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颅CT血管成像点征对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车炜 王丽琨 +1 位作者 任思颖 伍国锋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749-752,792,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点征对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再出血分...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点征对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等;根据基线CTA上是否存在点征,将患者分为点征阳性组和点征阴性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点征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点征对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21例,其中再出血64例(28.9%)。点征阳性组114例,有46例(40.4%)发生再出血;点征阴性组107例,有18例(16.8%)发生再出血,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中,男性、吸烟史、点征是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表明,点征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指标(OR=3.177,95%CI 1.673~6.03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点征预测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1.9%、56.7%、40.3%、83.2%和28.6%,曲线下面积(AUC)为0.643(95%CI 0.564~0.722,P=0.001)。结论:基线CTA上点征阳性可能是增加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 CT血管成像 点征 术后再出血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术及亚低温治疗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成力伟 田达 +4 位作者 叶碎林 张诚 张学磊 王伟明 金一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创术 急性颅内血肿 亚低温 预后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祖向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经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以预防术后再出血风险。方法选取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的86例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发生组(20例)与未发生组(66例),统计并比较2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及多...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经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以预防术后再出血风险。方法选取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的86例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发生组(20例)与未发生组(66例),统计并比较2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脑出血患者经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酗酒史、丘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差、首次抽吸负压或量过大、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过长、甘露醇使用量过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表达是脑出血患者经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酗酒史、丘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差、首次抽吸负压或量过大、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过长、甘露醇使用量过多、FIB低表达可增加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术后再出血风险,临床应重视具有上述再出血风险因素的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合理干预,可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 再出血 出血部位 预后
下载PDF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术后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贤贵 孙树杰 +2 位作者 张晓丹 董茜 王治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999-200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术后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术后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 h内接受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术治疗,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术后3 d加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14 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余血肿量、中医证候评分。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再出血率、便秘发生率和肢体痉挛发生率。结果:术后1 d和3 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余血肿量、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7 d与14 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余血肿量、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便秘发生率和肢体痉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术后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利于残余血肿量的吸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软通道创术 中医综合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卫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6期6-8,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笔者所在医院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术的安全性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笔者所在医院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术的安全性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常规内科方案进行,则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术方案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院〈24 h、24~48 h、48~72 h、72~96 h、96~120 h各个时间节点的清醒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因再次出血及并发症死亡1例,存活35例,死亡率为2.78%。对照组36例患者中存活27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25.00%。随访1个月,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多脏器衰竭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庆林 高继书 +1 位作者 张学平 王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4期156-157,共2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基底节脑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进行治疗。分别...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基底节脑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Cys-C、AQP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血清Cys-C、AQP4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较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创术 立体定向创术 基底节脑出血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卓先 陈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桥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立体定向微创置管、引流术+活血利水醒脑中药+西医常...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桥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立体定向微创置管、引流术+活血利水醒脑中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对比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及清醒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存活16例,病死率11.11%;对照组18例患者中存活1例,随访3个月后死亡,其他病例均于发病后14d内死亡,平均死亡时间12.25d,病死率100%。观察组的GOS评分、清醒时间及清醒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 活血利水醒脑中药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与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庆林 高继书 +1 位作者 张学平 王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1期154-155,共2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与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研究组给予立体定向微创术。比较2组患... 目的比较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与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研究组给予立体定向微创术。