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甫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接受和传播
1
作者 肖庆伟 《海峡人文学刊》 2024年第2期53-64,157,共13页
章甫《半崧集》是中国台湾当地文人创作的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别集。其中,《论诗》九首全面梳理了自先秦至清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提出温柔敦厚是诗歌之源、写诗须先树立清高品格、诗写性情等主张,代表了章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接受和评... 章甫《半崧集》是中国台湾当地文人创作的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别集。其中,《论诗》九首全面梳理了自先秦至清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提出温柔敦厚是诗歌之源、写诗须先树立清高品格、诗写性情等主张,代表了章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接受和评价;《论古》十二首主要书写了为国殉难的忠臣的可贵品质,代表了章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咏史怀古传统的继承以及对中国历史的体认;《苏长公赏心十六事》十六首则反映了章甫对以苏轼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人随缘放旷的生活方式的认可。上述三套组诗集中反映了章甫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接受情况,也标示着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在东南海疆的有效传播。章甫主要通过家课、设教里中、编撰文集三种方式传播古典诗歌传统,为当时台湾地区科第士子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甫 《半崧集》 接受 传播
下载PDF
章甫的家庭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2
作者 肖庆伟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乾隆嘉庆年间,以章甫及其所著《半崧集》为代表的台湾地区文学初起。家居诗、示儿诗、哭诗及贫病诗是章甫家庭书写的主要类型,从中可以看出:章氏一族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科举仕进,重视接受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章甫的家庭书写,为文学... 乾隆嘉庆年间,以章甫及其所著《半崧集》为代表的台湾地区文学初起。家居诗、示儿诗、哭诗及贫病诗是章甫家庭书写的主要类型,从中可以看出:章氏一族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科举仕进,重视接受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章甫的家庭书写,为文学史提供了一个东南海疆家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并表现出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无论在台湾地区诗歌史上,还是在清代东南海疆文学发展过程中,章甫诗歌的家庭书写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甫 《半崧集》 家庭书写
下载PDF
论章甫学杜
3
作者 秦榕 吴怀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8-84,共7页
进入南宗之后,受社稷变迁和时代苦难的激发,尊杜、学杜之风渐热,而章甫学杜正是当时文坛风潮的反映。章甫对杜甫其人其诗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思想的继承与化用杜句入诗、借鉴杜诗艺术手法。章甫学杜除了环境因素影响之外,与杜... 进入南宗之后,受社稷变迁和时代苦难的激发,尊杜、学杜之风渐热,而章甫学杜正是当时文坛风潮的反映。章甫对杜甫其人其诗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思想的继承与化用杜句入诗、借鉴杜诗艺术手法。章甫学杜除了环境因素影响之外,与杜甫相似的人生经历及其师友影响也是他师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甫 杜甫 继承 化用 艺术手法
下载PDF
南宋诗人章甫交游考
4
作者 裴露琼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章甫,南宋诗人,其一生交游甚广,其中最重要的有韩元吉、张孝祥、陆游、吕祖谦等人。通过章甫与友人的唱和诗文来考察他的交游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其诗歌风格的渊源,也为章甫的研究提供更详备的资料。
关键词 章甫 交游 考证
下载PDF
南宋诗人章甫略论
5
作者 王德龙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2-96,共5页
章甫,字冠之,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和陆游、韩元吉等名家交往较多,有《自鸣集》传世。其诗歌在南宋中、前期诗坛较有特色,他创作了大量的交际诗,是典型的江湖诗人的做法。格律、口吻也近乎江湖派诸人而创作态度严谨,注重锤锻推敲,骨力苍... 章甫,字冠之,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和陆游、韩元吉等名家交往较多,有《自鸣集》传世。其诗歌在南宋中、前期诗坛较有特色,他创作了大量的交际诗,是典型的江湖诗人的做法。格律、口吻也近乎江湖派诸人而创作态度严谨,注重锤锻推敲,骨力苍秀,少数佳作兼具唐诗之风神气韵和宋调之筋骨思理之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章甫 交际诗 自呜集 江湖诗人
