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中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芳 何玉梅 +4 位作者 李国霞 王丽娜 贾宁 马瑞霞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的mRNA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初发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HO分组中RA/RARS/RCMD/MDS-U、RAE... 本研究旨在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的mRNA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初发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HO分组中RA/RARS/RCMD/MDS-U、RAEB-1及RAEB-2组TIN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A/RARS/RCMD/MDS-U、RAEB-1及RAEB-2组POT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PSS分组中,TIN2 mRNA的表达量在高危组、中危-2及中危-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OT1 mRNA的表达量在高危组、中危-2及中危-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MDS中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TIN2 mRAN的表达量低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MDS中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POT1 mRAN的表达量高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TIN2、POT1 mRNA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MDS患者端粒动力学的调节,引起MDS患者端粒长度的改变,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IN2基因 pot1基因 端粒保护蛋白
下载PDF
人端粒保护蛋白POT1和TRF2在喉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左晶晶 陶泽璋 +1 位作者 肖伯奎 邓玉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1,POT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喉癌、19例声...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1,POT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喉癌、19例声带息肉中POT1和TRF2的表达水平。结果POT1和TRF2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和70.00%,在声带息肉中未见POT1和TRF2的表达。POT1在低分化喉癌中的表达高于POT1在高及中分化喉癌中的表达(P<0.05),POT1的表达水平在喉癌的不同发生部位、T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F2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组织病理、T分级、淋巴结转移率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喉癌中POT1的表达与TRF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OT1和TRF2在喉癌中高表达,两者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OT1在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 喉肿瘤 鳞状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法 端粒保护蛋白1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POT 1 mRNA和TPP 1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谷君卿 崔曙 +2 位作者 龚志勇 唐铁龙 邓显忠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357-1362,共6页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POT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m RNA和TPP1(POT1-interacting protein 1)m 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膀胱尿路上皮...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POT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m RNA和TPP1(POT1-interacting protein 1)m 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17例癌旁组织标本,12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标本。提取各组标本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检测端粒保护蛋白POT1 m RNA和TPP1m RNA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POT 1 m RNA、TPP 1 m 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其在癌旁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低于其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OT 1 m RNA、TPP 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癌旁组织组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组标本中,POT 1 m RNA与TPP 1 m RNA相对表达量之间成线性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OT1 m RNA、TPP 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OT1m RNA、TPP 1m RNA的相对表达量在临床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端粒保护蛋白POT1 m RNA和TPP1 m 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POT1 m RNA和TPP1 m RNA的表达之间线性相关。端粒保护蛋白POT1和TPP1的表达可能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及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端粒保护蛋白 pot1 TPP1
下载PDF
人端粒保护蛋白hPot1的一种新选择性剪接体的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坚 陈浩 +5 位作者 黄君健 白云秀 金蕊 张彬 韩素文 黄翠芬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hPot1是端粒单链结合蛋白,在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前列腺癌细胞C4-2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扩增全长的hPot1cDNA,发现hPot1基因的一种新的剪接形式。这种新的剪接形式缺失了野生型hPot1基因的第2... hPot1是端粒单链结合蛋白,在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前列腺癌细胞C4-2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扩增全长的hPot1cDNA,发现hPot1基因的一种新的剪接形式。这种新的剪接形式缺失了野生型hPot1基因的第2个外显子,并且造成了读码框架的改变,使翻译提前终止,表达出一段有45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进一步检测表明,这一hPot1mRNA新剪接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提示这一剪接形式可能是细胞调控hPot1功能的一种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保护蛋白 Hpot1 选择性剪接 克隆 染色体 鉴定
下载PDF
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爱玲 黄迪南 侯敢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随着对端粒、端粒酶研究的深入,一类被称为端粒结合蛋白的核蛋白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及其基因在2001年被鉴定,它是一种单链端粒结合蛋白,有两大功能相关结构域:OB fold(oligonucleo... 随着对端粒、端粒酶研究的深入,一类被称为端粒结合蛋白的核蛋白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及其基因在2001年被鉴定,它是一种单链端粒结合蛋白,有两大功能相关结构域:OB fold(oligonucleotide/oligosaccharide binding fold)和TRF1(TTAGGG repeatbinding factor 1)相互作用蛋白结构域。它与端粒DNA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对单链端粒DNA游离3′末端结合位点的优先性。hPOT1蛋白可能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目前有关hPOT1蛋白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就hPOT1的生物学性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结合蛋白 端粒保护蛋白 Hpot1 端粒 端粒
