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窦底提升专家共识:上颌窦间隔
1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周延民 +1 位作者 宿玉成 孙晓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上颌窦间隔是常见于上颌窦内的骨性结构,在设计上颌窦底提升时,了解上颌窦间隔的存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上颌窦间隔的分类、解剖生物学特征、对上颌窦成骨的影响、其处理方法及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存在上颌窦间隔的上颌窦... 上颌窦间隔是常见于上颌窦内的骨性结构,在设计上颌窦底提升时,了解上颌窦间隔的存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上颌窦间隔的分类、解剖生物学特征、对上颌窦成骨的影响、其处理方法及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存在上颌窦间隔的上颌窦底提升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降低由于上颌窦间隔存在而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间隔 上颌底提升 成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上颌窦间隔
2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2-132,共1页
上颌窦内(多为窦底)突起的皮质骨骨壁,将上颌窦底分成两个或多个腔室,通常具有对称性特点。分隔的程度各不相同,通常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区域之间。
关键词 第一磨牙 上颌 皮质骨 第二前磨牙 上颌窦间隔 对称性 骨壁
下载PDF
江苏汉族人群上颌窦间隔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俊 周芷萱 +3 位作者 袁志瑶 袁华 孙超 陈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通过拍摄锥形束CT(CBCT)结合Simplant软件,研究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424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将获取的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Simplant软件中... 目的:通过拍摄锥形束CT(CBCT)结合Simplant软件,研究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424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将获取的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Simplant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4例研究对象中,190例有上颌窦间隔,发生率为44.81%;90例出现多个窦间隔(21.23%);87例双侧上颌窦同时出现窦间隔(20.52%);在所测的848个上颌窦中,277个出现窦间隔,发生率为32.67%;窦间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间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占59.94%;平均高度右侧(5.90±3.65)mm,左侧(5.54±2.87)mm;平均长度右侧(8.15±2.40)mm,左侧(7.88±2.73)mm。结论:江苏汉族人群中,44.81%出现上颌窦间隔;CBCT能全面而准确定量分析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结构,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对手术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 窦间隔
下载PDF
青海地区成人上颌窦间隔锥形束CT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娟 张志清 +3 位作者 康红玉 曹延英 马晨麟 陈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结合测量软件,研究青海地区成人上颌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方法:选取300例成人研究对象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结合测量软件,研究青海地区成人上颌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方法:选取300例成人研究对象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研究对象中,有80例出现上颌窦间隔,发生率为26.7%;窦间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间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41.4%);平均高度右侧(6.60±4.08)mm,左侧(6.81±4.24)mm;平均长度右侧(9.28±2.99)mm,左侧(9.00±3.00)mm;颊腭向多见(85.2%),完全性为主(80.5%)。结论:青海地区成人中有26.7%出现上颌窦间隔,在上颌窦底提升术时应予以重视,采取适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间隔 锥形束 CT 上颌底提升术 高海拔
下载PDF
江苏汉族人群上颌窦间隔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 周芷萱 +3 位作者 袁志瑶 袁华 孙超 陈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2-72,共1页
目的:通过拍摄锥形束CT(CBCT)结合Simplant软件,研究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为口腔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424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将获得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计算机辅... 目的:通过拍摄锥形束CT(CBCT)结合Simplant软件,研究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为口腔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424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将获得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计算机辅助Simplant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最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424例研究对象中190例有上颌窦间隔,发生率为44.81%;90例出现多个窦间隔(21.23%);87例双侧上颌窦同时出现窦间隔(20.52%);在所测的848个上颌窦中有277个出现窦间隔,发生率为32.67%;统计学分析窦间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齿缺失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窦间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占59.94%;平均高度右侧(5.90±3.65)mm,左侧(5.54±2.87)mm;平均长度右侧(8.15±2.40)mm,左侧(7.88±2.73)mm。结论:江苏汉族人群中有44.81%出现上颌窦间隔;口腔CBCT能全面而准确定量分析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结构,为口腔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对手术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上颌 窦间隔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
6
作者 白文娟 唐红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2期2043-2044,共2页
目的分析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coronary sinus septal defect,CSSD)的超声特征,提高超声诊断CSSD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治疗的10例CSS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结果。10例CSSD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其中5... 目的分析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coronary sinus septal defect,CSSD)的超声特征,提高超声诊断CSSD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治疗的10例CSS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结果。10例CSSD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其中5例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2例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结果2例患者为Ⅰ型CSSD,2例患者为Ⅱ型CSSD,6例患者为Ⅲ型CSSD。结论TTE结合TEE和RT-3DE检查,有助于确诊CSSD,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可作为CSSD的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于上颌窦间隔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亚男 任玉卿 +4 位作者 王文雪 周琛 李晓静 王晓静 赵保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探讨存在上颌窦间隔时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存在上颌窦间隔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病例(24例,女性14例,男性10例)... 