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加藤弘之的立宪政体思想
1
作者 张煜薇 《西部学刊》 2023年第7期146-150,共5页
在明治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加藤弘之从西方的众多政治原理中选择出立宪政体制度作为新明治国家像的基础,并以天赋人权说为媒介将这种政治制度宣扬和推广出去。加藤的立宪政体思想糅合了传统的儒教观念和近代的政治原理。这一现象表明,以... 在明治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加藤弘之从西方的众多政治原理中选择出立宪政体制度作为新明治国家像的基础,并以天赋人权说为媒介将这种政治制度宣扬和推广出去。加藤的立宪政体思想糅合了传统的儒教观念和近代的政治原理。这一现象表明,以加藤为代表的日本学者通过受容西方的政治原理,积极寻找能够克服传统国家体制不足的解决方案。然而加藤国会观的转变则揭示出立宪政体思想的背后是一以贯之的功利主义原则,其立宪政体论并非用作保障人民权利的手段被提出,而是始终作为统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立宪政体 天赋人权 国会观 功利主义
下载PDF
基于立宪政体的日本预算执行多元监督及借鉴 被引量:3
2
作者 闫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一国预算执行监督体制需要立宪政体提供权威性保障,同时也是立宪政体有效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经过120年发展已经成为亚洲诸国中立宪政体最为成熟...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一国预算执行监督体制需要立宪政体提供权威性保障,同时也是立宪政体有效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经过120年发展已经成为亚洲诸国中立宪政体最为成熟的国家,并形成与之相配合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国会监督及居民诉讼等多元预算执行监督体制。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深化预算执行监督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立宪政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立宪政体 预算执行监督 居民诉讼 审计监督
下载PDF
法治必以立宪政体盾其后——从“商鞅难题”到“梁启超方案”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燎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9-68,共10页
商鞅主张"以法治国",因而强调"法之必行"。但《商君书》却发现,"无使法必行之法"。特别关键的是,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但他最终无法解决这一制度难题,这也是传统中国无法解决的制度... 商鞅主张"以法治国",因而强调"法之必行"。但《商君书》却发现,"无使法必行之法"。特别关键的是,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但他最终无法解决这一制度难题,这也是传统中国无法解决的制度难题。而梁启超以现代民主立宪思想为武器,找到了"立宪政体"这一解决之法,可以视为中国现代法治的"梁启超方案"。这一方案是中国现代法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 法治难题 梁启超 解决方案 立宪政体
下载PDF
清末新政时期统治者内部对立宪政体的接受进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富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5-50,共6页
清末内忧外患严重,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开始勃兴起来,统治者内部各派对其的认识却差异很大。立宪派基本认为只有实行立宪政体才可以挽救危亡、消除革命、实现政治稳定,但内部对立宪政体的认识也有很大不同... 清末内忧外患严重,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开始勃兴起来,统治者内部各派对其的认识却差异很大。立宪派基本认为只有实行立宪政体才可以挽救危亡、消除革命、实现政治稳定,但内部对立宪政体的认识也有很大不同。一些朝官督抚和出使各国大臣奏请立宪,实际上对立宪政体的认识却相差很远。最终,清朝统治者决定实行预备立宪,采取改革自救之举措,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政体 立宪派 清末新政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与东亚法治转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炳烁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7,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东亚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体在政治集权、经济自由、开放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飞跃和社会发展。虽然新权威主义政体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且宪法均获得了名义上的权威,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优先战略,东亚国家政治... 20世纪70年代东亚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体在政治集权、经济自由、开放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飞跃和社会发展。虽然新权威主义政体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且宪法均获得了名义上的权威,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优先战略,东亚国家政治结构呈现出民主工具主义和"国家主义法治"的症状。在20世纪末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东亚各国通过立宪主义的方式实现了民主主义的政治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立宪政体 东亚法治
原文传递
宪政精神及其在近代中国的缺失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任何 彭斌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近代中国宪政努力的失败,正是因为宪政精神... 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近代中国宪政努力的失败,正是因为宪政精神在近代中国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精神 缺失 政府 主体意识 民众 立宪政体
下载PDF
宪政精神及其在近代中国的缺失
7
作者 曹任何 彭斌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74-77,共4页
