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密MANET端到端流的推断与识别研究
1
作者 常慧君 单洪 黄郡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79-3083,共5页
根据数据流的帧发送时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匹配和关联分析的端到端流推断算法。采用时序匹配、关联分析、流追踪与回溯等机制,分析与追踪探测区域内的所有端到端流。该算法能够在无须解密报文的前提下进行流量分析,推断出端到端流... 根据数据流的帧发送时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匹配和关联分析的端到端流推断算法。采用时序匹配、关联分析、流追踪与回溯等机制,分析与追踪探测区域内的所有端到端流。该算法能够在无须解密报文的前提下进行流量分析,推断出端到端流的源、目的节点、流路径、流开始时间和流持续时长等信息。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可以有效识别网络中的端到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流识别 时序匹配 关联分析 追踪
下载PDF
九棒束单相端流交混热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森厚 王正杰 贾斗南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2-118,140+3-4,共7页
为了模拟反应堆燃料元件棒束子通道间的湍流交混,进行了电加热九根棒束子通道间的单相湍流交混的热态实验。实验参数的范围是:p=0.3~1.4MPa,p/d=10.5/8=1.3125,Re=3×10~3~9×10~4:T_(i)=10~100℃,N=2~13kW。根据实验数据,... 为了模拟反应堆燃料元件棒束子通道间的湍流交混,进行了电加热九根棒束子通道间的单相湍流交混的热态实验。实验参数的范围是:p=0.3~1.4MPa,p/d=10.5/8=1.3125,Re=3×10~3~9×10~4:T_(i)=10~100℃,N=2~13kW。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下列计算式: W_″/μ=0.0095Re^(0.97) 本实验结果与T.Vander Ros的结果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 单相端流 热态实验 燃料元件
下载PDF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AADL端到端流的延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连小利 张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51-1463,共13页
对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端到端信息流进行延迟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实时性评估方法.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语言(AADL)是描述复杂嵌入式系统的标准语言,其中端到端流描述组件间的通讯.目前针对AADL模型中端到端流的延迟分析,手工方法能够深入剖析流... 对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端到端信息流进行延迟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实时性评估方法.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语言(AADL)是描述复杂嵌入式系统的标准语言,其中端到端流描述组件间的通讯.目前针对AADL模型中端到端流的延迟分析,手工方法能够深入剖析流语义,分析精确度高,但耗时且低效;自动化方法虽有较高的效率,但在延迟属性的覆盖度及语义精细度上都远远不足,导致分析结果精确度低.另外,这两类方法多只关注于最坏情况等典型场景,而无法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端到端流延迟分析方法,首先总结端到端流延迟的影响属性,并建立延迟属性的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流延迟分析的时间自动机模型生成方法,通过对时间自动机的仿真实现流延迟的分析.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该方法能够正确表达流的传输语义及延迟属性语义,即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展示了方法能灵活分析多样交互场景以及随机时间因素,即有灵活的分析能力;另外仿真过程的状态变迁及时间变量变化过程也为改进设计模型提供依据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语言(AADL) 实时性 延迟分析 端流 时间自动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波形特征故障区域判别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仕龙 吴涛 +3 位作者 王朋林 高敬业 毕贵红 罗灵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6,共13页
针对将现有直流线路故障区域识别方法应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时,存在难以区分T区两侧故障、耐过渡电阻能力弱和阈值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深度学习及波形特征进行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区域识别的方法。首先,... 针对将现有直流线路故障区域识别方法应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时,存在难以区分T区两侧故障、耐过渡电阻能力弱和阈值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深度学习及波形特征进行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区域识别的方法。首先,对三端混合直流线路不同故障区域进行故障特征分析;然后,对线模电压和线模电流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提取线模电流中低频分量和线模电压高频分量,结合正负极电压波形特征,组成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量,并将故障区域作为输出量,构建深度学习故障区域识别模型;最后,用训练过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获取的故障特征量进行处理,以实现故障区域识别的目的。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故障区域识别方法具有准确率高和基本不受过渡电阻影响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三混合直 故障特征分析 深度学习模型 故障特征量 故障区域识别
下载PDF
基于初始电流行波相位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志辉 牛宝仪 +3 位作者 邱宏逸 奚潇睿 韩哲宇 韦舒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9,I0003-I0010,共19页
为了解决LCC-MMC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始电流行波相位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基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不同位置和类型的故障工况,推导直流线路入射电压行波的解析式并计算其高频段... 为了解决LCC-MMC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始电流行波相位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基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不同位置和类型的故障工况,推导直流线路入射电压行波的解析式并计算其高频段相位。其次结合线路边界行波折反射原理和测量波阻抗特性,提出利用初始电压行波相位的区内外识别判据,并根据雷击和短路故障的入射行波低频相位特性构建雷击干扰判据。在PSCAD/EMTDC中搭建昆柳龙多端混合直流系统模型进行验证,证明所提方案仅利用单端量信息即可满足故障判断和选线要求,满足速度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500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 行波相位 线路故障 S变换 量保护
