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大核对脊髓活动的突触前抑制作用及其传出途径分析
1
作者 程珍凤 杜剑青 +3 位作者 何量 张爱玲 殷勇 郑庆印 《医学研究杂志》 1994年第5期23-,4,共2页
突触前抑制是神经生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脑内刺激、穴位针刺和吗啡注射所激活的下行抑制作用,一般只选择性抑制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上行传递,而对其它传入信息的传递并无显著影响,这符合突触前抑制的特点。但已往对突触前抑制的... 突触前抑制是神经生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脑内刺激、穴位针刺和吗啡注射所激活的下行抑制作用,一般只选择性抑制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上行传递,而对其它传入信息的传递并无显著影响,这符合突触前抑制的特点。但已往对突触前抑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髓节段性突触前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前抑制 传出途径 中缝大核 下行抑制 脊髓背角 伤害性信息 神经生理学 脊髓节段 穴位针刺 选择性抑制
下载PDF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对C纤维进行突触前抑制的形态学证据——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电镜研究
2
作者 李和 张敏海 杨世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3-63,共1页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对C纤维进行突触前抑制的形态学证据*——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电镜研究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对C纤维进行突触前抑制的形态学证据*——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电镜研究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9370250)脊髓后角浅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荧光双标 脊髓后角浅层 免疫电镜 突触前抑制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形态学 能神经元 C纤维 大鼠
下载PDF
躯体感觉传入系统存在GABA_A受体依赖和NMDA受体依赖两种不同的突触前抑制形式
3
作者 王屹洋 张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5-365,共1页
“侧向抑制”是指相邻神经元彼此之间相互抑制的一种现象,对于提高感觉的灵敏度和精细度有着重要意义。侧向抑制现象在视觉系统最为显著,在躯体感觉系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当我们电刺激某一脊髓节段的背根时,其相邻节段的背根可以... “侧向抑制”是指相邻神经元彼此之间相互抑制的一种现象,对于提高感觉的灵敏度和精细度有着重要意义。侧向抑制现象在视觉系统最为显著,在躯体感觉系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当我们电刺激某一脊髓节段的背根时,其相邻节段的背根可以被逆向激活,产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初级传入纤维去极化(primary afferent depolarization,PAD)。由于PAD降低了进一步发生动作电位时电位变化的幅度,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因此PAD通过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PSI)机制介导了躯体感觉传入系统中侧向抑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前抑制 神经递质释放 脊髓节段 躯体感觉 电位变化 去极化 NMDA受体 动作电位
下载PDF
针刺的突触前去极化效应与r-氨基丁酸、内阿片肽及P物质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黎春元 朱丽霞 +1 位作者 李惟明 吉长福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本文以猫脊髓处的检验刺激所诱发的腓肠神经逆向 C 波大小作为判断初级传入 C 纤维突触前末梢兴奋性的指标。电针“环跳”及“阳陵泉”穴引起该逆向 C 波明显增大。表明初级传入 C 纤维突触前末梢发生了去极化。而荷包牡丹碱、纳络酮及... 本文以猫脊髓处的检验刺激所诱发的腓肠神经逆向 C 波大小作为判断初级传入 C 纤维突触前末梢兴奋性的指标。电针“环跳”及“阳陵泉”穴引起该逆向 C 波明显增大。表明初级传入 C 纤维突触前末梢发生了去极化。而荷包牡丹碱、纳络酮及 P 物质抗血清能明显地抑制此针刺效应。提示 GABA,内阿片肽及 P 物质均参与针刺突触前抑制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前抑制 氨基丁酸 阿片肽 针刺
下载PDF
5-HT经突触前1_B受体对仓鼠视束传至上丘兴奋的调节
5
作者 史明仪 王正山 周华珠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6期41-45,共5页
本工作用与视束相连的仓鼠上丘离体薄片进行细胞内记录研究。受试的85个上丘浅层细胞中,67个细胞由刺激视束引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高度在5-HT灌流时,从平均对照7.8±2.1mV降至2.7±1.9... 本工作用与视束相连的仓鼠上丘离体薄片进行细胞内记录研究。受试的85个上丘浅层细胞中,67个细胞由刺激视束引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高度在5-HT灌流时,从平均对照7.8±2.1mV降至2.7±1.9mV,膜电位和输入阻抗无明显变化,5-HT上述作用与5-HT1B受体激动剂TFMPP与CGS-12066B的效应类似,为5-HT1A/1B受体拮抗剂pindolol所阻断,不受其它5-HT受体拮抗剂spiperone(5-HT1A、1c/5-HT_2)、NAN-190(5-HT_2)及MDL-72222(5-HT_3)所影响。在克氏液及低钙高镁液中,5-HT不降低压力注射glutamate引致的膜去极反应。上述结果提示,5-HT经突触前1B受体抑制视束至上丘浅层神经元的兴奋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突触前抑制 受体 视神经 上丘 仓鼠
下载PDF
静脉注射IgG的中和作用对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患者的突触前效应
6
