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触受体相关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
1
作者 杨继英 康荣学 +7 位作者 张辛轲 王荣 金权鑫 李芳芳 李红花 金松竹 李英信 孟繁平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突触受体相关蛋白(rapsyn)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症肌无力(MG)患病的相关性.[方法]从63例MG患者及63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提取DNA,用PCR扩增rapsyn基因的启动子基因片段,直接测定序列.与野生型rapsyn... [目的]探讨突触受体相关蛋白(rapsyn)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症肌无力(MG)患病的相关性.[方法]从63例MG患者及63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提取DNA,用PCR扩增rapsyn基因的启动子基因片段,直接测定序列.与野生型rapsyn基因相比较,分析MG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所有个体的rapsyn基因启动子区,尤其是5个多态位点,即-189C>T,-116C>A,-101C>T,-72C>T,-52A>T是否发生突变.[结果]MG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rapsyn基因启动子区的5个多态位点均未发现突变,启动子区其他区域也未发现突变.[结论]63例MG患者rapsyn基因启动子区不存在多态位点,rapsyn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MG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突触受体相关蛋白 启动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抗突触受体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莫雪安 郑金瓯 马朝桂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8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阳性率更高的实验指标,以提高重症肌无力的实验室诊断率。方法:将α一银环蛇毒素和β-银环蛇毒素混合一起包被酶标板,结合随后加的肌肉提取液中相应蛋白质为抗原,以ABC-ELISA法检测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混... 目的:探讨一种阳性率更高的实验指标,以提高重症肌无力的实验室诊断率。方法:将α一银环蛇毒素和β-银环蛇毒素混合一起包被酶标板,结合随后加的肌肉提取液中相应蛋白质为抗原,以ABC-ELISA法检测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混合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称为抗突触受体抗体。结果:75名正常人均阴性。80例临床对照组中,除2例运动神经元疾病和1例多发性肌炎阳性外,其余均阴性。本组122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中98例阳性(80.3%,其中全身型阳性87.5%),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AchRab,(P<0.001)。结论:检测抗突触受体抗体可作为重症肌无力诊断的一个阳性率较高的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突触受体 抗体 ELISA 诊断
原文传递
突触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策 乔健天 刘荣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最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最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分三型共八个亚型。其中Ⅱ和Ⅲ型mGluRs主要位于突触前,发挥对谷氨酸释放的负反馈调节。Ⅲ型mGluRs中的mGluR,位于谷氨酸能末梢突触前膜的活性区,发挥自身受体的作用,对正常情况下突触传递过程的谷氨酸释放进行负反馈调节;而属于Ⅱ型的mGluR2及属于Ⅲ型的mGluR4和mGluR8,则位于远离突触前膜活性区的外突触区,因而正常突触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谷氨酸量不能激活它们。只有在突触传递增强的情况下才被激活,抑制递质的释放。另外,mGluRs还分布在GABA能纤维末梢,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GABA的释放。对突触前膜受体尤其是位于外突触区的mGluRs受体的研究,将有可能开发出理想的工具药,从而预防和阻止谷氨酸过量释放引起的神经毒及神经元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调节 神经递质 释放 突触受体
下载PDF
突触内与突触外NMDA受体在β-淀粉样蛋白减少海马神经元突触后密度蛋白-95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津平 武艳 +3 位作者 景朋 宋一志 陆涛 高秀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Aβ寡聚体在海马神经元中对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在NMDA拮抗剂与激动剂作用下,Aβ25~35对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表达的影响。结果Aβ25~35引起的PSD-95减少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SD-95的... 目的研究可溶性Aβ寡聚体在海马神经元中对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在NMDA拮抗剂与激动剂作用下,Aβ25~35对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表达的影响。结果Aβ25~35引起的PSD-95减少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SD-95的减少可被非特异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缓解;突触外NMDA受体被阻断时,也可显著缓解;而在突触内NMDA受体被阻断时,无显著性改变。结论Aβ引起的PSD-95减少依赖NMDA受体活性,突触外NMDA受体可能参与Aβ诱导突触蛋白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突触内NMDA受体 突触外NMDA受体 突触后密度蛋白-95 海马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下载PDF