下载PDF
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配置及策略
6
作者 张庆武 徐莹 +3 位作者 沈天骄 高子健 肖建民 唐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9-1807,I0104,共10页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和串联两换流器一个定电压、另一个定电流的控制策略;基于送端分站级联拓扑,研究了其直流保护功能配置方案,并提出针对送端站1内的极区/换流器区故障或者送端两站之间直流线路永久故障的快速清除方法。基于控制保护工程样机的RTDS闭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输电 级联多特高压直 级联直 控制保护系统 功能配置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分解和多支路并行残差网络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区域诊断
7
作者 陈仕龙 李国辉 +3 位作者 毕贵红 鲍童语 张梓睿 罗灵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7,178,共9页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气量变化存在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在噪声干扰下其规律性更弱,很难快速、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以诊断故障区域。鉴于此,提出一种集电流波形特征提取和故障区域诊断为一体的诊断模型。分...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气量变化存在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在噪声干扰下其规律性更弱,很难快速、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以诊断故障区域。鉴于此,提出一种集电流波形特征提取和故障区域诊断为一体的诊断模型。分析不同区域故障时的电流波形特点,利用数学机理不同的3种算法同时分解故障电流,避免一些容易混叠的模态子序列在单一分解方法中逃逸。利用多支路并行残差网络迅速地挖掘分解分量的多尺度空间耦合交互特征,并结合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块,进一步提取故障电流的时间耦合特征,使得特征得到显著增强。利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该模型的关键参数,构建充分适应电网故障诊断的网络结构,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着较高的灵敏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满足直流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三混合直 波形特征 故障区域诊断 信号分解技术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研究
8
作者 邢超 黄泽 +3 位作者 毕贵红 陈仕龙 王龙 牛元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2-2631,I0110-I0114,共15页
将保护装置安装在T区两侧,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提出一种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法。分析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T区以及线路末端逆变侧三端边界频率特性,发现T区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 将保护装置安装在T区两侧,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提出一种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法。分析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T区以及线路末端逆变侧三端边界频率特性,发现T区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中低频分量有一定的衰减作用、整流侧边界和线路末端逆变侧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有明显衰减作用。利用小波分解,根据T区两侧线路暂态电流中低频能量差判断故障方向,并提出故障方向判据。当T区左侧发生故障时,利用线路L1末端所检测到的高频暂态电流能量与低频暂态电流能量的比值来判别整流侧区内、外故障;当T区右侧发生故障时,利用线路L2首端所检测到的高频暂态电流能量与低频暂态电流能量的比值来判别线路末端逆变侧区内、外故障;T区发生故障时,判定为线路区外故障。给出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昆柳龙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所提保护方法进行验证,仿真表明该文所提保护方法能实现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三混合直 输电线路 T区 暂态电高低频能量差 方向保护
下载PDF
基于CNN-SVM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线路故障区域识别方法
9
作者 周前华 陈仕龙 +2 位作者 邓健 毕贵红 魏荣智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upport vector machine,CNN-SVM)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线路故障区域识别方法。首先,对昆北侧、龙门侧的直流线路边界和柳北侧T区边界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upport vector machine,CNN-SVM)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线路故障区域识别方法。首先,对昆北侧、龙门侧的直流线路边界和柳北侧T区边界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故障区域的故障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然后,使用经验小波变换提取故障特征,将其作为CNN-SVM的输入量,故障区域作为输出量,构建并训练CNN-SVM模型;将由测量点得到的故障特征量输入到训练完成的CNN-SVM模型中,进行故障区域识别。最后,搭建昆柳龙仿真模型,进行故障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故障区域识别率高,且可耐受300Ω的过渡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三混合直 频率特性 卷积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故障区域识别
下载PDF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线路经验模式分解单端保护
10
作者 邢超 牛元有 +3 位作者 王龙 奚鑫泽 刘明群 魏荣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针对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T区边界不明显,现有保护难以实现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本文提出一种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分析整流侧边界和线路末端逆变侧边界频率特性,根据T区两侧线路电流线模分量突变量极性的差... 针对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T区边界不明显,现有保护难以实现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本文提出一种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分析整流侧边界和线路末端逆变侧边界频率特性,根据T区两侧线路电流线模分量突变量极性的差异,提出故障方向判据;然后,利用Teager能量算子计算故障电流线模第1个固有模态分量的瞬时能量,通过该分量瞬时能量的最大值与整定值比较,判断线路首端整流侧及线路末端逆变侧区内外故障,提出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最后,搭建昆柳龙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实现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多混合直 线路保护 瞬时能量 TEAGER能量算子 线模分量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绝缘配合 被引量:59
