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德昭 李志民 +3 位作者 付贵琴 刘小华 曹海蓉 胡大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rtRateTurbulence,简称HR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2月~2004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内有室性早搏(室早)并且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或监... 目的回顾性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rtRateTurbulence,简称HR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2月~2004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内有室性早搏(室早)并且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或监护导联上能记录到室早前至少有3个正常的窦性心搏,室早后有连续20个以上窦性心搏的患者355例。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记录各组患者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尿酸升高、急性心肌梗死部位、采取的治疗措施、左室射血分数(均采用面积长轴法)、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用药(ACEI、Aspirin、Statin、β-Blockor等)以及HRT分类。结果355例患者平均随访(22.0±12.3)个月,死亡58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与HRT分类、低LVEF(≤55%)及高龄(≥65岁)显著相关(P<0.001)。结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凤久 刘剑立 +3 位作者 刘雪虹 潘淑敏 滕玥 于海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老年人 慢性心功能不全 预后 心电图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预测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雪峰 王胜文 +5 位作者 李丽华 梁宇 柳弘 高凤敏 卢统庆 乔智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072-3073,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室早的患者80例,选择同期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体检者80例作对照,分别检测HRT的初始(TO)和斜率(TS),将HRT分类为HRT1(TO<0且TS>2.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室早的患者80例,选择同期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体检者80例作对照,分别检测HRT的初始(TO)和斜率(TS),将HRT分类为HRT1(TO<0且TS>2.5ms/RR间期)、HRT2(TO≥0或TS≤2.5ms/RR间期)、HRT3(TO≥0且TS≤2.5ms/RR间期),分别对不同心功能分级、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扩张型心肌病与对照组比较TO、TS均有显著差异(P<0.001和P<0.01)。在心功能Ⅲ级与Ⅳ级时HRT3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不同分级心功能的HRT分类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死亡组中HRT3组的死亡率最高。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并发室早后HRT减弱或消失的现象,HRT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窦性心律震荡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柳平 吴玉付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具有症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口...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具有症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服药时间0.5a,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年检查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行6min步行试验(6-MWT)。对比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及六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更优,T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增加抗心衰疗效,并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预防猝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窦性心律震荡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关秀兰 朱可云 +2 位作者 陈华发 邓月娟 王晓波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期前收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1)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I组47例);(2)原发性高血压无左心...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期前收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1)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I组47例);(2)原发性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II组45例);另选45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全部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震荡检测(HRT),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高血压I组与Ⅱ组、对照组比较,TO值升高,TS值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I组以HRT3类为主占53%,高血压Ⅱ组以HRT2类为主占5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T现象减弱,合并左心室肥厚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HRT检测可作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及预后预测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窦性心律震荡 预后
下载PDF
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平 黄捷英 +4 位作者 贾三庆 马文英 吴永全 张德强 李虹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通过心室起搏诱发窦性心律震荡(HRT)模型,观察自主神经对HRT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诱发室性早搏的不同联律间期(CI)及代偿间期(CP)与HRT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不使用自主神经阻断药物情况下(基础状态),采用右... 目的通过心室起搏诱发窦性心律震荡(HRT)模型,观察自主神经对HRT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诱发室性早搏的不同联律间期(CI)及代偿间期(CP)与HRT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不使用自主神经阻断药物情况下(基础状态),采用右室心尖部V-S2刺激,联律间期以刺激前平均心动周期的60%感知V波,并逐渐2%递减,直至连续发出10个V-S2刺激,每个S2刺激之间至少间隔有20个VV间期;然后静脉注入艾司洛尔(艾司洛尔状态),待药物作用至高峰后重复上述V-S2刺激;静脉注入阿托品(阿托品状态),待其作用至高峰后再次重复上述刺激;随即再次注入艾司洛尔(联合用药状态)后重复发出10个V-S2刺激。测量并分析四种状态下体表心电图及腔内心电图数据。结果基础状态下RR间期是698.91±75.70ms,震荡初始(TO)为-1.65%±2.29%,震荡斜率(TS)为8.16±4.63ms。而在使用不同的自主神经阻滞药物后,TO显著性增加发生在阿托品状态和联合用药状态,而在艾司洛尔状态无显著变化。TS显著性降低发生在阿托品状态和联合用药状态(P均<0.01),而在艾司洛尔状态无显著变化。基础状态诱发的室性早搏,它的CI与HRT指标并没有相关性(所有的P>0.05),而CP则与HRT指标相关。结论自主神经系统对HRT的影响中,迷走神经起着主导作用;基础状态下CI和HRT指标之间不相关,而CP与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窦性心律震荡 诱导性心律震荡 自主神经系统 联律间期 代偿间期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春燕 陈霞 +1 位作者 侯明桥 甘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总结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单纯室早或室性早搏伴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选取同时段30名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作... 