36.99 g/kg)灌胃药液,均灌胃3周。记录小鼠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去势前、去势1周、去势4周进行水迷宫潜伏实验和穿梭实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2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尼氏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伤口愈合时间延长(P<0.05);与模型组、雌激素组及低、高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伤口愈合时间缩短(P<0.05)。去势1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雌激素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梭次数减少(P<0.05)。去势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梭次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雌激素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梭次数增加(P<0.05)。去势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E2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及低、中、高剂量组E2浓度明显增高(P<0.01)。尼氏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氏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尼氏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雌激素组,低、中、高剂量组锥体神经元增多,且突起明显;模型组锥体神经元较少、颗粒细胞较多。共聚焦显微镜下见,假手术组,雌激素组,低、中、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囊泡和突触粗面内质网结构增多;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囊泡和突触减少。结论养阴宁神方可能通过提高血浆E2水平、改善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和功能可塑性、增加去势小鼠的认知功能,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宁神方 去势 雌激素 海马 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太赫兹辐射调控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
4
作者 马少卿 龚士香 +2 位作者 路承彪 李小俚 李英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突触后电位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该信号的动力学分析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但目前传统的分析方法中多采用手工提取动力学特征值,分析数据量有限。针对此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在该方法... 突触后电位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该信号的动力学分析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但目前传统的分析方法中多采用手工提取动力学特征值,分析数据量有限。针对此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低通滤波器提取有效数据,降低了数据计算量和复杂性;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去除了信号中随机噪声、刺激伪迹,并校正基线漂移,利用曲线拟合提取了突触后电位信号波形斜率特征值,实现突触后电位信号变化趋势的可视化。该特征提取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一般在5%左右,幅度特征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一般在3%左右。同时取95%的置信区间,降低波形的测量误差,使得有效数据正检率指标高达98%。结果表明该特征提取方法可提取信号中的有效数据,并能保证特征值提取的精度,减小了人工提取存在的误差。通过神经元响应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太赫兹调控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突触传递 突触后电位 特征提取
下载PDF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佩 王海祥 王维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651-653,共3页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突触前膜 LTP 学习记忆 学习与记忆 突触传递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界面曲率 突触结构参数 突触囊泡
下载PDF
海马过表达Ephrin-B3对颞叶癫痫大鼠突触重塑的影响
6
作者 李莉莉 刘田田 +1 位作者 张敏 刘恒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海马内过表达酪氨酸蛋白激酶B3(Ephrin-B3)对大鼠癫痫突触重塑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组、空载体组、慢病毒Efnb3过表达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进行癫痫造模处理,造模前1周... 目的探讨海马内过表达酪氨酸蛋白激酶B3(Ephrin-B3)对大鼠癫痫突触重塑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组、空载体组、慢病毒Efnb3过表达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进行癫痫造模处理,造模前1周空载体组两侧海马各注射LV5-NC(5μL)载体,慢病毒过表达组海马注射包装后的Efnb3慢病毒(5μL)进行预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癫痫造模达24 h后各组取海马组织,采用qPCR检测Ephrin-B3、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亚基(NR2B)的mRNA相对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phrin-B3、PSD95、NR2B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Ephrin-B3过表达组癫痫发作潜伏期(30.2±4.38)min,较癫痫组(22.4±3.91)min和空载体组(21.0±5.29)min有所延长(P<0.05),癫痫组和空载体组造模后Ephrin-B3、PSD95、NR2B的mRNA表达量降低,转染Ephrin-B3成功组mRNA相对表达量相较于癫痫模型组明显增加(Ephrin-B3:F=25.11,P=0.0027;PSD95:F=14.80,P=0.0203;NR2B:F=19.51,P=0.0010),相较于空载体注射组亦明显增加(Ephrin-B3:P=0.0029;PSD95:P=0.0160;NR2B:P=0.0034);转染Ephrin-B3成功组相较于癫痫模型组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Ephrin-B3:F=17.72,P=0.0032;PSD95:F=7.889,P=0.0145;NR2B:F=9.755,P=0.0199),较空载体注射组表达亦明显增加(Ephrin-B3:P=0.0034;PSD95:P=0.0253;NR2B:P=0.0144)。结论过表达Ephrin-B3可减轻癫痫发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突触后蛋白PSD95、NR2B的表达量控制突触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酪氨酸蛋白激酶B3 突触后密度蛋白95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新生神经元 突触重塑
下载PDF
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
7
作者 刘检 唐林 +5 位作者 赵洪庆 刘林 杨蕙 李薇 孟盼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3-1532,共10页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CX3CR1阻断剂组、CX3CR1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GR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CX3CR1激动剂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检测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激活及突触重塑情况;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内突触重塑相关谷氨酸受体2A(GRIN2A)、GRIN2B、CaMKII、MK2、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明显改善胶质细胞、ACC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并抑制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异常激活,同时下调GRIN2A、GRIN2B、MK2蛋白,上调CaMKII、Cofilin蛋白,继而改善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和突触重塑。结论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其分子机制与调节突触重塑相关NR/CaMKII、MK2/Cofil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谷氨酸能神经元 突触重塑 NR/CaMKII MK2/Cofilin 柴金解郁安神片
下载PDF
