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成像窦汇区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尤云峰 吕富荣 +2 位作者 吕发金 肖智博 万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窦汇区解剖形态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行头部及头颈部CTA,回顾性三维重建100例窦汇区血管影像,每一病例分别使用常规CTA的容积再现(VR)和减影CTA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技术观察窦汇区... 目的:探讨窦汇区解剖形态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行头部及头颈部CTA,回顾性三维重建100例窦汇区血管影像,每一病例分别使用常规CTA的容积再现(VR)和减影CTA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技术观察窦汇区解剖分型、双侧横窦的吻合关系,枕窦的显示以及横窦引流优势。结果:窦汇区CTA解剖形态分为3型:简单型占20%(20例),双分支型占37%(37例),偏侧型占43%(43例);其中偏侧型依据上矢状窦和直窦的不同偏侧方向又分为三个亚型。枕窦显示率为2%,缺如占绝大多数。总体上,窦汇区是以右侧横窦引流优势为主要形式。左右横窦之间吻合形式以间接相连多见。结论:窦汇区正常解剖变异较为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解剖 CT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窦汇区影像解剖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世清 王守森 +3 位作者 高进喜 荆俊杰 马明 薛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观察颅内窦汇(Torcular herophili,TH)区解剖及变异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未累及TH区结构的颅内脑膜瘤患者,以及21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行3D CE-MRV检查,再在VR工作站重建TH,观察其构成及...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观察颅内窦汇(Torcular herophili,TH)区解剖及变异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未累及TH区结构的颅内脑膜瘤患者,以及21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行3D CE-MRV检查,再在VR工作站重建TH,观察其构成及引流特点。结果根据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直窦(Straight sinus,StS)和双侧横窦(Transverse sinus,TS)的吻合关系,TH区VR解剖形态分为3型:Ⅰ型18例,Ⅱ型15例,Ⅲ型33例。根据SSS汇入TS的方式分为4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17例,Ⅳ型5例。根据StS汇入TS的方式分为4型:Ⅰ型18例,Ⅱ型23例,Ⅲ型7例,Ⅳ型18例。TS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25例,左侧为主9例,基本相等32例。结论 TH区解剖变异性较大,VR技术是观察TH区解剖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了解TH区的解剖和引流特点,对临床诊断及TH区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解剖 三维重建 虚拟现实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窦汇区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道宾 李宁虎 +1 位作者 黄炜超 张皆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窦汇区的解剖结构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3例患者全脑DSA术影像(选择性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造影)。观察窦汇区及周围各窦形态,包括上矢状窦汇入横窦,和直窦汇入横窦的形式,两侧横窦的大小...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窦汇区的解剖结构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3例患者全脑DSA术影像(选择性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造影)。观察窦汇区及周围各窦形态,包括上矢状窦汇入横窦,和直窦汇入横窦的形式,两侧横窦的大小及分流类型,两侧横窦交通情况和枕窦的出现率。结果上矢状窦汇入横窦的方式可分4型,居中型:30.0%(61例);双分支型:28.6%(58例);偏右型:35.0%(71例);偏左型:6.4%(13例)。直窦汇入横窦的方式分3型,居中型:68.0%(138例);偏右型:18.2%(37例);偏左型:13.8%(28例)。两侧横窦的分流方式可分5型:对称分流型36.4%(74例);主要右侧分流型48.8%(99例);主要左侧分流型5.9%(12例);单一右侧分流型6.9%(14例);单一左侧分流型2.0%(4例)。结论 DSA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评估窦汇区解剖结构的检查,能为静脉窦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部分头颈部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静脉窦 窦汇 解剖
下载PDF
跨窦汇骨瓣开颅治疗窦汇区急性硬膜外血肿16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香迎 张成刚 +2 位作者 张英 赵春英 赵国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跨窦汇骨瓣开颅治疗窦汇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8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跨窦汇骨瓣开颅治疗窦汇区急性硬膜外血肿1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治愈14例,死亡1例,重残1例。结论跨窦汇骨瓣开... 目的探讨跨窦汇骨瓣开颅治疗窦汇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8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跨窦汇骨瓣开颅治疗窦汇区急性硬膜外血肿1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治愈14例,死亡1例,重残1例。结论跨窦汇骨瓣开颅治疗窦汇区急性硬膜外血肿方法可靠,优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窦汇骨瓣 硬膜外血肿
下载PDF
骨瓣成形自体筋膜修补治疗窦汇区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建青 徐勤义 +5 位作者 蔡学见 刘斌 董吉荣 王玉海 胡旭 石立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8期493-494,共2页
