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在椎体轴向旋转角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凯 王以朋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利用基于双平面X线的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定量测量椎体轴向旋转角(Vertebral Axial Rotation,VAR)。并初步判断立位三维重建下测量VAR的精度。方法对一位主诉为腰痛的病人,加用标定装置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标定装置上有数个小钢... 目的利用基于双平面X线的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定量测量椎体轴向旋转角(Vertebral Axial Rotation,VAR)。并初步判断立位三维重建下测量VAR的精度。方法对一位主诉为腰痛的病人,加用标定装置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标定装置上有数个小钢珠做成的已知三维坐标的标定点。依据Nash-Moe法,在平片上寻找出存在轴向旋转的椎体,运用相关软件,提取旋转椎体的VAR测量相关点在正侧位平片上投影点的二维坐标和平片上正侧位成像各自标定点的二维坐标。根据立位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重建出VAR测量相关点的三维坐标。定量测量VAR,并和Nash-Moe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初步判断测量精度。结果发现1个存在轴向旋转的椎体,位于第3腰椎(Lumber vertebrae,L),Nash-Moe分度为1度,测量VAR为+2.3°。方向与双侧椎弓根形状变化一致,但数值不在Nash-Moe法(L_2-L_4,1度)相对应的旋转范围5-15°之内。结论本实验在国内率先利用基于双平面X线的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定量测量出VAR,但测量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 椎体轴向旋转角 Nash—Moe法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方项 王涵 朱雪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分析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准确性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纳入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拟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29例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各自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分析多... 目的 分析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准确性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纳入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拟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29例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各自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磁共振成像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的准确性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29例受检者中确诊为特发性脊柱性侧弯患者有20例,6例脊髓病变者由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3例隐匿性椎体畸形者由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发现。29例患者Cobb′s角在21°~90°,平均Cobb′s角为(32±10)°。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图像比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图像更好。结论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准确性较高,诊断结果准确,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准确性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隐性脊柱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杨阳 荣洁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应用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隐形脊柱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X平片、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成片处...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应用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隐形脊柱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X平片、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成片处理,对诊断技术的成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提示,X平片、CT、CT3D及MPR等诊断技术均可对椎体骨折疾病进行显示,在对患儿椎体进行扫描诊断中,CT扫描项目具有显著优势,CT3D及MPR诊断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出患儿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情况。二维CT扫描诊断60例患儿为椎板分离、椎管后方附件局部骨缺损;15例椎管腔出现骨性间隔,被一分为二,形成脊柱纵裂;多平面重建检查确诊62例患儿为局部骨缺损,15例患儿为脊髓纵裂,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后确诊有65例患儿存在局部骨缺损,15例患儿为脊髓纵裂,二维CT及多平面重建检查漏诊的患儿均为脊柱裂较小的裂缝影。结论在小儿隐性脊柱裂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诊断技术的优势大于X平片,而CT3D及MPR诊断技术更能患儿脊柱的受损情况充分展示出来,甚至可以显示出椎体内的损伤,显示出了脊柱裂的裂缝隙位置、范围及程度,诊断成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三维重建技术 小儿隐性脊柱 临床诊断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技术联合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之栋 祁家龙 +3 位作者 裴少保 马力 王善松 刘艺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2-926,共5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手术走向个性化、精准化。3D打印导板技术可实现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准。临床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仍面临置钉准确性不高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引起神经并发症的问题,... 背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手术走向个性化、精准化。3D打印导板技术可实现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准。临床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仍面临置钉准确性不高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引起神经并发症的问题,现有关于3D打印导板技术指导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术中置钉的研究不多。目的:评价3D打印导向模板技术联合后路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D打印导向模板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联合施行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15-23岁,平均(18.17±3.49)岁。