铅对大鼠皮质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介导电流及GABA能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高文良 张红 +4 位作者 袁谊 郭蕊 刘兴阳 邓显华 孙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研究铅(Pb^(2+))对大鼠皮质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A型受体介导电流(I_(GABA))及GABA能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分离出生0 d的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7~14 d用膜片钳系统记录神经元GABA激活的I_(GABA),... 目的研究铅(Pb^(2+))对大鼠皮质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A型受体介导电流(I_(GABA))及GABA能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分离出生0 d的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7~14 d用膜片钳系统记录神经元GABA激活的I_(GABA),检测不同浓度Pb^(2+)(1,5,10,50和100μmol·L^(-1))(Y管给药,作用时间20 s)对GABA(100μmol·L^(-1))激活I_(GABA)的影响,并检测Pb^(2+)50μmol·L^(-1)(Y管给药,作用时间20 s)对不同浓度GABA(1,10,50,100,500和1000μmol·L^(-1))激活I_(GABA)的影响。②取15~19 d日龄雄性SD大鼠大脑制作厚度为350μm的脑片样本,记录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和注入电流诱导的动作电位(AP),检测Pb^(2+)10μmol·L^(-1)(灌流速度2 mL·min^(-1))处理前和处理5 min后sIPSC和mIPSC振幅和频率及AP频率。结果①在10,50和100μmol·L^(-1)浓度时,随浓度升高,Pb^(2+)抑制原代培养神经元I_(GABA)的作用增强,IC_(50)值为(68±20)μmol·L^(-1)。②Pb^(2+)50μmol·L^(-1)抑制GABA最大激活电流(P<0.01),升高GABA的EC50值,由无Pb^(2+)组的(20±6)μmol·L^(-1)增加到(87±39)μmol·L^(-1),表明Pb^(2+)可能以非竞争性机制抑制I_(GABA)。③脑片实验中,与处理前比较,Pb^(2+)10μmol·L^(-1)处理5 min后可逆地抑制神经元sIPSC的频率(P<0.01)而未影响其振幅,而mIPSC的频率和振幅均未受到影响。此外,Pb^(2+)10μmol·L^(-1)抑制AP的频率(P<0.01),降低神经元的整体兴奋性。结论Pb^(2+)对原代培养神经元I_(GAB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b^(2+)可能通过抑制皮质神经元的AP抑制sIPSC的频率;提示Pb^(2+)对原代培养神经元I_(GABA)的抑制以及对脑片神经元sIPSC频率的抑制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反映了Pb^(2+)中毒机制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神经元 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基于胶质细胞GR/CX3CR1双信号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含药血清减轻体外抑郁模型大鼠ACC神经元突触损伤的机制
9
作者 刘检 杨蕙 +2 位作者 赵洪庆 孟盼 王宇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7-1007,共11页
目的:基于胶质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 chemokine receptor 1,CX3CR1)双信号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CJJY)含药血清对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 目的:基于胶质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 chemokine receptor 1,CX3CR1)双信号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CJJY)含药血清对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ACC脑区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并分别进行鉴定;采用200μmol/L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联合1 mg/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模拟抑郁环境的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CORT+LPS)、GR阻断剂(GR-)组(CORT+LPS+RU486)、GR激动剂(GR+)组(CORT+LPS+dexamethasone)、CX3CR1阻断剂(CX3-)组(CORT+LPS+AZD8797)、CX3CR1激动剂(CX3+)组(CORT+LPS+fractalkine)、CJJY组(CORT+LPS+CJJY含药血清)、CJJY联合GR激动剂(CJJY/GR+)组(CORT+LPS+CJJY含药血清+dexamethasone)组和CJJY联合CX3CR1激动剂(CJJY/CX3+)组(CORT+LPS+CJJY含药血清+fractalkine);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ACC神经元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COR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GR和囊泡谷氨酸转运体1(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GluT1)表达水平,以及小胶质细胞中CX3CR1和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A2AR)表达水平;Nissl染色和β-tubulin染色观察神经元突触损伤情况。结果:CJJY含药血清能减轻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同时抑制细胞上清液中ACTH、CRH、CORT、TNF-α、IL-1β、IL-6和Glu水平异常增高(P<0.05或P<0.01),有效调控GR、VGluT1、CX3CR1和A2AR表达异常(P<0.05或P<0.01),并减轻大鼠ACC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损伤。结论:CJJY含药血清通过调控胶质细胞GR/CX3CR1双信号而减轻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ACC神经元突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柴金解郁安神片 前扣带皮层 神经元 突触损伤 糖皮质激素受体 CX3C趋化因子受体1
下载PDF
帕金森病神经突触损伤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璇 靳佳慧 +4 位作者 燕子姝 李东娜 张艳军 庄朋伟 郭虹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276-1283,共8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PD的终末核心特征之一,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直接相关。而PD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往往会表现出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睡眠障碍、抑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PD的终末核心特征之一,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直接相关。而PD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往往会表现出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睡眠障碍、抑郁、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症状的产生与大脑特定部位神经突触损伤及功能变化有关,围绕PD突触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防止PD进行性加重的重要环节。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中药是常用手段,且其对突触保护凸显出独特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突触损伤在PD相关症状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突触损伤的机制和中药对突触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突触损伤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RhoA/cofilin通路激活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参与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郭健雄 刘文静 +5 位作者 王小义 程厚之 张丽凤 廖素婵 李艳丽 黄俊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 目的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只)和RhoA抑制剂组(10只),后者予Rhosin盐酸盐腹腔注射30 d。剩余的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RhoA、cofilin、PSD-95、SYN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铝中毒模型组大鼠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RhoA抑制剂组大鼠的潜伏期较铝中毒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降低,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增高,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降低,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中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突触数量增多,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增加,突触间隙宽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铝中毒模型组线粒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RhoA抑制剂组的线粒体轻微膨胀,膜结构保持完好,线粒体形态及突触超微结构好于铝中毒模型组。结论铝中毒可通过激活RhoA/cofilin信号通路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RhoA/cofilin信号通路 学习 记忆 海马突触可塑性 突触相关蛋白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12