DBS对海人酸癫痫大鼠突触外GABAA受体亚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齐江华 王峰 +1 位作者 任双来 孙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03-406,410,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DBS治疗对海人酸癫痫大鼠大脑中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分布与表达的影响,为癫痫的发病机制与DBS的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DBS治疗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突触外GABAA... 目的研究DBS治疗对海人酸癫痫大鼠大脑中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分布与表达的影响,为癫痫的发病机制与DBS的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DBS治疗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在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与表达量的变化。结合大鼠脑电信号的采集分析以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分析DBS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的影响。结果 DBS治疗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6.01±4.87,n=8)明显低于癫痫对照(17.31±4.59,n=8),P<0.05;DBS治疗可有效抑制癫痫大鼠海马异常放电;DBS治疗组(463.62±38.41,n=8)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及胶质细胞增生程度较癫痫组轻(357.12±20.50,n=8)(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突触外GABA受体δ亚基主要分布在海马(IOD=30.96±2.73,n=8)与丘脑腹外侧核(IOD=32.85±2.35,n=8)。癫痫组大鼠脑组织海马(IOD=12.31±1.72,n=8)及丘脑腹外侧核(IOD=22.39±1.94,n=8)突触外GABA受体δ亚基表达下降。DBS治疗组的丘脑腹外侧核(IOD=35.91±3.97,n=8),海马区(IOD=22.74±2.08,n=8)突触外GABA受体δ亚基表达比癫痫组表达增高(P<0.05)。结论丘脑底核DBS治疗可以通过改变大脑突触外GABA受体δ亚基的表达,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的异常放电,减轻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起到对癫痫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刺激 海人酸 突触外GABAA受体 致痫大鼠
下载PDF
突触前受体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师晨霞 任雷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综述了突触前受体存在的证据、分类、调节和临床意义。突触前受体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突触前自调受体和旁调受体;抑制性和易化性突触前受体;G-蛋白偶联型和离子通道型突触前受体。突触前受体调节递质释放的机制,可能与钙通道、钾通... 综述了突触前受体存在的证据、分类、调节和临床意义。突触前受体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突触前自调受体和旁调受体;抑制性和易化性突触前受体;G-蛋白偶联型和离子通道型突触前受体。突触前受体调节递质释放的机制,可能与钙通道、钾通道及囊泡释放复合物的调节有关。通过研制合适的突触前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适度调节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可达到控制或治疗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精神疾患、阿尔茨海默病、心肌缺血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受体 自调受体 旁调受体 突触前调节 钙通道 钾通道
下载PDF
大鼠海马齿状回、杏仁核突触外GABAA受体表达与生殖周期雌孕激素变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庭元 郑小敏 +6 位作者 赵承军 秦毅 张晓光 杨文娟 马会明 孙苗 王燕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8期764-767,封2,共5页
目的明确生殖周期中卵巢甾体激素波动是否引发特定脑区神经元突触外GABAA受体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阴道涂片法筛选出具有完整生殖周期的大鼠,并将其分为两组,动情期组与动情间期组;Elisa检测每组大鼠血清雌孕激素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 目的明确生殖周期中卵巢甾体激素波动是否引发特定脑区神经元突触外GABAA受体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阴道涂片法筛选出具有完整生殖周期的大鼠,并将其分为两组,动情期组与动情间期组;Elisa检测每组大鼠血清雌孕激素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每组大鼠海马齿状回、杏仁核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的表达;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孕激素含量与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动情期组血清雌激素含量高于动情间期组,而孕酮含量则低于动情间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齿状回、杏仁核GABAA受体δ亚基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表达动情间期组高于动情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齿状回、杏仁核突触外δ亚基阳性结果 IOD值随着动情间期与动情期孕酮浓度值的增加而增加,两变量呈线性相关。结论动情间期高水平的孕激素可致大脑海马齿状回、杏仁核突触外GABAA受体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杏仁核 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 生殖周期 大鼠
下载PDF
突触体膜上GABA受体对牛磺酸调节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8
