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方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立杆测影”文物
被引量:
7
1
作者
林向
《四川文物》
2007年第4期31-40,共10页
"立杆测影"是最古老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地区诸多遗址中出土了若干可能是"立杆测影"文物的遗物。其中包括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羊首龙柱、公鸡杖首、太阳神鸟、牙璋等;盐源县出...
"立杆测影"是最古老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地区诸多遗址中出土了若干可能是"立杆测影"文物的遗物。其中包括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羊首龙柱、公鸡杖首、太阳神鸟、牙璋等;盐源县出土的青铜树、羊首虎杖、青铜鸡杖等;云南石寨山出土贮贝器上的"表柱"、贵州汉墓出土的青铜树连枝灯、伏羲女娲石刻、广西苗族的"盘龙表柱等。这些"立杆测影"文物都与"树、龙、鸟、虎、羊"等动物标志性图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杆测影
仪杖
标志性图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单、西单与“立杆测影”
2
作者
王子林
《紫禁城》
200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北京古属燕国,属幽州,有深厚的传统积淀。与一般研究北京史的学者看法不同,作者认为:东单、西单两个地名的背后,就隐藏着这种古老的传统。
关键词
立杆测影
西单
华表
太阳位置
日
影
春分点
北京城
秋分点
神话
地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五行起源于上古立杆测影特殊点位的轨迹周期
3
作者
张玉清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6期94-100,共7页
五行与河图、洛书、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创造的文化,但其具体内容和功用,几千年来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本文通过引用典籍,结合自然与社会生活,逐步对比筛选出五行形成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明确了五行是...
五行与河图、洛书、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创造的文化,但其具体内容和功用,几千年来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本文通过引用典籍,结合自然与社会生活,逐步对比筛选出五行形成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明确了五行是上古时期依据'立杆测影'测得的一个太阳回归年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轨迹和规律,和展现一天时辰变化的八卦相比,是更为先进更为科学更为深远的天文历法,为上古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界和开展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金木水火土
立杆测影
特殊点位
天文历法
原文传递
利用“立杆测影”法开展课外活动
4
作者
杨印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
立杆测影
”法
课外活动
地理
中学
观
测
原理
原文传递
利用“立杆测影”法开展课外活动
5
作者
陈元立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43,共1页
地理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地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区域位置判读的能力,这在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但区域位置的判读,特别是利用经纬线来判读某地的区域位置,历来是高三学生复习的难点。为此,在学生对主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地理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地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区域位置判读的能力,这在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但区域位置的判读,特别是利用经纬线来判读某地的区域位置,历来是高三学生复习的难点。为此,在学生对主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已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采用建构经纬网格,以专题形式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宏观把握区域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立杆测影
”法
课外活动
地理
中学
经纬线
原文传递
内经“阴阳离合论”中的立杆测影
6
作者
肖军
《天文爱好者》
2022年第6期84-86,共3页
在《黄帝内经》的“阴阳离合论”中,论述了阴阳开阖枢的变化转换的离合关系,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让现代人对古人的描述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够用天文现象还原古人对阴阳开阖枢的认识,那么就会很好地理解所谓阴阳离合的原义...
在《黄帝内经》的“阴阳离合论”中,论述了阴阳开阖枢的变化转换的离合关系,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让现代人对古人的描述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够用天文现象还原古人对阴阳开阖枢的认识,那么就会很好地理解所谓阴阳离合的原义到底指的是什么,就会将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有关阴阳转换的过程重新理解清楚。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阴阳概念的最基本的现象依据是立杆测影,所谓一画开天指的就是立表而后分出的阴阳:日影和太阳。阴阳实际上是立杆之后产生的光影变化,古人依此现象变化构建了能够理解事物变化规律的阴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理论
阴阳离合
内经
开阖枢
《黄帝内经》
立杆测影
阴阳概念
原文传递
“都广之野”、“建木”以及“日中无影”
被引量:
7
7
作者
王邦维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6-50,共5页
立杆测影,对于所有古代的先民,是都会有的事。中国与外国,中国中原地区的先民与巴蜀地区的先民,都把"日下无影"与"天下之中"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来考虑,这其中似乎有某种必然性。
关键词
都广之野
建木
天下之中
立杆测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承与创新齐飞,节气与时代同辉
8
作者
龙思宇
甘健(指导)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9期13-13,共1页
从观象授时到立杆测影,从天干地支到黄经度数法,二十四节气作为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历法,指导了农耕社会一辈又一辈炎黄子孙的生产生活。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生活快节奏的今天,竟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不再具有适用性和关联性,这简直是孔中...