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优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小骨窗经外侧裂创术 立体定向创术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脑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玮 李秀良 曾琳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脑肿瘤患者的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其措施则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入选的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手术先后,以单双数作为分组依据进行划分,对照组采用开颅...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脑肿瘤患者的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其措施则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入选的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手术先后,以单双数作为分组依据进行划分,对照组采用开颅肿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并针对存活率、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存活率和复发率的比值上结果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数值分别为86.7%和6.7%,对照组则为66.7%和26.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ADL以及CCS评分,结果以观察组更优,即评分结果为(75.44±5.14)分、(15.46±7.33)分;对照组则为(57.33±4.21)分、(30.54±5.47)分。结论针对脑肿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的治疗措施可以提升手术有效性,患者的存活率可以得到保障,生活能力提升,复发率得到控制。与此同时,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这也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保障,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靶向创术 脑肿瘤 开颅肿瘤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10
作者 杜庆林 高继书 +1 位作者 张学平 王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8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血肿体积、水肿体积、手术时间、费用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治疗 小骨窗经外侧裂创术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安军 伍国锋 +4 位作者 任思颖 王丽琨 毛远红 熊洁 秦冠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清CRP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微创手术组(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方甘露醇用量,记录2组患...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清CRP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微创手术组(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方甘露醇用量,记录2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入院时、微创手术后1 d时或同时点药物治疗组、出院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微创手术组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方甘露醇用量少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后1 d时的血清CRP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点药物治疗组(P<0.05),而药物组(微创组手术后1d的同时点)血清CRP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处于正常值内(P>0.05),但微创手术组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出院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微创手术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减少脑组织的损害程度,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术后1 d时血清CRP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反应蛋白质 头部损伤 穿透性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术后康复介入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文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术后康复介入的时机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每组44例。早期介入组在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后早期进行康...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术后康复介入的时机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每组44例。早期介入组在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后早期进行康复介入治疗。晚期介入组在发病后3~4周进行康复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1个月的FMA、BI评分高于康复治疗前(P〈0.05);但早期介入组FMA、BI评分高于晚期介入组(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1个月的ND评分高于康复治疗前(P〈0.05);但早期介入组ND评分高于晚期介入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在提高运动功能评分,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晚期康复介入,因此,对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实施康复介入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创术 康复介入时机
下载PDF
比较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与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相军 朱娜娜 李浩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立体定向微创脑胶质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8-04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行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立体定向微创脑胶质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8-04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行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量表(CCS)评分及术后随访1 a期间的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改善患者的CCS评分,近期总有效率高和复发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创术 脑胶质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CT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
14
作者 战学臣 刘鑫峰 许剑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CT立体定向创术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CT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
15
作者 战学臣 蒋福禄 许剑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CT 立体定向创术 治疗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选取我院100例收治的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并发症...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选取我院100例收治的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靶向创术 脑肿瘤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 影响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微创三针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及控制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安军 伍国锋 +3 位作者 任思颖 王丽琨 秦冠南 毛远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第2期179-186,203,共9页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微创3针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及控制颅内高压的方法。方法收集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量为30~70 mL的14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108例)。研究组纳入控制术前流程"同意手术至穿刺"时间1...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微创3针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及控制颅内高压的方法。方法收集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量为30~70 mL的14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108例)。研究组纳入控制术前流程"同意手术至穿刺"时间1h左右(<2h)的病例,采用脑立体定向微创(2针)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同时将带有引流管的颅内压(ICP)传感器探头置入血肿对侧侧脑室前角(第3针)内监测并调控颅内压;对照组纳入术前流程"同意手术至穿刺"时间≥2 h的病例,采用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单针,设为对照1、2组;2针,设为对照3组),将无引流管的ICP传感器探头置入血肿的上外侧边缘或血肿对侧侧脑室前角内监测颅内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液清除量,并分析术后颅内压监测值、穿刺针存留时间及血肿残余血液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颅内压控制良好;术中平均清除血肿量(19.62±5.17)mL,术后平均颅内压(7.36±2.17)mmHg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颅内压值均较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术后2~5 d研究组颅内压值逐步降低,波动较小,分别比较两组术后5 d颅内压值(P<0.05)。研究组穿刺针存留时间较短,拔针时残余血液量较少,与对照1组、2组比较,P<0.05;与对照3组比较,研究组能更好地调控颅内高压,改善预后。研究组入院后1周和2周NIHSS量表评分、术后生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大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控制手术前流程时间在1h左右,实施脑立体定向微创2针穿刺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控制颅内高压,减轻脑损害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压监护 立体定向创术 3针穿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原文传递
