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效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窦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视力、前房角度数、前房深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可达100.0%,较对照组(88.9%)湿著升高(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的房角粘连范围显著减小,而前房深度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较对照组(22.2%)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窦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下载PDF
窦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5例分析
2
作者 刘红 张辉 +1 位作者 杨风娟 仲伟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738-739,共2页
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5人8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 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5人8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87~37.12mmHg(1mmHg=0.133kPa),平均(23.87±3.87)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45~21.48mmHg,平均眼压(14.664-2.56)mmrig,经统计学t检验,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平均加深1.38倍。术后视力〈0.1者6眼,此6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32眼;〉0.5者47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自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摘除 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窦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破裂致持续浅前房1例
3
作者 陈燕 庄涛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10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窦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破裂 持续浅前房 闭角型青光眼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眼球下方青光眼窦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甚英 罗春玲 于敏修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5年第10期840-841,共2页
目的:探讨眼球下方青光眼窦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显微镜下6点位置做以下窟窿为基底的结膜瓣,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敷料包盖双眼。结果:320例,510只眼,均于术后第一天前房形成,正常480例,浅Ⅰ度43眼。浅... 目的:探讨眼球下方青光眼窦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显微镜下6点位置做以下窟窿为基底的结膜瓣,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敷料包盖双眼。结果:320例,510只眼,均于术后第一天前房形成,正常480例,浅Ⅰ度43眼。浅Ⅱ度9眼,经散瞳治疗及静点甘露醇3d,恢复正常。无感染发生。出院时平均眼压1.72kPa,3mo以上平均(2.4±0.33)kPa。结论:通过改进青光眼手术切口实施的320例、510眼的手术观察,不仅达到了降低眼压的目的,同时也较好地保持了眼球上部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为后期白内障手术留有余地,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小梁切除术 临床观察 眼球 结膜下注射 白内障手 临床效果 切除 显微镜下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前房形成 散瞳治疗 切口 观察 解剖结构 青光眼 结膜瓣 敷料包 浅Ⅱ度 甘露醇 出院时 低眼压 平均
下载PDF
窦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晓凯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窦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例(246只眼)窦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窦小梁切除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窦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例(246只眼)窦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窦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浅前房的发生情况,分析引发患者浅前房的原因,并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共发生浅前房37例(43只眼),浅前房的发生率为17.48%。所有发生浅前房的患者中Ⅰ度浅前房者23例(27只眼),占62.79%;Ⅱ度浅前房者11例(12只眼),占27.91%;Ⅲ度浅前房者3例(3只眼),占6.98%。术后3 d内出现浅前房者32例(38只眼),占88.37%。3 d后出现浅前房者5例(5只眼),占11.63%,其中有2例(3只眼)患者是在拆除可调节缝线后出现浅前房的。因滤过过强导致浅前房者25例(30只眼),占69.77%;因结膜瓣渗漏导致浅前房者3例(3只眼),占6.98%;因脉络膜脱离导致浅前房者7例(7只眼),占16.28%;因恶性青光眼导致浅前房者2例(3只眼),占6.98%。通过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棉垫加压、绷带加压、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高渗剂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前房恢复者34例(40只眼),占93.02%;经保守治疗不能恢复需再次手术治疗者3例(3只眼),占6.98%。结论浅前房是窦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经过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痊愈,正确分析浅前房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窦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原文传递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侯飞 赖铭莹 罗恒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比较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检索 EMbase、Medline、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维... 目的:比较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检索 EMbase、Medline、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维普数据库。文献发表时限为1966年1月至2015年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得到相关文献,再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DerSimonian-Laird的方法对各研究结果的效应值进行齐性检验,当P≥0.1(不存在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眼压下降的百分率以加权均数差( weighted mean deviation,WMD)及95%CI作为Meta-Analysis的效应指标。术后完全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合并OR值及95% CI为效应指标。采用Z检验的方法进行合并效应值的组间比较。