作者 郑里翔 刘汉清 +1 位作者 彭仁才 万福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 :从GABA受体的角度进行探讨牛磺酸 (Tau)调节氨基酸释放的机理。方法 :将GABA受体的激动剂、拮抗剂加入悬浮有突触体的KRB液中 ,氨基酸测定采用Dans_Cl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测定。结果 :Tau对GABA释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被GABAB受体的... 目的 :从GABA受体的角度进行探讨牛磺酸 (Tau)调节氨基酸释放的机理。方法 :将GABA受体的激动剂、拮抗剂加入悬浮有突触体的KRB液中 ,氨基酸测定采用Dans_Cl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测定。结果 :Tau对GABA释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被GABAB受体的拮抗剂所拮抗 ,而它们对GluAsp的释放均无影响。结论 :Tau抑制去极化引发GABA的释放是通过激发突触体前膜GABAB 受体而起作用的 ,同时还作用于Asp、Glu神经末梢的突触体前膜 ,从而抑制去极化引发的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突触前膜GABA受体 突触 Asp、Clu、GABA 大脑皮层
下载PDF
爪蟾视觉发育过程中抑制性GABAa受体功能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红 温小红 蔡浩然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16-222,共7页
目的 :阐明从幼年 (变态脱尾后 2~ 12周 )到成年 (变态脱尾后 5~ 10月 )爪蟾的视顶盖神经元突触受体变化。 方法 :盲法脑片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结果 :成年视顶盖神经元的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mIPSCs)的发放频率 (Hz)和平均振幅 (pA)分... 目的 :阐明从幼年 (变态脱尾后 2~ 12周 )到成年 (变态脱尾后 5~ 10月 )爪蟾的视顶盖神经元突触受体变化。 方法 :盲法脑片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结果 :成年视顶盖神经元的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mIPSCs)的发放频率 (Hz)和平均振幅 (pA)分别为 2 .6 5± 0 .6 9和 9.82± 1.30 ,而幼年的分别为 0 .6 8± 0 .2 3和 15 .36± 2 .4 0 ,其中成年动物的mIPSCs的频率是幼年频率的 3.90倍 ;乙酰胆碱受体 (nAChR)激动剂carbachol均可使幼年及成年的mIPSCs频率增加 ,增强效率有所不同 ,幼年增加至对照组的 192 .0 % ,而成年组仅为 14 6 .2 %。 结论 :随着视顶盖神经元的成熟 ,其突触GABAa受体功能也相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 视觉发育 GABAA 受体功能 视顶盖 神经元 突触受体 电压钳
下载PDF
突触结构机能研究的进展对神经生物学传统观点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峰 李盛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8-30,共3页
近年来有关突触的研究已从亚微结构层次向分子水平深化。突触结构机能研究的进展向神经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发出了挑战。不少学者认为对某些经典概念应作补充和修改,如突触联系已扩展到神经无与效应器、感觉器及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神经元... 近年来有关突触的研究已从亚微结构层次向分子水平深化。突触结构机能研究的进展向神经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发出了挑战。不少学者认为对某些经典概念应作补充和修改,如突触联系已扩展到神经无与效应器、感觉器及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神经元普遍存在突触前受体;突触传递可以是“等级性”的;神经元活动没有固定的极性;神经元不一定是基本功能单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神经元 突触受体 树突 轴突
下载PDF
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与学习和记忆 被引量:67
11
作者 陈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619,共10页
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包括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最近,在经过训练的动物海马区,记录到了学习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如果用激酶抑制剂阻断晚期LTP,就会使大鼠丧失训练形成的... 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包括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最近,在经过训练的动物海马区,记录到了学习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如果用激酶抑制剂阻断晚期LTP,就会使大鼠丧失训练形成的记忆.这些结果指出,LTP可能是形成记忆的分子基础.因此,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脑内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对揭示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精神迟滞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内记录到异常的LTP,并发现神经元的树突棘数量减少,形态上产生畸变或萎缩,同时发现,产生突变的基因大多编码调节突触可塑性的信号通路蛋白,故突触可塑性研究也将促进精神和神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综述了突触可塑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相关的突触可塑性 学习 记忆 突触可塑性的机制
下载PDF
