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Cyberknife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于顺江 熊海健 +3 位作者 边海蓉 卢振国 朱彬耀 卢欣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图像引导的无头颅金属固定框架的新型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拥有高阶智能计算机化立体定位导向,自动跟踪靶区系统和精确的机械手臂系统和体部呼吸同步自动跟踪系统,1994年由美国Stanford大学的Dr.J... 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图像引导的无头颅金属固定框架的新型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拥有高阶智能计算机化立体定位导向,自动跟踪靶区系统和精确的机械手臂系统和体部呼吸同步自动跟踪系统,1994年由美国Stanford大学的Dr.John Adler首先提出并研究成功。CyberKnife在许多方面优于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是目前一种新的肿瘤精确治疗手段,可用于全身肿瘤及一些良性疾病的治疗,并在国外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外科系统 CYBERKNIFE 全身肿瘤 临床应用 立体定向 CYBERKNIFE 放射治疗设备 立体定位
下载PDF
三维图像重建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
2
作者 孙文青 《电子工程师》 1997年第2期16-16,19,共2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能以非手术方法治疗脑肿瘤和静脉畸形。现在已扩展到可治疗颈、脊柱和身体其他部分的肿瘤。它是利用CT(或MRI、血管图)的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上通过病灶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设计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能以非手术方法治疗脑肿瘤和静脉畸形。现在已扩展到可治疗颈、脊柱和身体其他部分的肿瘤。它是利用CT(或MRI、血管图)的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上通过病灶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设计出精确的照射方案,然后控制直线加速器照射病灶,使病灶被摧毁的。它无手术创伤,不需要全身麻醉。所照射的病灶目标小可到直径4mm(如听神经瘤,成视网膜细胞瘤,脑膜瘤等),大可到5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重建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系统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及其应用
3
作者 胡孝林 林光财 王所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9-50,共2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及其应用胡孝林林光财王所亭由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γ-刀和X-刀)的问世,给各医院的神经外科和放射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立体放射外科是当今一流的高科技成果之一,它...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及其应用胡孝林林光财王所亭由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γ-刀和X-刀)的问世,给各医院的神经外科和放射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立体放射外科是当今一流的高科技成果之一,它的推广应用,标志着医院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系统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杭霞瑜 姜万荣 +7 位作者 李益坤 胡俊 张琰 曹若琪 徐楠 王磊 周晋达 孙向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calculation grid size,CG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剂量学影响...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calculation grid size,CG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某院初次接受放射治疗的9例NSCLC患者,采用Fine、Normal和Coarse 3种不同的CGS计划及相同的螺距、调制因子(modulation factor,MF)和优化条件,通过HT系统进行SBRT计划设计,观察比较3种CGS计划下靶区的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参数、点剂量验证通过率、治疗时间、机器出束量及Sinograms图等指标。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CGS计划下的靶区HI比较,Fine与Coarse、Normal与Coar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CGS计划下的靶区CI比较,Fine与Coar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Normal与Coar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CGS计划OAR的剂量学参数比较,Fine与Coarse心脏D_(max)、D_(mean),食管D_(max)、D_(mean),全肺和患侧肺V5、V_(20)、V_(30)、D_(mean),健侧肺V5、D_(max)及心脏V_(10)、V_(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rmal与Coarse食管D_(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ne、Normal、Coarse计划的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0.96%、1.50%、1.77%。Fine与Coarse计划在治疗时间和机器出束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Normal与Coar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inograms图对比可知Fine计划正弦图子野色阶较为均匀,Coarse计划存在极深和极浅的色阶区域,Normal计划则介于二者之间。结论:在NSCLC患者的SBRT计划设计中,应尽可能使用小CGS设置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剂量分布,从而更有利于患者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执行与不良反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计算网格 剂量学参数
下载PDF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不良事件分析
5