目的探讨存在上颌窦间隔时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存在上颌窦间隔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病例(24例,女性14例,男性10例),年龄(39.3±11.7)岁(22~56岁)。术后6~8个月行永久修复,根据上颌窦间隔位置分为E类(颧牙槽嵴之前)、M类(颧牙槽嵴之后)和D类(近远中走向)。术前、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拍摄锥形束CT。测量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测量上颌窦底垂直骨高度(vertical bone height,VBH)。统计黏膜穿孔率、种植体存留率。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共植入种植体24枚,患者均无头痛头晕等不适,黏膜穿孔率为0(0/24),种植体的愈合期内存留率为100%(24/24)。术前RBH为(5.26±1.90)mm;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的VBH分别为(11.82±1.09)、(10.98±0.52)、(10.66±0.44)和(10.40±0.33)mm,不同观测点的VB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70,P<0.001)。但术后2年与术后1年的V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出现种植体周炎。结论在种植位点RBH>2 mm且存在上颌窦间隔时,使用盘钻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患者均未发生黏膜穿孔,成功率高,可获得足够骨高度并完成同期种植,术后2年与术后1年比较未发生明显的骨吸收改建,骨结合形成良好,操作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上颌窦间隔 上颌底提升术 盘钻
原文传递
右心室超声造影诊断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怡华 马宁 李治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右心室 超声造影诊断 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上颌窦骨性间隔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玉敏 姜宝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上颌窦骨性间隔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手术证实的上颌窦骨间隔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4例中,冠状分隔29例,水平分隔17例,斜行分隔14例,矢状分隔4例。双侧26例,单侧3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上颌窦骨性间隔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手术证实的上颌窦骨间隔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4例中,冠状分隔29例,水平分隔17例,斜行分隔14例,矢状分隔4例。双侧26例,单侧38例。上颌窦内骨性间隔所分成的腔隙有交通者41例,无交通者23例。根据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患者分别接受了经上颌窦筛窦根治术和面正中揭翻进路行上颌窦、筛窦、蝶窦联合根治术。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复发性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可有效地发现残余病变的范围和手术区的解剖异常,对术前手术设计,特别是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上颌窦骨性间隔术前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多层螺旋CT的轴位和重建后的冠、矢状位三个断面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性间隔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鼻息肉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突入室间隔二例
10
作者 张桂敏 李跃华 +2 位作者 李守先 张供 宋惠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突入室间隔 诊断 彩色超声诊断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入室间隔手术的护理配合
11
作者 薛晓云 吕雪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5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破入室间隔 护理配合 1998~2002年 手术 护理体会 右心室 右心房 左心房
下载PDF
潍坊地区人群上颌窦间隔锥形束CT的三维成像分析
12
作者 阴元琛 栾可峰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潍坊地区人群上颌窦间隔的解剖结构,为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术提供解剖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270例具有完整CBCT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进行影像学三维成像,分析患者上颌窦间隔的发生,并测量窦间隔的高度。...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潍坊地区人群上颌窦间隔的解剖结构,为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术提供解剖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270例具有完整CBCT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进行影像学三维成像,分析患者上颌窦间隔的发生,并测量窦间隔的高度。结果在270例患者中,上颌窦骨间隔检出率为17.04%,左、右上颌窦骨间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上颌窦间隔位置主要发生在上颌窦的中部,为47.89%;发现的上颌窦间隔中,均值(6.7±3.1)mm,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间隔的解剖差异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缺失牙齿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骨间隔主要发生在上颌窦的中部,上颌窦种植前CBCT的检查可了解上颌窦底的结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窦间隔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发现室间隔窦道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瑞 杨永曜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99-500,共2页
目前国内外对室间隔窦道的报道极少,发病机制尚不明,治疗上也缺乏建设性意见。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能自行缓解,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形态基本正常,未见分流,心功能基本正常,故暂未制定治疗方案。但该... 目前国内外对室间隔窦道的报道极少,发病机制尚不明,治疗上也缺乏建设性意见。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能自行缓解,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形态基本正常,未见分流,心功能基本正常,故暂未制定治疗方案。但该患者心脏存在窦道,高速血流对窦道壁可能产生损伤,使窦道管径增加,甚至存在穿透窦道盲端,使得左右心室联通,最终出现心室分流;同时血流在窦道内形成涡流,大大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长此以往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CBCT研究上颌窦形态及其与上颌后牙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晟楠 高承志 +1 位作者 杨咪咪 刘文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80-2682,共3页