11
作者 周浩 沈扬 +5 位作者 李敏 田杰 邓旭 陈锡磊 周志超 王东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890,共12页
换流站的绝缘配合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对换流站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和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合理确定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各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提出了换流站的避雷器布置方案,计算确定了相应避... 换流站的绝缘配合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对换流站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和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合理确定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各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提出了换流站的避雷器布置方案,计算确定了相应避雷器参数及保护水平,给出了换流站设备推荐的绝缘裕度,并根据选取的设备绝缘裕度最终确定了换流站各设备的绝缘水平。文章给出了3种不同避雷器布置方案下的绝缘配合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避雷器布置主要对桥臂电抗器端子间的绝缘水平有较大影响,方案1下桥臂电抗器端子间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分别为450 kV和325 kV;方案2和方案3的避雷器布置下,桥臂电抗器端子间的绝缘水平相同,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分别为750kV和550kV。除桥臂电抗器外,3种方案下换流站其他设备推荐的绝缘水平均相同,换流站联结变压器阀侧交流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取为650 kV(或750 kV)和550 kV,桥臂电抗器阀侧交流设备的雷电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与联结变阀侧设备取为一致,换流站200 kV直流母线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建议取为650 kV(或750 kV)和550 kV,直流平波电抗器端子间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取为850kV(或950kV)和750kV。此外,文章还分析了3种避雷器布置方案的优缺点。研究结果可为该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 绝缘配合 避雷器 绝缘 水平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内部暂态过电压 被引量:40
12
作者 邓旭 王东举 +3 位作者 沈扬 陈锡磊 周浩 孙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1-119,共9页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研究各换流站的过电压水平,依托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详细分析了换流站交直流侧的过...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研究各换流站的过电压水平,依托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详细分析了换流站交直流侧的过电压机理,建立了基于详细控制保护策略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仿真模型,计算了换流站联结变压器阀侧单相接地、桥臂电抗器阀侧单相接地、直流极线接地、直流平波电抗器阀侧直流母线接地和直流极间短路等故障在换流站关键设备上产生的过电压。结果表明:联结变压器阀侧交流母线上的最大过电压为360 kV;直流极线上的最大过电压为370kV,直流平波电抗器阀侧直流母线的最大过电压为369 kV,避雷器CB和D承受的最大能量分别为1.258 MJ和1.655 MJ;星形电抗接地支路中性点上的最大过电压为188 kV;桥臂电抗器两端产生的最大过电压为235 kV。计算结果可为该工程换流站的绝缘配合研究以及相关设备的选型、试验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 MMC 暂态过电压 避雷器 能量
下载PDF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系统接入与换流站设计方案 被引量:43
13
作者 李扶中 周敏 +2 位作者 贺艳芝 郭金川 王宏斌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简称为南澳柔直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VSC-MTDC工程。介绍了南澳柔直工程的系统接入设计方案和换流站设计方案。该工程在南澳岛上建设2个直流送端换流站(金牛站和青澳站),在大陆塑城变电站附近建设1个直流...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简称为南澳柔直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VSC-MTDC工程。介绍了南澳柔直工程的系统接入设计方案和换流站设计方案。该工程在南澳岛上建设2个直流送端换流站(金牛站和青澳站),在大陆塑城变电站附近建设1个直流受端换流站(塑城站)。将岛上的风电经柔直线路"青澳—金牛"和"金牛—塑城"送出,并在塑城变电站接入交流系统。通过三种方案的比较,决定换流站接地方式为:联接变压器采用△/Yn形式,在阀侧设置Y接变压器中性点电阻以得到接地点。按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紧凑、节能和协调周围环境的原则设计了换流站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 模块化多电平换 柔性直
下载PDF
基于行波相位特性的三端混合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原理 被引量:21
14
作者 梁远升 黄泽杰 +2 位作者 李海锋 王钢 江链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525-4542,共18页
三端混合直流线路的汇流母线连接两段不同参数的线路和换流站,因此故障行波传播至汇流母线时将产生折射和畸变,对现有行波保护原理造成影响。为此,考虑三端混合直流系统中换流站通过汇流母线并联接入的特殊结构,推导线路区内外故障时行... 三端混合直流线路的汇流母线连接两段不同参数的线路和换流站,因此故障行波传播至汇流母线时将产生折射和畸变,对现有行波保护原理造成影响。为此,考虑三端混合直流系统中换流站通过汇流母线并联接入的特殊结构,推导线路区内外故障时行波的复域表达式,分析线路区内外不同过渡电阻故障时的行波相位特性,进而基于Morlet小波相位构建了一套具有较强耐受过渡电阻性能的三端混合直流线路保护方案。基于PSCAD的大量时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和耐受过渡电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 线路故障 行波保护 过渡电阻
下载PDF
含多端柔性直流的大电网潮流联立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传栋 王建明 印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5-1029,共5页