目的探讨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将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头颅CT明确诊断的34例窦汇区硬膜外血肿患者行窦汇区骨瓣开颅加自体筋膜加压修补术。结果根据GOS评分判断预后,34例中,恢复良好17例,中残5例,重残4... 目的探讨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将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头颅CT明确诊断的34例窦汇区硬膜外血肿患者行窦汇区骨瓣开颅加自体筋膜加压修补术。结果根据GOS评分判断预后,34例中,恢复良好17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其中对冲部位开颅术中发现迟发性窦汇区硬膜外血肿致脑膨出13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跨窦骨瓣成形,自体筋膜加压修补治疗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开颅时间短,暴露完全,能有效提高止血效果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骨瓣成形术 窦汇
下载PDF
横窦和窦汇的浅表解剖学标志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晟 涂汉军 +3 位作者 张力 李新建 黄宽明 付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为神经外科手术准确定位横窦的下缘和窦汇确定出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方法对10例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进行逐步解剖,测量各相关解剖结构到横窦下缘的距离。结果实验所收集的数据表明在定位横窦下缘和窦汇时,上项线及... 目的为神经外科手术准确定位横窦的下缘和窦汇确定出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方法对10例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进行逐步解剖,测量各相关解剖结构到横窦下缘的距离。结果实验所收集的数据表明在定位横窦下缘和窦汇时,上项线及枕外隆凸尖不是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而以半脊肌附着点作为浅表解剖学标志比以上项线作为浅表解剖标志更准确、可靠。本组10例标本中,无1例的半脊肌附着点超过横窦下部边界3mm,并且它可以作为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用以定位接近中线部分的横窦。结论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在治疗后颅窝和颅颈接合处病变而进行的各种中线入路手术时更准确的定位横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窦汇 枕外隆凸尖 上项线 半脊肌 解剖学研究
下载PDF
DSA对颅内静脉系统窦汇区流向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怀清 刘才兴 +2 位作者 徐达宇 杨卫忠 郑鸿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86-87,共2页
解剖学上一般认为上矢状窦的血流主要回流到右侧横窦,直窦的血液主要回流到左侧横窦,在枕内隆凸处各窦形成窦汇[1,2]。为了观察颅内静脉系统窦汇区的分流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笔者收集我院自1994年以来85例动脉数字... 解剖学上一般认为上矢状窦的血流主要回流到右侧横窦,直窦的血液主要回流到左侧横窦,在枕内隆凸处各窦形成窦汇[1,2]。为了观察颅内静脉系统窦汇区的分流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笔者收集我院自1994年以来85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窦汇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流向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颅内静脉 DSA
下载PDF
切除窦汇区非典型性脑膜瘤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力 虞正权 +2 位作者 纪培志 周波涛 李中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1-372,共2页
患者,女,48岁,2012年12月因“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3年余,视物不清1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枕部窦旁脑膜瘤”在外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全切除肿瘤.2012年11月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患者双眼鼻... 患者,女,48岁,2012年12月因“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3年余,视物不清1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枕部窦旁脑膜瘤”在外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全切除肿瘤.2012年11月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患者双眼鼻侧视野缺损,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MRI显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图1).术中患者俯卧位,取右侧原枕部马蹄形切口,原切口中线侧向下延伸至颅颈交接处,另加左侧横切口与正中切口相交(图2),术中见肿瘤已将窦汇及窦汇周围的矢状窦、双侧横窦、枕窦及直窦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脑膜瘤 病例报告 窦汇 手术
下载PDF
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作勤 唐军 +3 位作者 李红旗 黎文镇 王平海 宋金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9-10,共2页
一般解剖学教科书记述:汇集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积内侧面大部区域的浅静脉血液的上矢状窦,主要续于右横窦,汇集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血液的直窦通常续于左横窦,在枕内隆凸处各窦形成窦汇。究竟上矢状窦、直窦各向一侧偏流的特点是否属实?为... 一般解剖学教科书记述:汇集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积内侧面大部区域的浅静脉血液的上矢状窦,主要续于右横窦,汇集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血液的直窦通常续于左横窦,在枕内隆凸处各窦形成窦汇。究竟上矢状窦、直窦各向一侧偏流的特点是否属实?为此,我们无选择地观察了100例IADSA的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的造影表现,并就窦汇区的形态及各窦的正常造影表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静脉窦 窦汇 上矢状窦 横窦 直窦 枕内隆凸 大脑大静脉 大脑半球 椎动脉造影 枕窦