分析术后2周和术后18个月时脊柱侧弯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手术时间280-540 min,平均(340.83±102.20)min,术中出血量1000-4000 mL,平均(2000.00±1073.70)mL,固定节段9-14个椎体,平均(11.83±1.72)个椎体,矫形过程中未出现螺钉松动;(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2周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冠状位主弯的cobb角、冠状面C_(7)铅垂线和S1正中线的距离、矢状面C_(7)铅垂线和S1后缘的距离、顶椎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获得明显矫正,主弯的cobb角平均矫正率62.22%,术后18个月随访各参数较术后2周无明显变化,矫形效果满意,无感染和内固定断裂;(3)围术期切口延迟愈合1例,经过换药处理瘢痕愈合,未出现神经并发症;(4)结果表明3D打印导向模板结合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安全有效,矫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去旋转 3D打印导板技术 肋骨切除术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三维重建打印技术在脊柱畸形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曾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9-12,共4页
探究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畸形疾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实验开始时间在2020年3月,结束时间在2021年7月,将在我院骨科见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0名,对照组采取互... 探究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畸形疾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实验开始时间在2020年3月,结束时间在2021年7月,将在我院骨科见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0名,对照组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三维重建技术教学,比较两组见习生在教学前后的成绩以及相关能力发展情况等。结果 教学前,两组实习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分、理论成绩相近(P>0.05),但是在教学之后,两组实习生的各项能力得分以及理论成绩均有所提升,且实验组能力以及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对教学的总满意人数有22名,占73.33%,实验组对教学的总满意人数为28名,占93.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脊柱畸形教学中采用三维重建打印技术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各项能力和理论成绩,还能够提高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打印技术 脊柱畸形 教学 作用效果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快速成型技术对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郑轶 吴增晖 +1 位作者 庞清江 袁欣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三维重建,快速成形技术对于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例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重建,根据CT扫描数据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1∶1模型,了解畸形椎体周围的解剖学形态,从而确... 目的:评价术前三维重建,快速成形技术对于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例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重建,根据CT扫描数据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1∶1模型,了解畸形椎体周围的解剖学形态,从而确定截骨平面,融合范围,并与术中的真实情况进行比较,并与15例无模型组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的三维重建、快速成型模型与术中所见的病椎周围的形态完全一致,模型组平均手术时间(7.4±3.5)h,平均出血量(1 525±325)ml,无模型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3.2)h,平均出血量为(1 736±421)ml,模型组与非模型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畸形矫正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患者,术前三维CT,快速成形的方法对于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且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先天性脊柱侧凸 矫形 快速成型技术
下载PDF
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腰椎经椎弓根置钉三维CT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石运力 李硕 +2 位作者 朱江 王磊 郭晓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67-71,101,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腰椎经椎弓根置钉三维CT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20例腰椎骨折患者,收集其CT影像,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7.0中,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模型重建,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和虚拟...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腰椎经椎弓根置钉三维CT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20例腰椎骨折患者,收集其CT影像,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7.0中,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模型重建,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和虚拟皮质骨钉道螺钉直径、长度、下倾角、外旋角,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椎弓根宽度从L_(1~5)呈增大趋势,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高度L_(4)与L_(5)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节段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_(1~5)节段椎弓根宽度、高度均大于女性(P<0.01)。虚拟皮质骨钉道螺钉直径及钉尾间距L_(2~5)呈显著增大趋势,L_(1)与L_(2)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节段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椎体左右两侧虚拟皮质骨钉道螺钉长度、直径、钉尾间距、外旋角、下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_(1~5)节段皮质骨钉道螺钉长度均长于女性(P<0.05,P<0.01)。结论数字化重建技术可指导制订腰椎骨折患者个性化椎弓根置钉方案,为不同节段、不同性别患者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数字化重建技术 椎弓根置钉 三维模型重建 椎弓根宽度 椎弓根高度 螺钉长度 螺钉直径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后路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奇 刘国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脊柱后凸畸形中的意义。方法该院自2006年4月-2012年4月共收治20例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6-58岁,平均41.2岁。术前常规行X线、CT、MRI检查,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制...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脊柱后凸畸形中的意义。方法该院自2006年4月-2012年4月共收治20例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6-58岁,平均41.2岁。