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 ,更为重要的是 ,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 ,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 ,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近代中国宪政努力的失败 。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宪政精神 立宪政体 民众 公共权力 有限政府 主体意识 宪法态度 宪政情感 宪政实践
下载PDF
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萧功秦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7年第4期27-35,共9页
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萧功秦在清末变革过程中,中国立宪派存在着对西方宪政制度的双重误解:第一重误解,是把西方宪政制度视为一种可以适于各种不同文化社会环境的普适性制度,这种宪政乐观主义,在清末中国士... 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萧功秦在清末变革过程中,中国立宪派存在着对西方宪政制度的双重误解:第一重误解,是把西方宪政制度视为一种可以适于各种不同文化社会环境的普适性制度,这种宪政乐观主义,在清末中国士绅官僚精英中几乎成为一种无须验证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制度决定论 文化误读 立宪政体 政治参与 近代中国人 张之洞 钦定宪法 梁启超 市民社会
下载PDF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全喜 《理论信息》 2000年第10期8-14,共7页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立宪政体和责任政府的框架内,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扩大民主参与,进一步确立理顺党政、政企、政社、政民关系,特别是要进一步确立公民在政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我国...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立宪政体和责任政府的框架内,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扩大民主参与,进一步确立理顺党政、政企、政社、政民关系,特别是要进一步确立公民在政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我国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定位在政民关系上,使我国政府管理真正变为公共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立宪政体 责任政府 公共服务市场化
全文增补中
地方政治精英主导清廷专制政体变革的抉择过程——兼与亨廷顿传统政体变迁观商榷
10
作者 曹振华 汪雪芬 《岭南学刊》 2020年第5期49-56,共8页
时论将日胜俄败归因于立宪政体战胜专制政体,立宪遂被视为富强之根本。此时代公理推动江浙立宪派、驻外使臣、外省督抚、朝廷枢臣等政治精英结成立宪变革同盟,形成了政治变革的内在动力。各派政治势力达成了预备立宪的共识,奏请掌握清... 时论将日胜俄败归因于立宪政体战胜专制政体,立宪遂被视为富强之根本。此时代公理推动江浙立宪派、驻外使臣、外省督抚、朝廷枢臣等政治精英结成立宪变革同盟,形成了政治变革的内在动力。各派政治势力达成了预备立宪的共识,奏请掌握清王朝专制权力的皇太后谕令启动政治结构性变革,推动君主专制政体向立宪政体转型。地方政治精英创制和主导朝廷专制政体变革抉择过程的清王朝向现代国家转型的经验范式对亨廷顿君主集权主导变革过程的传统政体变迁理论是一种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治精英 专制政体 立宪政体 预备立宪
下载PDF
孔子制宪:康有为儒学普遍主义下的立宪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栾兆星 《南大法学》 2023年第3期153-171,共19页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重构中国文明的自主性,力图保持儒学在政教中的普适地位。在处理儒学与立宪的关系时,康有为认为孔子作《春秋》立宪法,且与西方宪法相较,作为宪法的《春秋》在时空上具备普遍性。进而,康有为通过诠释儒学经典...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重构中国文明的自主性,力图保持儒学在政教中的普适地位。在处理儒学与立宪的关系时,康有为认为孔子作《春秋》立宪法,且与西方宪法相较,作为宪法的《春秋》在时空上具备普遍性。进而,康有为通过诠释儒学经典,以《春秋》公羊三世为普遍规范,将立宪政体融入儒学之中,以此为变法改制的步骤和方略提供理论依据。他还通过阐发儒学经典中的微言大义,寻求人人自主、自立、平等的立宪原理,对传统儒学中的君民关系、君臣关系做了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康有为贯通古今、融合中西而形成的“孔子制宪说”虽无法凝聚世人的立宪共识,但展现了传统、现代与未来之间的连续性,诠释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并提供了儒家立宪的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儒学普遍主义 《春秋》 立宪政体 立宪原理
下载PDF
民主的拯救——再论雷蒙·阿隆的民主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成翼 刘利乐 张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7-164,309,共8页
雷蒙·阿隆不仅见证了法国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而且目睹了当时西方民主制度日益衰败。在阿隆看来,为了拯救西方的民主,只有建立多党立宪、施以精英政治、遵循法治原则和崇尚审慎改革。毫无疑问,作为西欧民主制度危机的产物,阿隆的... 雷蒙·阿隆不仅见证了法国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而且目睹了当时西方民主制度日益衰败。在阿隆看来,为了拯救西方的民主,只有建立多党立宪、施以精英政治、遵循法治原则和崇尚审慎改革。毫无疑问,作为西欧民主制度危机的产物,阿隆的法治精神和审慎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他的精英主义倾向和对多党立宪政体的偏好,无疑是在"为颓废的欧洲辩护",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阿隆 民主 多党立宪政体
下载PDF
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大华 《求索》 1987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清末预备立宪为什么会发生?人们在分析其原因时往往归于清政府的立宪动机:消弭革命,拉笼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需要。粗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详加考究则有两点难使人满意。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 清末预备立宪为什么会发生?人们在分析其原因时往往归于清政府的立宪动机:消弭革命,拉笼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需要。粗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详加考究则有两点难使人满意。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立宪 统治集团 立宪派 清政府 专制政体 动因 立宪政体 袁世凯 日俄战争 岑春煊