从观象授时到立杆测影,从天干地支到黄经度数法,二十四节气作为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历法,指导了农耕社会一辈又一辈炎黄子孙的生产生活。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生活快节奏的今天,竟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不再具有适用性和关联性,这简直是孔中窥日、愚不可及。二十四节气作为最早且使用最久、运用最广泛的农事指南,已然是经过历史沉淀、人民实践检验的瑰宝,岂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否定得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耕社会
天干地支
立杆测影
历史沉淀
传承与创新
历史底蕴
关联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一种原建筑发生学的阐释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晓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5-20,共6页
运用建筑人类学方法构建中国古代干阑建筑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语言逻辑表达式。这种独特的干阑建筑文化模式和榫卯框架结构模式,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建筑语言逻辑。从"干阑"的语音、语义及...
运用建筑人类学方法构建中国古代干阑建筑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语言逻辑表达式。这种独特的干阑建筑文化模式和榫卯框架结构模式,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建筑语言逻辑。从"干阑"的语音、语义及其文字结构演变来看,"干"与"杆"、"阑"与"栏"语音相谐,语义相通,其字互为通假,这种语音、语义及其及文字的演变过程,充分证明了干阑建筑榫卯框架结构原发生学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阑建筑
立杆测影
法
原建筑发生学
建筑人类学
生态建筑宇宙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长江文化”中见到的“渔猎文明”的曙光
被引量:
5
10
作者
陆思贤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3期22-31,共10页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如果说黄河文化是发生在黄土地里的话,长江文化则发生在水中,因为南国人是自小在水里长大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说: “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注引应劭说:...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如果说黄河文化是发生在黄土地里的话,长江文化则发生在水中,因为南国人是自小在水里长大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说: “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注引应劭说:“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一、从良渚文化鱼篓形陶罐想到的 鱼篓不知发明于何时?张明华、王惠菊先生《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一文中介绍了一件黑陶鱼篓形陶罐,上而还刻了四个原始图画字,见图一。 据此可探讨史前先民的捕鱼方法,并解释这几个原始字的意义。 鱼篓形陶罐是良渚文化陶器群中特有的器物,长颈,小口,扁圆大肚,颈之两侧作环纽,以示可以系绳挂在背部或腰间,捉到了鱼就放进鱼篓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篓
长江文化
渔猎
立杆测影
神人
斗柄
《月令》
蛇体
星符号
形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圭表起源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
8
11
作者
邓可卉
李迪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9年第5期48-51,共4页
圭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初是立杆测影,且无特制的杆。作为天文仪器的“表”最早出现于《周髀算经》中,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规定长度为八尺,可能来自人的身高。铜表出现于西汉。文章第一次把“土圭”解释为在地面作记号,这种方...