作者 沈雪 郑佳佳 +1 位作者 张梦若 王雪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109-114,共6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绘制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图谱,了解目前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为中医药促神经再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2年1月...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绘制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图谱,了解目前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为中医药促神经再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2年1月1日-2022年5月10日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5.8.R3软件筛选,对其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 154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作者以岳增辉、隋海娟、韩新民、吴丽丽等为代表,已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但团队间合作较少。机构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发文量名列前茅,中医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是机构合作的主要研究力量,同地域合作研究占主体,跨地域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表明,热度最高的是电针,共形成13个有意义的聚类,主要包含实验研究及机制、中药治疗、针灸治疗3个方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电针、海马、学习记忆、突触素、中药等方面。结论: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领域、治法用药、中医药疗法、分子机制等方面,其中以中医药疗法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再生及分子机制研究为热点趋势,然而各研究团队、单位、机构、学者之间的合作欠佳,深层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分析 突触 突触可塑性 中医药
下载PDF
S100钙结合蛋白β与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
13
作者 李婷 郑丽娜 +1 位作者 张叶 王黎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94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非抑郁组102例(0~13分)及抑郁...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94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非抑郁组102例(0~13分)及抑郁组92例(≥14分)。运动障碍采用Hoehn-Yahr(H-Y)分级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进行评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100β及α-syn水平与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结果抑郁组体质量指数低于非抑郁组,H-Y分级、UPDRS-Ⅲ评分、S100β、α-syn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Y分级、UPDRS-Ⅲ评分、S100β、α-syn为P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D患者S100β水平与H-Y分级、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698,P=0.005;r=0.637,P=0.011);α-syn水平与H-Y分级、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654,P=0.021;r=0.611,P=0.035)。ROC曲线显示,S100β、α-syn诊断PD患者抑郁的截断值分别为486.65μg/L、3894.27 n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95%CI:0.812~0.923)、0.761(95%CI:0.714~0.828),S100β曲线下面积显著优于α-syn(P<0.05)。结论PD患者血清S100β、α-syn水平与其抑郁发生及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100钙结合蛋白β亚基 Α突触核蛋白 抑郁 运动障碍 LOGISTIC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调补心肾方通过活化PI3K/Akt/mTOR通路促进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合成
14
作者 林智颖 姚明龙 郑关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探讨调补心肾方(党参、制首乌、枸杞子、黄芪等)对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月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5xFAD转基因小鼠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调补心肾方组(颗粒剂,4.18 g·k... 目的探讨调补心肾方(党参、制首乌、枸杞子、黄芪等)对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月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5xFAD转基因小鼠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调补心肾方组(颗粒剂,4.18 g·kg^(-1))、安理申组(盐酸多奈哌齐,0.625 mg·kg^(-1)),每组6只。按照上述分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60 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T对照组比较,5xFAD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不规则,线粒体萎缩、减少,线粒体嵴断裂、消失,突触膜弯曲不规则,突触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PDS)变薄甚至断裂;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5xFAD对照组相比较,5xFAD调补心肾方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线粒体数量增加,突触囊泡增多,突触膜完整,突触后致密物有增厚现象;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调补心肾方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mTOR通路,促进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合成,进而改善AD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调补心肾方 PI3K/Akt/mTOR通路 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5xFAD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突触可塑性在运动抗抑郁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韩雨梅 张子威 +2 位作者 包春辉 梁家任 田俊生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元的一个基本特性,指神经元连接强度的活动依赖性变化涉及学习和记忆、神经发生和发育等生理进程,受运动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突触可塑性受到多种信号通...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元的一个基本特性,指神经元连接强度的活动依赖性变化涉及学习和记忆、神经发生和发育等生理进程,受运动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突触可塑性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调节,许多关键通路的异常活动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和压力引起的谷氨酸水平异常等.运动作为一种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方法,已被证明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有关.新近发现,乳酸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脑能量代谢并可以提高突触可塑性,使神经发生在改善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乳酸可能成为运动调节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抑郁症的潜在靶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乳酸 突触可塑性 抑郁症
下载PDF
应重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诊断与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含 王一淳 张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和多系统萎缩,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部分重叠,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这些疾病的共同常见特征,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本文对上述... 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和多系统萎缩,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部分重叠,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这些疾病的共同常见特征,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本文对上述3种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疾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梳理,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病 自主神经系统 综述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突触融合蛋白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17
