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恍惚”與“窈冥”--從語文與思想的張力進行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賀敢碩
《道家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34-173,共40页
道家文獻如《老子》、《莊子》等,常見“恍惚”、“窈冥”等聯綿字語詞,這種語詞因其自身獨有的語文形態而生發出多種變體,並在語境中表達了豐富的語文涵義與深邃的哲學線索;“恍惚”、“窈冥”語詞亦多見於其他早期文獻内。因此,對其...
道家文獻如《老子》、《莊子》等,常見“恍惚”、“窈冥”等聯綿字語詞,這種語詞因其自身獨有的語文形態而生發出多種變體,並在語境中表達了豐富的語文涵義與深邃的哲學線索;“恍惚”、“窈冥”語詞亦多見於其他早期文獻内。因此,對其亟待一種自語文現象分析其思想脈絡、並落實到道家哲學語境的分析。本文試圖藉助“恍惚”、“窈冥”詞彙的語文現象,推敲其思想與語文之間的張力,揭櫫道家哲學的思維特徵和語言特點,進而延展至道家的宇宙論、知識論與心性學等多個維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恍惚
語詞
窈冥
《老子》
道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忍泪含悲问窈冥——喜林遽逝,先有《榴花泣》哭之,情有未尽,再成绝句六首
2
作者
谭彦翘
《黑龙江史志》
1995年第1期61-61,共1页
投身志苑历七年,勘磨文章夜废眠,渗淡经营劳绩在,虽遭冷寞亦欣然.初到罕山日影斜,登坛侃侃论瑜瑕.抠衣(?)(?)参崇庙,难忘晨兴品奶茶.
关键词
绝句
窈冥
榴花
齐齐哈尔市
成吉思汗
文史研究
切除手术
科右前旗
黑龙江省
罕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张果的道体混寂思想
3
作者
刘和
《中国道教》
CSSCI
1993年第4期29-31,共3页
道家论“混”“寂”,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二十五章》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里,“混”,即无差别的统合整一。“寂”,即寂寞无声响、寂静。指先于天地而又生育万物的“道”...
道家论“混”“寂”,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二十五章》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里,“混”,即无差别的统合整一。“寂”,即寂寞无声响、寂静。指先于天地而又生育万物的“道”,处于一种与万物无差别地统一整合为一个整体而又寂静无声的状态。唐初重玄学家成玄英、李荣把“有物混成”,理解为“道非有而有、非物而物,混沌不分”和“不可以有无议,不可以阴阳辨”而“能生成庶品”;把“寂兮寥兮”理解成“道体窈冥”、“听之不闻其声响,搏之不得其形状”(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七)。在《道德义枢》中,“混”与“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体
成玄英
天下母
德义
寂静无声
王玄览
混沌不分
玄珠录
玄学家
窈冥
原文传递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4
作者
吴为山
《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9期28-31,共4页
这气场的存在,使得中国雕塑的感染力量—情感辐射、先声夺人、涵蕴沁心,看不到体积、材质、手法,恍惚窈冥,只有无可抵御的感染力量,它聚散、氤氲、升降、屈伸、浩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关键词
雕塑艺术
窈冥
气场
现代雕塑
涵蕴
天地之间
熊秉明
说唱俑
意蕴深厚
精神意志
原文传递
感事四首
5
作者
董味甘
《岷峨诗稿》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感事
长夜饮
窈冥
生态危机
酷旱
照影
鄱阳湖水
火云
华南虎
原文传递
江城子 新津梨花溪
6
作者
熊盛元
《岷峨诗稿》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江城子
新津
侍妾
白袷
鹤林玉露
编卷
窈冥
花影
诗云
一溪
原文传递
题名
“恍惚”與“窈冥”--從語文與思想的張力進行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賀敢碩
机构
北京大學哲學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出处
《道家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34-173,共40页
文摘
道家文獻如《老子》、《莊子》等,常見“恍惚”、“窈冥”等聯綿字語詞,這種語詞因其自身獨有的語文形態而生發出多種變體,並在語境中表達了豐富的語文涵義與深邃的哲學線索;“恍惚”、“窈冥”語詞亦多見於其他早期文獻内。因此,對其亟待一種自語文現象分析其思想脈絡、並落實到道家哲學語境的分析。本文試圖藉助“恍惚”、“窈冥”詞彙的語文現象,推敲其思想與語文之間的張力,揭櫫道家哲學的思維特徵和語言特點,進而延展至道家的宇宙論、知識論與心性學等多個維度的思考。
关键词
恍惚
語詞
窈冥
《老子》
道家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忍泪含悲问窈冥——喜林遽逝,先有《榴花泣》哭之,情有未尽,再成绝句六首
2
作者
谭彦翘
机构
齐齐哈尔市志办
出处
《黑龙江史志》
1995年第1期61-61,共1页
文摘
投身志苑历七年,勘磨文章夜废眠,渗淡经营劳绩在,虽遭冷寞亦欣然.初到罕山日影斜,登坛侃侃论瑜瑕.抠衣(?)(?)参崇庙,难忘晨兴品奶茶.
关键词
绝句
窈冥
榴花
齐齐哈尔市
成吉思汗
文史研究
切除手术
科右前旗
黑龙江省
罕山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张果的道体混寂思想
3
作者
刘和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3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道家论“混”“寂”,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二十五章》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里,“混”,即无差别的统合整一。“寂”,即寂寞无声响、寂静。指先于天地而又生育万物的“道”,处于一种与万物无差别地统一整合为一个整体而又寂静无声的状态。唐初重玄学家成玄英、李荣把“有物混成”,理解为“道非有而有、非物而物,混沌不分”和“不可以有无议,不可以阴阳辨”而“能生成庶品”;把“寂兮寥兮”理解成“道体窈冥”、“听之不闻其声响,搏之不得其形状”(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七)。在《道德义枢》中,“混”与“寂”
关键词
道体
成玄英
天下母
德义
寂静无声
王玄览
混沌不分
玄珠录
玄学家
窈冥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4
作者
吴为山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9期28-31,共4页
文摘
这气场的存在,使得中国雕塑的感染力量—情感辐射、先声夺人、涵蕴沁心,看不到体积、材质、手法,恍惚窈冥,只有无可抵御的感染力量,它聚散、氤氲、升降、屈伸、浩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关键词
雕塑艺术
窈冥
气场
现代雕塑
涵蕴
天地之间
熊秉明
说唱俑
意蕴深厚
精神意志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感事四首
5
作者
董味甘
出处
《岷峨诗稿》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感事
长夜饮
窈冥
生态危机
酷旱
照影
鄱阳湖水
火云
华南虎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城子 新津梨花溪
6
作者
熊盛元
出处
《岷峨诗稿》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江城子
新津
侍妾
白袷
鹤林玉露
编卷
窈冥
花影
诗云
一溪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恍惚”與“窈冥”--從語文與思想的張力進行分析
賀敢碩
《道家文化研究》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忍泪含悲问窈冥——喜林遽逝,先有《榴花泣》哭之,情有未尽,再成绝句六首
谭彦翘
《黑龙江史志》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张果的道体混寂思想
刘和
《中国道教》
CSSCI
1993
0
原文传递
4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吴为山
《中华文化画报》
2008
0
原文传递
5
感事四首
董味甘
《岷峨诗稿》
2008
0
原文传递
6
江城子 新津梨花溪
熊盛元
《岷峨诗稿》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