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立体文学与其形式的“指示”探析
1
作者 徐丛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98,共6页
立体文学是当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博弈与夹击浪潮中的一道"新风景"。其出现与概念演变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从文本到形式,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纯粹文字到影音结合,从单一到多元,这些转变指示着立体文学的新发展。与此相对... 立体文学是当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博弈与夹击浪潮中的一道"新风景"。其出现与概念演变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从文本到形式,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纯粹文字到影音结合,从单一到多元,这些转变指示着立体文学的新发展。与此相对,立体文学的创作观念、传播渠道以及审美价值亦在当下掀起阵阵文化风暴,如何理性发展立体文学,正确认知它完善它,作为现代文学新的实践范本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文学 语言本体 新媒介 审美性
下载PDF
地方转型高校“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育人模式的新探索——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2
作者 秦鹏举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37-143,共7页
外国文学传统育人模式存在三方面弊端:人文教育日渐走向低迷;外国文学教育理念精深化与实践肤浅化之间的矛盾;外国文学人文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为此,"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育人模式必须践行: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 外国文学传统育人模式存在三方面弊端:人文教育日渐走向低迷;外国文学教育理念精深化与实践肤浅化之间的矛盾;外国文学人文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为此,"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育人模式必须践行: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发展;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的密切结合;"五有"视域下地方转型高校"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育人理念和模式的切实实行。"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育人的方法为:多维交叉法;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交织法;立体呈现法。其实践展开形式为:以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学班为重点的教育实践,到以全校通识讲座为基础的教育实践,最后到以广西地方转型高校为对象的教育实践。"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育人模式将促进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的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深化外国文学育人模式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立体式”外国文学 育人 玉林师范学院
下载PDF
也谈《红楼梦》
3
作者 曹红历 《红楼》 2000年第1期25-28,共4页
《红楼梦》使中华文化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环。它完正的三维结构形式,是人类社会第一部立体文学著作,是汉文化独有的魅力,是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天才创造。当你真正领会了这部书的精神实质,当你确实能读懂“其中味”的时候,你就愈... 《红楼梦》使中华文化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环。它完正的三维结构形式,是人类社会第一部立体文学著作,是汉文化独有的魅力,是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天才创造。当你真正领会了这部书的精神实质,当你确实能读懂“其中味”的时候,你就愈加崇敬曹雪芹,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世界上难道还会有这样绝妙的文章,这确实是万万不能的,却又在《红楼梦》中展现无遗。这就是中华文化之髓,也是世界文化最大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三维结构形式 立体文学著作 曹雪芹
全文增补中
活着的宝卷
4
作者 段宝林 《民俗研究》 1994年第3期80-82,共3页
宝卷是米元以来俗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共性质与敦煌变文相似,开始为讲经底本,逐渐增加了文学内容而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如今变文早已绝迹,它的演唱情况已不知其详。宝卷如何演唱?这对民俗学、俗文学的研究一定是很有价值的。幸运的... 宝卷是米元以来俗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共性质与敦煌变文相似,开始为讲经底本,逐渐增加了文学内容而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如今变文早已绝迹,它的演唱情况已不知其详。宝卷如何演唱?这对民俗学、俗文学的研究一定是很有价值的。幸运的是,活在生活中的宝卷演唱终于被我们看到了。 1984年夏,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在扬州市进行民间文学调查,发现在长江边上江阴炮台对岸的靖江县孤山乡等地,宝卷还活在民间。于是我和屈育德同志会同靖江县文艺工作者吴根元、张寿康、缪炳林等人,进行了几年调查,记录了一些演唱的宝卷,连同一些调查报告,登载在《北大民俗通信》和《扬州采风录》上。后来我又把这些资料赠送给扬州师院的宝卷专家车锡伦副教授,建议他去进行深入的调研。1989年秋,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的高级研究员司徒洛娃来北大进修, 由我负责指导。她是专门研究宝卷的,曾翻译过《普明宝卷》,正在翻译《崇祯宝卷》。为了使她了解中国的宝卷研究情况,我又带她去靖江农村讲经现场作了实地考察。靖江县的讲经活动使我们对宝卷的活动形态,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学 民间文学 敦煌变文 文学作品 文学立体 高级研究员 民俗学研究 文艺工作者 苏联科学院 北京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