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9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可弯输尿管导引鞘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赖小兵 廖国栋 +4 位作者 刘二传 严葆霖 刘佛林 袁源湖 徐瑞权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分析远端可弯输尿管导引鞘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寻乌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86例行输尿管导引鞘联合经尿道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 目的:分析远端可弯输尿管导引鞘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寻乌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86例行输尿管导引鞘联合经尿道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输尿管导引鞘的差异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1例),研究组采用远端可弯输尿管导引鞘,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尿管导引鞘,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清石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1 d清石率为80.0%,对照组术后1 d清石率为5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清石率研究组为86.7%,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例继发发热(腋温>38.0℃),对照组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可弯输尿管导引鞘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可弯输尿管导引鞘 感染性结石 软性输尿管镜
下载PDF
面向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的管控数据采集研究
2
作者 武峰波 马杰 曹青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8期80-84,共5页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因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平台中管控数据属性较多、体量较大,导致管控数据分类精度和采集效率较低。为此,提出面向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的管控数据采集方法。设定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平台管控数据集合,根据管控...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因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平台中管控数据属性较多、体量较大,导致管控数据分类精度和采集效率较低。为此,提出面向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的管控数据采集方法。设定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平台管控数据集合,根据管控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通过值差度量(VDM)和Minkowski方法,度量管控数据分类属性与数值属性距离。构建闵可夫斯基距离-径向基函数-极限学习机(MD-RBF-ELM)模型,以获取管控数据分类操作结果。制定每个类别管控数据采集信令,并合成处理采集信令。通过并行模式,实现了移动端可视化建模研发平台管控数据的高效采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管控数据分类操作更加精准,管控数据采集效率达到了90%。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管控数据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控数据采集 可视化建模 智能电网 移动 混合属性
下载PDF
风电与常规电源联合外送的受端可信容量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宁 康重庆 +4 位作者 周宇田 陈治坪 李丹 陈之栩 刘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79,72-79,共8页
可信容量作为衡量电源对电力系统贡献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电力系统规划中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中往往仅考虑发电机组可靠性而忽略输电线路可靠性。针对中国风电与常规能源联合外送的实际情况,在可信容量的基础上提出能源基地受端可信容量... 可信容量作为衡量电源对电力系统贡献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电力系统规划中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中往往仅考虑发电机组可靠性而忽略输电线路可靠性。针对中国风电与常规能源联合外送的实际情况,在可信容量的基础上提出能源基地受端可信容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对输电线路进行序列化建模,并利用基本序列运算实现了考虑输电线路可靠性的2节点电力系统生产模拟过程,进而评估能源基地各类电源对于受端电网的可信容量。采用加入风电后的IEEERTS-79算例测试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研究了风电与常规能源联合外送情况下受端可信容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能源基地 端可信容量 电力系统生产模拟 序列运算理论
