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及立地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程煜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王新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以闽北地区 80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和优势木平均高的关系 .建立了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及优势木平均高的收获模型 M=a1Hb1 Nα- a2 Hb2 Nβ,通过生产弹性、边际产量分析 ,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 ... 以闽北地区 80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和优势木平均高的关系 .建立了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及优势木平均高的收获模型 M=a1Hb1 Nα- a2 Hb2 Nβ,通过生产弹性、边际产量分析 ,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 ,并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林分密度、林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密度效应 立地效应 生产弹性 边际产量
下载PDF
广西大青山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的长期密度与立地效应
2
作者 郭光智 李晓燕 +2 位作者 姜丽 段爱国 张建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39,57,共7页
以广西大青山3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667株·hm^(-2))、B(3333株·hm^(-2))、C(5000株·hm^(-2))、D(6667株·hm^(-2))、E(10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和10、14、16、18等4个立地指数级杉木人工... 以广西大青山3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667株·hm^(-2))、B(3333株·hm^(-2))、C(5000株·hm^(-2))、D(6667株·hm^(-2))、E(10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和10、14、16、18等4个立地指数级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的动态变化,探索南亚热带不同密度、立地条件下杉木林断面积生长的长期规律。结果表明: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且11~16年生期间增长快速,除A密度林分,其余密度林分断面积达到峰值后均呈下降趋势。立地指数级相同时,密度越大,林分断面积及其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达到峰值越早且峰值越大。不同密度的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长,差距逐步缩小并趋于一致。林分断面积的生长受密度、立地的叠加影响,且较低密度林分受立地的影响更大。幼龄林阶段,林分断面积及其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与林龄、密度、立地指数呈正相关;成熟期,中等密度C的林分断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断面积 立地效应 密度效应
下载PDF
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及立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军 吕士行 徐锡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8-353,共6页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Ha20,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Ha20,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计算出了不同林龄林分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并且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造林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营造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应适当减小,选择造林地时以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林地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密度效应 立地效应 胶合板用材林 用材林
下载PDF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材种结构长期立地与密度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光智 段爱国 +1 位作者 张建国 廖树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材种发育的长期立地和密度动态效应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A(1667株·hm^-2)、B(3333株·hm^-2)、C(5000株·hm^-2)、D(6667株·hm^-2)、E(10000株·hm^-2株)5种初植密度、36 a生杉...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材种发育的长期立地和密度动态效应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A(1667株·hm^-2)、B(3333株·hm^-2)、C(5000株·hm^-2)、D(6667株·hm^-2)、E(10000株·hm^-2株)5种初植密度、36 a生杉木(Ctmninghamia lanceolata)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密度和立地影响下材种株数与材种材积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杉木林分小径材株数和材积比率在初期随林龄增长而递增,达峰值后随林龄增长而减少,初植密度越小、立地指数级越高,减少速度越快;中、大径材株数和材积比率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初植密度越小、立地指数级越高,增速越快。18立地指数级D及以下密度林分28 a生前中径材材积比例约50%;36 a生时A密度林分大径材材积比例约50%。16立地指数级中低初植密度林分中径材材积比例均超过45%,且以C密度林分最高、约48%;36 a生时A密度林分大径材材积比例超过26%。14立地指数级,A密度林分中径材材积比例24 a生时达44%,A、B、D密度林分小径材材积分别于12、18、24 a生时达83%、76%、69%o 10立地指数级C、E密度林分36 a生时小径材材积比例分别达71%、61%。[结论]杉木林材种形成与立地、密度和林龄关系密切,立地质量具决定性作用,而培育高规格材种时初植密度亦可成为关键限制因素。初植密度越低、立地指数越高,越利于中、大径材形成。在杉木南带产区,10指数级立地短周期经营时只适宜培育小径材及小条木。14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中、小径材,若以中径材为第一培育材种时初植密度宜低。16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中径材,长周期经营时也可培育大径材,但初植密度不宜超1667株·hm^-2。18指数级立地中径材生产潜力很大,但更宜培育大径材,且初植密度宜控制在A密度,轮伐期不宜低于36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材种结构 密度效应 立地效应 南亚热带
下载PDF
林木生长与营养动态模型研究——立地养分效应配方施肥模型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晓芙 胡曰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共8页