目的:应用CBCT研究人群中上颌窦的一般形态差异,为上颌后牙种植术及拔除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临床403例CBCT影像,测量并统计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的最小距离,上颌窦间隔,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以及牙根突入窦腔的例数;结果:窦底与牙槽嵴... 目的:应用CBCT研究人群中上颌窦的一般形态差异,为上颌后牙种植术及拔除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临床403例CBCT影像,测量并统计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的最小距离,上颌窦间隔,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以及牙根突入窦腔的例数;结果:窦底与牙槽嵴顶最小间距为8.3 mm,左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窦间隔出现几率为98.6%,黏膜增厚与牙根突入几率分别为31%与47%,其中牙根尖病变相关的窦底黏膜增厚为56.3%,男女及左右对比均无差异。结论:上颌窦形态差异较大,上颌窦慢性炎症与上颌后牙根尖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锥形束CT(CBCT) 上颌窦间隔 黏膜增厚 种植术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对于心脏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李冬梅 马笮 +1 位作者 张卓 杨洪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719-720,共2页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对于心脏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调查对象采用就诊的房间隔缺损患儿38例,所有患儿均手术证实为房间隔缺损,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诊断,观察指标为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数目、形态以及长度等...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对于心脏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调查对象采用就诊的房间隔缺损患儿38例,所有患儿均手术证实为房间隔缺损,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诊断,观察指标为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数目、形态以及长度等,并且观察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38例房间隔缺损患儿中共有40处缺损,其中40处缺损有Ⅰ孔型12例、Ⅱ孔型26例、静脉窦型3例,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室扩大。12例Ⅰ孔型房间隔缺损中缺损大小为19 mm^34 mm,且均未见闭合。诊断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符合率为92.31%。结论多普勒超声在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确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冠状静脉间隔缺损
下载PDF
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效率的Meta分析
16
作者 赵燕 张元杰 郭智霖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80-390,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视神经减压术(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OND)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的有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网站中,从建库到2023年2月7日的,关... 目的系统评价视神经减压术(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OND)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的有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网站中,从建库到2023年2月7日的,关于OND治疗TON的回顾性研究。由两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筛选、提取,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定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结局指标为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有效率,区间估计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采用Stata 16.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2篇文献,共35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OND治疗TON的总体有效率为54.2%(95%CI 49.2%~59.2%)。以不同手术入路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眶、神经内镜经鼻和经颅入路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6.0%(95%CI 46.2%~65.7%)、52.8%(95%CI 45.1%~60.5%)和50.0%(95%CI 36.1%~63.9%)。伤后≤7 d和>7 d手术减压有效率分别为69.5%(95%CI 55.0%~82.5%)、28.6%(95%CI 21.4%~36.2%);伤后1~2 d手术和3~7 d手术减压有效率分别为71.5%(95%CI 45.2%~92.3%)、51.2%(95%CI 65.3%~100.0%)。术前有、无光感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9.2%(95%CI 84.6%~100.0%)、36.3%(95%CI 30.2%~42.6%)。切开视神经鞘联合OND的总体有效率为40.7%(95%CI 27.0%~55.1%)。结论OND是改善TON患者视力的有效方法,不同手术方式相差不大,经眶手术减压有效率最高;手术时机应尽早,术前有光感患者预后较好,术中切开视神经鞘可能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减压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 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 眶内翼间隔视神经减压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入室间隔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东 王春生 +1 位作者 陈志强 陈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破入室间隔 超声心动图 手术治疗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破入室间隔3例
18
作者 田家玮 王淑芬 +2 位作者 苏雁欣 王素梅 陈子道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9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主动脉瘤破入室间隔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心脏白塞病致主动脉窦瘤破入室间隔形成夹层1例
19
作者 郑光美 朱方成 +1 位作者 杨波 白姣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6-746,共1页
患者男,48岁。因“突发胸痛1h”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胸闷、气促病史1年余,伴晕厥2次;1年前心电图检查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窦部稍宽(39mm),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末见明显主动脉窦瘤;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 患者男,48岁。因“突发胸痛1h”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胸闷、气促病史1年余,伴晕厥2次;1年前心电图检查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窦部稍宽(39mm),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末见明显主动脉窦瘤;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肌桥,并置入DDD起搏器。查体: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破入室间隔 心脏白塞病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夹层 冠状动脉造影 DDD起搏器 心电图检查 急诊入院
原文传递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金辉 李德华 +2 位作者 刘宝林 马威 姜慧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上颌窦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类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700份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作为研究资料。调查上颌窦分隔和上颌窦囊肿的发生率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上颌窦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类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700份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作为研究资料。调查上颌窦分隔和上颌窦囊肿的发生率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缺牙状况进行分组,测量各组缺牙区的窦嵴距及窦底高度,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牙缺失组窦嵴距>多牙缺失组窦嵴距,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多牙缺失组窦底高度>单牙缺失组窦底高度,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4)。59岁~77岁组女性窦嵴距<男性窦嵴距,男性窦低高度<女性窦低高度,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上颌窦分隔发生率为27%,上颌窦囊肿发生率为4.9%。结论:上颌后牙缺失不同缺牙状况窦底高度和窦嵴距有统计学差异,59~77岁年龄段窦底高度和窦嵴距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间隔 上颌囊肿 距离 数字化曲面断层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