作者 Buchwald B. Ahangari R. +2 位作者 Weishaupt A. Toyka K.V. 李一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0-51,共2页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treatment improves mus- cle strength in 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 (LEMS), butits specific mod e of action is unknown. We have delineated its mode of action on neuromuscular b ...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treatment improves mus- cle strength in 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 (LEMS), butits specific mod e of action is unknown. We have delineated its mode of action on neuromuscular b locking properties of LEMS IgG. The effect of sera and purified IgG from six pat ients with LEMS on evoked quantal release was investigated after direct applicat ion to the motor nerve terminal by the perfused macro-patch-clamp electrode in mouse hemidiaphragms. The effect of LEMS IgG was analyzed alone and after coinc uba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VIg or its Fab fragments. All LEMS ser a and purified LEMS IgG fractions taken before IVIg treatment inhibited evoked q uantal releas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hen LEMS IgG was coincubated with a therapeutic IVIg preparation, presynaptic inhibitory activity of LEMS IgG was d iminished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Monovalent Fab fragments were as effecti ve in neutralizing the activity of LEMS IgG as whole IVIg. These direct neutrali zing effects of IVIg may explain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无力 IGG Eaton 突触前抑制 Lambert 量子释放 运动神经末梢 鼠膈 作用模式 作用方式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燕 田磊 +1 位作者 徐林 莫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作用。方法 断头法分离3~4周雄性Wistar大鼠海马半脑,用切片机切出400pm厚度的海马脑片,对CA1区锥体细胞采用“盲法...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作用。方法 断头法分离3~4周雄性Wistar大鼠海马半脑,用切片机切出400pm厚度的海马脑片,对CA1区锥体细胞采用“盲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分别检测和分析PNS(0.05~0.4g/L)对刺激CA1传入纤维引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s)的影响,继而以脉冲间隔为50ms的配对刺激代替单刺激,通过EPSC2/EPSC1(P2/P1)值的变化观察PNS对双脉冲易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的影响。结果 0.1~0.4g/LPNS显著抑制EPSCs(P〈0.05),且PNS在抑制P1、P2的同时明显升高P2/P1值(P〈0.05),加强了双脉冲易化,但PNS对IPSCs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PNS显著减小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EPSCs而不影响IPSCs,说明PNS不是通过强化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地抑制兴奋性神经元,而是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直接产生抑制;PNS明显升高P2/P1值,说明PNS是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CA1区兴奋性突触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海马CA1区 突触前抑制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 抑制突触后电流(IPSCs)
下载PDF
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ABA_B受体调控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维秀 郭英 +1 位作者 徐娟 张宏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下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ABAB受体调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机制。方法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 目的研究下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ABAB受体调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机制。方法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s),给予GABAB受体特异性拮抗剂CGP55845,进一步观察GABAB受体在苯肾上腺素对突触终末eEPSCs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苯肾上腺素显著降低初级传入末梢单突触和多突触eEPSCs幅度,在突触后GABAB受体被从胞内阻断的条件下,再灌流CGP55845,阻断谷氨酸能突触前GABAB受体,可部分拮抗苯肾上腺素对刺激引发的EPSCs(eEPSCs)幅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位于脊髓背角神经元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ABAB受体抑制初级传入纤维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冲动的传入,这种突触前对谷氨酸释放的调节可能是下行肾上腺素能系统对伤害性刺激调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受体 脊髓背角 突触前抑制 GABAB受体 全细胞记录