作者 张明群 钱大棣 +2 位作者 刘小瑜 左丽 王克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178-184,共7页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高度精准的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头部伽玛刀治疗系统和体部伽玛刀治疗系统,通过多线束伽玛射线聚焦照射特定的靶区,使病灶部位受到高剂量辐射产生放射性损伤及坏死,靶区以外剂量锐减,从而保护靶区外正常组织...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高度精准的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头部伽玛刀治疗系统和体部伽玛刀治疗系统,通过多线束伽玛射线聚焦照射特定的靶区,使病灶部位受到高剂量辐射产生放射性损伤及坏死,靶区以外剂量锐减,从而保护靶区外正常组织。伽玛刀治疗具有微创、疗效确实等优点,由于其精准和陡降的剂量分布,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以部分替代手术或做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伽玛刀最初用于颅脑疾病的治疗,我国首先将其应用于体部肿瘤的治疗。随着伽玛刀放射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伽玛刀放射治疗的不良事件也在增加,主要包括治疗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以及组织放射损伤导致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综述并分析伽玛刀使用过程中相关不良事件,探讨伽玛刀不良事件的类型、成因、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以期为伽玛刀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不良事件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系统
6
作者 李金华 谭启富 +2 位作者 陈堤 刘玉亭 汤黎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53-55,共3页
中图法分类号R815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ereotacticra-dioneurosurgery,简称SRS)是利用立体定向原理,选择颅内确定的病变组织做为靶点,用计算机进行准确计算后,一次大剂量窄束X线精确地... 中图法分类号R815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ereotacticra-dioneurosurgery,简称SRS)是利用立体定向原理,选择颅内确定的病变组织做为靶点,用计算机进行准确计算后,一次大剂量窄束X线精确地聚焦于靶点,使靶点区产生局灶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神经外科
下载PDF
脑颅内病灶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计划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玉 张贵霞 井旭明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脑颅内病灶的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是对颅内病灶使用一次大剂量窄束放射线精确地聚焦于靶点,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学科。采用非连续弧形和圆筒形准直器来控制照射剂量,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直线加速器,其可调节治疗参数为:等... 脑颅内病灶的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是对颅内病灶使用一次大剂量窄束放射线精确地聚焦于靶点,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学科。采用非连续弧形和圆筒形准直器来控制照射剂量,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直线加速器,其可调节治疗参数为:等中心位、台架弧形旋转间隔、床角度、准直域和剂量。在治疗计划实施阶段取决于这些参数如何使靶得到充分照射和在剂量控制结构作用下使病灶周围健康及临界组织受到最小剂量照射;附属结构立体定向仪是利用精确靶点空间定位和病人头架在CT图像(也可选择MRI或血管造影图像)精确定位;该计划系统是基于三维基本原理和需求治疗计划的测量体积的评估;治疗弧的选择主要依赖几何和光阑控制而避免临界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包括在体积等剂量分布和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本文主要介绍治疗计划入门的基本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立体定向 放射神经外科
下载PDF
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在儿童颅内神经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青 周巧敏 +4 位作者 罗日顺 张平 王立超 赖名耀 蔡林波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在3~14岁儿童颅内神经肿瘤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中的摆位精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7例3~14岁颅内神经肿瘤患儿,经红外线标记自动摆位后,采用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 目的:研究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在3~14岁儿童颅内神经肿瘤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中的摆位精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7例3~14岁颅内神经肿瘤患儿,经红外线标记自动摆位后,采用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拍摄双侧斜位交叉射野照片,并与计划系统数字重建的射野图像进行比对配准修正后,得到左右方向(X轴方向)、头脚方向(Y轴方向)及腹背方向(Z轴方向)的平移精度误差及相应的3个旋转精度误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对其数据进行扩展分析。结果:37例3~14岁患儿经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配合六维床摆位修正后测得X轴、Y轴和Z轴3个方向的平移精度误差和3个旋转精度误差,平移精度误差分别为0.26±0.13)mm、(0.17±0.13)mm和(0.15±0.11)mm,旋转精度分别为(0.21±0.15)°、(0.18±0.15)°和(0.18±0.14)°,平移精度误差均<0.5 mm,旋转精度误差均<0.5°,可满足SRS治疗要求。结论:Exac Trac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配合六维床摆位修正后可明显提高3~14岁颅内神经肿瘤患儿SRS治疗精度,是一种值得应用在儿童颅内神经肿瘤诊疗中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acTrac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 儿童 颅内肿瘤 摆位误差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下载PDF
美国新一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笑然 王正云 《中国医学装备》 2009年第11期60-63,共4页
