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崔俊英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安阳县直医院心脑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和胺碘酮...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安阳县直医院心脑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和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8.0%和84.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4.0%和72.0%,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80.0%和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减轻左心房内径的扩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厄贝沙坦 临床疗效 窦性心律维持率 左心房内径
原文传递
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与分析
2
作者 王富昌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9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和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和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8.0%和84.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4.0%和72.0%,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80.0%和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减轻左心房内径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厄贝沙坦 临床疗效 窦性心律维持率 左心房内径
原文传递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小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144例A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心功能指标[左... 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144例A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及再住院率。结果实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51.39%高于对照组的9.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VEF(57.12±2.36)%、LVEDd(55.74±3.24)mm、LAD(39.18±4.36)mm及NYHA分级(1.60±0.55)级均优于对照组的(44.54±4.57)%、(60.45±4.18)mm、(43.45±6.08)mm、(2.45±0.61)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住院率15.28%低于对照组的3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AF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还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窦性心律维持率 心功能
下载PDF
消融指数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杨明 郝应禄 +1 位作者 梁梅 王鹏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 对比应用消融指数(AI)指导和常规方法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效果,分析AI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下,采用逐点消融的... 目的 对比应用消融指数(AI)指导和常规方法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效果,分析AI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下,采用逐点消融的方法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研究组根据AI目标值指导进行导管消融,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消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消融时间、放射剂量、肺静脉完全隔离、上腔静脉隔离、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脑梗死、食管心房瘘、肺静脉狭窄、膈神经损伤)发生率、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均成功实现肺静脉完全隔离。两组上腔静脉隔离、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88.3±27.6)min、放射剂量(24.7±12.3)mGy与对照组的(92.7±23.1)min、(23.5±14.8)m 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融时间(52.8±12.6)min短于对照组的(58.9±16.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心包填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对照组有44例(88.0%)维持窦性心律,研究组有43例(86.0%)维持窦性心律。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 P=0.77>0.05)。结论 应用AI指导房颤导管消融不一定能提高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消融指数 窦性心律维持率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洪英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收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冠心病的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阿...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收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冠心病的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观察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30 mg/d,统计临床疗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75.33%)高于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53.33%),观察组的栓塞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其发挥疗效与剂量具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剂量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也可以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降低栓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临床疗效 窦性心律维持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左心房黏液瘤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导管消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探
6
作者 赵欣 苏鑫 +12 位作者 龙德勇 桑才华 喻荣辉 汤日波 刘念 白融 蒋晨曦 李松南 郭雪原 王伟 胡荣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左心房黏液瘤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9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左心房黏液瘤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9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消融术中参数和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并随访导管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情况和临床预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导管消融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9例患者年龄(55.8±9.1)岁,男性3例(3/9),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3例(3/9),心房扑动(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6例(6/9)。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导管消融治疗,围术期均未发生卒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及大出血事件。随访40.0(27.5,55.5)个月,9例患者中有6例(6/9)初次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总体窦性心律维持比例为2/3。3例房颤患者中有1例(1/3)出现早期房颤复发(术后3个月),6例房速或房扑患者中有2例(2/6)房扑患者出现极晚期新发房颤和/或复发房扑(分别为术后19、29个月)。3例复发患者中有2例接受再次消融,其中1例维持窦性心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复发黏液瘤,未发生死亡、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事件。结论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导管消融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项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肿瘤 导管消融术 窦性心律维持率
原文传递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杰 《中国校医》 2020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丰台医院2017-01-10—2018-06-12收治9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丰台医院2017-01-10—2018-06-12收治9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91.30%、治疗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78.26%、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71.74%,均高于对照组的71.74%、58.70%、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搏输出量(SV)(80.85±6.27)mL/min、左室射血分数(LVEF)(52.64±3.56)%高于对照组的(76.14±6.19)L/min、(50.73±3.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2.74±3.91)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9.48±4.17)mm低于对照组的(44.29±3.34)mm、(52.32±4.6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厄贝沙坦 窦性心律维持率 心脏功能
原文传递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蒙延海 刘平 +4 位作者 张燕搏 于钦军 王生伟 朱昌盛 王水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改良扩大Morrow术同期行Cox-mazeⅣ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合并房颤(AF)患者43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超声心动图显示生存患者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明显降低(P<0.01),SAM征均消失。随访6~60个月,平... 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改良扩大Morrow术同期行Cox-mazeⅣ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合并房颤(AF)患者43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超声心动图显示生存患者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明显降低(P<0.01),SAM征均消失。随访6~60个月,平均(21.88±12.09)个月,期间无死亡,无再次手术患者,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随访终点时窦性心律维持率75.61%(31/41),经药物控制后窦性心律维持率87.80%(36/41)。Morrow/Cox-mazeⅣ术后1年AF免于复发率(82.1±6.2)%,3年免于复发率(71.8±7.7)%。应用药物控制后,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89.7±4.9)%,3年AF免于复发率(83.3±7.7)%。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改良扩大Morrow术同期行Cox-mazeⅣ手术治疗HOCM合并AF安全有效。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可维持在满意水平,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应用药物控制可提高Morrow/Cox-mazeⅣ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NYHA分级 窦性心律维持率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流出道 心功能 复发 满意水平
原文传递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效果 被引量:32
9
作者 熊敏 徐海燕 袁占占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手术(RF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济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风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96例,根据患者是否同期实施RFA手术分为联合组50例(二尖...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手术(RF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济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风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96例,根据患者是否同期实施RFA手术分为联合组50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46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后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量、血乳酸、白细胞水平,手术前后心功能及窦性心律复转维持率。结果联合组的体外循环时间[(128.6±33.1)min vs(92.0±28.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1.6±16.8)min vs(79.2±14.3)min]、术后引流量[(936.2±110.8)ml vs(722.9±144.0)ml]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均<0.01);联合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窦性心律转复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2 h、6 h、1 d、2 d、3 d联合组的血乳酸、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联合组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风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同期RFA治疗会增加手术难度及对患者的创伤程度,但是术后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律更高、术后左心房内径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射频消融术 窦性心律转复维持 左心房内径 心功能 体外循环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