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乔爱科 潘友联 董念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6-780,共5页
为了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首先按照Labrosse提供的临床手术指导尺寸,建立基本的主动脉根部几何模型;改变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窦部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以及窦管交... 为了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首先按照Labrosse提供的临床手术指导尺寸,建立基本的主动脉根部几何模型;改变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窦部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以及窦管交界直径和窦部直径(均为基本模型的1.2倍),共建立6组几何模型.窦部和瓣叶均施加0~10.665 kPa线性变化的压力负载,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研究主动脉根部从接近关闭到完全关闭过程中,模型受到的最大应力数值和位置、瓣环直径变化以及对合区域面积比.计算结果表明:6组模型的主动脉根部最大应力值均出现在瓣叶和窦部接合位置,且最大应力值的范围是567~601 kPa,与Marom、Labrosse和Katayama的计算结果接近;窦管交界直径增大为基本模型的1.2倍时,瓣环直径扩大8.3%;6组模型的对合区域面积比计算结果相对变化不超过5%.结果表明:窦管交界变化比窦部直径变化对瓣环直径的影响大,而同样的主动脉根部结构,增大瓣环直径会减少瓣叶的有效对合,从而影响主动脉瓣关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窦管交界直径 窦部直径 瓣环直径 对合区域面积比
下载PDF
窦管交界锥度对生物瓣影响的脉动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荣玺 马云菲 +7 位作者 顾兆勇 潘友联 柳思聪 乔爱科 郭超 董念国 李晓锋 刘迎龙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为了探究窦管交界直径呈现不同锥度角对于人工生物瓣膜性能的影响,对窦管交界不同锥度角的主动脉根部模型进行脉动流实验研究。通过三维打印方法制作窦管交界锥度角分别为0度、1度、3度和5度的4组主动脉根部模型。将人工生物瓣膜装配在... 为了探究窦管交界直径呈现不同锥度角对于人工生物瓣膜性能的影响,对窦管交界不同锥度角的主动脉根部模型进行脉动流实验研究。通过三维打印方法制作窦管交界锥度角分别为0度、1度、3度和5度的4组主动脉根部模型。将人工生物瓣膜装配在主动脉根部模型上,在脉动循环模拟系统中进行不同心搏出量条件下的脉动流实验测试。心率设定为70次/分,脉动流流动速率分别为2~7 L/min。在每个脉动流流动速率条件下测试10个心动周期并将结果取平均值。实验结果显示,主动脉根部窦管交界不同锥度的模型,跨瓣压差符合国内标准,均在10 mm Hg之内;窦管交界锥度对于返流百分比存在影响,较小的窦管交界锥度有利于降低返流百分比;在心搏出量较小的情况下,较小的窦管交界锥度有利于增大有效开口面积,而在心搏出量较大的情况下,较大的窦管交界锥度有利于增大有效开口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对于心搏出量较低的情况,建议多考虑较小的窦管交界锥度;而对于心搏出量较高的情况,建议多考虑较大的窦管交界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管交界直径 锥度 脉动流 生物瓣
原文传递
颈动脉、头臂干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主动脉窦管交界处钙化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召兄 刘圣 +1 位作者 叶新华 王道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头臂干分叉处(BOBT)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AV)、主动脉窦管交界处(STJ)钙化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AD)预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收治的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 目的探讨颈动脉、头臂干分叉处(BOBT)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AV)、主动脉窦管交界处(STJ)钙化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AD)预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收治的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46例,行冠脉造影及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观察组(CAD,106例)及对照组(非CAD,40例),根据颈部及心脏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斑块数、BOBT内中膜厚度及AV、STJ是否钙化。根据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分为单支组(30例)、多支组(76例)及低Gensini评分组(34例)、高Gensini评分组(7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数、BOBT内中膜厚度及AV、STJ钙化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高Gensini评分组及多支组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数、BOBT内中膜厚度及AV钙化阳性率均高于低Gensini评分组及单支组(P <0. 05);高Gensini评分组及多支组STJ钙化阳性率与低Gensini评分组及单支组比较无差异(P> 0. 05)。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6. 2%、特异度为35. 0%、阳性预测值为94. 4%、阴性预测值为77. 8%。结论颈动脉、BOBT内中膜厚度及AV、STJ钙化联合检测能发挥不同检测项目的优势,补充单一检测项的不足,以通过无创、经济的诊断方法评估CAD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 头臂干分叉处动脉 内中膜 主动脉瓣 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动脉 钙化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的起源与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铁山 娄丽芳 +5 位作者 郑琳琳 马忠良 徐影 王政 徐高磊 张振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开口的变异情况,为临床冠状血管造影和介入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择55例保存完好的心脏标本,探查每例标本的主动脉窦,观察各个窦中冠状动脉开口的数目和位置,测量从窦底分别到瓣尖、冠状动脉开口以及窦管交界... 目的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开口的变异情况,为临床冠状血管造影和介入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择55例保存完好的心脏标本,探查每例标本的主动脉窦,观察各个窦中冠状动脉开口的数目和位置,测量从窦底分别到瓣尖、冠状动脉开口以及窦管交界的高度,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主动脉窦中冠状动脉开口总数为2~5个不等,多数情况下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窦,回旋支和左冠状动脉合并开口于主动脉左窦,肺动脉窦或主动脉后窦中未发现开口。大多数开口位于窦管交界以下(94.5%)和瓣尖上缘以上(80%),5例标本存在高位开口,即开口位置高于窦管交界。结论多数冠状动脉开口的位置在主动脉右窦和主动脉左窦内,瓣尖之上,窦管交界之下。一些变异比如多开口、纵向或环向的位置偏移及裂隙状开口会对解释图像带来困难,对临床进行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操作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尖 主动脉窦 冠状动脉开口 窦管交界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