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临床研究
1
作者 郑超 管霄红 +2 位作者 陈明聪 季永领 孙晓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入选本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在2019年8月-2021年11月就诊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患者,随机纳入A组(n=35)与B组(n=35),A组采用单纯免疫治疗,B组采用... 分析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入选本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在2019年8月-2021年11月就诊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患者,随机纳入A组(n=35)与B组(n=35),A组采用单纯免疫治疗,B组采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PD-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近期疗效;对患者随访24个月,分析2组的预后情况,包括总生存率、局部率、无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B组治疗后的IL-2、IFN-γ高于A组,TNF-a低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PD-1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的总生存率、局部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无病进展时间长于A组,P<0.05。结论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D-1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指标,且能提高总生存率、局部率,延长无病进展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免疫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寡转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刚 涂甲丁 +2 位作者 卜嘉蕊 王然玉 张书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61-2464,F0003,F000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实现了精准地将非常高剂量的射线传递到肿瘤局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SABR除了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实现了精准地将非常高剂量的射线传递到肿瘤局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SABR除了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ABR的作用相当于原位疫苗接种的效果,导致受照射局部肿瘤释放大量肿瘤相关抗原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等,促进了机体抗肿瘤T细胞反应,使肿瘤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增加,并可能诱发抗肿瘤的远端效应。然而,肿瘤周围微环境通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单独SABR的免疫调节作用很难奏效,因此,在SABR的同时引入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方案非常具有说服力。免疫调节剂可解除肿瘤周围的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与SABR发挥协同作用,这种协同关系已在实验室模型中得到广泛证实,目前多项早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剂 肿瘤
下载PDF
基于CT或PET/CT的影像组学信息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佳艳 王佳舟 +5 位作者 张军华 刘笛 张静 许新颜 黄律 樊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背景与目的:影像组学作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是指从影像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数据定量化并转换成可挖掘的数据矿用以指导临床。该回顾性研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初步探索PET/CT对比常规CT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背景与目的:影像组学作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是指从影像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数据定量化并转换成可挖掘的数据矿用以指导临床。该回顾性研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初步探索PET/CT对比常规CT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后疗效预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并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ABR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提取治疗前PET/CT和定位CT图像,由放疗科医师勾画病灶,运用影像组学的方法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分析和总结,采用NMF聚类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分析这些特征值是否能够对有无局部进展的患者进行区分,所有统计学算法都在R平台(R Development Core Team)上实现。结果:16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在PET/CT的影像组学PET特征中发现两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值(灰度共生矩阵最大相关系数和灰度游程共生矩阵长行程加重),可以用以区分患者是否出现局部进展,而在所有定位CT图像提取的特征值中并没有类似发现。结论:在经过SABR治疗后的Ⅰ期NSCLC患者中应用基线PET/CT及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后,PET/CT似乎能够提供更具统计效能的PET特征值用以预测疗效,对比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PET/CT所提取的特征值可能更敏感、更全面甚至更具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PET/CT 肺癌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学敏 王皓 王俊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2-526,共5页
全身治疗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不仅是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还对全身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SABR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通过对肿瘤细胞... 全身治疗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不仅是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还对全身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SABR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通过对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的影响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SABR联合免疫治疗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增加照射区域之外病灶远隔效应的发生率。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SABT)是一种独立的微创治疗体系,具有疗程短、精确性高、疗效确切的特点。现就SABR和SABT在CRLM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后CT影像学随访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郝光远 庞军 +2 位作者 陈燕 魏丛全 黎雪琴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93-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全身γ刀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后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采用超级γ刀(SGS-I型)SABR的肝癌患者100例,将112个可评价病灶按肿瘤大小分为三组:A组,肿瘤最大径〈5cm;B组,肿瘤最大径5—10cm;C组,肿瘤...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全身γ刀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后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采用超级γ刀(SGS-I型)SABR的肝癌患者100例,将112个可评价病灶按肿瘤大小分为三组:A组,肿瘤最大径〈5cm;B组,肿瘤最大径5—10cm;C组,肿瘤最大径〉10cm。