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的行为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举 白鹏博 +1 位作者 凡凤仙 胡晓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56-1962,共7页
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的研究对化工过程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已有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研究归纳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的行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沿直管的爬升、... 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的研究对化工过程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已有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研究归纳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的行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沿直管的爬升、竖直振动U形管中颗粒的迁移、静止颗粒床中颗粒沿竖直振动管的爬升,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发现目前对颗粒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入,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的内在机理上尚存争议。鉴于离散元方法(DEM)能够获得每一个颗粒的运动信息,从而很好地反映颗粒过程的机理和特性,对竖直振动U形管和竖直振动管中颗粒物质行为模式进行DEM模拟再现;据此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发挥DEM的优势,深入研究颗粒行为模式的动力学本质和影响颗粒行为模式的因素,为颗粒输运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振动 颗粒物质 行为模式 离散元方法
下载PDF
竖直振动管中颗粒毛细效应的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0
2
作者 凡凤仙 王志强 +1 位作者 刘举 张华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的静止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颗粒将在管内发生上升运动,并最终稳定在一定高度,这一现象与液体毛细效应类似,被称为颗粒毛细效应.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过程中伴随的颗粒尺度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 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的静止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颗粒将在管内发生上升运动,并最终稳定在一定高度,这一现象与液体毛细效应类似,被称为颗粒毛细效应.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过程中伴随的颗粒尺度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颗粒运动模型,对颗粒毛细效应动力学过程和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再现了文献中实验得到的颗粒毛细效应全过程,给出了管内颗粒柱高度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受到颗粒系统参数的影响,本模拟条件下颗粒毛细效应过程呈现单周期上升、倍周期上升和倍周期稳定三个阶段,在倍周期上升阶段颗粒柱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平缓过渡到稳定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内颗粒速度场和填充率分布随时间的演变特性,揭示了颗粒毛细效应过程中由容器传输到管内的颗粒的占比分布.研究发现,管内不同高度位置颗粒的运动并不同步,随着管的振动,管内出现速度波,速度波的传播引起管内颗粒出现膨胀和压缩交替的情况,从而管内颗粒填充率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波动;在上升阶段,越接近管壁由容器传输到管内的颗粒占比越大,在稳定阶段,管内上层颗粒的对流引起容器传输到管内的颗粒占比发生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 颗粒物质 竖直振动 毛细效应
下载PDF
竖直振动激励下半球形液滴界面失稳特性分析
3
作者 黎一锴 朱铭 +3 位作者 席儒 王东方 杨子明 吴坤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67-1879,共13页
外部激励作用下液滴的表面失稳特性一直都是流体力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振动激励参数下,表面会产生不同形态的波形或破碎生成二次液滴.本文对于液滴表面纬向波和经向波发展的动态特性和产生机理开展了研究.首先建立激励振幅和... 外部激励作用下液滴的表面失稳特性一直都是流体力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振动激励参数下,表面会产生不同形态的波形或破碎生成二次液滴.本文对于液滴表面纬向波和经向波发展的动态特性和产生机理开展了研究.首先建立激励振幅和频率可控的液滴振荡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激励振幅的改变会影响液滴表面波形,振幅较大时经向波才会产生,演化频率为驱动频率的一半,而纬向波一直存在,其频率等于驱动频率.驱动频率改变会引起失稳模式的转变,驱动频率增加,表面波模态数增加、波长减小.驱动频率超过一定阈值,波形会从只存在纬向波模式向纬向波叠加经向波模式转变.同时,基于三维数值模拟,通过研究液滴的速度场与压力场,结合液滴顶点位移与惯性力的相位关系,阐明液滴形成纬向波的机理:在惯性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液滴表面波完成周期性的能量转化和传递.通过对比分析竖直方向与沿液滴径向加速度下Faraday不稳定性主导的表面波特性,发现液滴的几何特征使得接触线处产生法向的径向力,当竖直惯性力增加使得径向力达到一定阈值,液滴发生经向失稳,相应经向波频率为驱动频率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振动 界面失稳 实验研究 仿真分析 FARADAY 不稳定性