圭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初是立杆测影,且无特制的杆。作为天文仪器的“表”最早出现于《周髀算经》中,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规定长度为八尺,可能来自人的身高。铜表出现于西汉。文章第一次把“土圭”解释为在地面作记号,这种方法大约一直延续到汉代,之后,“圭”以实物出现和“表”配合使用,先后有过钢圭、石圭。文章以较充分的史料,对圭表的起源问题给出一个系统的发展脉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杆测影
土圭
圭表
起源
天文仪器
古代仪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氏族制时代的图腾柱
12
作者
陆思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5-81,共7页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人类开始建立氏族制度,也创造了作为氏族标志的图腾,一个氏族有一个图腾,氏族的存在与它的图腾形象是密切结合的。在氏族制时代,有多少氏族就有多少图腾,而每个氏族成员,也深深地标记着自己氏族图腾的烙印,离开了...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人类开始建立氏族制度,也创造了作为氏族标志的图腾,一个氏族有一个图腾,氏族的存在与它的图腾形象是密切结合的。在氏族制时代,有多少氏族就有多少图腾,而每个氏族成员,也深深地标记着自己氏族图腾的烙印,离开了图腾,个人的生命也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持,从这点意义上说,氏族制时代也就是图腾时代。为之,图腾文化是氏族制时代诸多文化中的主题。丁山先生说:“在氏族社会,以图腾为宗神,每个家族的闾里之口部立有图腾柱(Totem Pole)以保护他们的氏族,所谓图腾柱,大抵雕刻为鸟兽怪物形①”。在我国,已积累有不少图腾文化的资料②,这里仅就新石器时代几个图腾柱的图案或符号为例,作点滴探讨,以求教于学界。一大汶口文化的“太阳鸟图腾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
氏族制度
图腾文化
立杆测影
新石器时代
图案
太阳鸟
氏族标志
氏族图腾
大汶口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将军崖A组岩画破释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陆思贤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3期57-62,共6页
将军崖A组岩画破释陆思贤连云港锦屏山马耳峰将军崖岩画,自1981年发表以来[1],学界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探讨。笔者在研读诸贤论述时,着重在“农业民族创作的遗迹”上考虑,顿悟与初民的立杆测影、观象授时有关...
将军崖A组岩画破释陆思贤连云港锦屏山马耳峰将军崖岩画,自1981年发表以来[1],学界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探讨。笔者在研读诸贤论述时,着重在“农业民族创作的遗迹”上考虑,顿悟与初民的立杆测影、观象授时有关,一得之见,如天窗洞开,这部“天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杆测影
将军崖
岩画
晷
影
太阳运动
观象授时
甲骨文
太阳神
上中天
羲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的方位思想与“东”方方位考
被引量:
2
14
作者
高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4期49-51,共3页
人类很早就诞生了方位意识,并利用立杆测影、观测星象及后期的地磁引力等方法判断方位。而最原始的立杆测影法来自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史前考古中发现大量有关太阳崇拜的元素,而东方作为太阳升起的方向,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人类的信...
人类很早就诞生了方位意识,并利用立杆测影、观测星象及后期的地磁引力等方法判断方位。而最原始的立杆测影法来自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史前考古中发现大量有关太阳崇拜的元素,而东方作为太阳升起的方向,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人类的信仰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杆测影
东方
太阳崇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汝南教育唱新歌——汝南县重视基础教育纪事
15
作者
张金伟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1997年第8期8-8,共1页
金色5月,我们来到驻马店地区第一个通过了"普九"验收的农业大县——汝南,一股重视基础教育的紧迫气息扑面而来。汝南为历史名城。古时,人们在这里立杆测影定"天中"。垒土为山,高不盈丈,成为小巧玲珑的天中山。这小...
金色5月,我们来到驻马店地区第一个通过了"普九"验收的农业大县——汝南,一股重视基础教育的紧迫气息扑面而来。汝南为历史名城。古时,人们在这里立杆测影定"天中"。垒土为山,高不盈丈,成为小巧玲珑的天中山。这小山引来了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为之挥毫,留下千古墨宝。汝南人世代重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汝南
驻马店地区
教育工作
教学水平
立杆测影
唐代书法
幼儿园
天中
历史名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籁悦耳,秋声动人——“秋分节气”教学思考
16
作者
舒应红
袁红梅
《湖南教育(下旬)(C)》
2020年第7期61-61,共1页
立杆测影,了解秋分。古人通过立杆测影法划分二十四节气,并制定了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立杆测影的方法,在每个节气日正午,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模仿古人的做法,在同一地点立一根标杆,测量并记录杆影的长度。在秋分...
立杆测影,了解秋分。古人通过立杆测影法划分二十四节气,并制定了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立杆测影的方法,在每个节气日正午,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模仿古人的做法,在同一地点立一根标杆,测量并记录杆影的长度。在秋分节气时,太阳运行到黄经180°,几乎直射赤道。此时学生测出杆影长度为适中,并领会秋分的两层含义:一是秋季过半;二是昼夜各半。课前收集,感知三候。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秋分的三候知识、民俗知识,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收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立杆测影
课堂教学
教学思考
民俗知识
三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与中国审美观念的起源
被引量:
5
17
作者
张法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1,共8页
中是中国上古古礼的核心。由中的立杆测影而形成了中国型的宇宙观和天下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美学观念(以无为本,虚实相生,音乐宇宙),由天上之中而来的天下之中的在中杆下的巫师型领导,产生出来中国型冕服体系和服饰美感。在天下观基础上...
