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巧选角度 事半功倍——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立论角度
1
作者 张留钧 李大盈 《菏泽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76-78,共3页
画家作画、摄影师拍照,必须选准适当的角度才能产生好的作品.文学写作同理,也有一个选择立论角度的问题,特别是写议论文,能否选择一个最佳立论角度,是成败的关键一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把握立论谋篇和角度选择的关系,加强角... 画家作画、摄影师拍照,必须选准适当的角度才能产生好的作品.文学写作同理,也有一个选择立论角度的问题,特别是写议论文,能否选择一个最佳立论角度,是成败的关键一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把握立论谋篇和角度选择的关系,加强角度选择方面的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个故事可以例证角度选择的重要意义。相传古代有一位爱慕虚荣的国王,左眼瞎,右腿跛,想请画家给他画一张既象又美的画像。先后三位妙手画家都未能画出令国王满意的画像。后来一位青年作为第四位画家又被国王请来,这位画家并不立即动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教学 立论角度
下载PDF
逆向思维,巧选立论角度
2
作者 冯汝汉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反向思维,逆向立意,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谓“逆向立意”是指在写作上避开... 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反向思维,逆向立意,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谓“逆向立意”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一般可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思维 立论角度 立意构思 反向思维 作文 同学 重水 写作
原文传递
一树梅花万首诗——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3
作者 高星云 《最小说》 2022年第5期52-56,64,共6页
议论文写作关键在于立意,而立意的要务在于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立论。在立意准、深、实、新的前提下,掌握多角度立意技巧,结合事例内化于行,辅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可写出有时代特色、有个性的好文章。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 立论角度 个性化表达
下载PDF
在观察中发现和创作
4
作者 汪金友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杂文创作 素材发掘 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立论角度
下载PDF
京剧传统剧目《红鬃烈马》中王宝钏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时菲菲 《戏剧丛刊》 2013年第4期26-27,共2页
在艺术作品的解读过程中,由于立论角度不同,众多批评者对同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定位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关于京剧传统剧目《红鬃烈马》中王宝钥I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定位.许多批评者持有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大致可... 在艺术作品的解读过程中,由于立论角度不同,众多批评者对同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定位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关于京剧传统剧目《红鬃烈马》中王宝钥I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定位.许多批评者持有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部分人认为该剧旨在褒扬王宝钏大胆追求爱情、无视钱权、对家庭忠贞的优秀品质;另一些人则认为,褒扬只是表层现象.批判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对女性的压迫才是作品反映的更深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鬃烈马》 人物形象 传统剧目 京剧 艺术作品 立论角度 深层意义 三纲五常
下载PDF
气势雄健 神思奔放——李大钊的《今》品读
6
作者 张坤 《阅读与写作》 2008年第9期12-13,共2页
这篇至今仍富于启迪之力的奇文.在当时它所具有的振聋发聩般的启蒙意义是不难想像的。中华民族与西洋诸民族相比较,精神负荷之重固然来自封建历史的漫长悠久,但作者并没有历数秦皇汉武以来各代封建主的罪过。而是从古老的中华民族精... 这篇至今仍富于启迪之力的奇文.在当时它所具有的振聋发聩般的启蒙意义是不难想像的。中华民族与西洋诸民族相比较,精神负荷之重固然来自封建历史的漫长悠久,但作者并没有历数秦皇汉武以来各代封建主的罪过。而是从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中提出一个对待“今”的态度这样简括而集中的命题来,从民族精神面貌入笔。这立论角度的新颖,正预示着阐发内质的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李大钊 气势 品读 神思 启蒙意义 精神面貌 立论角度
下载PDF
客家民系的形成——以赣南郡县设置和户口数为观察视角
7
作者 李云彪 《客家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38-53,共16页
前言 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由于立论角度不同,学术界众说纷纭。对此,丘桓兴在《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中总结道,主要有下列6种说法:(1)房学嘉的“秦至南朝”说;(2)吴炳奎的“南朝说”;(3)罗香林、陈运栋的“五代至宋... 前言 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由于立论角度不同,学术界众说纷纭。对此,丘桓兴在《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中总结道,主要有下列6种说法:(1)房学嘉的“秦至南朝”说;(2)吴炳奎的“南朝说”;(3)罗香林、陈运栋的“五代至宋初说”;(4)吴福文的“唐末至北宋说”;(5)李默、张溥祥的“明正德年间以后说”;(6)刘佐泉的“清朝说”。除此之外,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还出现了其它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下面几种观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系 观察视角 郡县设置 户口数 赣南 立论角度 客家文化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间性意义与中国美术发展的主体性
8
作者 刘佳帅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5,共2页
从2016年开始,《美术》期刊连载多篇文章,围绕“中国美术的当代性”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学术探讨。从各方的立论角度和逻辑推演来看,多篇文章的作者共同聚焦的深层问题,实为对中国美术主体性的探讨。可以说,中国美术的当代性问题与... 从2016年开始,《美术》期刊连载多篇文章,围绕“中国美术的当代性”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学术探讨。从各方的立论角度和逻辑推演来看,多篇文章的作者共同聚焦的深层问题,实为对中国美术主体性的探讨。可以说,中国美术的当代性问题与主体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问题 中国美术 美术发展 意义 《美术》 逻辑推演 立论角度 深层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