下载PDF
群众冷暖总在心──记桐城市民政局局长胡章甫
6
作者 高明理 邱登峰 《中国民政》 2000年第2期40-,共1页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身为民政局长的胡章甫,他想的总是群众疾苦,关心的总是群众冷暖,为的总是群众利益。
关键词 群众 章甫 民政局 胡章 民政对象 冷暖 桐城市
下载PDF
戏剧家章甫秋逝世
7
作者 胡来宾 《戏文》 2003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戏剧家 章甫 戏剧创作 书画家 生平事迹
下载PDF
“章甫”之冠与儒家初起阶段的“儒服”问题——兼论先秦儒家群体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1
8
作者 宁镇疆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6,共10页
"章甫"本系殷代礼冠,由于孔子个人的提倡,转而成为"儒服"的"标配",其中既有孔子追念先祖的感情因素,又体现了礼崩乐坏、明王不兴时代背景下以"古"相尚的价值取向。由于孔子对"章甫"... "章甫"本系殷代礼冠,由于孔子个人的提倡,转而成为"儒服"的"标配",其中既有孔子追念先祖的感情因素,又体现了礼崩乐坏、明王不兴时代背景下以"古"相尚的价值取向。由于孔子对"章甫"之冠的提倡及弟子对夫子的推崇,因此孔子卒后葬式才有"冠章甫之冠"之举,这既体现了"儒服"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又表明它有鲜明的理想主义风格,不纯粹是"写实"的,因此就不宜用严格的礼书所载的葬式来要求。辨伪学者以礼书所记葬式指《孔子家语》所载非实,系出造作,流于刻板和机械。以"章甫"之冠为代表的"儒服"问题是儒家初起阶段的重要舆论话题,正是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孔门群体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从形式上强化了儒家最初作为一个学派的"辨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甫 儒服《孔子家语》 群体意识
原文传递
画堂春·品阴铿解读赠李章甫先生
9
作者 傅义钿 《诗词月刊》 2015年第5期76-77,共2页
苦心孤诣闭门寒,小楼春锁花残。穷源究探去深山,一卷啖酸甜。李杜过河投石,和弦借调成仙。遗篇今世几人研,学者拾珠还。
关键词 章甫 解读 阴铿
原文传递
郑逸梅和巢章甫互换名人书札
10
作者 崔锦 《世纪》 2017年第6期82-83,共2页
2016年第一期《世纪》刊有曹新芳同志撰写的《郑逸梅友朋书札》一文,我读后翻箱倒箧找出了郑逸梅先生写给天津书画家巢章甫先生的信札,这些信体现了郑逸梅和巢章甫两位先生交换名人书札之事。
关键词 书札 章甫 名人 《世纪》 书画家 信札
原文传递
春秋战国时期“儒服”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蔚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41-43,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各派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观和审美观。儒家也在自己服饰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着衣风格,即以"逢掖之衣""章甫之冠"为基本款式的儒服,并在各地、各学派之间流行起来。
关键词 儒服 章甫 深衣 孔子
下载PDF
儒服:儒家的外在象征符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梦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9-91,共3页
儒服分广义的儒化服饰与狭义的儒家服饰。狭义儒服并非虚无,也非学派制服,"孔子不知儒服"的实质是儒家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辨证思考,体现了儒家的理性精神。它象征三代文化,是表达儒家思想的工具。它用高冠、宽衣长袍、方履等... 儒服分广义的儒化服饰与狭义的儒家服饰。狭义儒服并非虚无,也非学派制服,"孔子不知儒服"的实质是儒家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辨证思考,体现了儒家的理性精神。它象征三代文化,是表达儒家思想的工具。它用高冠、宽衣长袍、方履等符号,象征"以道得民"的儒家特色,强烈暗示儒家与上古巫史文化的关系。儒服还象征了"中正平直"的思想内涵。儒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特定场合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服 儒家 儒行 深衣 章甫
下载PDF
葛洪美学思想初探
13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4-40,27,共8页
