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表面喷涂类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叶梦煊 谷雷雷 +1 位作者 张梅 王倩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7-143,共7页
为提升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本工作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研究其对砂浆力学性能、抗碳化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与水泥石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机无机杂化抗... 为提升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本工作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研究其对砂浆力学性能、抗碳化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与水泥石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中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1.2%时,喷涂该抗碳化剂的水泥净浆截面碳化面积比未喷涂组降低33.6%,吸水率比未喷涂组降低23.7%,总孔隙率从10.56%降为7.17%,喷涂组的渗透高度仅为空白组的58.6%。此外,喷涂该抗碳化剂后,试块的7 d抗压强度比未喷涂组提高6.1%。该配比下水泥净浆试块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孔结构表征表明,有机无机杂化抗碳化剂的活性物质可以渗透进试块内部与水泥基材中氢氧化钙等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结晶物质填充孔隙与裂缝,并且提升水化硅酸钙的硅钙比和结晶性,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及抗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渗透结晶 抗碳 抗渗性
下载PDF
双亲性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有机硅防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李倩 孙发森 王庆富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差,并且其防污性能依赖于海水冲刷,静态防污效果比较差。通过将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预聚制备了双亲性预聚物;以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差,并且其防污性能依赖于海水冲刷,静态防污效果比较差。通过将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预聚制备了双亲性预聚物;以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疏水改性SiO_(2),与PDMS混合、固化形成有机-无机交联网络,既促进了双亲性预聚物在涂层表面的自富集效果,降低了细菌、硅藻等海洋生物及大型污损生物的黏附能力,又提高了材料的静态防污能力、耐水性以及对基体材料的附着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双亲性预聚物 SiO_(2) 有机-无机改性 海洋防污能力
下载PDF
刺激响应性有机-无机杂化溴氯化亚铜的制备
3
作者 雷易辉 金铭宇 许泽军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86-189,共4页
介绍了一个多刺激荧光响应有机-无机杂化溴氯化亚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有机-无机杂化溴氯化亚铜的制备,结构表征,以及对紫外(UV)光、水和热刺激发光性能的测试。本实验合成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 介绍了一个多刺激荧光响应有机-无机杂化溴氯化亚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有机-无机杂化溴氯化亚铜的制备,结构表征,以及对紫外(UV)光、水和热刺激发光性能的测试。本实验合成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的优点。学生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溶液法的物理化学原理,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项目开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刺激荧光响应 物钙钛矿 有机-无机 防伪 大学学综合实验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崔红梅 祝凤蕊 +4 位作者 尹玲 张子良 孙林阳 齐晗兵 张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6-1551,1558,共7页
对近几年来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包括无机-合成有机杂化絮凝剂和无机-天然有机杂化絮凝剂;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相与有机相界面之间的键合连接方式,包... 对近几年来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包括无机-合成有机杂化絮凝剂和无机-天然有机杂化絮凝剂;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相与有机相界面之间的键合连接方式,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阐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对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最近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絮凝剂 聚合物 絮凝机理 界面 水处理
下载PDF
速生杨木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工艺研究
5
作者 王勇 肖维 +3 位作者 张曦 李拥军 邓腊云 李永进 《中国人造板》 2023年第7期19-22,共4页
利用真空-加压浸渍法,将糠醇和蒙脱土复合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剂浸注到速生杨木中,得到复合改性材。结果分析,改性剂填充在木材细胞壁以及细胞壁与细胞腔之间的过渡区域,复合改性材力学性能显著增强,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糠醇树脂 蒙脱土 速生杨木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在抗磨耐腐蚀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英 阮文琳 +4 位作者 张育新 饶劲松 尹长青 张贤明 柳云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265,共9页