下载PDF
跨窦汇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形血肿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京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3-484,共2页
目的 :探讨横窦骑跨形血肿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跨窦汇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形血肿12例 ,并进行分析。结果 :10例痊愈出院 ,1例重残 ,1例死亡。结论 :跨窦汇骨瓣成形术骨瓣复位 ,符合解剖复位原则 ,术后并发症少 ,为治疗横... 目的 :探讨横窦骑跨形血肿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跨窦汇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形血肿12例 ,并进行分析。结果 :10例痊愈出院 ,1例重残 ,1例死亡。结论 :跨窦汇骨瓣成形术骨瓣复位 ,符合解剖复位原则 ,术后并发症少 ,为治疗横窦骑跨形血肿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骨瓣成形术 窦汇 横窦骑跨形血肿
下载PDF
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15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政 邓如明 +1 位作者 王家文 王学思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2期515-515,共1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行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结果治愈13例,1例因肺挫伤并发呼吸功...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行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结果治愈13例,1例因肺挫伤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病情恶化后自动出院。结论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病情变化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手术适应症,及时行手术治疗是降低外伤后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横窦 窦汇 硬膜外血肿
下载PDF
窦汇及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内窥镜及显微镜解剖学特点
12
作者 孙金龙 张庆林 +3 位作者 李卫国 温传耀 崔庆轲 宋千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0-1103,1107,共5页
目的:通过内窥镜及显微镜观察成年人上矢状窦、窦汇窦腔及其内的纤维索、蛛网膜颗粒结构的解剖学形态特征。方法:取新鲜成年人头颅标本5具,去除颅盖,完整取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两侧横窦及其周边硬膜,应用内窥镜观察上矢状窦、... 目的:通过内窥镜及显微镜观察成年人上矢状窦、窦汇窦腔及其内的纤维索、蛛网膜颗粒结构的解剖学形态特征。方法:取新鲜成年人头颅标本5具,去除颅盖,完整取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两侧横窦及其周边硬膜,应用内窥镜观察上矢状窦、窦汇窦腔内纤维索及蛛网膜颗粒的原始结构特征,并沿窦腔上壁中线纵行剖开管腔,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索及蛛网膜颗粒的形态结构。结果:上矢状窦管腔内纤维索分3种类型:瓣膜状(47.1%)、小梁状(30.6%)、板层状(22.3%)。蛛网膜颗粒多集中于上矢状窦中段侧壁及静脉隐窝处呈指状突起突入窦腔。上矢状窦最后段近窦汇区有纵行板层状纤维索结构,将上矢状窦最后段管腔分为左右两个单独管道,有分流和支撑作用。窦汇区腔内亦存在少量板层状纤维索结构,直窦开口常偏向右侧。结论:内窥镜较常规解剖手段可以更直接地观察窦汇及上矢状窦腔内结构的完整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上矢状窦 内窥镜 显微解剖
下载PDF
窦汇至左颈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苏海 孙晓川 +2 位作者 唐文渊 朱继 杨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72-773,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4天入院,既往体健,口服避孕药10月,起病2天后被收入其他医院,院外查体,意识昏睡,颈阻(+),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文献复习 颈内 窦汇 口服避孕药 病例报告 恶心呕吐 定位体征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窦汇区脑膜瘤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舜尧 龚瑞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81-1482,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窦汇区脑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窦汇区脑膜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手术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SimpsonⅣ级3例切除,术后辅助伽马刀...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窦汇区脑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窦汇区脑膜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手术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SimpsonⅣ级3例切除,术后辅助伽马刀治疗。结论显微手术切除窦汇区脑膜瘤方法可行,对于不能全切的肿瘤术后辅助伽马刀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窦汇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显微技术在窦汇区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军 邵雪非 +6 位作者 徐宗华 江晓春 徐善水 刘策刚 戴易 毛捷 方新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窦汇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显微切除14例窦汇区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4例... 目的:探讨窦汇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显微切除14例窦汇区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4例,Ⅲ级切除4例,Ⅳ级切除1例。