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庄惠军 沈许德 +9 位作者 陈进忠 姚礼庆 苏红 雷天霞 杨炜琳 吴建海 郑永胜 陈金海 王海星 许国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活检结果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ME-NBI)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48例,患者均行ME-NBI、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内镜超... 目的探讨活检结果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ME-NBI)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48例,患者均行ME-NBI、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内镜超声、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及ESD治疗。以ESD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检出率。结果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2.84%(19/148)和11.49%(17/14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活检、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漏诊率分别为13.51%(20/148)、0.68%(1/148)和2.03%(3/148),常规活检与ME-NBI、靶向活检的漏诊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E-NBI与靶向活检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检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行ME-NBI能够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窄带光成像技术 活检 漏诊率
原文传递
早期未分化型胃癌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下特征差异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晓婉 庄谦 +6 位作者 王晶 陈达凡 董志霞 钱月琴 陆伦根 宛新建 周慧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11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未分化型胃癌(undifferentiated-typed early gastric cancer,UD-EGC)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在白光内镜以及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magnifying endoscopy-narrow band imaging,M... 目的探讨早期未分化型胃癌(undifferentiated-typed early gastric cancer,UD-EGC)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在白光内镜以及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magnifying endoscopy-narrow band imaging,ME-NBI)下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2015年3月-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所有留存白光和ME-NBI完整图像资料的病例,比较26例UD-EGC和7例ⅠE1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资料。总结分析不同病变在白光内镜和ME-NBI下的特征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浸润深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白光内镜下,UD-EGC多为单一病灶,位于胃的下段,边界常不清晰,而MALT淋巴瘤病灶多为多发病灶,位于胃的中段,边界尚清晰。在ME-NBI下,UD-EGC病灶的微表面特征表现为隐窝间区扩张或消失,微血管表现为螺旋状的病理形态,而MALT淋巴瘤常呈现"阡陌交通征""卵石征"、病灶处残存腺管为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表现的微表面特征以及"树样"的微血管特征。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原病灶区域的微表面及微血管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UD-EGC和胃MALT淋巴瘤在白光内镜下表现为病灶数目、部位和边界特征的不同,在ME-NBI下表现为病灶的微表面和微血管特征的显著差异。对二者内镜特征的识别将有助于减少其在内镜检查中的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瘤 胃肠内窥镜 放大窄带光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