多端柔性直流具有控制灵活、可接入性强、损耗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潮流计算是大电网分析的基础,但是交替求解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收敛性较差。为改善含多端柔性直流的大电网潮流计算的收敛性,文章给出了... 多端柔性直流具有控制灵活、可接入性强、损耗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潮流计算是大电网分析的基础,但是交替求解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收敛性较差。为改善含多端柔性直流的大电网潮流计算的收敛性,文章给出了直流电网模型方程,采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方程联立求解的思路,设计了大电网潮流联立求解计算的流程和方法,提出统一方程维数、切换方程类型的处理方式解决节点控制类型变化引起的雅可比矩阵维数变化问题。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提出的算法,并利用含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的大电网实际算例与交替求解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收敛快、精度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 计算 联立求解 舟山直
下载PDF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功率分配方案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梅勇 谢惠藩 +2 位作者 周剑 付超 刘洪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功率分配灵活,相比于常规两端直流,功率调节与交流系统相互影响特性复杂,三端直流功率如何合理分配将直接影响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实际问题,以在建的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800 kV昆柳龙直...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功率分配灵活,相比于常规两端直流,功率调节与交流系统相互影响特性复杂,三端直流功率如何合理分配将直接影响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实际问题,以在建的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800 kV昆柳龙直流工程为例,首次全面分析了直流正常运行、极(阀组)故障及功率紧急控制场景下功率分配的需求,结合南方电网运行实际,总结提出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功率分配基本原则,细化提出了各种典型场景下三端直流功率分配实施方案,实现三端直流功率的灵活分配,尽可能减少直流输电功率损失,并有效改善交直流相互影响问题,提升南方电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 混合直 功率分配 稳定分析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综述 被引量:75
17
作者 高强 林烨 +1 位作者 黄立超 罗伟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一次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控制模式和控制保护系统,对多端柔性... 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一次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控制模式和控制保护系统,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 运行方式 控制模式 控制保护系统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典型运行方式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凌卫家 孙维真 +1 位作者 张静 董云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51-1758,共8页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不同条件下运行方式复杂多变。首先简要介绍了舟山交直流混联电网特点及示范工程定位;然后分析了示范工程典型运行方式和部分高级功能,如多换流站协调控制功能、...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不同条件下运行方式复杂多变。首先简要介绍了舟山交直流混联电网特点及示范工程定位;然后分析了示范工程典型运行方式和部分高级功能,如多换流站协调控制功能、联网模式与孤岛模式平滑切换等功能;最后介绍了示范工程现场试验和实际运行情况。运行实践表明,示范工程运行方式灵活,显著提高了舟山电网特别是舟山北部电网供电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 运行方式 协调控制策略 联网孤岛转换 交直混联电网 运行实绩
下载PDF
并联型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线路故障区域判别方法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海锋 张坤 +3 位作者 王钢 黄炟超 李明 郭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25,179,共8页
对于并联型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线路故障区域的判别对于最小限度地隔离故障从而提高直流系统的可用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并联型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站并联接入这一特有结构,分析了其对故障暂态行波的影响。... 对于并联型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线路故障区域的判别对于最小限度地隔离故障从而提高直流系统的可用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并联型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站并联接入这一特有结构,分析了其对故障暂态行波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联接入的换流器对中低频段的故障行波有大幅削减。因此,利用小波变换对暂态电流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T区两侧暂态电流能量差的故障方向判别原理,进而利用各换流站故障方向信息确定故障区域。最后,建立了四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PSCAD/EMTDC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 故障区域判别 T区 暂态电能量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出现远端反流的识别和处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珺 景在平 +6 位作者 包俊敏 赵志青 冯翔 陆清声 冯睿 黄晟 洪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0-712,共3页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AD)腔内隔绝术 (EVGE)中远端反流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 方法 :术中出现的远端反流采用球囊扩张、远端移植物 (SG)封堵和促凝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术中即时反流发现率和术后 期反流发现率均为 3.4...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AD)腔内隔绝术 (EVGE)中远端反流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 方法 :术中出现的远端反流采用球囊扩张、远端移植物 (SG)封堵和促凝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术中即时反流发现率和术后 期反流发现率均为 3.4 5 % ;术中 期治愈率为 75 %。近、远期病死率为零。结论 :应加强远端反流的术中评估 ,术中未发现远端裂口者不能肯定无远端反流存在。远端裂口隔绝是有效治疗方式 ,其他如假腔内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识别 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