浅析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早期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深部脑出血的疗效
18
作者 刘以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5-7,共3页
研究分析深部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无框架立体定向早期软通道微创手术(以下文章简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30例在2018年10月3日至2020年12月03日期间接诊深部脑出血病例,以治疗差异为依据分成2组,n=15... 研究分析深部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无框架立体定向早期软通道微创手术(以下文章简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30例在2018年10月3日至2020年12月03日期间接诊深部脑出血病例,以治疗差异为依据分成2组,n=15,包括开颅术治疗对照组与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术观察组,对照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hs-CRP差异较小(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观察组hs-CRP指标显著偏低,手术时间显著偏低,脑积水缓解率以及血肿清除率均显著偏高,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部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升脑积水缓解率以及血肿清除率。与此同时,还能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出血 无框架立体定向创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脑水肿的预测效能分析
19
作者 张梦琦 夏春华 +3 位作者 翟登月 王劲武 王菁 李彭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卡莫司汀结合替莫唑胺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治疗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胶质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根据化疗方案,将患者分成替莫唑胺组和联合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卡莫司汀结合替莫唑胺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治疗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胶质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根据化疗方案,将患者分成替莫唑胺组和联合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VEGF、EGF和EGFR)、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随访至2023年7月,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CSS评分(17.05±4.02 vs 26.95±5.30,t=11.742,P=0.000)明显低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改良版Barthel指数(75.99±10.05 vs 62.15±9.12,t=7.957,P=0.000)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KPS(84.28±8.41 vs 72.92±7.08,t=19.970,P=0.000)和QOL评分(44.39±4.51 vs 35.81±3.50,t=11.498,P=0.000)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CD3+(32.55±3.14vs28.67±3.71,t=6.135,P=0.000)、CD4+(56.49±5.03vs40.84±4.51,t=17.860,P=0.000)和CD4+/CD8+(2.41±0.25vs1.12±0.17,t=33.827,P=0.000)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CD8+(23.48±2.87vs36.71±3.81,t=21.186,P=0.000)明显低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VEGF(158.33±19.05 vs235.59±21.61,t=20.962,P=0.000)、EGF(48.11±4.81vs80.78±6.54,t=30.702,P=0.000)、EGFR(7.05±1.04vs11.32±3.09,t=9.727,P=0.000)和VEGFR(2.51±0.38 vs 3.10±0.23,t=10.591,P=0.000)明显低于替莫唑胺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经历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和肾毒性等副作用,而且Ⅰ~Ⅱ级副作用的发生率超过了Ⅲ~Ⅳ级,两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替莫唑胺组失访2例,联合组失访3例,联合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63.96%,高于替莫唑胺组的48.53%,但差异未见显著性差异(χ^(2)=1.847,P=0.174);联合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5.56%,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的30.88%(χ^(2)=7.771,P=0.005)。结论卡莫司汀联合替莫唑胺应用于胶质瘤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优化生活质量,并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延长生存期,与降低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浓度有关,安全性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微创术 卡莫司汀 替莫唑胺 生长因子 胶质瘤 预后
原文传递
卡莫司汀结合替莫唑胺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治疗胶质瘤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杜蓓 高凯 +1 位作者 刘常权 刘英彦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目的 探讨卡莫司汀结合替莫唑胺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治疗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胶质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根据化疗方案,将患者分成替莫唑胺组和联合联合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 探讨卡莫司汀结合替莫唑胺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治疗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胶质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根据化疗方案,将患者分成替莫唑胺组和联合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VEGF、EGF和EGFR)、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随访至2023年7月,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CSS评分(17.05±4.02 vs 26.95±5.30,t=11.742,P=0.000)明显低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改良版Barthel指数(75.99±10.05 vs 62.15±9.12,t=7.957,P=0.000)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KPS(84.28±8.41 vs 72.92±7.08,t=19.970,P=0.000)和QOL评分(44.39±4.51 vs 35.81±3.50,t=11.498,P=0.000)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CD3+(32.55±3.14vs28.67±3.71,t=6.135,P=0.000)、CD4+(56.49±5.03vs40.84±4.51,t=17.860,P=0.000)和CD4+/CD8+(2.41±0.25vs1.12±0.17,t=33.827,P=0.000)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CD8+(23.48±2.87vs36.71±3.81,t=21.186,P=0.000)明显低于替莫唑胺组。联合组患者VEGF(158.33±19.05 vs235.59±21.61,t=20.962,P=0.000)、EGF(48.11±4.81vs80.78±6.54,t=30.702,P=0.000)、EGFR(7.05±1.04vs11.32±3.09,t=9.727,P=0.000)和VEGFR(2.51±0.38 vs 3.10±0.23,t=10.591,P=0.000)明显低于替莫唑胺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经历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和肾毒性等副作用,而且Ⅰ~Ⅱ级副作用的发生率超过了Ⅲ~Ⅳ级,两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替莫唑胺组失访2例,联合组失访3例,联合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63.96%,高于替莫唑胺组的48.53%,但差异未见显著性差异(χ^(2)=1.847,P=0.174);联合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5.56%,明显高于替莫唑胺组的30.88%(χ^(2)=7.771,P=0.005)。结论 卡莫司汀联合替莫唑胺应用于胶质瘤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优化生活质量,并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延长生存期,与降低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浓度有关,安全性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微创术 卡莫司汀 替莫唑胺 生长因子 胶质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