咪唑啉结合位点及受体与心血管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丁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人及大鼠心肌细胞存在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多种动物的血管平滑肌存在 1 型和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其中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可能参与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末梢存在突触前咪唑啉受体 ,激动该受体抑制NE的释... 人及大鼠心肌细胞存在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多种动物的血管平滑肌存在 1 型和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其中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可能参与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末梢存在突触前咪唑啉受体 ,激动该受体抑制NE的释放。与多数咪唑啉类化合物不同 ,莫索尼定对突触前咪唑啉受体无效 ,而大麻受体拮抗剂SR141716A对该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已经证实多数咪唑啉类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基胍丁胺降低动物窦房结起搏细胞的放电频率 ,延长人与动物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 ,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但是 ,咪唑啉类和胍类化合物非竞争性抑制心血管系统的KATP通道 ,可能干扰IK .ATP的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结合位点 咪唑啉受体 突触前咪唑啉受体 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从组胺H_3受体的配体开发新药的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嵇汝运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近年通过克隆技术鉴定了组胺H3和H4亚型受体。H3受体是突触前受体,其功能为调节组胺的生物合成与从末梢释放。在其他神经元也有H3受体的存在,因而还能调节其他若干神经递质的释放。已经发现了一些H3受体的激动剂与拮抗剂。实验研究表明... 近年通过克隆技术鉴定了组胺H3和H4亚型受体。H3受体是突触前受体,其功能为调节组胺的生物合成与从末梢释放。在其他神经元也有H3受体的存在,因而还能调节其他若干神经递质的释放。已经发现了一些H3受体的激动剂与拮抗剂。实验研究表明这些激动剂与拮抗剂有广泛的生物作用。迄今尚未有这类化合物经批准在临床应用,但从其功用来日可能开发出一些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3受体 配体新药 突触受体 受体激动剂 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Gephyrin:抑制性突触后蛋白网络的核心骨架蛋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枝婷 杨文琼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9期460-463,共4页
Gephyrin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性突触后蛋白网络的核心骨架蛋白,具有参与抑制性突触形成、稳定抑制性突触受体、调节突触可塑性等作用。Gephyrin翻译后修饰对Gephyrin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调节作用。Gephyrin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癫痫... Gephyrin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性突触后蛋白网络的核心骨架蛋白,具有参与抑制性突触形成、稳定抑制性突触受体、调节突触可塑性等作用。Gephyrin翻译后修饰对Gephyrin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调节作用。Gephyrin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PHYRIN Γ-氨基丁酸 甘氨酸 突触受体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下载PDF
突触融合蛋白1A与2型糖尿病
15
作者 邓幼平 徐焱成 张颖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突触融合蛋白 1A属于突触前膜受体 ,参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 ,传递神经信息。近年研究表明 ,突触融合蛋白 1A也存在于胰岛 β细胞膜及微粒体膜上 ,参与钙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 ,影响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胞吐 ;对 2... 突触融合蛋白 1A属于突触前膜受体 ,参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 ,传递神经信息。近年研究表明 ,突触融合蛋白 1A也存在于胰岛 β细胞膜及微粒体膜上 ,参与钙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 ,影响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胞吐 ;对 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和患者研究显示突触融合蛋白 1A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突触融合蛋白1A 突触前膜受体 胰岛素
下载PDF
组胺H_3受体与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春梅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2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组胺H3受体,是一种突触前受体,主要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神经末梢,控制着组胺和其它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在外周支气管肺组织中,存在于感觉神经C纤维和胆碱能神经末梢,它的负反馈环路机制及其激动剂的抗炎症效应提示对哮喘有一定的治疗和保... 组胺H3受体,是一种突触前受体,主要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神经末梢,控制着组胺和其它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在外周支气管肺组织中,存在于感觉神经C纤维和胆碱能神经末梢,它的负反馈环路机制及其激动剂的抗炎症效应提示对哮喘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3受体 支气管哮喘 突触受体 分子生物学 信号转导机制
下载PDF
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基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7
作者 郭素杰 孟和宝力高 额尔敦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775-777,共3页