治疗后2—3个月及半年CT复查,分析不同类型和大小肿瘤治疗后的CT平扫及增强影像特点。结果肝癌γ刀治疗后2—3个月CT复查,与治疗前比较,A组病灶缩小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t=1.51,P〉0.05),B、C组病灶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8.56,P均〈0.05)。增强扫描,所有病灶边缘均与治疗靶区形状基本一致,清晰可见。其中27(24.11%)个病灶动脉期及门脉期均无明显强化,30(26.79%)个病灶边缘动脉期出现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仍可见,但减弱,55(49.11%)个病灶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延迟期强化仍可见。治疗半年后所有边缘强化均减弱或消失,变得模糊。结论肝癌γ刀治疗后CT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需结合临床,AFP检查方可作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全身伽玛刀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良玉 林守香 +3 位作者 张淑红 李思锐 唐海涛 翟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4期30-31,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均给予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不带均整器模式,对照组采用带均整器模式。比较两组不同部位...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均给予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不带均整器模式,对照组采用带均整器模式。比较两组不同部位D2%剂量、机器跳数、治疗时间,治疗6个月后的糖原染色(PAS)下降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直肠、膀胱、股骨头的D2%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器跳数(1964.3±117.2)MU高于对照组(1842.4±125.6)MU,治疗时间(2.5±0.1)min短于对照组(3.8±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PAS下降率为13.3%,对照组PAS下降率为10.0%;观察组发生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PAS下降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带均整器模式可缩短治疗时间,但并不能提高临床效果及减少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均整器模式
下载PDF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相关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建升 李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3297-3300,共4页
目的:研究ELEKTA Synergy加速器SABR临床治疗的相关剂量学特点。方法:根据IAEA TRS277报告(97年版)和《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和周期检验规程》(GB/T 19046-2003)相关内容测量ELEKTA Synergy加速器相关剂量指标。对ELEKTA Synergy加速器实... 目的:研究ELEKTA Synergy加速器SABR临床治疗的相关剂量学特点。方法:根据IAEA TRS277报告(97年版)和《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和周期检验规程》(GB/T 19046-2003)相关内容测量ELEKTA Synergy加速器相关剂量指标。对ELEKTA Synergy加速器实施SABR治疗病人的临床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分布验证。结果:ELEKTA Synergy的临床剂量学相关指标符合IAEA TRS277报告(97年版)和《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和周期检验规程》(2003年版)的指标要求;临床治疗计划剂量分布的验证满足SABR治疗的临床要求。结论:ELEKTA Synergy加速器剂量相关指标和临床治疗计划剂量分布数据的偏差范围可以满足SABR临床治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准直器 验证 剂量学
下载PDF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挑战手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地位
8
作者 谭佩欣 潘燚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3期130-130,共1页
单臂Ⅱ期临床研究及倾向性分析表明,可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的疗效与手术相当[1-2],然而这一结论一直缺乏Ⅲ期临床研究结果的支持。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手术
下载PDF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钟秋子 高鸿 +2 位作者 徐勇刚 吴钦宏 李高峰 《医疗装备》 2019年第9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采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的36例早期(T_(1-2)N_0M_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照射剂量方案:95%的计划靶体积接受处方剂量9~12 Gy...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采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的36例早期(T_(1-2)N_0M_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照射剂量方案:95%的计划靶体积接受处方剂量9~12 Gy/次,1次/d,5次/周,共4~6次;中位等效剂量100Gy(范围92.4~115.5 Gy)。每次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在线校正摆位误差。结果 36例患者1、3、6个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0%、33.3%、47.2%,有效率分别为80.6%、91.7%、94.4%。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91.7%,1、2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100.0%、94.4%。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局部控制率和疾病特异生存率相关的因素。结论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消融 预后
下载PDF
必需功能性肝体积评估在孤立性大肝癌γ-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文 韩世强 李凤山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81-83,共3页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进展,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大肝癌的生物学特点、肝癌放射治疗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特征,得出了肝癌放射治疗效果可与手术切除相媲美的结论。γ-立体定...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进展,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大肝癌的生物学特点、肝癌放射治疗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特征,得出了肝癌放射治疗效果可与手术切除相媲美的结论。γ-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γ-SABR)为高度精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目前在γ-SABR治疗前,需根据患者全身状况,肿瘤大小和肝脏功能情况做宏观评估。由于放射性肝损伤潜在风险较大,因此在实施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功能性肝体积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借鉴肝脏外科肝脏储备功能共识和肝评估决策树,将必需功能性肝体积和剩余功能性肝体积的概念应用于γ-SABR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功能性肝体积 肝脏体积测量 大肝癌 γ-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
11