目的总结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单纯室早或室性早搏伴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选取同时段30名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研究三组入选者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变化,并根据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室早伴心动过速组(0.4%比1.7%)和单纯室早组(0.1%比1.7%)的震荡初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1.6ms/RRI比7.6ms/RRI,2.4ms/RRI比7.6ms/RRI);其中室早伴心动过速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单纯室早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单纯室早组;此外,在窦性心律震荡分级中,对照组集中在0级,单纯室早组集中在1级,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则集中在2级,各研究小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变化程度比伴室早患者更加显著,且窦性心律震荡的损伤程度可根据其不同分级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震荡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福 赵瑞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窦性心律震荡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心电学指标,它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多项临床实验证实。窦性心律震荡主要反映了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的反射功能,迷走神经活性增加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可提高心室室颤阈值... 窦性心律震荡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心电学指标,它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多项临床实验证实。窦性心律震荡主要反映了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的反射功能,迷走神经活性增加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可提高心室室颤阈值,促使心律失常的发生,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心律震荡现象在心血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窦性心律震荡 被引量:2
9
作者 万槐斌 唐良秋 江志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进一步出现心力衰竭后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分为三组,分析三组之间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变化。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左室...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进一步出现心力衰竭后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分为三组,分析三组之间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变化。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左室肥厚组TO增加(P<0.05);合并心力衰竭组TO增加更显著、TS减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三组TO和TS比较,均P<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减弱。窦性心律震荡可应用于高血压心脏损害相关人群猝死危险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 窦性心律震荡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卿慧 刘亚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248-4249,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一直是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据报道,SCD占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因素的20%以上,且死亡率高达60%以上。窦心律震荡(Hlit)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周期的生理性变化,... 慢性心力衰竭(CHF)一直是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据报道,SCD占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因素的20%以上,且死亡率高达60%以上。窦心律震荡(Hlit)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周期的生理性变化,常用于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但是最近研究显示其对预测SCD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HRT的各项指标变化特点探讨EHF的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窦性心律震荡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梅芳 吴志勇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2015年8月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在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2015年8月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 ,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静脉点滴丹参多酚酸盐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持续2周。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率变异性和窦性心律震荡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如SDNN、SDANN、RMMSD、PNN50、LF/HF和窦性心律震荡指标如TO,TS等均得到改善,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变异性和窦性心律震荡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脉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窦性心律震荡有进一步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窦性心律震荡
下载PDF
心悸浊毒证患者窦性心律震荡与SDNN、SDANN、RMSSD、PNN50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俊娈 张铁军 +3 位作者 崔欣欣 孙会芳 张彩萍 李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4期550-550,600,共2页
现代医家对浊毒概念进行了初步整理,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本文通过研究心悸浊毒证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及HRV时域指标相关性,以期为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判断疾病预后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心悸 浊毒 窦性心律震荡 SDNN SDANN RMSSD PNN50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敏 梁群 《安徽医学》 2009年第6期690-692,共3页
