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附9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大伟 袁志兰 《眼科学报》 1993年第4期167-170,共4页
本文对9例(16眼)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简称“窄角慢单”)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窄角慢单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的建立,除了符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般定义外,低眼压及高眼压状态下,房角形态无明显差异,... 本文对9例(16眼)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简称“窄角慢单”)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窄角慢单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的建立,除了符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般定义外,低眼压及高眼压状态下,房角形态无明显差异,均呈窄房角开放状态为其特征.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可作为鉴别诊断手段之一,亦可防止这类患者随年龄增长,晶体增大导致瞳孔阻滞而引起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样的发作。窄角慢单的治疗,作者主张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不能控制者宜及时采用滤过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窄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
下载PDF
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有亭 赵晏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3-70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误诊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12月至2005年8月我院收治的被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15例(1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的原因和...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误诊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12月至2005年8月我院收治的被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15例(1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的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1.眼压:入院时的眼压43.38~81.78mmHg,平均为(51.66±5.46)mmHg;手术后的两年随访,在没有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在10mmHg以下有2例,10~15mmHg有4例,15~20mmHg有7例,20~25mmHg有2例,平均为(15.92±4.55)mmHg。经统计学处理,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01);2.视力:手术前的视力在0.3~1.0,手术后视力0.4~1.2,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3.误诊原因:7例病人根本无房角检查情况,4例病人房角检查情况因为医师经验不足而有误,4例病人是手术前没有停用降眼压药物,其中有1例手术前匹罗卡品眼药水每小时点眼一次,而单单根据眼压控制,房角开放而采用周边虹膜切除。4.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发作的4例(4眼),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的7例(9眼),已行周边虹膜切除后残余性青光眼4例(4眼)。结论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可以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表现,临床的确诊要靠房角检查,治疗要按照开角型青光眼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窄角型 误诊
原文传递
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宏松 张有亭 许冰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5期593-594,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12月-2006年4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4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房角镜情况:房角结构全部可见13眼,可以看到巩膜突25眼,只能看到全...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12月-2006年4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4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房角镜情况:房角结构全部可见13眼,可以看到巩膜突25眼,只能看到全部小梁和光切线移位9眼。②首次就诊确诊16眼,误诊31眼。误诊情况如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4眼,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的9眼,误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已行周边虹膜切除后残余性青光眼4眼。③有急性发作者17眼,没有急性发作者30眼。④入院时的眼压平均为(49.54±4.48)mmHg,随访2年后的平均眼压为(16.25±4.86)mmHg,均没有用药。经统计学处理,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具有窄房角,眼压升高时小梁网开放;可以有急性发作,容易误诊;临床的确诊要靠房角镜检查;要按开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窄角型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应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窄前房角的比较
4
作者 Sunita Radhakrishnan Jason Goldsmith David Huang Volker Westphal David K. Dueker Andrew M. Rollins Joseph A. Izatt Scott D. Smith 冯云(译) 赵光喜(校)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6年第2期71-77,118,共8页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生成的定量图像对狭窄前房(AC)角的分类的准确性。 方案:观察比较研究法。 方法:应用1.3μm的光源建立了高速(每秒4000次轴向扫描)的眼前节OCT模型。17名正常受...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生成的定量图像对狭窄前房(AC)角的分类的准确性。 方案:观察比较研究法。 方法:应用1.3μm的光源建立了高速(每秒4000次轴向扫描)的眼前节OCT模型。17名正常受试者(17只眼)和7名患有窄角型青光眼的受试者(14只眼)加入了本研究。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前房角镜检查、OCT和UBM。应用专门的处理软件对OCT和UBM图像中的各项AC角度的定量参数[房角开放距离、房角隐窝面积和小梁虹膜间面积(我们定义的一个新参数)]进行了测量。 主要结果判定:用图像衍生的AC角度参数鉴别窄房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31只眼中的8只眼被归类为窄房角(在所有象限中Shaffer分级≤1)。OCT和UBM测定的AC角度参数有着相似的平均值、重复性和敏感特异性曲线(sensitivity-specificity profiles)。这些参数的接受机操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都在0.96到0.98的范围内。 结论: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定量测定AC角度和检测窄房角方面与UBM效果相似。另外,它还有应用简便和无需接触眼球的特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对有发生窄角型青光眼风险个体进行筛查的很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 前房镜检查 窄角型青光眼 正常受试者 定量参数 定量测定 OCT UBM C
下载PDF
缩窄型下颌角并低位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薇 陈卫民 +1 位作者 陶学金 朱声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角缩窄病例与拔牙并发下颌骨骨折的关系。方法:5例缩窄型下颌角并低位阻生智齿,1例拔牙术中引起下颌骨骨折,结合文献分析引起骨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结果:该病例因劈冠并发下颌角骨折是由于下颌角缩窄,下颌角解剖结... 目的:探讨下颌角缩窄病例与拔牙并发下颌骨骨折的关系。方法:5例缩窄型下颌角并低位阻生智齿,1例拔牙术中引起下颌骨骨折,结合文献分析引起骨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结果:该病例因劈冠并发下颌角骨折是由于下颌角缩窄,下颌角解剖结构薄弱所致。对此类病例行拔牙术应以高速涡轮牙钻破冠去除冠阻力或分根拔除。结论:下颌角缩窄增加了拔除智齿时并发骨折的风险,术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对于预防骨折并发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骨折 低位阻生智齿
原文传递
超长裂钻拔除下颌角缩窄型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寇强勇 彭浩然 陈卫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阻生牙专用超长裂钻对于拔除下颌角缩窄型患者下颌阻生智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1月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下颌角缩窄型患者11例,并运用高速涡轮手机联合超长裂钻拔牙法拔除阻生智齿,观察分析术中、术后下唇... 目的:探讨运用阻生牙专用超长裂钻对于拔除下颌角缩窄型患者下颌阻生智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1月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下颌角缩窄型患者11例,并运用高速涡轮手机联合超长裂钻拔牙法拔除阻生智齿,观察分析术中、术后下唇麻木、张口受限发生等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中、术后均无颞下颌关节损伤、张口受限,下颌骨骨折,咬合关系紊乱、皮下气肿,唇、舌神经麻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阻生牙专用超长裂钻拔除下颌角缩窄型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骨折 阻生牙专用超长裂钻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邢葆玲 杨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383-383,共1页
小梁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邢葆玲杨辉我国是窄角型青光眼的高发区,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抗青光眼手术,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我们重视了抗代谢药在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我们的体会是,小梁切除... 小梁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邢葆玲杨辉我国是窄角型青光眼的高发区,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抗青光眼手术,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我们重视了抗代谢药在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我们的体会是,小梁切除术中适当剂量MMC可明显提高手术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角型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你会正确服药吗?——吸入制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
8
作者 马红玲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6年第3期16-17,共2页
王大爷,71岁,上个月因慢阻肺急性发作入院,出院时医师给开了一盒噻托溴铵吸入剂,王大爷回家后使用药物1个星期后,气促没有缓解,反而感觉越来越严重,今天来医院用药咨询窗口向我咨询,是不是医师给开错了药,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关键词 噻托溴铵 用药咨询 吸入剂 定量吸入气雾剂 急性发作 窄角型青光眼 吸入装置 吸入方法 深吸气 硫酸沙丁胺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