下载PDF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全晓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我院3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的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然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这些组... 目的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我院3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的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然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RF1mRNA在食管癌中心和癌旁表达所得CT值分别为(1.42±2.31)和(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3);TRF2为(8.53±2.57)和(8.38±1.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3);POT1为(4.72±1.47)和(3.80±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33)。结论虽然TRF2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但TRF1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TRF1和POT1有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 端粒保护蛋白1 食管癌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1在不同证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琰 徐瑞荣 +2 位作者 崔思远 刘奎 王敬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8-20,35,共4页
目的观察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不同证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获得性再障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52例不同证型获得性再障患者和20... 目的观察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不同证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获得性再障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52例不同证型获得性再障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OT1 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得性再障患者POT1 mRNA表达情况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肾阴虚型POT1 mRNA表达水平低于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最低,并且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r=0.374,P=0.038)。结论 POT1参与了获得性再障的发病经过,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与获得性再障的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证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保护蛋白1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娟 李燕 +1 位作者 赵骏达 马俊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627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行人乳头状...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627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检测和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分析不同病症间临床指标的变异情况。结果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改变(NILM)、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与不典型腺细胞(ASC-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42.9%、51.0%、80.6%、47.4%、5.9%、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3.770,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LSIL达到最高点,在AC降至最低点;人端粒酶RNA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9.9%、36.3%、51.6%、94.7%、100.0%、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9.564,P〈0.01),呈持续升高趋势,在SCC与AC达到最高点。依正常、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顺序,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46.1%、80.6%、53.3%、25.0%、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3.015,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CINⅠ期达到最高点,在宫颈癌降至最低点;人端粒酶RNA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4%、51.6%、93.3%、100.0%、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69.582,P〈0.01),呈持续升高趋势,在CINⅢ期达到最高点。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联合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L1蛋白 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癌
下载PDF
shRNA慢病毒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基因的沉默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玲 孙崇奎 +2 位作者 苟雅萍 李燕 肖丽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shRNA慢病毒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系端粒酶新蛋白,即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TCAB1)基因的沉默效应,以期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根据TCAB1基因,构建慢病毒shTCAB1-A~D,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慢病毒体外感染Cal27细胞,... 目的探讨shRNA慢病毒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系端粒酶新蛋白,即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TCAB1)基因的沉默效应,以期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根据TCAB1基因,构建慢病毒shTCAB1-A~D,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慢病毒体外感染Cal2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推断感染效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CAB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CAB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改变。结果经PCR与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靶向TCAB1的慢病毒RNAi载体,病毒滴度为1.5×108~3×108U·mL-1。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绝大部分细胞表达绿色荧光。与空白细胞对照组相比,4种不同的shTCAB1-A~D慢病毒感染组TCAB1 mRNA表达下调48.7%~62.0%;蛋白抑制率达45.6%~77.5%,shTCAB1-C组最明显。shTCAB1-C慢病毒能明显抑制Cal27细胞增殖能力,也能降低其侵袭能力,穿过人工基底膜的平均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非特异性对照组,侵袭抑制率高达67.5%(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了端粒酶新蛋白TCAB1靶向的RNAi慢病毒,该病毒可高效感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产生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 RNA干扰 基因沉默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RNA成分和相关蛋白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陈仕新 王孝养 +1 位作者 方慧娟 徐永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7-289,312,共4页