下载PDF
α1-肾上腺素受体参与调控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维秀 郭英 +1 位作者 徐娟 张宏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723-726,共4页
目的研究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调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对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抑制性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IPSCs和eEPSCs)... 目的研究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调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对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抑制性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IPSCs和eEPSCs)的影响。结果苯肾上腺素对IPSCs频率产生剂量依赖性兴奋作用,此作用可被α1-AR特异性拮抗剂WB4101完全拮抗。苯肾上腺素对eEPSCs振幅的抑制作用可以部分被GABAA受体拮抗剂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PTX)拮抗。结论位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α1-AR,促进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背角释放γ-氨基丁酸(GABA),进而主要通过GABAA受体抑制初级传入纤维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冲动的传入。下行肾上腺素能系统可能通过GABAA受体机制参与突触前对谷氨酸递质释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受体 脊髓背角 突触前抑制 GABAA受体 全细胞记录
下载PDF
关于中枢抑制的教学探讨
10
作者 喻晓丹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59-60,62,共3页
“中枢抑制”是生理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传统教材中对“中枢抑制”的两种方式(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阐述都很抽象,极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和改进的方法,并澄清了有关模糊点,更有利于该课程教学质量的... “中枢抑制”是生理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传统教材中对“中枢抑制”的两种方式(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阐述都很抽象,极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和改进的方法,并澄清了有关模糊点,更有利于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抑制 突触抑制 突触前抑制 γ-氨基丁酸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刺激PAG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抑制及其与PAG—CDP的关系
11
作者 何量 杜剑青 +2 位作者 程珍凤 谢浩 宋新艾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电刺激PAG腹外侧,可在腰骶髓引导出PAG—CDP。用相同参数刺激PAG,可使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n=31)放电抑制。放电完全停止所持续的时间与CDP慢波时程相当,呈有意义的正相关,抑制潜伏期与慢波潜伏期也呈有意义的正相关。当PAG刺激不足以引... 电刺激PAG腹外侧,可在腰骶髓引导出PAG—CDP。用相同参数刺激PAG,可使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n=31)放电抑制。放电完全停止所持续的时间与CDP慢波时程相当,呈有意义的正相关,抑制潜伏期与慢波潜伏期也呈有意义的正相关。当PAG刺激不足以引起CDP慢波或刚刚引起CDP慢波时,对会聚神经元也无抑制。结果提示:电刺激PAG所引起的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C放电的抑制有突触前抑制成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 CDP 突触前抑制
下载PDF
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下行抑制的中枢起源
12
作者 柏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关于镇痛的基础研究大体是从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吗啡镇痛三个方面进行的。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各种镇痛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种种镇痛现象都是在实验条件下激活了内源性镇痛系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 关于镇痛的基础研究大体是从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吗啡镇痛三个方面进行的。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各种镇痛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种种镇痛现象都是在实验条件下激活了内源性镇痛系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脑刺激。针刺穴位或应用吗啡的情况下,激活了脑内各个与镇痛有关的核团,这些核团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间接地下行到脊髓,对伤害性信息在脊髓的传递发生了抑制作用。这种作用称为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抑制 伤害性信息传递 脊髓背角 脑刺激 核团 背外侧束 针刺镇痛 针刺穴位 抑制作用 突触前抑制
下载PDF
短时程的突触可塑性
13