结果初次检索检出文献共683篇,经阅读题目和摘要后筛选出18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篇文献。纳入的文献中干预措施均为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组)与窦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治疗青光眼的比较。各文献中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种控制不良的青光眼,但均依照均衡的原则进行分组。10篇文献中,6篇文献的Jadad评分结果为1~3分,为低质量研究;4篇文献的Jadad评分结果为4~7分,为高质量研究。各文献的样本量为21~100只眼,随访时间为6~66.4个月。8篇文献报道了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眼压降低的百分率,异质性检验统计值I2=0%,P >0.1,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WMD=2.23,95% CI的置信区间为[-2.48,6.94],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窦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眼压降低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P>0.05)。8篇文献报道了各组研究对象的例数及术后完全成功的例数。结果显示,OR=2.04,95%CI的置信区间为[1.32,3.15],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完全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21,P<0.05)。10篇文献均报道了治疗中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眼压过低、黄斑病变、脉络膜渗出(出血)、术后浅前房、滤过泡漏、眼前房出血及眼内炎等。在随访期内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3.1%和24.9%,上述并发症异质性检验统计值I2>50%,为异质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OR=0.38,95% CI的置信区间为[0.21,0.6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P>0.05)。结论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窦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眼压下降的百分率及手术完全成功率相似,但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窦小梁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Ex—PRESS引流钉植入 窦小梁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德胜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眼科44例(4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眼科44例(4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24只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3例(24只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全部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手术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变化情况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者16例(16只眼),占66.67%,有效者7例(7只眼),占29.16%;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者23例(23只眼),占95.83%,有效者1例(1只眼),占4.17%。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37.5±4.35)mmHg(1 mmHg=0.133kPa),观察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38.1±4.21)mmHg,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2±5.9)mmHg、(18.1±4.5)mmHg、(16.8±5.1)mmHg、(16.7±4.3)mmHg及(17.1±4.8)mmHg;观察组患者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3.4±3.9)mmHg、(14.5±3.1)mmHg、(14.3±2.9)mmHg、(13.8±2.7)mmHg及(13.2±2.9)mmHg,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3.23,2.78,2.80,3.41;P【0.05)。术前对照组患者视力【0.1者15例(15只眼),视力为0.1~0.3者5例(5只眼),视力为0.4~0.6者4例(4只眼);观察组患者视力【0.1者17例(17只眼),视力为0.1~0.3者5例(5只眼),视力为0.4~0.6者2例(2只眼),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72,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视力【0.1者7例(7只眼),视力为0.1~0.3者12例(12只眼),视力为0.4~0.6者3例(3只眼),视力】0.6者2例(2只眼);观察组患者视力【0.1者5例(5只眼),视力为0.1~0.3者3例(3只眼),视力为0.4~0.6者15例(15只眼),视力】0.6者1例(1只眼),术后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18,P【0.05)。术前对照组患者前房角为(173.32±30.21)°,观察组患者为(169.21±28.65)°,术前两组患者前房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前房角为(90.35±43.87)°,观察组患者为(60.65±40.26)°,术后两组患者前房角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术前对照组患者前房平均深度为(1.86±0.28)mm,观察组患者为(1.91±0.32)mm;术后对照组患者前房平均深度为(2.51±0.82)mm,观察组患者为(2.89±0.39)mm,术后两组患者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窦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洪艳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1例(51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32只眼)和...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1例(51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32只眼)和对照组19例(19只眼),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窦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对照组患者视力【0.1者3例(3只眼),视力为0.1~0.3者12例(12只眼),视力为0.4~0.5者4例(4只眼),手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视力【0.1者1例(1只眼),视力为0.1~0.3者6例(6只眼),视力为0.4~0.5者8例(8只眼),视力】0.5者4例(4只眼),手术前后对照组患者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51,P1【0.05)。手术前实验组患者视力【0.1者3例(3只眼),视力为0.1~0.3者21例(21只眼),视力为0.4~0.5者8例(8只眼),手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视力为0.1~0.3者10例(10只眼),视力为0.4~0.5者15例(15只眼),视力】0.5者7例(7只眼),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1.75,P2【0.05)。手术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裸眼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3=1.30,P3】0.05);手术后6个月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裸眼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0.18,P4【0.05)。