术前常规行X线、CT、MRI检查,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制作立体图像,指导手术设计并模拟手术。根据手术前后后凸角度变化及后凸矫正率来评定矫形效果;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来评价下肢神经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该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矫形及内固定满意,仅1例出现一过性神经损伤。术后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平均28.2个月。患者后凸角从平均60.6°减小至平均15.9°,后凸矫正率为73.8%;VAS评分从平均6.1降低至1.9;Frankel分级E级从5例增加至10例。术前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比较,后凸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7和17.1,P〈0.05);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8和31.1,P〈0.05)。结论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辅助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可指导手术设计,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结核 脊柱后凸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国萍 曹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脊柱畸形多由特发性、先天性、创伤性等病因所致.严重者可同时伴有侧弯、后凸及椎体发育异常等多种畸形。脊柱解剖本身复杂,而脊柱畸形又常常伴有结构变异,因此其矫形手术非常棘手且极具挑战性。随着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 脊柱畸形多由特发性、先天性、创伤性等病因所致.严重者可同时伴有侧弯、后凸及椎体发育异常等多种畸形。脊柱解剖本身复杂,而脊柱畸形又常常伴有结构变异,因此其矫形手术非常棘手且极具挑战性。随着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医学中的逐渐应用和成熟,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其在脊柱矫形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就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脊柱畸形 三维重建 数字化 应用 发育异常 结构变异 矫形手术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洪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6期473-475,共3页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脊柱外科 应用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韶远 王青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3期4347-4348,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及对脊柱外伤的诊...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及对脊柱外伤的诊断准确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图像优良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伤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多方位、立体显示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有助于临床病情的评估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X线 脊柱外伤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章远 钟祖春 古忠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9期13-14,1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江西省安远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轴位扫描和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江西省安远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轴位扫描和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CT轴位扫描与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诊断脊柱骨折分型的效能,并分析常规CT轴位扫描和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0例脊柱骨折患者,经手术证实骨折类型为爆裂型35例,脱位型14例,单纯压缩型31例。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诊断脊柱骨折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CT轴位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常规CT轴位扫描诊断爆裂型、脱位型、单纯压缩型脊柱骨折的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较好、一般(Kappa=0.647、0.654、0.599),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诊断爆裂型、脱位型、单纯压缩型脊柱骨折的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的一致性均极好(Kappa=0.848、0.827、0.895)。结论与常规CT轴位扫描相比,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脊柱骨折分型的诊断效能,且螺旋CT三维成像联合重建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的一致性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成像联合重建技术 脊柱骨折 分型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张晓萍 陈秀珍 杜海燕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8期38-39,共2页
目的 评价应用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三维重建技术(简称MS CT 3D)在对脊柱、骨盆创伤影像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病例25例,男22倒。女3倒,年龄19~55岁。结果 SMCT 3D技术在脊柱、骨盆多发复杂骨折的检查中具有操作简单、显露清晰、患者... 目的 评价应用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三维重建技术(简称MS CT 3D)在对脊柱、骨盆创伤影像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病例25例,男22倒。女3倒,年龄19~55岁。结果 SMCT 3D技术在脊柱、骨盆多发复杂骨折的检查中具有操作简单、显露清晰、患者痛苦较小等普通放射线和棱磁共振无法比拟的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诊断 螺旋CT三维重建 骨盆骨折 多发 骨盆创伤 三维重建技术 价值 目的 理想
下载PDF
MSCT三维重建技术与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拟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MSCT和MRI检查,并评价MSCT重建技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拟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MSCT和MRI检查,并评价MSCT重建技术及MRI诊断该类疾病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最终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5例患者经MSCT发现有隐匿性椎体畸形,10例患者经MRI发现伴有脊髓病变。3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obb's角为20°~91°,平均33°;其中5例为C形弯曲,30例为S形弯曲。CT后处理MPR/CPR重建调节可以在同一层面清晰显示最佳椎弓根横断面,结合冠状位、矢状位可以同时显示椎体发育,椎旁组织等情况,MRI可以准确显示脊柱侧弯及椎体旋转的程度、椎板形态以及脊髓及髓管病变情况;影像图像评估:MSCT中MPR重建的最佳椎弓根表现满意,SSD重建的侧弯cobb角测量表现满意,VR重建的椎体旋转度、侧弯cobb角测量、与周围组织关系表现满意;MRI中椎管状况、脊髓、与周围组织关系表现满意。