微胶囊是增强涂层抗磨耐腐蚀性能的有效途径,对涂层抗磨耐腐蚀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微胶囊通常以聚砜(PSF)、聚脲甲醛(PUF)、聚三聚氰胺甲醛(PMF)、聚脲(PU)等有机物质为外壳,当与无机物质复合制成杂化壳时,能够显著增强微胶囊的... 微胶囊是增强涂层抗磨耐腐蚀性能的有效途径,对涂层抗磨耐腐蚀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微胶囊通常以聚砜(PSF)、聚脲甲醛(PUF)、聚三聚氰胺甲醛(PMF)、聚脲(PU)等有机物质为外壳,当与无机物质复合制成杂化壳时,能够显著增强微胶囊的耐温性、相容性,并有效调节其渗透性和机械强度。纳米粘土、纳米SiO_(2)、纳米CaCO_(3)、纳米Al_(2)O_(3)和碳纳米管等是合成杂化壳的良好材料。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具有强的耐温性、力学强度和物理稳定性。利用微胶囊包覆油性物质或离子液体,制备具有自润滑、自修复性能的涂料,在抗磨耐腐蚀方面有广泛应用。目前,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蒸发法、Pickering乳液法、原位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等。溶剂蒸发法试验周期短、简单易行。Pickering乳液法能有效提高包封效率。原位聚合法成球容易、包覆量大且无副产物。界面聚合法具有速度快、反应温和等优势。本文讨论了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简述了微胶囊的抗磨耐腐蚀机制,并以制备方法为分类依据,概述了微胶囊在增强高分子有机涂层相关性能中的具体运用,最后对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胶囊在更多领域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微胶囊 抗磨 耐腐蚀 自润滑 自修复
下载PDF
两个基于八钼酸盐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田锋 沈楠 何明阳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169-176,共8页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个新的基于(β-Mo_(8)O_(26))^(4-)构型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分子式分别为{[Ni(β-Mo_(8)O_(26))(H_(2)O)_(4)](H_(2)Fbix)2H_(2)O}_(n)(1)和{[Co(β-Mo_(8)O_(26))(H_(2)O)_(4)](H_(2)Fbix)2H_(2)O}_(n)(2)(Fbix...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个新的基于(β-Mo_(8)O_(26))^(4-)构型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分子式分别为{[Ni(β-Mo_(8)O_(26))(H_(2)O)_(4)](H_(2)Fbix)2H_(2)O}_(n)(1)和{[Co(β-Mo_(8)O_(26))(H_(2)O)_(4)](H_(2)Fbix)2H_(2)O}_(n)(2)(Fbix=2,3,5,6-四氟-二(1,4-咪唑-1-甲基)苯)。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和2为同构化合物。在化合物1中,扭曲八面体构型的Ni^(Ⅱ)与两个β-[Mo_(8)O_(26)]^(4-)单元和4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一维无机阴离子直链,质子化的Fbix配体未配位,起到抗衡阳离子的作用。在化合物1的结构中,一维无机链[Ni(β-Mo_(8)O_(26))(H_(2)O)_(4)]^(2-)与H_(2)Fbix和客体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堆积形成最终的3D结构。此外,还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在紫外光作用下可以有效非均相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料(MB),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后其结晶度和光催化性能均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β-Mo_(8)O_(26))^(4-) 无机-有机材料 晶体结构 合成 光催
下载PDF
一种基于2,6-双(1,2,4-三唑-1-基)吡啶的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与质子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雯雯 王孟孟 +1 位作者 伦会洁 李亚敏 《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03-10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btp)(Hbtp)(H_(2)O)_(3)](PW_(12)O_(40))·3H_(2)O}_(n)(1),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Co(Ⅱ)离子通过btp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PW_(12)O_(40)]^(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btp)(Hbtp)(H_(2)O)_(3)](PW_(12)O_(40))·3H_(2)O}_(n)(1),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Co(Ⅱ)离子通过btp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PW_(12)O_(40)]^(3-)游离于相邻一维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孔隙中,从而扩展成三维结构。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还对化合物1的质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358 K和98%RH条件下的质子电导率为6×10^(-5)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无机-有机材料 质子导电
下载PDF
多金属氧簇有机-无机杂化及其固载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亚男 郭子谊 +2 位作者 赵琳 李远哲 黄现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6-44,共9页
多金属氧簇(POMs)是一类由最高氧化态的前过渡金属(Mo、W、V、Nb和Ta)组成的分子基金属氧化物。纯无机POMs在极性溶剂中的高溶解度和低比表面积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有机-无机POMs和固载化POMs复合材料在催化、能量转换、储能和磁性等方... 多金属氧簇(POMs)是一类由最高氧化态的前过渡金属(Mo、W、V、Nb和Ta)组成的分子基金属氧化物。纯无机POMs在极性溶剂中的高溶解度和低比表面积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有机-无机POMs和固载化POMs复合材料在催化、能量转换、储能和磁性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过渡金属/镧系元素修饰的有机-无机POMs和固载化POMs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进行了综述,并对POMs有机-无机杂化及其固载化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簇 有机-无机材料 固载多金属氧簇
下载PDF
零维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溶液合成、光物理性质及光电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文雪 彭辉 邹炳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51-1769,共19页