下载PDF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骨改变的两年追踪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春玲 王新知 +1 位作者 张刚 冯海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 观察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剩余牙槽骨的改变 ,比较不同卡环设计类型的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方法 对 37例 (RPI型 6例、RPA型 10例、Aker卡环组 2 1例 )可摘局部义齿的末端基牙牙槽骨戴用后 6、12、2 4个月进行了定... 目的 观察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剩余牙槽骨的改变 ,比较不同卡环设计类型的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方法 对 37例 (RPI型 6例、RPA型 10例、Aker卡环组 2 1例 )可摘局部义齿的末端基牙牙槽骨戴用后 6、12、2 4个月进行了定位根尖投照 ,采用根尖片数字减影图像处理系统 ,对三种卡环设计类型基牙及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比较。结果  37例可摘局部义齿末端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骨复查的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并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结论 在保护剩余牙槽骨方面 ,RPA型卡环设计优于RPI和Aker卡环 ;在保护末端基牙颊舌侧牙槽嵴顶健康方面 ,RPA型优于Aker卡环组 ;在保护末端基牙近、远中牙槽嵴顶 ,避免其吸收方面 ,采用近中牙合支托设计的卡环 (RPA和RPI卡环 )要优于远中牙合支托设计的卡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 基牙牙槽骨 剩余牙槽骨 牙槽骨吸收 口腔修复
下载PDF
股骨近端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晴友 彭庄 +1 位作者 祝建光 李立钧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2~88岁,平均73.2岁,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28例,Ⅳ型13例,Ⅴ型5例,均采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行股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2~88岁,平均73.2岁,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28例,Ⅳ型13例,Ⅴ型5例,均采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结果]58例中获得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骨折于8~10周均获临床愈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1.8分。并发症情况:术中出现大粗隆开口进针点附近继发性骨折1例、股骨头栓钉未入锁孔1例、栓钉头部破损1例,术后髋内翻畸形1例、股骨中上段骨折1例、股骨头栓钉退出1例。[结论]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取出方便等优点,但在初期使用时一定要熟悉其构造及固定原理并严格按照其操作规程进行,减少、避免因操作不当所致的手术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可膨胀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考虑容量和时延约束的网络端端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乔晓东 毛志 邓宏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0期98-102,共5页
早期对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主要是以连通性为网络功能来研究的,并没有考虑网络完成用户需求的能力。综合考虑网络容量以及时延约束,在网络部件(节点或边)的容量约束下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改进的节点遍历法,将满足用户时延约束的有效最... 早期对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主要是以连通性为网络功能来研究的,并没有考虑网络完成用户需求的能力。综合考虑网络容量以及时延约束,在网络部件(节点或边)的容量约束下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改进的节点遍历法,将满足用户时延约束的有效最小路集输出,通过BDD算法对有效路集进行不交化,得出网络端端可靠度的精确值。算法采用Matlab程序实现,为评估加权网络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可靠性 容量 时延 最小路集 有效最小路集
下载PDF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宁江海 刘洪臣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有其特殊性,并对义齿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游离端缺牙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对于功能重衬法、模型置换印模技术、双重印模法以及选择性压力印模法逐一进行...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有其特殊性,并对义齿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游离端缺牙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对于功能重衬法、模型置换印模技术、双重印模法以及选择性压力印模法逐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不同的印模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 修复 印模技术 黏膜组织
下载PDF
移动环境下支持最小速率保证的端端可靠传输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方敏 叶澄清 李仁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7-100,共4页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在固定地点从Internet检索、传输信息,希望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能方便地访问Internet,因此提出了移动Internet,它是传统Internet的有效延伸和扩展.
关键词 端可靠传输机制 ICP/IP协议 无线通信 INTRNET 移动环境 最小速率保证
下载PDF
网络端端可靠度的上下界计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乔晓东 毛志 邓宏钟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17期94-97,共4页
考虑精确计算较大规模网络的端端可靠度属于NP-hard问题,提出一种计算网络端端可靠度的近似方法,算法分别基于最小路集和不交最短路集来计算网络端端可靠度的上下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示例来阐明算法的有效性,该计算方法的算法实现简单... 考虑精确计算较大规模网络的端端可靠度属于NP-hard问题,提出一种计算网络端端可靠度的近似方法,算法分别基于最小路集和不交最短路集来计算网络端端可靠度的上下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示例来阐明算法的有效性,该计算方法的算法实现简单,能快速计算出网络的端端相对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可靠性 上界 下界 最小路 不交路