中是中国上古古礼的核心。由中的立杆测影而形成了中国型的宇宙观和天下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美学观念(以无为本,虚实相生,音乐宇宙),由天上之中而来的天下之中的在中杆下的巫师型领导,产生出来中国型冕服体系和服饰美感。在天下观基础上的文化整合而来的姓、氏、族的演进,形成了中国型的以威仪为核心的朝廷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立杆测影
美感起源
帝王之美
朝廷之美
威仪
原文传递
作为中国哲学关键词的“道”
被引量:
2
18
作者
张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8,158,共6页
'道'从楷、隶到金文、甲骨文,其字形透出四义——道路、行道、引导、言导,形上之道正是从这四义中显出。道起源于远古立杆测影的观天活动,一方面从日月星的运转总结出灵在道中、神在道中,以及由北辰引道的宇宙运动,另一方面从...
'道'从楷、隶到金文、甲骨文,其字形透出四义——道路、行道、引导、言导,形上之道正是从这四义中显出。道起源于远古立杆测影的观天活动,一方面从日月星的运转总结出灵在道中、神在道中,以及由北辰引道的宇宙运动,另一方面从巫在观天仪式和依天而行的地上仪式中显示了巫在道中和王在道中的政治规律。道的这一起源时的内容和特征,后来逐渐趋于理性化,形成了中国哲学之道的根本特点——形上的本体之道与运行的现象之道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立杆测影
而来之道
观天仪式而来之道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神话考古》中的“新神话”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德增
邹健
《民俗研究》
1998年第1期76-79,共4页
每当翻开人类历史第一页,去追寻人类的童年时,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个诡谲的神话,最后只得将信将疑地把这一页翻过去。 是考古发掘提供了释疑解惑的物证。 对此,1925年金秋9月,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王国维,给学生开设“古史新...
每当翻开人类历史第一页,去追寻人类的童年时,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个诡谲的神话,最后只得将信将疑地把这一页翻过去。 是考古发掘提供了释疑解惑的物证。 对此,1925年金秋9月,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王国维,给学生开设“古史新证”这门课,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
考古发掘
考古材料
履迹生
远古神话
中国新石器时代
庙底沟类型
王国维
中国神话
立杆测影
原文传递
“十二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一个视角
20
作者
秦佑国
《建筑史》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对中国古代乐律学的'十二律'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研究,以建筑声学和建筑热工的专业理解,加以解读。可对建筑物理研究者有所启发,亦可供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者参考。
关键词
十二律
立杆测影
中国建筑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方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立杆测影”文物
被引量:
7
1
作者
林向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四川文物》
2007年第4期31-40,共10页
文摘
"立杆测影"是最古老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地区诸多遗址中出土了若干可能是"立杆测影"文物的遗物。其中包括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羊首龙柱、公鸡杖首、太阳神鸟、牙璋等;盐源县出土的青铜树、羊首虎杖、青铜鸡杖等;云南石寨山出土贮贝器上的"表柱"、贵州汉墓出土的青铜树连枝灯、伏羲女娲石刻、广西苗族的"盘龙表柱等。这些"立杆测影"文物都与"树、龙、鸟、虎、羊"等动物标志性图像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立杆测影
仪杖
标志性图像
分类号
K875.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单、西单与“立杆测影”
2
作者
王子林
出处
《紫禁城》
200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文摘
北京古属燕国,属幽州,有深厚的传统积淀。与一般研究北京史的学者看法不同,作者认为:东单、西单两个地名的背后,就隐藏着这种古老的传统。
关键词
立杆测影
西单
华表
太阳位置
日
影
春分点
北京城
秋分点
神话
地名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五行起源于上古立杆测影特殊点位的轨迹周期
3
作者
张玉清
机构
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
出处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6期94-100,共7页
文摘
五行与河图、洛书、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创造的文化,但其具体内容和功用,几千年来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本文通过引用典籍,结合自然与社会生活,逐步对比筛选出五行形成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明确了五行是上古时期依据'立杆测影'测得的一个太阳回归年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轨迹和规律,和展现一天时辰变化的八卦相比,是更为先进更为科学更为深远的天文历法,为上古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界和开展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五行
金木水火土
立杆测影
特殊点位
天文历法
分类号
P19 [天文地球—天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利用“立杆测影”法开展课外活动
4
作者