下载PDF
颗粒物质在竖直振动U形管中迁移的离散元方法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宇 凡凤仙 +1 位作者 白鹏博 刘举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9-416,共8页
采用离散元方法对颗粒物质在竖直振动U形管中的迁移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摩擦对颗粒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摩擦时,颗粒将发生迁移运动,使得U形管两分支内颗粒柱... 采用离散元方法对颗粒物质在竖直振动U形管中的迁移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摩擦对颗粒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摩擦时,颗粒将发生迁移运动,使得U形管两分支内颗粒柱产生高度差,该过程伴随着颗粒对流现象;当颗粒与管壁间摩擦系数为0时,颗粒柱高度差在0附近波动,两分支内存在相似的颗粒对流;当颗粒与颗粒间摩擦系数为0时,颗粒柱高度差几乎保持为0,颗粒对流消失。研究还发现,存在摩擦时,U形管两分支内颗粒的竖直方向平均速度差异很大;当颗粒与管壁间或颗粒与颗粒间摩擦系数为0时,U形管两分支内颗粒的竖直方向平均速度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竖直振动 U形管 迁移 离散元方法
下载PDF
竖直振动激励下颗粒毛细上升行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天林 凡凤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1-208,共8页
竖直振动激励下颗粒毛细上升现象为颗粒物料的提升、输运和采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然而,已有颗粒毛细上升行为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对重力加速度、水平振动分量、颗粒粒径分布影响的深入探究.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离散元方... 竖直振动激励下颗粒毛细上升现象为颗粒物料的提升、输运和采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然而,已有颗粒毛细上升行为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对重力加速度、水平振动分量、颗粒粒径分布影响的深入探究.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离散元方法,对不同操作条件下颗粒毛细上升现象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并对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和平均毛细上升速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重力条件下,颗粒毛细效应仍能发生,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和平均毛细上升速度随重力加速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对水平振动分量的变化不敏感,而平均毛细上升速度随水平振动分量的增大而增加;在平均粒径相等的情况下,粒径服从高斯分布的颗粒比单一粒径颗粒的最终毛细上升高度最大值对应的临界管径更大,并且同处于堵塞效应影响的管径区域时平均毛细上升速度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毛细效应 竖直振动 离散元方法
下载PDF
竖直振动无黏液滴的法拉第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德华 黎一锴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9-378,共10页
由于外部周期性的振动而在液滴表面产生的Faraday不稳定效应广泛存在于超声雾化、喷涂加工等应用中,对Faraday不稳定性进行分析对研究振动液滴的表面动力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Faraday不稳定性问题从径向振动拓展到竖直振动,研究了竖直... 由于外部周期性的振动而在液滴表面产生的Faraday不稳定效应广泛存在于超声雾化、喷涂加工等应用中,对Faraday不稳定性进行分析对研究振动液滴的表面动力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Faraday不稳定性问题从径向振动拓展到竖直振动,研究了竖直振动无黏液滴表面波的不稳定性.竖直方向的振动使得液滴动量方程为含有空间相关项和时间周期系数的Mathieu方程.采用Floquet理论进行求解,得到了竖直振动液滴表面波线性增长率与模态数以及流动参数之间的色散关系.通过求解一个关于表面变形模态的特征值问题,得到了竖直振动无黏液滴在Faraday不稳定性下的中性稳定边界,并比较了竖直振动与径向振动的液滴中性稳定边界的差异.通过大模态数假设下的近似计算,得到了仰角θ对中性不稳定边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竖直振动的液滴与径向振动相比,Faraday不稳定区域更小,激发的模态范围更窄,并且不会出现亚简谐的不稳定波.另外,对于竖直振动的液滴,仰角θ越大的位置,中性不稳定区域越小,在受到外部激励时液滴表面越容易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aday不稳定性 FLOQUET理论 竖直振动 线性分析
下载PDF
颗粒在竖直振动中的分离现象
7
作者 母应坤 《科技风》 2013年第10期50-51,共2页
本文介绍了竖直振动条件下混合颗粒物质系统的分离行为以及动态循环反转效应,并对形成这种现象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分离机制即耗散和共振。
关键词 颗粒物质 竖直振动 共振 耗散 分离
下载PDF
竖直振动振子振动频率对所产生表面水波流向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尹梦迪 林伟华 《科技视界》 2017年第26期1-4,共4页