伽玛刀技术1967自诞生以来奠定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地位。而近20年随着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伽玛刀技术吸收调强放疗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美国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就从放射源的非对称分布设计、自动病人定位... 伽玛刀技术1967自诞生以来奠定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地位。而近20年随着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伽玛刀技术吸收调强放疗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美国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就从放射源的非对称分布设计、自动病人定位系统(APS)、治疗计划系统(TPS)以及QA系统方面将调强放疗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伽玛刀技术中,从而代表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 非对称性设计 伽玛刀调强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下载PDF
射波刀—全身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设备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兵 封其卉 沈君姝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设备—射波刀的系统结构以及技术特点。应用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技术,摒弃有创的定位框架,解决了传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仅能应用于头颈部肿瘤的问题。指出:射波刀系统是革命性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设备—射波刀的系统结构以及技术特点。应用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技术,摒弃有创的定位框架,解决了传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仅能应用于头颈部肿瘤的问题。指出:射波刀系统是革命性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将适应证从头颈部肿瘤延伸到脊椎以及全身其他部位肿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全身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设备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 γ-刀治疗规划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舒华忠 严玉龙 +2 位作者 鲍旭东 柏毅 罗立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γ-刀治疗规划系统中,治疗方案一般是由医生反复调试各参数后确定的,这不仅费时,而且难以获得最佳结果.因此,对方案进行数学优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给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即改进单纯形法。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 最佳化 治疗规划系统 Γ刀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性外科治疗方法简介(附脑转移瘤3例初步治疗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昭信 范乃斌 +8 位作者 孙仲藩 耒啟云 张绩隆 黄永安 胡泽勇 陈炳桓 杨炯达 王宜崇 徐宇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空军总医院与天坛医院合作从1992年1月开始,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性外科治疗。到1992年11月底已治疗各类颅内疾病126例,其中3例为脑转移瘤。单次照射肿瘤边缘剂量为28-35cGy,均收到满意近期疗... 空军总医院与天坛医院合作从1992年1月开始,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性外科治疗。到1992年11月底已治疗各类颅内疾病126例,其中3例为脑转移瘤。单次照射肿瘤边缘剂量为28-35cGy,均收到满意近期疗效。CT检查3例转移灶于18周内完全消失,神经系统症奖得到迅速改善,其中2例于SRS后5个月和6个月分别死于全身转移,另1例已健康存活1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 脑肿瘤 转移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兵 黄理金 +6 位作者 刘承勇 陈贵孝 魏大年 朱永晖 文军 张晓斌 康晓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CS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 目的通过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CS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ISIWebofScience,同时辅以引文检索和手工检索,并对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最终获得87例CSHs患者的基本数据(男28名,女59名,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49-3岁),其中40例患者的诊断基于病理检查结果,余47例患者的诊断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87例患者中,伽马刀治疗72例,射波刀治疗15例。肿瘤体积1.5-86.6cm’,平均(20.13±21.46)cm’。结果随访6-156个月,平均39.4个月,最近的MR图像证实,肿瘤完全消失4例(4.6%),明显缩小60例(69%),部分缩小17例(19.5%),无改变6例(6.9%)。在放疗剂量方面,那些肿瘤显著缩小的患者接受的放疗剂量跟部分缩小和无反应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肿瘤控制方面,有无手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射波刀对巨型CSHs的疗效较伽马刀治疗为佳(P=0.045)。27例(31%)患者立体定向放疗前无颅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未出现额外的颅神经损伤;60例(69%)有脑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12例症状获得恢复,35例获得改善,13例症状稳定,仅1例患者伴额外的三叉神经损害。放疗前未行手术的患者较手术的患者神经症状恢复好(P=0.006)。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避免了显微手术切除相关的并发症,在较短的随访期内效果良好,可考虑作为CSHs的主要治疗方法,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巨型CSHs,射波刀为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伽马刀 射波刀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新一代全身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射波刀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兵 鹿红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5-439,共5页