作者 王娜 杨迷玲 +1 位作者 杨金花 郝义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突触融合蛋白6(STX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的82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X6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STX6与...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突触融合蛋白6(STX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的82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X6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STX6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至2023年6月,记录所有胃癌患者的生存结局,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癌组织中STX6表达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STX6表达阳性率为65.85%,高于癌旁组织50.00%(P<0.05)。胃癌组织中STX6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但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有关(P<0.05)。经log-rank检验显示,STX6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时间较STX6阴性表达者短(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STX6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r<0,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TX6呈高表达,且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远期预后与STX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突触融合蛋白6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小续命汤对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漫漫 兰瑞 +6 位作者 张勇 付雪琴 邹旭欢 王玮玮 李泓宇 唐琛 刘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XXMD)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筛选XXM...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XXMD)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筛选XXMD最佳作用浓度。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GD/R组和OGD/R+XXMD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Neu N及突触相关蛋白NF200和MAP2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F200和MA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XXMD在浓度为100 mg/L时细胞活力最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变圆皱缩,线粒体呈现肿胀甚至空泡样改变,活力明显下降(P<0.05),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NF200和MAP2的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XXMD可改善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提升生存率(P<0.05),降低炎症因子水平(P<0.05)。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OGD/R+XXMD组可以增强NF200和MAP2平均荧光强度(P<0.05),提升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XXMD可以减轻OGD/R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减轻炎症反应和增强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氧糖剥夺 HT22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经颅重复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国强 孙婧妍 +8 位作者 关莹 唐祎周 杨添淞 石光煜 冯秋菊 曹燚 吴壮 张良 李红伟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 观察经颅重复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 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4只)和造... 目的 观察经颅重复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 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4只)和造模组(42只)。造模组建立VaD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常规针刺组(14只)和经颅重复针刺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rTAS)组(14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rTAS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常规针刺组仅给予常规针刺手法;模型组与空白组给予以同等条件抓取及固定,不予针刺。采用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探索行为和自主活动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SYP、MAP-2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中突触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rTAS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rTAS组逃避潜伏时间与穿越平台次数改变不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穿越格子数与后肢站立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rTAS组穿越格子数与后肢站立数明显增加(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rTAS组穿越格子数与后肢站立数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YP、MAP-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rTAS组SYP、MAP-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rTAS组SYP、MAP-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电镜下,模型组突触结构欠清晰,突触间隙模糊不清,突触小泡较少,突触前致密物质减少,胞浆内细胞器稀疏,线粒体变形肿大明显;而rTAS组突触结构较完整,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分界清晰,突触前膜内囊泡较多,突触后膜均匀增厚,周边线粒体丰富、结构完整。结论 经颅重复针刺较常规针刺可能通过调控SYP、MAP-2表达,更有效促进突触再生,改善突触可塑性,修复受损神经元,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颅重复针刺 痴呆 血管性 突触 海马 认知功能 大鼠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新研究进展
20
作者 童洁 黄钰婷 +2 位作者 李良贤 崔相文 金明月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高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突触前结构,通过调控突触囊泡的运输、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回收来维持正常突触功能。在病理状态下,错误折叠或过度磷酸化的α-Syn在脑内的异常沉积可诱发多... 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高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突触前结构,通过调控突触囊泡的运输、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回收来维持正常突触功能。在病理状态下,错误折叠或过度磷酸化的α-Syn在脑内的异常沉积可诱发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其致病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阐述α-Syn的生理功能对α-Syn发病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靶点、新线索。本文就α-Syn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相关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运动功能障碍 帕金森氏病 α-突触核蛋白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