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肌群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站立能力的疗效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剑飞 徐献民 +1 位作者 曹坤茂 杨黎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站立能力的疗效。方法将64例I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核心肌群强化训练。比较...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站立能力的疗效。方法将64例I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核心肌群强化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下肢肌力[徒手肌力评定法(MMT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平衡测试(静态睁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静态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动态稳定极限范围)、下肢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评分)]、功能独立性[脊髓独立测量量表第Ⅲ版(SCIMⅢ评分)]、应对能力[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评分)]、希望水平[成人特质希望量表(ADHS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股四头肌及腘绳肌MMT评分、BBS评分、动态稳定极限范围、ASIA-LEMS评分、各领域SCIMⅢ评分、MCMQ评分、ADHS评分两组均较干预前升高(P<0.001),静态睁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静态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则较干预前降低(P<0.001),且各项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ISCI患者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核心肌群训练 站立能力 平衡功能 独立性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
2
作者 刘艳 张彩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步频、步速及周围神经电生理学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步频、步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胫神经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步态恢复,也能调节周围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周围神经电生理学
下载PDF
针刺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鲁莲兄 李振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实施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FMA下肢部分、BBS评分、...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实施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FMA下肢部分、BBS评分、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伸膝肌峰力矩、屈膝肌峰力矩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训练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下肢肌力,改善机体平衡功能,促进步态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针刺 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 康复训练 下肢功能 影响
下载PDF
肌肉控制能力训练辅以神经生理学疗法对偏瘫型脑瘫儿童站立与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开寿 麦坚凝 何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偏瘫 儿童 肌肉控制能力训练 神经生理学疗法 站立能力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医教结合对学龄脑瘫儿童站立走跑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高起 朱中亮 +3 位作者 周明娟 胡振席 钱慧红 史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医教结合对其站立能力及走跑跳能力的影响。方法 4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医教结合组,每组24例。两组患儿均在学校接受学校特教老师、学科教师依据教育评估量表评估情况制定教育计划进行,医教结... 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医教结合对其站立能力及走跑跳能力的影响。方法 4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医教结合组,每组24例。两组患儿均在学校接受学校特教老师、学科教师依据教育评估量表评估情况制定教育计划进行,医教结合组在采用特殊教育基础上增加康复医生医学康复手段进行训练。其余时间由治疗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训练。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运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估,以盲法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医教结合组GMFM-88中脑瘫儿站立能力为(32.85±3.80)分,GMFM-88中脑瘫儿走、跑、跳能力为(52.62±10.04)分,GMFM-88粗大运动能力总分为(85.47±11.49)分,高于对照组的(29.52±6.83)、(41.88±15.1)、(71.40±16.9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脑瘫儿童医教结合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站立走跑跳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在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未来的发展中,推行综合康复模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医教结合 粗大运动 站立能力 走跑跳能力
下载PDF
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偏瘫后站立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昌柳 李争鸣 +1 位作者 王毅 黄东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4期2930-2931,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站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单足站立...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站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单足站立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单足站立、平衡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针治疗配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站立负重能力低下,促进患者平衡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康复治疗 偏瘫 站立能力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宝霞 马彩云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均持续...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均持续3个月。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胫骨前肌痉挛情况、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下肢肌群肌电积分值、站立行走能力。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ROM、胫骨前肌i EMG、站立行走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胫骨前肌MAS评分、腓肠肌i EMG则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对改善患儿胫骨前肌MAS、ROM、下肢肌群i EMG、站立行走能力等有一定帮助,于患儿病情转归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站立行走能力 肌电生物反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