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要用螺钉将金属定位框架固定在患者颅骨,利用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颅内病变,以达到不开颅的手术效果。美国Accuray公司研制的射波刀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 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要用螺钉将金属定位框架固定在患者颅骨,利用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颅内病变,以达到不开颅的手术效果。美国Accuray公司研制的射波刀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的优势,无需有创的定位框架,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应用,从头颈部肿瘤延伸至脊椎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文中对射波刀系统的配置、技术特点、治疗流程以及射波刀在颅内外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作一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射波刀 无框架 全身肿瘤
下载PDF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建文 刘瑛 +3 位作者 米贤文 陈勇 向孝勇 陈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分析 伽玛刀 顽固性疼痛 2009年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良辅 陈星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0-246,共7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陈星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简称SR)是应用立体定向外科三维象(3-D)定位方法,把高能量放射线准确地汇聚于颅内特定的靶...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陈星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简称SR)是应用立体定向外科三维象(3-D)定位方法,把高能量放射线准确地汇聚于颅内特定的靶点上,毁损靶点内组织,而对靶点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鹏翔 陈炳桓 杨炯达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评价韦鹏翔,陈炳桓,杨炯达随着CT、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颅内不可见靶点,如杏仁核、苍白球、Vim核、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等可准确、无创测出。为治疗脑功能性疾病提供了优越...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评价韦鹏翔,陈炳桓,杨炯达随着CT、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颅内不可见靶点,如杏仁核、苍白球、Vim核、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等可准确、无创测出。为治疗脑功能性疾病提供了优越前提。γ-刀、X-刀等先进立体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性疾病 放射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
下载PDF
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转移瘤5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庆勇 徐培坤 +2 位作者 陈小妹 陈先平 董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682-683,690,共3页
目的总结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3月~2008年3月X刀治疗的有完整随访结果共520例颅内转移瘤资料,其中单发转移灶336例,多发转移灶184例(2个病灶51例,3~5个病灶63例,6~10... 目的总结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3月~2008年3月X刀治疗的有完整随访结果共520例颅内转移瘤资料,其中单发转移灶336例,多发转移灶184例(2个病灶51例,3~5个病灶63例,6~10个病灶70例)。病灶直径5~35mm,平均16.4mm。治疗时平均中心剂量22Gy(20~25Gy),周边剂量12Gy(10~14Gy),覆盖病灶体积80%以上。结果520例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的CT和MRI显示,完全缓解218例(41.9%),部分缓解182例(35.0%),无变化78例(15.0%),进展42例(8.1%),病灶总控制率91.9%(478/520)。生存时间达6个月者共442例(85.0%),生存时间达12个月者共354例(68.1%),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0%、5.5%,中位生存期为12.6月。结论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对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放射治疗 转移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8
19
作者 单永治 凌锋 KITZ K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例,Ⅱa+b型3例, Ⅲ型3例,Ⅳ型1例。靶点边缘剂量16~20Gy,平均18Gy,靶点边缘被50%~70%等剂量曲线 所包含。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08个月。 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例部 分改善。12例MRI或造影证实瘘口完全或近全闭塞,4例部分闭塞。无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侵袭型硬脑膜动静脉瘘 且伴有广泛皮质静脉引流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外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伽玛刀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患者 靶点 并发症 闭塞 根据 单纯 目的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亮 徐培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46-447,453,共3页
垂体腺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脑内原发肿瘤的10%~15%,近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普通放射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其中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一种比较... 垂体腺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脑内原发肿瘤的10%~15%,近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普通放射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其中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治疗方法,对其适应证、治疗方案的设计、安全性、有效性等评价均存在较大差异性,本文对上述几点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垂体腺瘤 治疗方法 颅内肿瘤 原发肿瘤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