下载PDF
节点不完全可靠无向网络k-端可靠度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本宏 陆阳 +1 位作者 张建军 徐自军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可靠性是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k-端可靠性问题是网络可靠性的最一般问题。通过对已有的计算2-端可靠度的方法进行扩展和改进,提出了一种计算节点不可靠无向网络k-端可靠度的方法。先将图的边定义为链路及其端点,然后通过矩... 可靠性是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k-端可靠性问题是网络可靠性的最一般问题。通过对已有的计算2-端可靠度的方法进行扩展和改进,提出了一种计算节点不可靠无向网络k-端可靠度的方法。先将图的边定义为链路及其端点,然后通过矩阵变换运算,得到不相交的k-端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条件概率对k-端路径的概率进行求解以得到网络k-端可靠度。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分析节点和链路不可靠的情形,还可用于分析节点和节点间存在多条链路的情况。最后在网络链路和节点的工作寿命服从负指数分布时计算了示例网络的k-端可靠度,以说明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向网络 节点不可靠 k-端可靠性 邻接矩阵
下载PDF
套筒冠在游离端可摘义齿中的应用
11
作者 韦才峰 程自力 +2 位作者 莫业跃 许自霖 黄小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套筒冠 游离端可摘义齿 修复 临床设计
下载PDF
我国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3‘端可变区分型研究
12
作者 周建嫦 张建中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幽门螺杆菌 cagA基因3'端可变区分型 PCR扩增
下载PDF
指端可穿戴式力触觉交互装置设计与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莫依婷 宋爱国 秦欢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可穿戴式力触觉交互技术作为力触觉交互技术的一个分支,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更为真实、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设计了一种指端可穿戴式力触觉交互装置,装置由穿戴于腕部的控制盒以及穿戴于指尖的部分组成,穿戴于指尖的部分重约30g,尺寸为38mm... 可穿戴式力触觉交互技术作为力触觉交互技术的一个分支,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更为真实、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设计了一种指端可穿戴式力触觉交互装置,装置由穿戴于腕部的控制盒以及穿戴于指尖的部分组成,穿戴于指尖的部分重约30g,尺寸为38mm×31mm×50mm。装置采用连杆机构,可实现三自由度的力触觉反馈。装置使用蓝牙通信,具有小型轻便、穿戴方便的特点。通过方向感知与识别实验证明,装置可在指腹面产生8个有效的方向性信息,而且每个方向都可以为人所正确感知。此外,虚拟环境交互实验证明,装置可帮助人在虚拟环境中控制交互力的大小,并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可穿戴式装置 力触觉交互 连杆机构
下载PDF
双机热备存储及客户端可管理架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甄晓红 《中国数字医学》 2011年第1期106-107,共2页
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和客户端的可靠管理性在现实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网络和数据存储,分析了在具体应用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如双机热备存储技术与单点故障、心跳线、双机软件ROSE HA应用等,并给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方正PC可管理架构... 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和客户端的可靠管理性在现实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网络和数据存储,分析了在具体应用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如双机热备存储技术与单点故障、心跳线、双机软件ROSE HA应用等,并给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方正PC可管理架构部署医生工作站,找出将整个网络客户端维护难度和工作量降到最低的方法。以此来保证系统高速稳定运转,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存储 客户端可管理架构 双机热备存储
下载PDF
老年患者戴用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疼痛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惠莉 陈卓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47-348,共2页
牙列末端游离缺失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缺牙方式,如不及时修复,对患者的咀嚼、生活和全身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由于全身状况、余留牙的健康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对老年患者而言,可摘局部义齿(RPD)目前仍是主要的修复手段。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游离 可摘局部义齿 疼痛
下载PDF
一种大规模网络端端可靠度上下界的快速计算方法
16
作者 尹星 邓宏钟 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8513-8517,8526,共6页
在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规模网络中精确计算端端可靠度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大规模网络端端可靠度上下界的方法。算法分别基于最小割集和最小路径计算端端可靠度的上界和下界。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 在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规模网络中精确计算端端可靠度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大规模网络端端可靠度上下界的方法。算法分别基于最小割集和最小路径计算端端可靠度的上界和下界。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路径 最小割集 端可靠度