手术前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均数为(45.25±2.91)mmHg(1 mmHg=0.133 kPa),手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均数为(21.25±1.82)mmHg,手术后6个月较手术前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47,P1【0.05)。手术前实验组患者眼压均数为(44.21±2.83)mmHg,手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眼压均数为(9.86±1.73)mmHg,手术后6个月较手术前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8,P2【0.05)。手术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25,P3】0.05);手术后6个月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29,P4【0.05)。手术后6个月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5例(5只眼),占26.3%,其中发生角膜水肿者2例(2只眼),占10.53%,发生纤维素样渗出性虹膜炎者1例(1只眼),占5.26%,发生角膜内皮皱褶者2例(2只眼),占10.53%;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2例(2只眼),占6.25%,其中发生角膜水肿者1例(1只眼),占3.13%,发生角膜内皮皱褶者1例(1只眼),占3.1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窦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临床评估
原文传递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少娜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光明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70例(76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比较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光明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70例(76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40只眼)和B组36例(36只眼)。A组患者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矫正视力和平均眼压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前平均矫正视力为(0.27±0.29),术后1 d、1周、1个月及1年的平均矫正视力分别为(0.23±0.21),(0.24±0.22),(0.26±0.20),(0.22±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0.62,0.38,0.94;P1>0.05)。B组患者术前平均矫正视力为(0.28±0.30),术后1 d、1周、1个月及1年的平均矫正视力分别为(0.24±0.22),(0.26±0.24),(0.27±0.25),(0.23±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8,0.45,0.36,0.87;P2>0.05),视力基本保持稳定。术后两组患者的平均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术前A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36.62±14.01)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1 d、1周、1个月及1年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14±5.77),(9.69±4.93),(9.37±3.06),(9.27±3.61)mm Hg,术后各时间点A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9,11.75,12.46,12.56;P1<0.05)。术前B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35.42±13.81)mm Hg,术后1 d、1周、1个月及1年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24±5.66),(10.59±4.73),(12.47±3.02),(12.17±3.46)mm Hg,术后各时间点B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12,10.20,9.74,9.79;P2<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P>0.05)。A组患者术后1 d眼压<5 mm Hg者5例(5只眼),占12.5%。B组患者术后1 d眼压<5 mm Hg者3例(3只眼),占8.3%。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术眼,随后患者的眼压逐渐升高,前房深度逐渐加深。所有术眼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大出血、角膜擦伤、虹膜损伤、晶状体损伤、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及引流装置脱出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与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相似,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在术中及术后的风险更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 窦小梁切除术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原文传递
独眼原发性青光眼窦小梁切除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莉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独眼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筛选出34例(34只眼)独眼患者,行窦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应用复方樟柳... 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独眼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筛选出34例(34只眼)独眼患者,行窦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行同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滤过泡形成情况及视野改善情况。结果 34例(34只眼)独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有9例(9只眼)为开角型青光眼,占26.47%;25例(25只眼)为闭角型青光眼,占73.53%。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22例(22只眼),占64.71%;视力不变者11例(11只眼),占32.35%;视力下降者1例(1只眼),占2.94%。术前平均眼压为(22.44±2.4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出院时平均眼压(11.78±1.97)mmHg,最终随访时平均眼压(15.21±1.11)mmHg。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不用任何降压药物眼压可以控制在10-21 mmHg者共29例(29只眼),完全控制率为85.29%;需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眼压控制在10-21 mmHg者共4例(4只眼),部分控制率为11.77%;另有1例(1只眼)术后3个月眼压〉35 mmHg,局部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后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眼压得到控制,控制失败率为2.94%。全部患者随访6-24月,滤泡类型:Ⅰ型13例(13只眼),占38.24%;Ⅱ型16例(16只眼),占47.06%;Ⅲ型4例(4只眼),占11.77%;Ⅳ型1例(1只眼),占2.94%。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视野对比,无改善者2例(2只眼),占5.88%;改善者32例(32只眼),占94.12%。结论窦小梁切除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独眼原发性青光眼,在控制眼压的同时,可改善患者视力与视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原发性 窦小梁切除术 复方樟柳碱
原文传递