用逆转录 PCR(RT- PCR)法对手术切除的 4 0例肺癌组织 ,9例肺部良性实质性病变和 2 2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 RNA成分 (h TR)和相关蛋白 1(h TEP1) m RNA表达进行了检测 ,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TNM分期进行了比较。... 用逆转录 PCR(RT- PCR)法对手术切除的 4 0例肺癌组织 ,9例肺部良性实质性病变和 2 2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 RNA成分 (h TR)和相关蛋白 1(h TEP1) m RNA表达进行了检测 ,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TNM分期进行了比较。发现肺癌组织、肺部良性实质性病变、癌旁正常组织的 h TR、h TEP1普遍呈阳性表达 ,3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 h TERT基因表达肺癌组织 (32 / 4 0 ,80 % )高于良性实质性病变 (5 / 9,5 6 % ) ,也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3/ 2 2 ,13% ) ,3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0 1)。h TER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 期 (14 / 14 ,10 0 % )高于 期 (11/ 14 ,78% ) , 期高于 期 (7/ 12 ,5 8% )。鳞、腺癌间 h TERT m RNA表达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端粒酶基因表达上调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端粒酶也参与部分肺部良性实质性病变发病机制 ;用 RT- PCR检测 h TERT m RNA表达有助于肺癌恶性程度的判断和肺部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RNA 相关蛋白1基因 临床意义 端粒 肺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MDM2与端粒保护蛋白1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
11
作者 王亚楠 金蕊 +1 位作者 马世良 黄君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究鼠双微体2同源体(MDM2)与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细胞水平是否有相互作用,及其是否发挥E3泛素化连接酶的功能。方法:首先,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稳定表达Flag-POT1的HeLa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Flag-POT1的表达情况;其次,在H... 目的:探究鼠双微体2同源体(MDM2)与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细胞水平是否有相互作用,及其是否发挥E3泛素化连接酶的功能。方法:首先,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稳定表达Flag-POT1的HeLa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Flag-POT1的表达情况;其次,在HeLa细胞中转入外源的Myc-MDM2和Flag-POT1质粒,48 h后收集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Myc-MDM2和Flag-POT1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再次,在稳定表达Flag-POT1的HeLa细胞中转入Myc-MDM2或MDM2 siRNA,48 h后收集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Flag-POT1的表达水平。结果:MG132处理后,Flag-POT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有拖尾现象,免疫共沉淀显示Myc-MDM2和Flag-POT1具有相互作用,但无论转入Myc-MDM2还是MDM2 siRNA,Flag-POT1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POT1通过泛素化途径降解,MDM2与POT1具有相互作用,但MDM2不是POT1主要的E3泛素化连接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双微体2同源体 端粒保护蛋白1 HELA细胞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1和端粒结合因子-1在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发安 梁君 +3 位作者 张慧 陈晨 纪培志 范月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手术切除的垂体瘤组织中POT1、TR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TR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而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及TRF1蛋白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腺瘤的POT1和TRF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微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5,P=0.005)。结论POT1和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及巨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RF1和POT1可能与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瘤 端粒保护蛋白1 端粒结合蛋白1
下载PDF
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与雌激素受体、细胞周期蛋白B1、C-erbB-2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加步 姚运红 +1 位作者 欧阳清 黄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hT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2012—2...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hT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2012—2013年在广东医科大学湛江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乳腺癌患者hTR、ER、CyclinB1、C-erbB-2的表达。结果肿瘤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不同组织分级患者hT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hT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淋巴结转移患者ER、C-erbB-2、CyclinB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级、肿瘤大小患者CyclinB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患者ER、C-erbB-2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29,P<0.05),C-erbB-2、CyclinB1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67、0.548,P<0.05),CyclinB1与组织分级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589、0.568,P<0.05)。乳腺癌组织hTR表达水平与ER无关(r=0.167,P>0.05),而与C-erbB-2、CyclinB1呈正相关(r=0.439、0.354,P<0.05)。结论hTR表达水平与C-erbB-2、CyclinB1的表达明显相关,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hTR、C-erbB-2、CyclinB1的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C-ERBB-2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B1 端粒基因RNA
下载PDF
靶向端粒与POT1蛋白的小分子药物研究进展
14
作者 尹晓刚 《浙江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端粒复合蛋白POT1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抗肿瘤靶点之一,其对细胞中端粒的稳定性以及染色体的遗传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端粒POT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重点阐述了以端粒与以POT1蛋白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诱导构建G-四链体... 端粒复合蛋白POT1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抗肿瘤靶点之一,其对细胞中端粒的稳定性以及染色体的遗传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端粒POT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重点阐述了以端粒与以POT1蛋白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诱导构建G-四链体实现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pot1蛋白 DNA损伤 凋亡 细胞增殖抑制
下载PDF