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和MRI均就有一定的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价值,MSCT可以辅助医生术前更好地了解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椎体、脊髓、椎弓根形态,MRI可以准确显示脊柱侧弯及椎体旋转的程度、椎板形态以及脊髓及髓管病变情况,临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一检查或联合检查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特发性脊柱侧弯 诊断价值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蔡碧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266-2267,共2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固定术的6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MSCT扫描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表面...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固定术的6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MSCT扫描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表面重建(SSD)以及容积重建(VR)。分析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成像结果及椎管受累情况和伴随损伤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共70节椎体骨折。70节椎体骨折中,椎管狭窄共48个,占比为68.57%。其中,Ⅰ度椎管狭窄占比47.92%,Ⅱ度椎管狭窄占比35.42%,Ⅲ度椎管狭窄占比16.67%。从伴随损伤这一角度来说,22例附件骨折,14例椎间盘损伤,6例胸腔积血,4例硬膜外血肿,2例骨盆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提高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的价值,且能够明确胸腰骨折分类,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脊柱压缩性骨折 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脊柱外伤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评估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月中 李胜军 魏庆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外伤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6例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确诊为脊柱外伤,对所有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 目的:分析脊柱外伤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6例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确诊为脊柱外伤,对所有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平片的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损伤部位检出率,椎管损伤程度检出率,损伤的程度检出率以及图像质量。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准确率比X线平片高(P<0.05),损伤部位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P<0.05),椎管损伤程度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P<0.05),图像质量比X线平片好(P<0.05),损伤的程度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P<0.05)。结论:对脊柱外伤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的检出损伤部位、程度和椎管损伤程度,图像清晰,对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伤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脊柱损伤情况 骨折碎片 X线平片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碧红 汤文韬 刘冬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26例研究对象,均为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将采取传统置钉法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26例研究对象,均为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将采取传统置钉法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弓根钉置入效果、置钉准确率和螺钉误置情况。结果:在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上,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节段定位错误、螺钉偏位率低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有利于改善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螺钉误置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脊柱翻修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德利 阮狄克 +1 位作者 何勍 李海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脊柱 术中 翻修 三维重建技术 治疗方案选择 病变部位 压迫神经 恢复功能 术后患者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严重僵硬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头盆环牵引后肺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苡齐(编译) 海涌(编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0,共1页
极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难题。此中心通过使用头盆环牵引(HPT)技术,治疗了一系列极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这部分患者在治疗前通常合并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HPT治疗,以及矫形手术治... 极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难题。此中心通过使用头盆环牵引(HPT)技术,治疗了一系列极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这部分患者在治疗前通常合并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HPT治疗,以及矫形手术治疗,肺功能相关指标(PFTs)都有显著的改善,本研究通过三维CT重建技术(3D-CT)对这部分患者的PFTs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功能障碍 矫形手术 脊柱外科 头盆环牵引 脊柱侧后凸畸形 肺功能 CT三维重建技术 重度僵硬性
原文传递
轻度脊柱侧弯三维重建的可靠性
20
作者 康辉(译)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25-125,共1页
作者报道一种定量三维重建方法应用于轻度脊柱侧弯的可行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估这种脊柱三维重建电脑软件组间和组内的可靠性。以往还没有类似活体医学三维图像分析文献报道。本文纳入30例(平均年龄13岁)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 作者报道一种定量三维重建方法应用于轻度脊柱侧弯的可行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估这种脊柱三维重建电脑软件组间和组内的可靠性。以往还没有类似活体医学三维图像分析文献报道。本文纳入30例(平均年龄13岁)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一种新的半自动三维重建技术,该技术仅需要在脊柱两个垂直X线图像上定位于每个椎体的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三维重建方法 可靠性 三维图像分析 三维重建技术 电脑软件 平均年龄 X线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