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西交城竖石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1
作者
徐忠雨
武新华
《文物季刊》
2022年第2期11-31,共21页
竖石佛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现存造像龛70龛,造像136身,摩崖造像塔1处。造像内容包括单身结跏趺坐佛、双菩萨、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三世佛及摩崖造像塔。该塔正面观龟的形象为山西地区所首见。通过对崖面遗迹特征、龛...
竖石佛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现存造像龛70龛,造像136身,摩崖造像塔1处。造像内容包括单身结跏趺坐佛、双菩萨、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三世佛及摩崖造像塔。该塔正面观龟的形象为山西地区所首见。通过对崖面遗迹特征、龛像特征、造像组合与题材特点综合分析,判断竖石佛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齐至隋,兴盛于中晚唐时期。为竖石佛村村民及临近民众所施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交城
竖石
佛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塔
北齐至隋
中晚唐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峄山刻石》梳理
2
作者
徐家骥
《秦汉研究》
200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一《峄山刻石》之缘起有关碑的作用,前人讲得非常明白,《说文》谓:碑,'竖石也。'《释名·释典范》称,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
一《峄山刻石》之缘起有关碑的作用,前人讲得非常明白,《说文》谓:碑,'竖石也。'《释名·释典范》称,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碑的作用之一就是追述君父之功也,这一点秦始皇是充分认识到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
石
君父
有关
臣子
竖石
峄山
原文传递
试论碑在两汉间的演化
3
作者
李凯
《碑林集刊》
2007年第1期22-27,共6页
在先秦典籍中,已出现'碑'的称谓,但那时的'碑',是立于宫庙中用以测看日影和栓系牲畜的竖石,是立于墓穴旁用以安装辘轳、引绳下棺的厚木板(柱),与后世镌刻文字、纪功颂德的石碑相去甚远,此'碑'非彼'碑'...
在先秦典籍中,已出现'碑'的称谓,但那时的'碑',是立于宫庙中用以测看日影和栓系牲畜的竖石,是立于墓穴旁用以安装辘轳、引绳下棺的厚木板(柱),与后世镌刻文字、纪功颂德的石碑相去甚远,此'碑'非彼'碑'。这一实质性的演变肇始于两汉之交的新莽时期,完成于东汉。在碑的演化过程中,有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因素在起作用,历代古籍的记载和不断出土的历代石刻碑铭,印证了它演化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
颂德
两汉
非彼
文化
宫庙
竖石
日影
原文传递
新疆伊吾托背梁南山顶遗址调查发掘报告
4
作者
习通源(文/图)
付一豪(文/图/摄)
+4 位作者
唐云鹏(摄)
王亚(摄)
刘秋彤
马健
任萌
《西部考古》
2021年第1期47-66,共20页
2017—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伊吾河流域的史前聚落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托背梁南山顶遗址是伊吾河上游各支流交汇处的具有鲜明军事...
2017—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伊吾河流域的史前聚落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托背梁南山顶遗址是伊吾河上游各支流交汇处的具有鲜明军事防御性质的石构建筑群,其周边分布特征不同、年代各异的多处石构墓葬,为探索伊吾河流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规模、功能聚落遗址的选址及结构等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
构建筑
竖
穴
石
椁墓
玛瑙原
石
原文传递
碑碣之分
5
作者
马子云
《碑林集刊》
2003年第1期331-331,共1页
《说文》:'碑,竖石也。'以文勒石,为纪前人功勋而用。在汉代一般是长方形,高六尺左右。也有碑首为圆形或较小者,或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或称大者为碑,小者为碣。此为后人讲法,非汉代所称。《隶续》曰:'《孔谦碣》甚小,一穿...