观察一在水中半浸没的竖直振动水平圆柱周围的水波,圆柱的振动频率对其周围水波流向有明显影响。在低频率时,平面波自振子向周围推进;增加频率,交叉波逐渐取代平面波,在振子周围形成不稳定流场;继续增加频率,振子周围形成拉格朗日相干结... 观察一在水中半浸没的竖直振动水平圆柱周围的水波,圆柱的振动频率对其周围水波流向有明显影响。在低频率时,平面波自振子向周围推进;增加频率,交叉波逐渐取代平面波,在振子周围形成不稳定流场;继续增加频率,振子周围形成拉格朗日相干结构,并满足Lighthill判据,继而发生水波逆向流动现象。实验通过改变振动频率、幅度及振子材质观察水波流动现象,来探究水波逆向流动的因素,并尝试用流形解释这一现象。通过振动驱动水波流向改变,这一非线性动力学现象,可在日后的水运中得到应用,达到节能、高效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振动 表面水波流向 拉格朗日相干结构 Lighthill判据 流形
下载PDF
临床竖直振动环境中输注泵流速的稳定性及精准度评估
9
作者 李坤 马兴华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临床竖直振动环境中输注泵(输液泵和注射泵)的瞬时流速稳定性和平均流速精准度,研究输注泵在竖直振动环境中流速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用振动摇床模拟稳定(0 m/s^(2))、轻度振动(5 m/s^(2))、中度振动(10 m/s^(2))和...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临床竖直振动环境中输注泵(输液泵和注射泵)的瞬时流速稳定性和平均流速精准度,研究输注泵在竖直振动环境中流速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用振动摇床模拟稳定(0 m/s^(2))、轻度振动(5 m/s^(2))、中度振动(10 m/s^(2))和重度振动(20 m/s^(2))等4种竖直振动环境,分别用瞬时流速的合格率和平均流速的误差率对Mindray输注泵的稳定性和精准度进行描述,通过比较不同振动环境中的输注泵的性能找出两者的差异。结果 在稳定和轻度振动实验条件下,Mindray输注泵流速的稳定性和精准度能保持良好的性能。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大,Mindray注射泵瞬时流速的稳定性和平均流速的精准度呈显著下降,然而,对Mindray输液泵流速的影响较小。结论 在中度竖直振动强度以上的环境中,Mindray输液泵流速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优于注射泵。因此,在竖直振动环境中,使用Mindray输液泵进行静脉注射更有利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泵 瞬时流速 平均流速 竖直振动 精准度 稳定性
下载PDF
曳引式电梯机械系统竖直振动的原因分析与抑制
10
作者 王爱敏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S01期69-72,共4页
电梯是伴随着高层建筑发展的一种运输工具,也是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日常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经常被人们称为建筑的“运动神经”。此类电梯较传统电梯虽然速度大幅度提升,但振动问题凸显,影响乘坐期间的舒适度。本文简要论述曳... 电梯是伴随着高层建筑发展的一种运输工具,也是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日常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经常被人们称为建筑的“运动神经”。此类电梯较传统电梯虽然速度大幅度提升,但振动问题凸显,影响乘坐期间的舒适度。本文简要论述曳引式电梯竖直振动的原因及抑制举措,旨在提升电梯乘坐体验感,促使电梯行业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曳引式电梯 机械系统 竖直振动
下载PDF
地震波引起地面水平和竖直振动简析
11
作者 王辉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1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地震波 竖直振动 地面水平振动 原因 高中 物理 STS问题
原文传递
容器尺寸对叶片竖直强制振动光整加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啸 李秀红 +3 位作者 王嘉明 李文辉 程思源 杨胜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为实现航发叶片的均匀一致性高效光整,探究竖直强制振动光整加工工艺中容器尺寸对叶片加工效果的影响。以正四棱柱容器的高度、宽度、长度作为变量,基于离散元法,对不同尺寸参数下颗粒介质对叶片表面的力学行为及加工效果进行分析,确定... 为实现航发叶片的均匀一致性高效光整,探究竖直强制振动光整加工工艺中容器尺寸对叶片加工效果的影响。以正四棱柱容器的高度、宽度、长度作为变量,基于离散元法,对不同尺寸参数下颗粒介质对叶片表面的力学行为及加工效果进行分析,确定较优的容器尺寸参数,并通过接触力测试分析和加工试验验证模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叶片安装位置相对不变时,容器尺寸直接影响叶片的加工效果;容器高度对叶片加工效果影响程度最为明显,随着容器高度的增加,叶片表面所受法向力增大,叶片与颗粒介质间的相对速度增大,加工效率变高,加工均匀性变好;随着容器宽度的增加,加工效率先提高后降低,均匀性逐渐变差;随着容器长度的增加,加工效率降低,均匀性变好;当容器的高度为300 mm、宽度为120 mm、长度为200 mm时,加工效果较优;采用该工艺参数对试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由0.645μm下降至0.246μm,表面轮廓相对平整,铣削痕迹明显去除。研究成果可为滚磨光整加工中容器尺寸的优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片 强制振动 光整加工 容器尺寸 离散元法
下载PDF
振动诱导液滴与液面不融合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车适 陈天然 +4 位作者 张志博 赵地 苏为宁 潘永华 高惠滨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5,共6页
发现硅油液滴能够停留在竖直振动的硅油液面上,通过等厚干涉实验说明液滴和液面间存在空气薄膜,分析空气膜形状的变化过程,并依此建立简化模型论述空气膜阻止液滴与液面融合的原理.实验构造了浸没在硅油液面下的硅油液滴,建立理论模型... 发现硅油液滴能够停留在竖直振动的硅油液面上,通过等厚干涉实验说明液滴和液面间存在空气薄膜,分析空气膜形状的变化过程,并依此建立简化模型论述空气膜阻止液滴与液面融合的原理.实验构造了浸没在硅油液面下的硅油液滴,建立理论模型估算空气膜的平均厚度,并与实验估测值对比.本文对多个液滴在液面上呼吸模式的振动现象作了描述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液面 竖直振动 不融合 空气膜
下载PDF
