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工作者的三重法治思维 被引量:2
1
作者 章志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1,共6页
立法工作者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成员,理应具备统一的法律知识背景和基本法治思维。基于长期立法实践经验的观察,立法工作者的法治思维包括良法思维、程序思维和技术思维三个部分。良法思维是立法工作者的首要思维和底线思维... 立法工作者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成员,理应具备统一的法律知识背景和基本法治思维。基于长期立法实践经验的观察,立法工作者的法治思维包括良法思维、程序思维和技术思维三个部分。良法思维是立法工作者的首要思维和底线思维,包括特色思维、效益思维和妥协思维;程序思维是立法工作者的常规思维,包括参与思维、论证思维和评估思维;技术思维是立法工作者的职业思维,包括结构思维、框架思维和语言思维。通过激发公民行使备案审查权等方式,有望倒逼立法工作者养成法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工作者 法治思维 良法思维 程序思维 技术思维
下载PDF
隐性立法者:中国立法工作者的作用及其正当性难题 被引量:54
2
作者 卢群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9,共16页
在以建构主义为特征的大立法时代,中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者基于其专业技能,借助法制工作委员会这个特殊组织,在立法规划(计划)、法案起草、协助法案审议和立法适用解释四大场域悄然发挥了立法者所不及的关键性作用,成为"显性立法者&qu... 在以建构主义为特征的大立法时代,中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者基于其专业技能,借助法制工作委员会这个特殊组织,在立法规划(计划)、法案起草、协助法案审议和立法适用解释四大场域悄然发挥了立法者所不及的关键性作用,成为"显性立法者"之外的"隐性立法者"。显然,这些"隐性立法者"对中国立法的实际作用需要正视和重估。但立法工作者以辅助者的身份对立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又存在深层的正当性难题。从专业主义角度看,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从此舍弃立法工作者,而在于构建立法者与立法工作者之间的信息均衡,达到两者技术意义上"对立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立法工作者 隐性立法 诠释
下载PDF
立法工作者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3
作者 汪全军 《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4期417-436,共20页
立法工作者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当前的法学教育无法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立法技术以及职业伦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立法工作者的职业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下的立法工作者培养活动存在学科定位偏低、课程开设不... 立法工作者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当前的法学教育无法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立法技术以及职业伦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立法工作者的职业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下的立法工作者培养活动存在学科定位偏低、课程开设不足、教材侧重理论、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并导致立法工作者人才培养与立法实践需求严重脱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提高立法学学科定位、强化立法学相关课程、编写立法学实用教材、优化立法学师资队伍以及丰富立法学教学方法等措施改善我国的立法工作者人才培养工作,进而推动建立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立法工作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工作者 立法 法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