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巩县石窟寺中心柱窟之窟形与造像赏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玥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7-59,共3页
北魏晚期开凿的巩县石窟是我国伟大的佛教艺术瑰宝。文章以北魏巩县石窟寺的佛教文化背景为开端,以窟形与造像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四个不同中心柱窟的尺度、图像特征、造像风格等,描述和概括了此石窟寺洞窟造像与前后时代的关系与影响,分... 北魏晚期开凿的巩县石窟是我国伟大的佛教艺术瑰宝。文章以北魏巩县石窟寺的佛教文化背景为开端,以窟形与造像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四个不同中心柱窟的尺度、图像特征、造像风格等,描述和概括了此石窟寺洞窟造像与前后时代的关系与影响,分析了其重要的历史传承地位和内在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心柱 造像 窟形 艺术价值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屏风画与盝顶帐形龛关系溯源 被引量:1
2
作者 信佳敏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79,共4页
莫高窟屏风画的产生、发展及演变与莫高窟中盝顶帐形龛和覆斗顶形窟的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梳理盝顶帐形龛和覆斗顶形窟的渊源及功能,从而探讨屏风画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屏风画 盝顶帐 敞口龛 覆斗顶
下载PDF
须弥山中心柱洞窟及其造像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有成 《固原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中心柱窟源于印度支提窟和西域龟兹窟形。须弥山中心柱窟众多,在全国各地是不多见的,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每一个时代洞窟的开凿都始于中心柱窟,它集中体现了须弥山石窟雕刻与建筑艺术的成就;不仅受到印度、西域龟兹支提窟的影响,而且... 中心柱窟源于印度支提窟和西域龟兹窟形。须弥山中心柱窟众多,在全国各地是不多见的,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每一个时代洞窟的开凿都始于中心柱窟,它集中体现了须弥山石窟雕刻与建筑艺术的成就;不仅受到印度、西域龟兹支提窟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当时政治、文化中心所盛行内容的影响,它与我国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当地民族和自然特点的中心柱式洞窟,同样具有我国民族的鲜明风格。须弥山中心柱窟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对研究佛教的传布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 建筑艺术 中心柱洞 造像 民族风格 窟形
下载PDF
石窟与造像中的塔形和碑式——佛教艺术中国化演变之例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总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佛教与艺术由印度及中亚传入中国,数千年来留下无数遗产,产生许多变迁异进。外来与传统之艺术形态出现各种结合与融通,其流变样态——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具体形式体现于方方面面,虽从造型面貌与风格等做有论述,但还远远不够,尤其在形式构... 佛教与艺术由印度及中亚传入中国,数千年来留下无数遗产,产生许多变迁异进。外来与传统之艺术形态出现各种结合与融通,其流变样态——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具体形式体现于方方面面,虽从造型面貌与风格等做有论述,但还远远不够,尤其在形式构成元素等所作分析却很少,特别是在佛教艺术主体的石窟与造像之内。文章主要从石窟与造像之构成元素的塔形与碑式元素以及上下关联等方面进行探考,可见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具体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 窟形 造像碑 造像塔
原文传递
云冈石窟第3窟的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5
作者 曹彦 《云冈研究》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云冈石窟第3窟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但因某种原因并未完工,根据现存的遗迹进行调察,第3窟外平台上方的双塔是要雕刻为双式门楼式的建筑,而弥勒阁楼下方要雕刻大型龛式,现存的前室的门与后室的窗对应,后室則是要设计一个中心塔柱窟。另... 云冈石窟第3窟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但因某种原因并未完工,根据现存的遗迹进行调察,第3窟外平台上方的双塔是要雕刻为双式门楼式的建筑,而弥勒阁楼下方要雕刻大型龛式,现存的前室的门与后室的窗对应,后室則是要设计一个中心塔柱窟。另外第3窟停工的原因和孝文帝迁都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遗迹可对当时的建筑规划进行初步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 原始窟形 遗迹 第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