下载PDF
论日本财政预决算审议中的代议民主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海 《日本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90-94,共5页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代议民主、财政预算是立宪政体的两项重要内容。历经120年发展,日本立宪体制由明治宪法上君主主权转变战后宪法的国民主权,国会及其预算职能随之发生改变...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代议民主、财政预算是立宪政体的两项重要内容。历经120年发展,日本立宪体制由明治宪法上君主主权转变战后宪法的国民主权,国会及其预算职能随之发生改变,地位日益凸显,代议民主已经成为日本财政预决算审议的重要特色。我国应借鉴日本法的经验,以《预算法》修改为契机,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宪政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民主 财政预算 财政决算 日本法 立宪政体 公共预算
下载PDF
加藤弘之早期启蒙哲学思想述评——从《邻草》到《国体新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卞崇道 《外国问题研究》 1986年第1期30-36,共7页
加藤弘之(1836—1916)是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政治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加藤从事著述活动50多年,参加明治年间学界的每一次论争,其影响颇大。加藤哲学思想的发展大别为前后两期,即早期启蒙哲学思想(止于1874年发表《国体新论》)和... 加藤弘之(1836—1916)是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政治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加藤从事著述活动50多年,参加明治年间学界的每一次论争,其影响颇大。加藤哲学思想的发展大别为前后两期,即早期启蒙哲学思想(止于1874年发表《国体新论》)和后期进化论哲学思想(起于1882年发表《人权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日本明治 人权新说 立宪政体 明六社 近代文明 思想述评 福泽谕吉 明治政府 真政大意
下载PDF
论加藤弘之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乃章 《日本研究》 1988年第3期85-89,共5页
加藤弘之(1836—1916)日本明治时代的官僚学者和思想家。兵库县人,十岁入藩之弘道院学经学,后潜心研究哲学、伦理学、法学等。曾任元老院议员等职,自1884年日本创立哲学会以来任会长达三十年之久。他的主要著作有:《立宪政体略》、《真... 加藤弘之(1836—1916)日本明治时代的官僚学者和思想家。兵库县人,十岁入藩之弘道院学经学,后潜心研究哲学、伦理学、法学等。曾任元老院议员等职,自1884年日本创立哲学会以来任会长达三十年之久。他的主要著作有:《立宪政体略》、《真政大意》、《国体新论》、《人权新说》、《强者的权力竞争》、《道德法律进化之理》、《自然界之矛盾与进化》、《吾国体与基督教》、《自然与伦理》等。现论述其主要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立宪政体 人权新说 真政大意 因果法 人类社会 君民关系 兵库县 十年 狄慈根
下载PDF
梁启超建立新式企业制度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仁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关键词 梁启超 新式企业 股份制企业 思想探析 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 组织形式 立宪政体
下载PDF
从传统天下观到近代国家观 被引量:9
18
作者 安树彬 《华夏文化》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近代 国家观 传统天下观 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 文化冲突 立宪政体
下载PDF
民主的脆弱——论雷蒙·阿隆的民主观
19
作者 罗成翼 刘利乐 黄秋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9,309,共8页
通过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法国著名学者雷蒙·阿隆认为,西方民主之所以衰微,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之中的寡头势力与民众力量不够平衡;二是国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权威;三是革命的危害。尽管分析了西方民主脆弱的原因,抨击了西方国家民... 通过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法国著名学者雷蒙·阿隆认为,西方民主之所以衰微,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之中的寡头势力与民众力量不够平衡;二是国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权威;三是革命的危害。尽管分析了西方民主脆弱的原因,抨击了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包括法治手段在内的重建民主政治的设想,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阿隆的民主思想始终是在"为颓废的欧洲辩护",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阿隆 民主 多党立宪政体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社会变革思想
20
作者 杨宏雨 王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59-163,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国由传统向现代急剧转变。怎样变革中国社会以顺利地应对来自西方的有力挑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梁启超认为,应从政治改革和人的现代化入手。在政治上,变专制为立宪,建设法治社会;在人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国由传统向现代急剧转变。怎样变革中国社会以顺利地应对来自西方的有力挑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梁启超认为,应从政治改革和人的现代化入手。在政治上,变专制为立宪,建设法治社会;在人的变革上,大力发展教育,开启民智,革除国民的陋习和劣根性,培养适合近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国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变革 立宪政体 新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