作者 周玲 杨世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2年第4期57-58,共2页
本文提出了可塑性在神经科学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意义,简介了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几种短时程突触可塑性表现,即突触易化(或频率强化),突触阻抑和强直后增强;并浅谈了关于它们的一些机理。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强直后增强 强直刺激 突触前抑制 化学突触 钙离子 动作电位 终板电位 递质释放 神经科学
下载PDF
大白鼠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C反应的抑制
14
作者 张天祥 张健身 牛汉璋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0-16,20+94,共9页
实验是在用戊巴比妥麻醉后,基本清醒的大白鼠脊髓背角记录的,观察了由A反应和C反应所组成的会聚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统计了33个这类神经元C反应的基本参数。分析了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C反应的抑制效应,此效应可用直线方程Y=ax+b(a≤0,b≥0... 实验是在用戊巴比妥麻醉后,基本清醒的大白鼠脊髓背角记录的,观察了由A反应和C反应所组成的会聚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统计了33个这类神经元C反应的基本参数。分析了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C反应的抑制效应,此效应可用直线方程Y=ax+b(a≤0,b≥0)表示,并按Y值的大小将所受抑制的神经元分为强、弱两型。发现此抑制量同突触前抑制量呈高度正相关(P<0.01)。从而以脊髓背表面电位P波作为突触前抑制指标,证明了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会聚神经元C反应的抑制中有突触前抑制的参与,并可能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类初级传入纤维 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C反应 背表面电位突触前抑制
下载PDF
电刺激大鼠腓肠神经引起A_δ、C类传入神经纤维的背根反射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东元 牛汉璋 +1 位作者 唐向东 李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在距脊髓约 15mm处切断大鼠L5背根 ,将中枢端分成 4~ 5条细束 ,电刺激腓肠神经在背根细束上记录背根反射 (dorsalrootreflex ,DRR)。共记录到DRR 5 1例 ,根据引起DRR所兴奋的腓肠神经纤维类别和DRR在背根逆向传出的纤维类别将DRR分为 5... 在距脊髓约 15mm处切断大鼠L5背根 ,将中枢端分成 4~ 5条细束 ,电刺激腓肠神经在背根细束上记录背根反射 (dorsalrootreflex ,DRR)。共记录到DRR 5 1例 ,根据引起DRR所兴奋的腓肠神经纤维类别和DRR在背根逆向传出的纤维类别将DRR分为 5类 :Aαβ Aαβ·DRR、Aβδ Aδ·DRR、Aβδ C·DRR、Aαβδδ C·DRR和C C·DRR。结果证明 ,电刺激外周神经激活各类纤维不但能引起A类 (包括Aδ)纤维的DRR ,而且也能引起C类纤维的DRR。记录的Aδ·DRR和C·DRR为细纤维传入终末产生突触前抑制提供了客观指标 ,为DRR逆向传出冲动到达外周组织 ,释放神经肽类递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 背根反射 电生理 初级传入去极化 背根电位 突触前抑制 C纤维
下载PDF
氨磺必利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聂所成 刘长成 张新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335-1337,共3页
氨磺必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药,具有多巴胺能受体双重阻断作用[1],高剂量时阻断突触后受体,减少多巴胺结合位点,从而对阳性症状发挥疗效;低剂量时主要阻断D2/D3突触前自身受体,消除突触前抑制,使进入间隙量的多巴胺浓度增... 氨磺必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药,具有多巴胺能受体双重阻断作用[1],高剂量时阻断突触后受体,减少多巴胺结合位点,从而对阳性症状发挥疗效;低剂量时主要阻断D2/D3突触前自身受体,消除突触前抑制,使进入间隙量的多巴胺浓度增加,可以缓解阴性症状[2]。本研究以氨磺必利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多巴胺能受体 突触前抑制 自身受体 阻断作用 生存质量 SANS 受体拮抗药 情绪退缩 情感迟钝
下载PDF
安定注射液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金峰 肖爱梅 贾丽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5期512-512,共1页
安定注射液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可由于增加突触前抑制,抑制皮质-丘脑和边缘系统的治病灶引起癫痫病灶的活动.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的首选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 安定注射液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可由于增加突触前抑制,抑制皮质-丘脑和边缘系统的治病灶引起癫痫病灶的活动.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的首选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42)为无色的澄明液体.主要成份是异甘草酸镁,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安定注射液 配伍禁忌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慢性病毒性肝炎 液存 癫痫病灶 突触前抑制
下载PDF