窦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与窦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李月梅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窦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酶菌素C与窦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临床医疗科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4例(188只眼)再次手术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 目的探讨窦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酶菌素C与窦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临床医疗科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4例(188只眼)再次手术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7例(94只眼)。A组患者采取窦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窦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酶菌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按照显效、有效和无效分为3个等级,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12个月的眼压以均数±标准差(珔x±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A组显效者32例(64只眼),显效率为68.09%;有效者11例(22只眼),有效率为48.94%;无效者4例(4只眼),无效率为8.51%。B组显效者23例(23只眼),显效率为48.94%;有效者12例(12只眼),有效率为25.53%;无效者12例(12只眼),无效率为25.53%。两组患者临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31,P<0.05)。手术前A组患者的眼压为(37.98±5.24)mmHg,术后3个月的眼压为(15.24±4.12)mmHg,术后12个月的眼压为(13.41±3.65)mmHg,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8,26.38;P<0.05)。手术前B组患者的眼压为(38.42±5.47)mmHg,术后3个月的眼压为(18.97±4.56)mmHg,术后12个月的眼压为(16.47±3.78)mmHg,B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22.63;P<0.05)。术后A组患者的眼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P<0.05)。A组发生并发症3例(3只眼),占6.38%;其中浅前房2例(2只眼),占4.26%;前葡萄膜炎1例(1只眼),占2.13%。B组发生并发症10例(10只眼),占21.28%;其中浅前房3例(3只眼),占6.38%;前葡萄膜炎4例(4只眼),占8.51%;眼部感染3例(3只眼),占6.38%。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P<0.05)。结论窦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优于窦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眼压控制情况良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丝裂霉素C 窦小梁切除术 羊膜移植
原文传递
多种术式联合手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利 陈鹏 +1 位作者 戴涛 王丽纯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儿童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与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9例(40只眼)发育性青... 目的探讨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儿童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与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9例(40只眼)发育性青光眼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和病情将患儿分为实验组14例(14只眼)和对照组15例(26只眼),实验组行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儿童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照组行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窦小梁切除术。观察、记录术后1周,1,2,6,12个月两组患儿眼压、角膜横径、杯盘比、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儿的眼压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角膜横径、杯盘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实验组患儿的眼压为(46.12±9.87)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周为(6.12±0.97)mmHg,术后1个月为(13.83±0.43)mmHg,术后2个月为(19.78±0.18)mmHg,术后3个月为(20.02±0.39)mmHg,术后6个月为(14.35±0.76)mmHg,术后12个月为(16.48±0.46)mmHg,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9,12.23,9.98,9.89,12.00,11.22;P1〈0.05)。手术前对照组患儿的眼压为(45.56±8.49)mmHg,术后1周为(15.74±0.13)mmHg,术后1个月为(17.11±0.53)mmHg,术后2个月为(22.18±0.47)mmHg,术后3个月为(18.64±0.12)mmHg,术后6个月为(19.61±0.14)mmHg,术后12个月为(18.19±0.39)mmHg,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91,17.05,14.02,16.17,15.58,16.42;P1〈0.05)。术后实验组患儿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0,P〈0.05);实验组患儿眼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5,P〈0.05)。实验组术后角膜横径较术前减小者共8例(8只眼),占57.14%;对照组术后角膜横径较术前减小者共10例(15只眼),占5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实验组术后杯盘比较术前减小者共2例(2只眼),占14.28%;对照组术后杯盘比较术前减小者共9例(14只眼),占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实验组术中出现少量出血者共13例(13只眼),占86.67%;对照组术中出现少量出血者共13例(20只眼),占92.86%,术后1~3 d均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虹膜局限性粘连者5例(5只眼),占35.71%;对照组出现虹膜局限性粘连者4例(6只眼),占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实验组1例(2只眼)眼球明显扩张、角膜横径〉14 mm、角膜缘混浊的患儿在术中出现Schlemm管定位困难,改为房角切开术。对照组1例(1只眼)患儿因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半年后行实验组手术方案。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角膜后弹力层撕脱、晶状体损伤、引流阀暴露及引流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儿童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与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窦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对于多次窦小梁切除术后眼压高及视功能损坏的患儿,采用Schlemm管切开、窦小梁切开联合儿童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小梁切除术 窦小梁切开 Schlemm管切开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发育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