作者 刘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0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选择80例并利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带均整过滤器的模式进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观察组4... 目的研究不同模式下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选择80例并利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带均整过滤器的模式进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观察组40例则不带均整过滤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直肠、股骨头以及膀胱等部位的D2%剂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器跳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原染色下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方法进行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时,相较于带均整过滤器模式而言,使用不带均整过滤器的模式能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其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均整过滤器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庞庆阳 甘欣欣 +4 位作者 晏睿 杨懿人 皇甫钊 吴涵(综述) 王林辉(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1期42-47,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已被纳入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指南中,但其存在反应率低的问题,局部疗法以及多学科联合疗法在转移性肾癌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能够有效提高肾癌的放疗反应率及刺激全身免疫反应,其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已被纳入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指南中,但其存在反应率低的问题,局部疗法以及多学科联合疗法在转移性肾癌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能够有效提高肾癌的放疗反应率及刺激全身免疫反应,其联合IC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近年来不断涌现,但目前对此治疗方案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对SABR联合IC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实践资料进行归纳,探讨SABR联合IC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总结治疗方案设计要点,为临床治疗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巨块型NSCLC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的剂量学优势
13
作者 白赟 高献书 +15 位作者 马茗微 赵智磊 刘沛霖 曹汐 秦尚彬 刘思伟 高研 任雪盈 李洪振 张敏 李晓梅 吕峰 李晓颖 亓昕 陈佳琰 谢木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索肿瘤长径>8 cm的巨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P-SABR)的剂量学优势。方法收集既往应用光子P-SABR治疗的9例巨块NSCLC的定位影像。在光子肿瘤推量靶区(光子GTVb)基础上逐步外扩,直到重要危及... 目的探索肿瘤长径>8 cm的巨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P-SABR)的剂量学优势。方法收集既往应用光子P-SABR治疗的9例巨块NSCLC的定位影像。在光子肿瘤推量靶区(光子GTVb)基础上逐步外扩,直到重要危及器官受量达3.0 Gy/次时停止,形成质子肿瘤推量靶区(质子GTVb),质子GTV、CTV范围同光子,分别制订光子固定野调强放疗(光子FF-IMRT)、光子容积调强弧形治疗(光子VMAT)、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对比不同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结果光子GTVb和质子GTVb占GTV体积比分别为25.4%±13.4%和69.7%±30.0%(P<0.001)。光子IMRT、光子VMAT、IMPT的CTV平均剂量分别为(76.1±4.9)Gy、(78.2±3.6)Gy、(84.7±4.9)Gy,生物有效剂量(BED)≥90 Gy所包含肿瘤占GTV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0.7%±21.7%、76.8%±22.1%、97.9%±4.0%,质子较光子P-SABR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剂量及BED(P<0.05)。质子较光子计划还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其中光子FF-IMRT、光子VMAT和IMPT的双肺V5 Gy分别为49.2%±22.0%、56.8%±19.0%和16.1%±6.3%(P<0.001)。结论质子P-SABR较光子可在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情况下,扩大肿瘤推量靶区范围并提高肿瘤内BED,有望进一步提高巨块NSCLC的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质子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疗法 非小细胞肺 巨块肿瘤
原文传递
量化分析早期肺癌和寡转移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过程中瘤体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慧云 孙亚楠 +3 位作者 葛红 郑晓丽 叶柯 杨成梁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1-924,共4页
目的 精确测算肺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过程中瘤体的变化规律,优化SABR计划.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集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SABR的66例早期肺癌和寡转移癌患者(共71枚肿瘤)... 目的 精确测算肺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过程中瘤体的变化规律,优化SABR计划.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集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SABR的66例早期肺癌和寡转移癌患者(共71枚肿瘤)的定位CT和验证CT图像,以首次治疗前肿瘤体积为基线,分别测算分次间肿瘤体积变化,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瘤体变化趋势.等效生物剂量(BED)60 Gy时瘤体变化超过25%的患者修订放疗计划,比较原计划和修正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 49枚瘤体缩小,21枚增大,1枚无变化,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81).当接受照射的BED达60 Gy时,26枚肿瘤体积变化超过25%(21枚缩小,5枚增大).比较其修正计划和原计划,体积缩小的21枚肿瘤的肺V5、脊髓Dmax和D1.2cm3、食管Dmax和D5cm3、胸壁D30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9~ 11.939,P<0.05),体积增大的5枚肿瘤的肺V5和V20、脊髓Dmax和D1.2cm3、食管Dmax、胸壁D30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36~-2.518,P<0.05).结论 SABR过程中肺肿瘤体积变化较大时,及时修订靶区和治疗计划可能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肺肿瘤 分次间瘤体变化 危及器官
原文传递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失败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晓丽 叶柯 +6 位作者 孙亚楠 范诚诚 杨洋 王晓辉 刘杨 程宸 葛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2020年行SABR治疗的ES-NSCLC患者113例。分析其失败模式、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影响复发的因素。采...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2020年行SABR治疗的ES-NSCLC患者113例。分析其失败模式、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影响复发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8(6~108)个月,全组患者共45例(39.8%)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36个月。31例患者(27.4%)出现远处转移(DM),单纯DM 24例(21.2%);局部复发(LR)12例(10.6%),单纯LR 7例(6.2%);区域淋巴结复发(RR)11例(9.7%),单纯RR 6例(5.3%);LR+RR 1例(0.9%),LR+DM 3例(2.7%),LR+RR+DM 1例(0.9%),RR+DM 3例(2.7%)。全组患者1、2、3、4、5年复发率分别是5.4%、16.6%、27.5%、44.0%和5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GFR突变是复发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SABR治疗ES-NSCLC患者有较高复发率,远处转移是最常见的失败模式,尤其EGFR突变阳性患者,建议后续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 早期 复发模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肺部肿瘤体积变化趋势研究