杨印书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师范学院地理系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
立杆测影
”法
课外活动
地理
中学
观
测
原理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利用“立杆测影”法开展课外活动
5
作者
陈元立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43,共1页
文摘
地理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地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区域位置判读的能力,这在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但区域位置的判读,特别是利用经纬线来判读某地的区域位置,历来是高三学生复习的难点。为此,在学生对主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已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采用建构经纬网格,以专题形式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宏观把握区域位置。
关键词
“
立杆测影
”法
课外活动
地理
中学
经纬线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内经“阴阳离合论”中的立杆测影
6
作者
肖军
机构
不详
出处
《天文爱好者》
2022年第6期84-86,共3页
文摘
在《黄帝内经》的“阴阳离合论”中,论述了阴阳开阖枢的变化转换的离合关系,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让现代人对古人的描述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够用天文现象还原古人对阴阳开阖枢的认识,那么就会很好地理解所谓阴阳离合的原义到底指的是什么,就会将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有关阴阳转换的过程重新理解清楚。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阴阳概念的最基本的现象依据是立杆测影,所谓一画开天指的就是立表而后分出的阴阳:日影和太阳。阴阳实际上是立杆之后产生的光影变化,古人依此现象变化构建了能够理解事物变化规律的阴阳理论。
关键词
阴阳理论
阴阳离合
内经
开阖枢
《黄帝内经》
立杆测影
阴阳概念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都广之野”、“建木”以及“日中无影”
被引量:
7
7
作者
王邦维
机构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6-50,共5页
文摘
立杆测影,对于所有古代的先民,是都会有的事。中国与外国,中国中原地区的先民与巴蜀地区的先民,都把"日下无影"与"天下之中"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来考虑,这其中似乎有某种必然性。
关键词
都广之野
建木
天下之中
立杆测影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承与创新齐飞,节气与时代同辉
8
作者
龙思宇
甘健(指导)
机构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
不详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9期13-13,共1页
文摘
从观象授时到立杆测影,从天干地支到黄经度数法,二十四节气作为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历法,指导了农耕社会一辈又一辈炎黄子孙的生产生活。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生活快节奏的今天,竟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不再具有适用性和关联性,这简直是孔中窥日、愚不可及。二十四节气作为最早且使用最久、运用最广泛的农事指南,已然是经过历史沉淀、人民实践检验的瑰宝,岂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否定得了的?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耕社会
天干地支
立杆测影
历史沉淀
传承与创新
历史底蕴
关联性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一种原建筑发生学的阐释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晓春
机构
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出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5-20,共6页
基金
2012年广西教育厅应用研究项目:广西桂北少数民族干阑建筑生态适应研究201204LX473
文摘
运用建筑人类学方法构建中国古代干阑建筑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语言逻辑表达式。这种独特的干阑建筑文化模式和榫卯框架结构模式,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建筑语言逻辑。从"干阑"的语音、语义及其文字结构演变来看,"干"与"杆"、"阑"与"栏"语音相谐,语义相通,其字互为通假,这种语音、语义及其及文字的演变过程,充分证明了干阑建筑榫卯框架结构原发生学的过程。
关键词
干阑建筑
立杆测影
法
原建筑发生学
建筑人类学
生态建筑宇宙观
Keywords
Ganlan architecture, poling shadow: measurement method, original building Embryology, architectural anthropology, ecologicalbuilding cosmology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长江文化”中见到的“渔猎文明”的曙光
被引量:
5
10
作者
陆思贤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3期22-31,共10页