零维(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发光特性,在照明、显示和X射线闪烁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中,金属卤化物多面体阴离子被有机阳离子包围并完全孤立,形成独特的“主... 零维(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发光特性,在照明、显示和X射线闪烁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中,金属卤化物多面体阴离子被有机阳离子包围并完全孤立,形成独特的“主-客体”结构。因此,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通常表现出单个金属卤化物多面体的固有特性。然而,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除了包含显著的空间限域特征,其还有可调的微观相互作用,因此不同的成分对它们的发光物理机制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溶液合成方法、晶体结构特征和发光物理机制;然后详细分析了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发光物理机制的调控以及光电方面的应用;最后,对0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未来应用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维金属卤 有机-无机 高效宽带发光 光物理性质 光电应用
下载PDF
PAC-P(AM-BA)杂化高分子絮凝剂制备及絮凝效能评价
11
作者 崔红梅 祝凤蕊 +4 位作者 尹玲 孙林阳 李凯欣 张颖 齐晗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3,共8页
针对油田化学驱污水难处理问题,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无机组分,丙烯酰胺(AM)、丙烯酸丁酯(BA)为有机单体,合成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PAC-P(AM-B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 针对油田化学驱污水难处理问题,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无机组分,丙烯酰胺(AM)、丙烯酸丁酯(BA)为有机单体,合成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PAC-P(AM-B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A以化学键连接在聚丙烯酰胺(PAM)长链中,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以离子键连接。PAC-P(AM-BA)热分解温度为233.93℃,比表面积为30.351m^(2)·g^(-1)。絮凝实验结果表明,PAC-P(AM-BA)最佳投加量为20 mg·L^(-1),沉降时间为10 h,其絮体分形维数为1.733。在絮凝效能对比实验中,PAC-P(AM-BA)的平均除油率为90.3%,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复配型絮凝剂(PAC+PAM)分别高出16.4%和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胶束聚合法 无机-有机 高分子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 絮凝
下载PDF
可见光产碱剂引发巯基/环氧/硅氧烷聚合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涂层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为真 刘晓亚 +1 位作者 刘仁 李治全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2,共8页
通过光产碱剂在LED可见光辐照下释放强碱进而同时引发巯基-环氧聚合及硅氧烷的溶胶-凝胶反应,实现原位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涂层。通过拉曼光谱和实时红外光谱对混杂光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杂化涂层的组成和结构... 通过光产碱剂在LED可见光辐照下释放强碱进而同时引发巯基-环氧聚合及硅氧烷的溶胶-凝胶反应,实现原位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涂层。通过拉曼光谱和实时红外光谱对混杂光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杂化涂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化涂层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较高的表面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溶胶凝胶 可见光产碱剂 光固 有机-无机涂层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制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秀华 孙益民 +2 位作者 刘守华 孙红霞 沈业青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2-29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用浸渍-提拉法,在LY12铝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致密、无裂纹.通过液态浸渍实验、盐雾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了有机...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用浸渍-提拉法,在LY12铝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致密、无裂纹.通过液态浸渍实验、盐雾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涂层耐腐蚀性能优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使此杂化膜替代对环境有害的铬酸盐转化膜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涂层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无机/有机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丽宁 符连社 +3 位作者 刘丰祎 彭春耘 郭俊芳 张洪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6,共12页
近年来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功能互补,性能优化。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大、单色性好,缺点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须将其掺入一定基质中,这样所得到的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兼备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根据杂化材料中稀土配合物与... 近年来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功能互补,性能优化。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大、单色性好,缺点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须将其掺入一定基质中,这样所得到的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兼备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根据杂化材料中稀土配合物与基质之间作用力不同,可分为第一类杂化材料 (两相间以弱键如氢键等结合)和第二类杂化材料(两相间以强键如共价键等结合 )。对这两类杂化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无机/有机 发光 溶胶-凝胶