目的:构建含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主要免疫区205个氨基酸(AChRα205)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pMARα205为模板PCR扩增AChRα205。酶切后将PCR产物插入到载体pcDNA3.1(+)的EcoRⅠ、XhoⅠ位点之间,重组子经转化E.coli... 目的:构建含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主要免疫区205个氨基酸(AChRα205)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pMARα205为模板PCR扩增AChRα205。酶切后将PCR产物插入到载体pcDNA3.1(+)的EcoRⅠ、XhoⅠ位点之间,重组子经转化E.coliDH5α菌、筛选、酶切并测序进行鉴定。结果:用PCR方法从pMARα205中扩增出了约644bp的片段,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可得到约633bp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测序表明序列正确。结论:用基因重组方法获得了含正确目的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pcDNA3.1(+)/AChRα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 基因重组 突触后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乙酰胆碱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重建 施杞 +3 位作者 王拥军 沈培芝 刘梅 徐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乙酰胆碱斑的变化。方法 采用α bungarotoxin(α BTX)荧光结合剂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图片分析技术 ,观察了大鼠L5神经根挤压后 ,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变性及再生修复过程。结果 神经根受压后 2 0天 ... 目的 观察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乙酰胆碱斑的变化。方法 采用α bungarotoxin(α BTX)荧光结合剂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图片分析技术 ,观察了大鼠L5神经根挤压后 ,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变性及再生修复过程。结果 神经根受压后 2 0天 ,乙酰胆碱斑明显地发生卷缩 ,密度降低 ,结构紊乱 ,甚至崩解成碎片 ,6 0天后 ,乙酰胆碱斑的大小及形态逐又恢复正常 ,但仍留有一些异常的小球状或梭状的乙酰胆碱分支。结论 乙酰胆碱受体的形态功能与神经支配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接头 突触受体 神经再生 大鼠 腰神经根损伤 乙酰胆碱斑
下载PDF
rapsyn基因外显子区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金权鑫 李芳芳 +6 位作者 张辛轲 康荣学 王荣 李红花 金松竹 李英信 孟繁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突触受体相关蛋白(rapsy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方法:从132例MG患者以及153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提取DNA,PCR扩增rapsyn基因的8个外显子,采用直接测序检测基因型。与野生型rapsyn基因比较,分析r... 目的:探讨突触受体相关蛋白(rapsy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方法:从132例MG患者以及153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提取DNA,PCR扩增rapsyn基因的8个外显子,采用直接测序检测基因型。与野生型rapsyn基因比较,分析rapsyn基因突变位点以及与MG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rapsyn基因第1、2、4、5、6、7和8外显子与野生基因序列相同,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在rapsyn基因第3外显子中发现新SNP:L222R[CTG>CGG(2)]或T665G。SNP L222R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G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基因型TT、TG、GG在患者组(42.4%vs 48.5%vs 9.1%)和对照组(49.0%vs 33.3%vs 17.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携带GG基因型对照组显著高于患者组(P<0.05),表现为隐性模型特征。结论:rapsyn基因SNPs与MG存在相关性;L222R(T665G)是新发现的SNP,G等位基因可能是MG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突触受体相关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BDNF、NMDAR1、SYN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菲 耿鑫 +1 位作者 陶华英 程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1)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rTMS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痴呆模型组10只、低频刺激组8只和高频刺激组8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低频刺激组大鼠接受频率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高频刺激组大鼠接受频率5Hz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方法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BDNF、NMDAR1、SYN蛋白表达情况,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磁刺激组大鼠较痴呆模型组大鼠均有好转。痴呆模型组大鼠BDNF、NMDAR1、SYN蛋白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大鼠减低(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BDNF、NMDAR1、SYN蛋白表达量均比痴呆模型组增高(P<0.05),低频刺激组与高频刺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痴呆有恢复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rTMS能增加大鼠海马CA1区BDNF、NMDAR1和SY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重 复经颅磁刺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突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