《说文》:'碑,竖石也。'以文勒石,为纪前人功勋而用。在汉代一般是长方形,高六尺左右。也有碑首为圆形或较小者,或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或称大者为碑,小者为碣。此为后人讲法,非汉代所称。《隶续》曰:'《孔谦碣》甚小,一穿微偏,左有晕一重,起于穿中,复有两晕在右,其一甚短,与他碑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
圆者
小异
讲法
大者
竖石
方者
小者
原文传递
题名
山西交城竖石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1
作者
徐忠雨
武新华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出处
《文物季刊》
2022年第2期11-31,共2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宋墓葬与佛教文化交融互动的考古学研究”资助(项目号19BJK030)。
文摘
竖石佛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现存造像龛70龛,造像136身,摩崖造像塔1处。造像内容包括单身结跏趺坐佛、双菩萨、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三世佛及摩崖造像塔。该塔正面观龟的形象为山西地区所首见。通过对崖面遗迹特征、龛像特征、造像组合与题材特点综合分析,判断竖石佛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齐至隋,兴盛于中晚唐时期。为竖石佛村村民及临近民众所施造。
关键词
山西交城
竖石
佛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塔
北齐至隋
中晚唐时期
Keywords
Jiaocheng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Shushifo Cliff Carvings
the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峄山刻石》梳理
2
作者
徐家骥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秦汉研究》
200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文摘
一《峄山刻石》之缘起有关碑的作用,前人讲得非常明白,《说文》谓:碑,'竖石也。'《释名·释典范》称,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碑的作用之一就是追述君父之功也,这一点秦始皇是充分认识到了的。
关键词
刻
石
君父
有关
臣子
竖石
峄山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碑在两汉间的演化
3
作者
李凯
机构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处
《碑林集刊》
2007年第1期22-27,共6页
文摘
在先秦典籍中,已出现'碑'的称谓,但那时的'碑',是立于宫庙中用以测看日影和栓系牲畜的竖石,是立于墓穴旁用以安装辘轳、引绳下棺的厚木板(柱),与后世镌刻文字、纪功颂德的石碑相去甚远,此'碑'非彼'碑'。这一实质性的演变肇始于两汉之交的新莽时期,完成于东汉。在碑的演化过程中,有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因素在起作用,历代古籍的记载和不断出土的历代石刻碑铭,印证了它演化的轨迹。
关键词
历代
颂德
两汉
非彼
文化
宫庙
竖石
日影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疆伊吾托背梁南山顶遗址调查发掘报告
4
作者
习通源(文/图)
付一豪(文/图/摄)
唐云鹏(摄)
王亚(摄)
刘秋彤
马健
任萌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郑州大学
出处
《西部考古》
2021年第1期47-66,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KG006)资助
文摘
2017—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伊吾河流域的史前聚落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托背梁南山顶遗址是伊吾河上游各支流交汇处的具有鲜明军事防御性质的石构建筑群,其周边分布特征不同、年代各异的多处石构墓葬,为探索伊吾河流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规模、功能聚落遗址的选址及结构等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
石
构建筑
竖
穴
石
椁墓
玛瑙原
石
Keywords
Stone Architecture
Vertical Cave Stone Coffin Tomb
Raw Agate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碑碣之分
5
作者
马子云
机构
不详
出处
《碑林集刊》
2003年第1期331-331,共1页
文摘
《说文》:'碑,竖石也。'以文勒石,为纪前人功勋而用。在汉代一般是长方形,高六尺左右。也有碑首为圆形或较小者,或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或称大者为碑,小者为碣。此为后人讲法,非汉代所称。《隶续》曰:'《孔谦碣》甚小,一穿微偏,左有晕一重,起于穿中,复有两晕在右,其一甚短,与他碑小异。'
关键词
后人
圆者
小异
讲法
大者
竖石
方者
小者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西交城竖石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徐忠雨
武新华
《文物季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峄山刻石》梳理
徐家骥
《秦汉研究》
2009
0
原文传递
3
试论碑在两汉间的演化
李凯
《碑林集刊》
2007
0
原文传递
4
新疆伊吾托背梁南山顶遗址调查发掘报告
习通源(文/图)
付一豪(文/图/摄)
唐云鹏(摄)
王亚(摄)
刘秋彤
马健
任萌
《西部考古》
2021
0
原文传递
5
碑碣之分
马子云
《碑林集刊》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