竖直与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过程及性能对比研究
14
作者 田建涛 孔鲜宁 王权 《工程机械文摘》 2015年第2期77-80,共4页
振动式压路机的振动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竖直式振动,另一类是水平式振动。本文分析了不同振动形式压路机的激振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压实过程的不同,给出了竖直压路机激振力和水平压路机激振力偶矩的计算公式以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振动式压路机的振动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竖直式振动,另一类是水平式振动。本文分析了不同振动形式压路机的激振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压实过程的不同,给出了竖直压路机激振力和水平压路机激振力偶矩的计算公式以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此外通过对比试验给出了不同路段情况下两种振动压路机辗压后密实度随辗压次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压路机 竖直振动 水平振动 密实度 辗压次数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U形管中颗粒不稳定性
15
作者 周英贵 高信 +1 位作者 白鹏博 凡凤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83-6090,共8页
对填充颗粒物料的U形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将呈现由一个分支向另一个分支定向迁移的不稳定性,该现象对颗粒物料的输运产生重要影响。为探究U形管中颗粒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对颗粒动力学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 对填充颗粒物料的U形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将呈现由一个分支向另一个分支定向迁移的不稳定性,该现象对颗粒物料的输运产生重要影响。为探究U形管中颗粒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对颗粒动力学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了初始颗粒填充状况对颗粒不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颗粒不稳定性的发展与饱和阶段速度场演化特性,考察了壁面摩擦对颗粒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不稳定性与自放大效应有关,其发展阶段受到颗粒初始填充状况的影响;而最终饱和阶段U形管两分支颗粒表面高度差与颗粒初始填充状况无关,这与实验报道一致。在颗粒不稳定性的发展阶段,U形管向下运动过程中,水平段颗粒向两竖直分支膨胀,颗粒传输到颗粒量较多而底部颗粒速度较小的分支;在饱和阶段,U形管向下运动时,颗粒量较多分支中的惯性效应引起颗粒底部速度较大,抑制了水平段颗粒向其中的传输,导致颗粒表面高度差的增长停止。壁面滑动摩擦系数过小或过大时,颗粒定向迁移的现象均无法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料 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U形管 竖直振动 离散元方法
下载PDF
颗粒毛细效应影响因素的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华腾 凡凤仙 王志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2-450,共9页
颗粒毛细效应是指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物质的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在管内上升并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的现象,该现象为颗粒物料的逆重力输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技术途径.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的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元方法,模... 颗粒毛细效应是指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物质的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在管内上升并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的现象,该现象为颗粒物料的逆重力输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技术途径.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的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再现了颗粒毛细效应过程,展示了不同管径下颗粒竖直方向速度演变特性,考察了不同容器宽度和振动条件下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容器宽度与粒径比为40、管振幅与粒径比为14.33、管振动频率为12 Hz情况下,管径与粒径比D/d=3.33时,管内颗粒堵塞严重,使得颗粒上升缓慢,并造成颗粒柱中断;D/d=8.33时,起初毛细上升高度增加迅速,随后毛细上升高度的增大逐渐减缓,管内颗粒在管径方向几乎不存在速度梯度;D/d=15时,随着颗粒毛细上升高度的增大,管内颗粒柱分离为速度截然不同的两层,上层颗粒在管径方向几乎不存在速度梯度,而下层颗粒存在明显的速度梯度.研究还发现,在毛细效应能够发生的管径范围内,存在一个对应于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最大值的临界管径,当管径小于临界管径时,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径大于临界管径时,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增大而趋于减小;增大容器宽度,临界管径有所增大;增大振幅、适当提高频率能够有效促进临界管径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毛细效应 竖直振动 离散元方法 颗粒输运
下载PDF
简单的参数共振仪
17