与常规林木施肥试验方法不同 ,林木立地养分效应配方施肥模型是通过立地与养分效应参数及相关系数测定来确定林地施肥的必要性、林木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动、静态关系、土壤养分容量与强度曲线和目标效益方程 .基于这一组曲线与方程来确定... 与常规林木施肥试验方法不同 ,林木立地养分效应配方施肥模型是通过立地与养分效应参数及相关系数测定来确定林地施肥的必要性、林木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动、静态关系、土壤养分容量与强度曲线和目标效益方程 .基于这一组曲线与方程来确定最佳目标增产量、达标所需的有效养分增量、相应的施肥量与配方、以及最佳施肥时期与方法 .施肥模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 ,试验处理简单 ,实践中易于操作 ,适用性广 ,不受区域和林木生长阶段的限制 ,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推广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施肥模型 立地生产力 养分生产力 立地养分效应方程、有效养分区间 有效立地指数区间、土壤养分缓冲势、肥料利用率 目标效益
下载PDF
基于立地混合效应的湖南丘陵平原区杉木多形立地指数模型研究
6
作者 宋争 黄朗 +2 位作者 胡松 张雄清 朱光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179,共8页
[目的]研究林分立地因子对立地指数的影响,构建含立地混合效应的立地指数模型,以解决区域性立地指数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丘陵平原地区360组杉木平均优势木高-年龄数据,利用数量化方法Ⅰ对影响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进... [目的]研究林分立地因子对立地指数的影响,构建含立地混合效应的立地指数模型,以解决区域性立地指数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丘陵平原地区360组杉木平均优势木高-年龄数据,利用数量化方法Ⅰ对影响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进行显著性分析,并选取P<0.05的立地因子作为主导因子;采用8种常用的立地指数方程进行基础模型选择,以主导立地因子及其组合作随机效应,确定包含立地效应的立地指数模型。运用AIC、BIC、Log-likelihood和R^(2)等4个评价指标比较不同组合类型的模拟精度,选取最优随机效应组合。采用K-means聚类划分立地类型组,以解决复杂立地类型的模型应用问题。[结果]1)基于数量化方法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对林分优势高具有显著影响的立地因子有海拔、坡度、坡向与土壤类型,其显著性顺序为土壤类型>海拔>坡向>坡度。2)10个候选基础模型的拟合精度均较低(R^(2)=0.4243~0.5644),本研究选取M4(R^(2)=0.5644)作为构建多形立地指数曲线的基础模型。3)将不同立地因子及其组合作随机效应构建非线性混合模型,确定系数R^(2)从0.4243~0.5644提高到0.5655~0.8089,模型拟合精度的高低与主导立地因子的显著性紧密相关,其中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0.8089)。4)以确定系数≥0.99为聚类精度标准,将研究区立地类型划分为11个立地类型组,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模型在便于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建模精度(R^(2)=0.8117)。[结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指数曲线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区域复杂立地类型的立地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立地效应 立地指数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泡桐幼龄林配方施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漫 吴立潮 +2 位作者 吴建平 吴天乐 赵建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析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泡桐林的目标产量,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白花泡桐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田间肥效校验试验研究。肥效校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即Ⅰ(N1P1K1)、Ⅱ(N2...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析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泡桐林的目标产量,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白花泡桐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田间肥效校验试验研究。肥效校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即Ⅰ(N1P1K1)、Ⅱ(N2P2K2)、Ⅲ(N3P3K3)、Ⅳ(N4P4K4)、Ⅴ(N5P5K5)、Ⅵ(CK),3次重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泡桐幼龄林的胸径和树高增长均有显著性影响,区组间无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检验后得出,施肥第一年后,处理Ⅲ对白花泡桐幼龄林的胸径增长效果最显著,但对树高增长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施肥第二年后,处理Ⅳ对胸径增长效果最显著。而从树高的增长来看,处理Ⅱ的增长效果最佳。综合考虑,泡桐幼林生长最佳的N、P、K施肥量及最佳配比为Ⅲ(N3P3K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立地养分效应模型 目标产量 白花泡桐 幼龄林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叶水力与光合性状的变异性和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志民 王传宽 罗丹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0-1148,共9页
树木叶水力和光合性状的变异性及权衡策略对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树木的存活、生长及分布至关重要。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站27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从山谷至山脊设立一条由5个样地组成的全坡位样带,测量兴安落叶松黎明前叶... 树木叶水力和光合性状的变异性及权衡策略对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树木的存活、生长及分布至关重要。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站27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从山谷至山脊设立一条由5个样地组成的全坡位样带,测量兴安落叶松黎明前叶水势(Ψ_(pre))、基于叶面积和叶质量的水力导度(K_(area)和K_(mass))、抗栓塞能力(P50)、比叶质量(LMA)、净光合速率(A)、叶氮含量(N)等叶水力和光合相关参数,探索其叶性状随立地条件的变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Ψ_(pre)、K_(area)、K_(mass)、P_(50)、A、LMA和N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叶性状随立地条件变化而表现出显著的种内变异性。Ψ_(pre)和K_(area)或K_(mass)均与P_(50)显著相关(p<0.05),表明兴安落叶松种内存在一定的水力效率与安全权衡关系。A、LMA和N均存在成对相关关系(p<0.05)。然而,水力性状与光合性状之间相关不显著。兴安落叶松响应于立地条件变化而表现出的叶水力和光合性状的可塑性和多重相关性,是该树种的一种生存生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性状 比叶质量 光合速率 水力导度 种内变异 立地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