葛洪(公元284年——364年)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他是东晋时期道教的领袖。他的著作中,最重要的是《抱朴子》。该书虽然是一部宗教理论和政论性著作,但其中有关于文学、音乐、绘画的论述,有涉及美、美感和审美的言论,特别是艺术鉴赏方面... 葛洪(公元284年——364年)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他是东晋时期道教的领袖。他的著作中,最重要的是《抱朴子》。该书虽然是一部宗教理论和政论性著作,但其中有关于文学、音乐、绘画的论述,有涉及美、美感和审美的言论,特别是艺术鉴赏方面的见解,却是我们探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以道为本,以儒为末 葛洪的思想是汉以来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的结合物。他的神仙化的道教思想反映了当时封建门阀土族阶级的厌世和享乐心理,以及力图用宗教欺骗人民的企图,他的道教化的儒家思想则表现了门阀土族阶级竭力维护礼法、保护权利的要求。葛洪思想的这种特点,集中表现在《抱朴子》中。该书分为内篇、外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子》 外篇 内篇 美学思想 嫫母 西施 章甫 八音 门阀士族 雅郑
下载PDF
名词动化刍议
14
作者 林青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78-80,共3页
名词动化是古汉语中极为常见而又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次数一般也比较多,但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仍常常难以识别和理解。试看下列句:(1)(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归壁于赵。《史记·廉蔺列传》(2)宗... 名词动化是古汉语中极为常见而又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次数一般也比较多,但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仍常常难以识别和理解。试看下列句:(1)(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归壁于赵。《史记·廉蔺列传》(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例(1)中“衣褐”的“衣”字语用为动词,解释为“穿”的意思,学生一般比较熟悉;而对例(2)中的“端章甫”,则理解起来就有困难.“端”是礼服,“章甫”是礼帽,原来都是名词,动化后,本应是“穿”、“戴”的意思,但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化 章甫 作动 结合体 动作行为 补语 礼帽 宾语 语法特性 语法现象
下载PDF
历经坎坷 初衷不改
15
作者 杨广 《广东党史》 2001年第S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杨殷 香港 杨匏安 广州起义 张太雷 谭天度 章甫 《中华新报》 贺龙 党组织 党的组织 起义军 军队 公安局 警察局
下载PDF
徐甫陈生平考述——兼论“E考据”在家族史研究中的运用
16
作者 张晓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徐甫陈(1865—1917),又名辅臣,字襄甫、襄辅,安徽怀宁人,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的外祖父。他一生先后在周馥、锡良、赵尔巽、赵尔丰、倪嗣冲等属下任职,历经河工、机器制造、钱粮转运、统兵、铸币、厘金等多项职务。1911年... 徐甫陈(1865—1917),又名辅臣,字襄甫、襄辅,安徽怀宁人,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的外祖父。他一生先后在周馥、锡良、赵尔巽、赵尔丰、倪嗣冲等属下任职,历经河工、机器制造、钱粮转运、统兵、铸币、厘金等多项职务。1911年保路运动中,他率领所属的江安巡防营在泸州起义,与刘铭传之孙刘朝望建立川南军政府。通过家族口述与“E考据”、馆藏文献等多重手段结合考证,可以较为完整地还原徐甫陈的一生。家族记忆能够为文献考证提供人物生平、履历、官职等重要线索,而历史文献则可弥补家族记忆之不足,纠正家族记忆中的偏差。中国人重视家族观念,家族史也是大历史的折射。“E考据”则为史学参与现实社会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甫陈 章开沅 泸州起义 家族史 “E考据”
下载PDF
《剪灯新话》的版本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志柱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9,209-210,共14页
《剪灯新话》存在早期抄刻本和晚年重校本两种版本系统。但由于缺乏文本验证,学界对早期刊本往往语焉不详。《剪灯新话》的章甫言刻本、黄正位刊本、虞淳熙序本等全本,《太平通载》《稗家粹编》等选本,均属于《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系统... 《剪灯新话》存在早期抄刻本和晚年重校本两种版本系统。但由于缺乏文本验证,学界对早期刊本往往语焉不详。《剪灯新话》的章甫言刻本、黄正位刊本、虞淳熙序本等全本,《太平通载》《稗家粹编》等选本,均属于《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系统。章甫言刻本系今见最早的《剪灯新话》早期刊本的全本,朝鲜《训世评话》则保存有最早的早期刊本证据。《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的发现,有利于深化《剪灯新话》的版本研究、细化《剪灯新话》的传播研究、体察瞿佑前后期的创作心态以及培养学界的《剪灯新话》版本征引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灯新话》 瞿佑 版本 章甫言刻本 传播研究 创作心态
原文传递
荷花图
18
作者 刘刈 《芒种》 2017年第8期44-53,共10页
陶章甫读了一上午的书,眼睛酸涩,便去河沿散步。屋外水塘里的冰已经融化,满目的春光明媚。章甫心里想着事情,不知不觉来到小山脚下。他拾级而上,到了山上的凉亭。
关键词 荷花 章甫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