术后病理分级,WHOⅠ级13例,WHOⅡ级1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走路不稳、闭目难立1例,剧烈呕吐1例,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术后随访5~45个月,平均(23.6±12.82)个月,无死亡病例,无肿瘤复发。结论:详细的术前评估、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对静脉窦的处理以及肿瘤切除程度的评估,必要的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可以降低窦汇区脑膜瘤治疗的风险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横窦 脑膜瘤 显微手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岩斜静脉窦汇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代金东 孙炜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8期75-76,共2页
近20年来,颅底外科的飞速发展,对颅底结构和颅神经显微局部解剖的要求越来越高,受传统解剖定义的Dorello管这一骨性纤维性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实践的需要。为更好地指导岩尖及其邻近区域手术,本文综述了Dorello管的新概念——岩斜静... 近20年来,颅底外科的飞速发展,对颅底结构和颅神经显微局部解剖的要求越来越高,受传统解剖定义的Dorello管这一骨性纤维性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实践的需要。为更好地指导岩尖及其邻近区域手术,本文综述了Dorello管的新概念——岩斜静脉窦汇及其包含的蝶岩韧带、外展神经在内的弯折走行及其膜性结构、与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展神经 蝶岩韧带 岩斜静脉窦汇 Dorello管 颈内动脉
下载PDF
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易国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37-39,63,共4页
在200例童尸标本上,观察了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按上矢状窦和直窦分支情况,将窦汇区分为四种新的类型。各窦横断面积:右横窦>上矢状窦>左横窦>直窦。上矢状窦偏向右横窦者占58%,偏向左横窦者占19%,居中或等分者占23%。直窦偏向... 在200例童尸标本上,观察了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按上矢状窦和直窦分支情况,将窦汇区分为四种新的类型。各窦横断面积:右横窦>上矢状窦>左横窦>直窦。上矢状窦偏向右横窦者占58%,偏向左横窦者占19%,居中或等分者占23%。直窦偏向左横窦者占27.5%,偏向右窦者占37.0%,居中或等分者占35.5%。左、右横窦间有直接通道(池状、孔状或管状)者占46%,无直接通道者占54%.该部解剖学的特殊变异,有可能误诊为横窦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上矢状窦 直窦 横窦 枕窦
下载PDF
跨横窦、窦汇骨瓣联合颅骨锁治疗枕部急性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18
作者 娄伟宏 郭洪彬 陈晋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探讨跨横窦、窦汇骨瓣联合颅骨锁治疗枕部急性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将20例颅脑外伤后枕部骑跨性硬膜外血肿分为A组及B组,各10例。A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B组采用跨横窦、窦汇骨瓣联合颅骨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跨横窦、窦汇骨瓣联合颅骨锁治疗枕部急性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将20例颅脑外伤后枕部骑跨性硬膜外血肿分为A组及B组,各10例。A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B组采用跨横窦、窦汇骨瓣联合颅骨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次日复查颅脑CT,未见手术区再发血肿及脑梗死,磁共振静脉显像检查示窦汇区静脉窦通畅。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24h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跨横窦、窦汇骨瓣联合颅骨锁治疗枕部骑跨性硬膜外血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横窦 窦汇
下载PDF
窦汇区静脉窦的解剖变异观察
19
作者 BISARIA K.K 朱世杰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研究了110具成人尸体的颅腔,见上矢状窦分为两个通道,较多的实例分支以硬脑膜相联系。本研究所见的变异类型可分为三种:Ⅰ型为矢状窦流入一侧窦,而直窦流入另一侧窦,其间无联合。Ⅱ型为上矢状窦及直窦分叉,两窦的分叉互相连接构成两侧... 研究了110具成人尸体的颅腔,见上矢状窦分为两个通道,较多的实例分支以硬脑膜相联系。本研究所见的变异类型可分为三种:Ⅰ型为矢状窦流入一侧窦,而直窦流入另一侧窦,其间无联合。Ⅱ型为上矢状窦及直窦分叉,两窦的分叉互相连接构成两侧窦。Ⅲ型有窦汇存在,依其存在的硬脑膜衬垫之分隔完全或不完全而变动于有一个总池或只有一个潜在的窦汇。以前未曾报告过的罕见之新发现有双直窦流入到一个横窦;上矢状窦分成在一侧有两个横窦的三个通道;一个横窦起于幕静脉和幕静脉流入窦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硬脑膜静脉窦 颅腔 分叉 直窦 横窦 上矢状窦 解剖变异
下载PDF
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在矢状窦旁及窦汇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白吉伟 王光华 +3 位作者 沈宓 范亦龙 高培毅 林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在矢状窦旁和窦汇区脑膜瘤术前评估和手术策略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矢状窦旁及窦汇区脑膜瘤患者术前行CEMRV检查,其中19例加做TOFMRV检查,13例加做DSA检查,评价矢状窦的通畅性和瘤周静脉...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在矢状窦旁和窦汇区脑膜瘤术前评估和手术策略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矢状窦旁及窦汇区脑膜瘤患者术前行CEMRV检查,其中19例加做TOFMRV检查,13例加做DSA检查,评价矢状窦的通畅性和瘤周静脉引流情况,以术中结果为标准,评价CEMRV的准确性。结果CEMRV和(或)DSA显示硬膜窦未闭塞25例,闭塞10例,瘤周静脉显示清晰,与术中情况吻合,TOFMRV显示硬膜窦闭塞范围较CEMRV夸大,瘤周静脉显影数量较CEMRV少。结论CEMRV可以准确反映矢状窦和窦汇的通畅情况以及瘤周静脉情况,优于TOFMRV,为术前评估静脉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 矢状窦 窦汇 脑膜瘤 术前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