毒蕈碱乙酰胆碱M2/M4受体亚型在调节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递质释放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威 郭英 袁维秀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研究毒蕈碱胆碱能受体(mAChRs)亚型对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mAChRs非特异性激动剂氢化震颤素M(Oxo-M)对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后电... 目的研究毒蕈碱胆碱能受体(mAChRs)亚型对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mAChRs非特异性激动剂氢化震颤素M(Oxo-M)对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s)的影响,给予M2/M4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喜巴辛,观察mAChRs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谷氨酸能递质释放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Oxo-M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单突触和多突触eEPSCs的幅度显著降低,其抑制强度呈浓度依赖性,喜巴辛可以拮抗Oxo-M对刺激诱发eEPSCs幅度的抑制作用,在记录的25个细胞中,92.3%的单突触细胞和75%的多突触细胞表现为Oxo-M抑制作用被完全拮抗,另有16%的细胞表现为部分拮抗作用。结论 mAChRs激活后通过位于脊髓背角传入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M2或M4受体亚型抑制兴奋性谷氨酸递质的释放,这种突触前对谷氨酸释放的调节可能是胆碱能系统和mAChRs在脊髓水平对伤害性刺激调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碱胆碱能受体 脊髓背角 突触前抑制 谷氨酸能突触传递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感觉运动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东云 Thompson,C. +1 位作者 刘宏亮 《中国康复》 2019年第6期318-318,共1页
踝关节外侧扭伤后,多达70%的患者出现不稳定和反复踝关节扭伤。以往的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患者的身体摇摆程度增加,腓神经传导时间延长,外翻能力下降。由于这些因素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反映了感觉运动整合受损,故本研究评估... 踝关节外侧扭伤后,多达70%的患者出现不稳定和反复踝关节扭伤。以往的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患者的身体摇摆程度增加,腓神经传导时间延长,外翻能力下降。由于这些因素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反映了感觉运动整合受损,故本研究评估了CAI患者脊髓反射兴奋性、突触前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定 感觉运动 运动控制 慢性 踝关节扭伤 中枢神经系统 踝关节外侧 突触前抑制
下载PDF
The pre-synaptic blocker toosendanin does not inhibit secretion in exocrine cells 被引量:4
20
作者 Zong-Jie Cui Xue-Hui He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918-922,共5页
AIM:Toosendanin is a pre-synaptic blocer at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and its inhititory effect is divided into an initial facilitatve/stimulatory phase followed by a prolonged inhibitory phase,The present study inv... AIM:Toosendanin is a pre-synaptic blocer at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and its inhititory effect is divided into an initial facilitatve/stimulatory phase followed by a prolonged inhibitory phase,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subsequent inhibitory phase was due to exhaustion of the secretory machinery as a result of extensive stimulation during the initial facilitative phase More specifically,this paper examined whether toosendanin could directly inhibit the secretory machinery in exocrine cells.METHODS:Rat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were isolated by collagenase digestion,Secretion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amylase released into the extracellular medium as a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present in the cells before stimulation.Cholecystokinin(CCK)-induced increases in intracellular calcium in single cells were measured with fura-2microfluorometry.RESULTS:Effects of toosendanin on CCK-induced amylase secretion and calcium oscil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Toosendanin of 87-870μMhad no effect on 10pM-100nMCCK-stimulated amylase secretion.nor did 8.7-870μMtoosendanin inhibit 5pM CCK-induced calcium oscillations.In contrast,10nMCCK1recepto antagonistFK480completely blocked5pM CCK-induced calcium oscillations.CONCLUSION;The pre-synaptic“blocker”toosendanin is a selective activator of the 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 but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secretory machinery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突触前抑制 外分泌细胞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