下载PDF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启华 刘健 +1 位作者 钟华 王培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1-649,共9页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物化性质,如机械性能,亲/疏水性;可以同时实现对孔道和孔壁功能性的调变.正因如此,PMOs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PMO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表征及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光电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材料 介孔材料 应用
下载PDF
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秋根 陈建华 +1 位作者 周国波 刘庆林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6,共5页
根据有机、无机组分间相互作用类型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了分类,重点论述了无机粒子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此类杂化膜的优异性能,总结了无机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含量、尺寸及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对此类杂... 根据有机、无机组分间相互作用类型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了分类,重点论述了无机粒子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此类杂化膜的优异性能,总结了无机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含量、尺寸及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对此类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做出了简要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膜 有机-无机 分离膜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健 杨启华 +1 位作者 张磊 郭亚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9-817,共9页
有机基团可以通过嫁接或共聚的方法引入到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孔表面或材料的骨架中,形成表面结合型和桥键型两大类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本文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应用及潜在... 有机基团可以通过嫁接或共聚的方法引入到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孔表面或材料的骨架中,形成表面结合型和桥键型两大类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本文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应用及潜在的应用领域,详细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种类,展望了桥键型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硅基材料 介孔材料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负载钯催化苯酚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英文) 被引量:13
18
作者 范国枝 李涛 +1 位作者 朱大建 李光兴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5-62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IH),通过与PdCl2(PhCN)2反应,制备了固载化PdCl2/OIH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在苯酚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均相PdCl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IH),通过与PdCl2(PhCN)2反应,制备了固载化PdCl2/OIH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在苯酚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均相PdCl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均相体系相当.当使用Cu2O和四氢呋喃分别作无机助剂和溶剂时,PdCl2/OIH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碳酸二苯酯的产率基本保持不变,钯流失量仅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非均相催 苯酚 碳酸二苯酯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_3H_5N_2)_4·PMo~ⅤMo_(11)^(Ⅵ)O_(40)·4DMF·2H_2O的合成、结构及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正波 常雅萍 +2 位作者 栾国有 李娟 王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60-1663,共4页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nm,V=1 .742 3 (6) nm3,α=70 .5 6(3 )°,β=71 .1 6(3 )°,γ=64.1 8(3 )°,Z=1 ,R1 =0 .0 5 85 ,w R2 =0 .1 885 .结构解析表明 ,十二钼磷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咪唑分子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采用 MTT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有机-无机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咪唑 晶体结构 抗前列腺癌活性 毒性
下载PDF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玲 曾兆华 +1 位作者 杨建文 陈用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用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TMSPM)作为有机与无机相间的偶联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得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透明硬质杂化材料 .利用 FTIR、SEM、DSC和 TGA法表征杂化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由于无机与有机相间... 用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TMSPM)作为有机与无机相间的偶联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得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透明硬质杂化材料 .利用 FTIR、SEM、DSC和 TGA法表征杂化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由于无机与有机相间以共价键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树脂 二氧 光固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体系 陶瓷 有机改性 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