16
作者 孙亚楠 叶柯 +2 位作者 葛红 王若峥 郑瑞峰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滑轨CT系统评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过程中肺部肿瘤体积的变化趋势。方法从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共有34例肺部肿瘤在CT-vision加速器接受SABR。治疗定位及摆位验证均采用自由呼吸下螺旋CT扫描。采用骨性配准将验证CT与定位C... 目的研究利用滑轨CT系统评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过程中肺部肿瘤体积的变化趋势。方法从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共有34例肺部肿瘤在CT-vision加速器接受SABR。治疗定位及摆位验证均采用自由呼吸下螺旋CT扫描。采用骨性配准将验证CT与定位CT融合并勾画每次治疗前的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得出分次间肿瘤体积的变化趋势。结果广义估计方程结果示肺部肿瘤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并无明显的缩小(P=0.078)。肿瘤体积变化的百分比在第2次放疗前增加了5%。治疗后GTV下降的百分比为12.8%,而GTV下降的绝对值为每个肿瘤平均1.53 cm3。结论尽管SABR治疗期间肿瘤体积有缩小趋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因而SABR治疗过程中可能不必进行缩野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肿瘤体积变化 滑轨CT
原文传递
肺寡转移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17
作者 郑晓丽 倪培赞 +8 位作者 孙亚楠 叶柯 范诚诚 宋帅 杨洋 王楠 王晓辉 罗辉 葛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在肺部寡转移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8年行SABR的159例肺部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控率(LCR)和总生存(OS),并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在肺部寡转移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8年行SABR的159例肺部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控率(LCR)和总生存(OS),并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59例患者共214个肺转移灶,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1、3、5年LCR分别为90.1%、73.9%、65.8%;1、3、5年OS率分别为73.8%、43.6%、11.9%。单因素分析显示生物等效剂量(BED)≥100 Gy与高LCR相关(P=0.033)。多因素分析显示BED、原发灶来源是LCR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3、0.043)。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3级不良反应。结论SABR肺寡转移瘤安全有效,对于原发灶控制良好合并肺寡转移瘤的晚期患者,尤其来源于肺癌者,应积极给予SABR,放疗剂量应尽量选择BED≥100 Gy分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寡转移/立体定向消融放射疗法 预后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中心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济东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16年第3期217-219,235,共4页
近年来,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和地位获得了重大提升,现已成为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的周围型Ⅰ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SBRT在中心型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一直受到质疑,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对中心... 近年来,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和地位获得了重大提升,现已成为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的周围型Ⅰ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SBRT在中心型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一直受到质疑,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对中心型肺癌的定义、安全性、剂量分割模式、正常组织的剂量限制以及禁忌证均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处方剂量、治疗计划不断优化,对其诱导的自体免疫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严格掌握适应证,SBRT在中心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也必将会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心型 周围型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近距离治疗宫颈癌肺转移灶初探
19
作者 刘颖 周云 +4 位作者 谢小萱 任洪荣 李那 惠慧 蒋威 《中国辐射卫生》 2023年第5期569-572,58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brachytherapy,SABT)在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8例接受SABT的宫颈癌肺内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ABT前后肿瘤区体积(volume of gross tumor,VGTV... 目的初步探讨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brachytherapy,SABT)在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8例接受SABT的宫颈癌肺内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ABT前后肿瘤区体积(volume of gross tumor,VGTV)、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antigen,SCC)、最终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变化,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经SABT治疗后,VGTV较治疗前明显减小(t=1.708,P<0.05),SCC较前下降(t=1.740,P<0.05);CBR高达94.4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4级不良反应,14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中痰中带血1例,少量气胸1例。10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放射性肺损伤,其中4例达到二级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表明,KPS评分及进针深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无相关性,靶区半径及间质性肺病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结论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宫颈癌肺转移患者行SABT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 肺转移癌 临床获益率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心律失常放射消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秀文 王俊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4-477,共4页
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经导管消融和立体定向心律失常放射消融治疗(stereotactic arrhythmia radioablation,STAR)均通过不同能量形式破坏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或消除异常病灶... 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经导管消融和立体定向心律失常放射消融治疗(stereotactic arrhythmia radioablation,STAR)均通过不同能量形式破坏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或消除异常病灶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而STAR通过体外射线聚焦技术,实现无创、高效、三维消融心律失常病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STAR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经导管消融 立体定向心律失常放射消融治疗 流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