作者 胡国宝 I.Grosu U. Ursu 《大学物理》 1984年第1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参数共振 连杆系统 简谐振动 竖直振动 马达 悬点 圆盘 演示
下载PDF
Vertical vibration of a large diameter pipe pile considering transverse inertia effect of pile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长杰 刘汉龙 +1 位作者 丁选明 周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91-897,共7页
Considering the transverse inertia effect of pile, the vertical soil layer is studied. The wave propagations in the outer and inner soil dynamic response of a large diameter pipe pile in viscoelastic are simulated by ... Considering the transverse inertia effect of pile, the vertical soil layer is studied. The wave propagations in the outer and inner soil dynamic response of a large diameter pipe pile in viscoelastic are simul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elastodynamic theory and those in the pile are simulated by Rayleigh-Love rod theory. The vertical and radial displacements of the outer and inner soil are obtained by utilizing Laplace transform technique and differentiation 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soils. Then,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conditions between the pile and soils, 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pile are derived. The frequency domain velocity admittance and time domain velocity response of the pile top are also presented. The solution is compared to a classical rod model solution to verify the validity. The influences of the radii and Poisson ratio of pile on the transverse inertia effect of pile are analyzed. 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Poisson ratio and outer radius of pile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transverse inertia effect of large diameter pipe piles, while the inner radius has littl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diameter pipe pile vertical vibration Rayleigh-Love rod transverse inertia effect
下载PDF
振动颗粒混合物中的三明治式分离 被引量:44
19
作者 姜泽辉 陆坤权 +2 位作者 厚美瑛 陈唯 陈相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44-2248,共5页
在竖直振动两种颗粒的混合物的实验中 ,观察到了一种新的分离现象———“三明治”式分离 ,即大而重的颗粒被夹在两层小的轻颗粒之间 .这不同于“巴西果”效应导致的大而重的颗粒在上的两层有序结构 .实验表明当振动加速度大于某个临界... 在竖直振动两种颗粒的混合物的实验中 ,观察到了一种新的分离现象———“三明治”式分离 ,即大而重的颗粒被夹在两层小的轻颗粒之间 .这不同于“巴西果”效应导致的大而重的颗粒在上的两层有序结构 .实验表明当振动加速度大于某个临界值时这种三层有序将取代两层结构 ,而且是稳定的 .实验中观察到导致“三明治”式分离的两种不同的分离过程 .对这两种过程的物理机理及其与振动加速度、振动频率及颗粒尺寸等因素的关系做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混合物 竖直振动 三层有序结构 “三明治”式分离 “巴西果”效应 物理机理 振动加速度 振动频率 颗粒尺寸
原文传递
基于积分型分数导数本构方程的黏弹性土层中单桩的竖向复刚度与导纳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林超 姚庆钊 +1 位作者 闫启方 余萍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6-802,共7页
建立了基于三维积分型本构方程的单桩在黏弹性土体的竖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三维分数导数Kelvin黏弹性本构关系描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考虑分数导数和卷积的Fourier变换性质,利用势函数和分离变量法在频域内求解了分数导数黏弹性土层... 建立了基于三维积分型本构方程的单桩在黏弹性土体的竖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三维分数导数Kelvin黏弹性本构关系描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考虑分数导数和卷积的Fourier变换性质,利用势函数和分离变量法在频域内求解了分数导数黏弹性土层的竖向振动,并在此基础上求解了黏弹性土层中单桩的竖直振动。研究了土体本构模型参量对桩顶复刚度和桩顶导纳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数导数的阶数对桩顶复刚度和桩顶导纳有较大的影响,土体黏性系数对桩顶复刚度的实部和桩顶导纳影响较大,而对桩顶复刚度虚部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方程 黏弹性 竖直振动 FOURIER变换 复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