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发生猝死的潜在危险性,目前用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预测指标主要有左室射血分数、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等,但在临床应用中均受到一定限制。1999年Schmidt等提出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发生猝死的潜在危险性,目前用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预测指标主要有左室射血分数、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等,但在临床应用中均受到一定限制。1999年Schmidt等提出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冠心病有独特的预测价值,自此以后心律震荡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室性期前收缩后的HRT已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学指标应用于临床,并不断显示其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综述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窦性心律震荡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敏 黄织春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443-445,共3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上有许多关于冠心病并发症的无创检测方法。T波电交替是反映心肌机制的无创电生理指标,而窦性心律震荡是出现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后,自主神经对动脉... 近年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上有许多关于冠心病并发症的无创检测方法。T波电交替是反映心肌机制的无创电生理指标,而窦性心律震荡是出现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后,自主神经对动脉血压波动所做出的反应。大量文献证明,两者均是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无创电生理指标,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现结合文献对这两个指标的定义、机制、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波电交替 窦性心律震荡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朝晖 张鹏 赵永平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35-136,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同时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发人群,对其危险度分层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被认为是一...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同时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发人群,对其危险度分层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被认为是一项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可靠的预测方法。笔者通过观察这一指标在40例CHF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评价其在CHF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窦性心律震荡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76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和QT离散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秋杨 毓明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166-216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窦性心律震荡 QT离散度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红丽 王开成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常规测定身高、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体重指数,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结果]对照组震荡起始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震荡斜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可以较好地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HRT状况,但这种改善与糖脂生化指标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2型糖尿病 窦性心律震荡
下载PDF
充分重视窦性心律震荡检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8-18,共1页
窦性心律震荡检测技术(HRT)从提出到应用仅8年时间.这是一种检测和评估体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平衡及稳定性的新技术。其方法是计算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有无暂时性先增快后减慢的动态反应,存在者说明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尚属正常... 窦性心律震荡检测技术(HRT)从提出到应用仅8年时间.这是一种检测和评估体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平衡及稳定性的新技术。其方法是计算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有无暂时性先增快后减慢的动态反应,存在者说明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尚属正常,消失者提示体内交感神经有过度兴奋、作用占优势的情况。严重者需要干预性治疗.防止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给人体带来危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检测技术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过度兴奋 交感神经 干预性治疗 动态反应 窦性心率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窦性心律震荡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国红 戴海鹰 +1 位作者 夏欣 李勋 《右江医学》 2016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评价窦性心律震荡(HRT)和微伏级T波电交替(m TWA)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7例,健康体检者60例,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 目的评价窦性心律震荡(HRT)和微伏级T波电交替(m TWA)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7例,健康体检者60例,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采用时域法检测m TWA,比较两组的差别;同时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访2年,主要终点为心源性猝死,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及非猝死性心血管死亡,评估死亡组与存活组,死亡各亚组之间HRT及m TWA的差异性。结果死亡组m TWA及HRT2明显升高。其中心源性猝死亚组m TWAmax和HRT2异常较非猝死组明显升高;而06:00 m TWA(WF1/8)则以非心源性猝死组为高。COX回归分析发现,LVEDD、HRT2、m TWA(06:00 AM)为最有意义的独立致死因子;LVEDD、HRT2、m TWA(100次/分)和室性早搏数量为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异常TO/TS联合m TWA(100次/分)大于64.5 mc V则显著增加全因死亡率[RR,28.5(95%CI 4.2-138.5),P〈0.001]及心源性猝死风险[RR,62.5(95%CI 6.2-516.5),P〈0.001]。当三个危险因素均出现时其增加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猝死风险居中。LVEDD大于60 mm和HRT2能更好地预测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猝死风险。结论当患者HRT和m TWA异常时总病死率及心源性猝死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电交替 窦性心律震荡 扩张型心肌病 猝死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肖艺 蔡诗云 +1 位作者 郭靖 甘文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444-1445,共2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AMI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非AMI者40例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评估其对危险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AMI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非AMI者40例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评估其对危险性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者TO值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