文摘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如果说黄河文化是发生在黄土地里的话,长江文化则发生在水中,因为南国人是自小在水里长大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说: “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注引应劭说:“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一、从良渚文化鱼篓形陶罐想到的 鱼篓不知发明于何时?张明华、王惠菊先生《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一文中介绍了一件黑陶鱼篓形陶罐,上而还刻了四个原始图画字,见图一。 据此可探讨史前先民的捕鱼方法,并解释这几个原始字的意义。 鱼篓形陶罐是良渚文化陶器群中特有的器物,长颈,小口,扁圆大肚,颈之两侧作环纽,以示可以系绳挂在背部或腰间,捉到了鱼就放进鱼篓里。
关键词
鱼篓
长江文化
渔猎
立杆测影
神人
斗柄
《月令》
蛇体
星符号
形符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圭表起源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
8
11
作者
邓可卉
李迪
机构
北京师大天文系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9年第5期48-51,共4页
文摘
圭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初是立杆测影,且无特制的杆。作为天文仪器的“表”最早出现于《周髀算经》中,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规定长度为八尺,可能来自人的身高。铜表出现于西汉。文章第一次把“土圭”解释为在地面作记号,这种方法大约一直延续到汉代,之后,“圭”以实物出现和“表”配合使用,先后有过钢圭、石圭。文章以较充分的史料,对圭表的起源问题给出一个系统的发展脉胳。
关键词
立杆测影
土圭
圭表
起源
天文仪器
古代仪器
分类号
P111.1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氏族制时代的图腾柱
12
作者
陆思贤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5-81,共7页
文摘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人类开始建立氏族制度,也创造了作为氏族标志的图腾,一个氏族有一个图腾,氏族的存在与它的图腾形象是密切结合的。在氏族制时代,有多少氏族就有多少图腾,而每个氏族成员,也深深地标记着自己氏族图腾的烙印,离开了图腾,个人的生命也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持,从这点意义上说,氏族制时代也就是图腾时代。为之,图腾文化是氏族制时代诸多文化中的主题。丁山先生说:“在氏族社会,以图腾为宗神,每个家族的闾里之口部立有图腾柱(Totem Pole)以保护他们的氏族,所谓图腾柱,大抵雕刻为鸟兽怪物形①”。在我国,已积累有不少图腾文化的资料②,这里仅就新石器时代几个图腾柱的图案或符号为例,作点滴探讨,以求教于学界。一大汶口文化的“太阳鸟图腾柱”
关键词
图腾柱
氏族制度
图腾文化
立杆测影
新石器时代
图案
太阳鸟
氏族标志
氏族图腾
大汶口文化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将军崖A组岩画破释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陆思贤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摘
将军崖A组岩画破释陆思贤连云港锦屏山马耳峰将军崖岩画,自1981年发表以来[1],学界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探讨。笔者在研读诸贤论述时,着重在“农业民族创作的遗迹”上考虑,顿悟与初民的立杆测影、观象授时有关,一得之见,如天窗洞开,这部“天书...
关键词
立杆测影
将军崖
岩画
晷
影
太阳运动
观象授时
甲骨文
太阳神
上中天
羲和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的方位思想与“东”方方位考
被引量:
2
14
作者
高姗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4期49-51,共3页
文摘
人类很早就诞生了方位意识,并利用立杆测影、观测星象及后期的地磁引力等方法判断方位。而最原始的立杆测影法来自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史前考古中发现大量有关太阳崇拜的元素,而东方作为太阳升起的方向,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人类的信仰与生活。
关键词
立杆测影
东方
太阳崇拜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汝南教育唱新歌——汝南县重视基础教育纪事
15
作者
张金伟
出处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1997年第8期8-8,共1页
文摘
金色5月,我们来到驻马店地区第一个通过了"普九"验收的农业大县——汝南,一股重视基础教育的紧迫气息扑面而来。汝南为历史名城。古时,人们在这里立杆测影定"天中"。垒土为山,高不盈丈,成为小巧玲珑的天中山。这小山引来了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为之挥毫,留下千古墨宝。汝南人世代重教。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汝南
驻马店地区
教育工作
教学水平
立杆测影
唐代书法
幼儿园
天中
历史名城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籁悦耳,秋声动人——“秋分节气”教学思考
16
作者
舒应红
袁红梅
机构
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
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湖南教育(下旬)(C)》
2020年第7期61-61,共1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开发研究”(课题批准编号:XJK18BJC024)研究成果
文摘
立杆测影,了解秋分。古人通过立杆测影法划分二十四节气,并制定了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立杆测影的方法,在每个节气日正午,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模仿古人的做法,在同一地点立一根标杆,测量并记录杆影的长度。在秋分节气时,太阳运行到黄经180°,几乎直射赤道。此时学生测出杆影长度为适中,并领会秋分的两层含义:一是秋季过半;二是昼夜各半。课前收集,感知三候。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秋分的三候知识、民俗知识,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收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立杆测影