下载PDF
改进TCP吞吐量算法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
17
作者 郑岩 熊齐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5,共3页
TCP吞吐量方法测量端到端可用带宽不但适用范围广,而且可以做到测量结果的高效、准确。但也可能引起网络路径上流量占用和网络抖动问题。文中以一种测量效率和网络性能兼顾的思路对TCP吞吐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通过实际网络... TCP吞吐量方法测量端到端可用带宽不但适用范围广,而且可以做到测量结果的高效、准确。但也可能引起网络路径上流量占用和网络抖动问题。文中以一种测量效率和网络性能兼顾的思路对TCP吞吐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通过实际网络路径上的测量,证明方法准确,并有效提高测量时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吞吐量 端可用带宽 网络测量 网络性能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多状态运输网络端端可靠度计算方法
18
作者 苏莹 张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5,共5页
经典的网络可靠性问题认为网络和部件只存在完全工作或完全故障两种状态。但在运输网络中,节点和弧可能处于某种中间状态,即存在多状态特性。描述了一种基于Petri网计算多状态运输网络端端可靠度的方法,节点和弧的能力可以服从任何分布... 经典的网络可靠性问题认为网络和部件只存在完全工作或完全故障两种状态。但在运输网络中,节点和弧可能处于某种中间状态,即存在多状态特性。描述了一种基于Petri网计算多状态运输网络端端可靠度的方法,节点和弧的能力可以服从任何分布,传输时间是与其当前能力和运输需求有关的的随机值。能力随机有色Petri网被用于模拟系统行为,通过仿真估算多状态运输网络的端端可靠度,同时可以确定可靠度最高的最优路径,最后给出了一些计算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可靠度 多状态网络 运输网络 PETRI网 仿真
下载PDF
基于OpenGL ES的齿轮参数化建模及其移动端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海林 邹欣 孙津原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3期77-81,共5页
构建基于OpenGL ES的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解决在移动设备上参数化生成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困难和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在移动端可视化流程等问题。分析渐开线圆柱齿轮形成原理,根据移动设备图形渲染库OpenGL ES渲染方式确定渐开线圆柱齿轮... 构建基于OpenGL ES的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解决在移动设备上参数化生成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困难和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在移动端可视化流程等问题。分析渐开线圆柱齿轮形成原理,根据移动设备图形渲染库OpenGL ES渲染方式确定渐开线圆柱齿轮建模数据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关键技术和移动端可视化流程,以Unity3D为开发环境,制作出在移动设备上展示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应用程序(APP)。验证了基于OpenGL ES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在移动设备上的优越性,为构建其它机械构件模型提供了方法,同时探索了机械类知识在移动设备上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ES 渐开线圆柱齿轮 参数化建模 移动端可视化
下载PDF
数字印模技术在下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力 姚丽娜 +2 位作者 袁玮 刘平燕 林滔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模拟压力数字模型进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技术的应用。方法对21个研究对象采用2种不同方法制作义齿。试验组使用3shape口腔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数字模型,与患者CBCT数据一同导入义齿设... 目的探讨使用模拟压力数字模型进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技术的应用。方法对21个研究对象采用2种不同方法制作义齿。试验组使用3shape口腔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数字模型,与患者CBCT数据一同导入义齿设计软件。依据余留牙位置将CBCT影像与数字模型进行拟合对齐,获得骨形态与对应黏膜厚度信息。对数字模型进行虚拟磨除或缓冲操作,生成模拟压力数字模型,在此模型上设计义齿支架,3D打印支架,最后排牙充胶完成义齿制作。对照组采用模型置换技术获得压力印模模型完成义齿制作。试戴两组义齿进行临床效果评估,测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游离端黏膜厚度变化量,进行形变差异性分析。结果21个研究对象,试验组黏膜压痛比例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模拟压力数字模型与压力印模模型对应的63个位点黏膜差异性分析显示,近基牙端牙槽嵴顶软组织变形,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11;远基牙端试验组软组织形变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0;下颌隆突区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更多缓冲空间,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将数字化印模与CBCT数据拟合进行个性化数字模型修整,可以选择性调整黏膜压力分布,有效缓解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游离端不均匀下沉及压痛,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印模 CBCT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