HPV L1壳蛋白与hTERC基因检测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斌 李瑞珍 +7 位作者 吴瑞芳 汤惠茹 刘志红 乌兰娜 李鹃 王纯 周艳秋 翁雷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4-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随着组织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272,P<0.01);而hTERC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605,P<0.01)。②4种HPV L1/hTERC表达类型的构成与宫颈病变的级别有关。L1(-)/hTERC(+)表达类型在CIN2以上病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在CIN1中(P<0.01);L1(+)/hTERC(-)及L1(-)/hTERC(-)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呈负相关(P<0.01),L1(-)/hTERC(+)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呈正相关(P<0.01);从L1(-)/hTERC(-)、L1(+)/hTERC(-)、L1(+)/hTERC(+)到L1(-)/hTERC(+)在各级病变中的构成比有随宫颈病变级别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1)。③HPVL1和hTERC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用HPV L1或hTERC(P<0.05),但三者对宫颈癌筛查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和hTERC基因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测宫颈病变的标志物。从L1(-)/hTERC(-)、L1(+)/hTERC(-)、L1(+)/hTERC(+)到L1(-)/hTERC(+),这种表达时序可能反映了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蛋白 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c-myc和刺激蛋白1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鸣 李自娟 +3 位作者 王洁 张波 候琳 宫雁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转录因子c_myc和刺激蛋白 1(SP1)在人成釉细胞瘤 (AB)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的关系。方法 选取 5 4例AB(原发 31例 ,复发 19例 ,恶变 4例 )存档蜡块 ,采用原位杂交检测AB中c_mycmRNA、hTERTmRNA的表达 ...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转录因子c_myc和刺激蛋白 1(SP1)在人成釉细胞瘤 (AB)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的关系。方法 选取 5 4例AB(原发 31例 ,复发 19例 ,恶变 4例 )存档蜡块 ,采用原位杂交检测AB中c_mycmRNA、hTERTmRNA的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AB中SP1蛋白的表达。结果 c_mycmRNA在AB中阳性率为 81 5 % (44 5 4 ) ,hTERTmRNA为 94 4 % (5 1 5 4 ) ,SP1为 83 3% (45 5 4 ) ;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 ,3者表达强度上升 ;相关性分析得出hTERT与c_myc之间存在相关性 (rs =0 85 3,P <0 0 0 1) ,hTERT与SP1之间存在相关性 (rs=0 90 0 ,P <0 0 0 1)。结论 hTERT在AB中明显增加的活性可能与转录因子c_myc和SP1有关 ,3者在AB中的表达趋势与AB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 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癌基因 刺激蛋白1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J-1株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8,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AhJ-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到约900bp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片段,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中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丝氨酸蛋白酶... 根据已发表的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AhJ-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到约900bp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片段,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中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片段与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Ahe2的同源性有87%,扩增片段编码343个氮基酸,推测的分子量为35700,计算机软件分析表明编码的氨基酸有较高的抗原性,可作为核酸疫苗的侯选基因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J-1 丝氨酸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水生动物 病原菌 保护性抗原 基因工程疫苗
下载PDF
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夏春 彭敏峰 +2 位作者 高丽华 楼正青 柳秀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带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启动子的e GFP-wt PP2A慢病毒,特异性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P2A。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带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启动子的e GFP-wt PP2A慢病毒,特异性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P2A。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对照+慢病毒空载体组(Con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慢病毒空载体组(APP/PS1组)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慢病毒感染组(PP2A组),各组小鼠经侧脑室注射慢病毒4周后,采用脑片免疫荧光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水平,通过Golgi染色观察树突棘密度和形态学变化,电镜检测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的厚度,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检测感染慢病毒后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降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β的水平,增加树突棘密度、有突触功能的蘑菇状树突棘比例和PSD厚度,缩短寻找平台逃避潜伏期。结论: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D样Aβ聚集的病理改变,具有重塑突触结构与功能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 星形胶质细胞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平 柒琳 +2 位作者 章华 蒋卫红 赵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POT1)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系、人鼻咽上皮细胞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细胞免...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POT1)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系、人鼻咽上皮细胞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OT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5-8 F、CNE-2、6-10 B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人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2.8、2.3、1.9、1.5倍;POT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鼻咽癌组织中POT1蛋白表达量(0.6414±0.097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0.4386±0.09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POT1蛋白表达强度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POT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端粒保护蛋白1 WESTERN BLOT 免疫荧光
下载PDF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大鼠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华莉 袁灿 肖献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外显子预测、序列匹配、序列拼接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电子克隆了一个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表达上调的表达序列标签所代表的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的开放阅读框为1026 bp,由10个... 采用外显子预测、序列匹配、序列拼接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电子克隆了一个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表达上调的表达序列标签所代表的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的开放阅读框为1026 bp,由10个外显子构成,推测编码341个氨基酸。它的编码区与人和小鼠的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分别有92%和95%的一致性,蛋白质序列的一致性几乎为100%。这些结果表明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它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表达上调,可能在缺血预适应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心血管内源性保护机制 生物信息学 缺血预适应 电子克隆 核不均 一核蛋白A2/B1基因 表达序列标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