课堂教学
教学思考
民俗知识
三候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与中国审美观念的起源
被引量:
5
17
作者
张法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1,共8页
文摘
中是中国上古古礼的核心。由中的立杆测影而形成了中国型的宇宙观和天下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美学观念(以无为本,虚实相生,音乐宇宙),由天上之中而来的天下之中的在中杆下的巫师型领导,产生出来中国型冕服体系和服饰美感。在天下观基础上的文化整合而来的姓、氏、族的演进,形成了中国型的以威仪为核心的朝廷美学。
关键词
中
立杆测影
美感起源
帝王之美
朝廷之美
威仪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为中国哲学关键词的“道”
被引量:
2
18
作者
张法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8,15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后期资助项目“中西印思想基本点比较”(项目编号:18FZX058)
文摘
'道'从楷、隶到金文、甲骨文,其字形透出四义——道路、行道、引导、言导,形上之道正是从这四义中显出。道起源于远古立杆测影的观天活动,一方面从日月星的运转总结出灵在道中、神在道中,以及由北辰引道的宇宙运动,另一方面从巫在观天仪式和依天而行的地上仪式中显示了巫在道中和王在道中的政治规律。道的这一起源时的内容和特征,后来逐渐趋于理性化,形成了中国哲学之道的根本特点——形上的本体之道与运行的现象之道的统一。
关键词
道
立杆测影
而来之道
观天仪式而来之道
中国哲学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神话考古》中的“新神话”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德增
邹健
机构
山东教育学院政史系
山东教育出版社文科编辑部
出处
《民俗研究》
1998年第1期76-79,共4页
文摘
每当翻开人类历史第一页,去追寻人类的童年时,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个诡谲的神话,最后只得将信将疑地把这一页翻过去。 是考古发掘提供了释疑解惑的物证。 对此,1925年金秋9月,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王国维,给学生开设“古史新证”这门课,说道:
关键词
图腾柱
考古发掘
考古材料
履迹生
远古神话
中国新石器时代
庙底沟类型
王国维
中国神话
立杆测影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十二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一个视角
20
作者
秦佑国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史》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对中国古代乐律学的'十二律'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研究,以建筑声学和建筑热工的专业理解,加以解读。可对建筑物理研究者有所启发,亦可供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者参考。
关键词
十二律
立杆测影
中国建筑史
Keywords
twelve temperament
the heliometer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方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立杆测影”文物
林向
《四川文物》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单、西单与“立杆测影”
王子林
《紫禁城》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五行起源于上古立杆测影特殊点位的轨迹周期
张玉清
《汉字文化》
2019
0
原文传递
4
利用“立杆测影”法开展课外活动
杨印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5
利用“立杆测影”法开展课外活动
陈元立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6
内经“阴阳离合论”中的立杆测影
肖军
《天文爱好者》
2022
0
原文传递
7
“都广之野”、“建木”以及“日中无影”
王邦维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传承与创新齐飞,节气与时代同辉
龙思宇
甘健(指导)
《作文(高中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一种原建筑发生学的阐释
张晓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在“长江文化”中见到的“渔猎文明”的曙光
陆思贤
《东南文化》
CSSCI
199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对圭表起源的一些看法
邓可卉
李迪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我国氏族制时代的图腾柱
陆思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将军崖A组岩画破释
陆思贤
《东南文化》
CSSCI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早期的方位思想与“东”方方位考
高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汝南教育唱新歌——汝南县重视基础教育纪事
张金伟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天籁悦耳,秋声动人——“秋分节气”教学思考
舒应红
袁红梅
《湖南教育(下旬)(C)》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与中国审美观念的起源
张法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原文传递
18
作为中国哲学关键词的“道”
张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19
《神话考古》中的“新神话”
刘德增
邹健
《民俗研究》
1998
2
原文传递
20
“十二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一个视角
秦佑国
《建筑史》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